当前位置:经典语录>语录大全>菜根谭完整版(146条)

菜根谭完整版(146条)

时间:2024-05-09 20:33:00 语录大全 本文作者:admin
  • 相关推荐

菜根谭全文及译文在线阅读

1、菜根谭全文及讲解下载

(1)、处世不必邀功,无过便是功;与人不求感德,无怨便是德。

(2)、(译文)心中把万事万物都看得美好,天地间的事也就毫无缺陷;宽大为怀心里总处在平衡状态,也就不去体会人事倾轧人间邪***了。

(3)、一个人的耳朵假若能常听些不中听的话,心里经常想些不如意的事,这才是敦品励德的好教训。反之,若每句话都好听,每件事都很称心,那就等于把自己的一生葬送在剧***之中了。

(4)、文章作到极处,无有他奇,只有恰好;人品做到极处,无有他奇,只是本然。

(5)、假如要问我们的祖先是否给我们留下有恩德,就要看看我们现在生活所享受的程度是否高,假如确实高,那就算祖先累积下了恩德,我们就要感谢祖先当年留下这些德泽的不易;假如我们要问我们的子孙将来是否能生活幸福,就必须先看看自己给子孙留下的德泽究竟有多少,假如我们给子孙留下的恩惠很少,就要想到子孙势将无法守成而容易使家业衰败。

(6)、栖守道德者,寂寞一时;依阿权势者,凄凉万古。达人观物外之物,思身后之身,守受一时之寂寞,毋取万古之凄凉。

(7)、居逆境中,周身皆针砭药石,砥节砺行而不觉;处顺境中,眼前尽兵刃戈矛,销膏靡骨而不知。

(8)、一个人如果生活在艰苦贫困的环境中,那周围所接触到的全是有如医疗器材、药物般的事物,在不知不觉中会使你敦品励行,把一切毛病都治好;反之一个人如果生活在丰衣足食、无忧无虑的良好环境中,就等于在你的面前摆满了刀枪等杀人的利器,在不知不觉中使你的身心受到腐蚀而走向失败的路途。

(9)、一个人只要心中出现一点贪婪或偏私的念头,那他原本刚直的性格就会变得懦弱,原本聪明的头脑就会被蒙蔽得很昏庸,原本慈悲的心肠会变得很残酷,原本纯洁的人格会变得很污浊,结果就等于毁了他一辈子的品德。所以古圣先贤一致认为,做人要以“不贪”为修身之宝,这样才能超脱物欲度过一生。

(10)、一个人的幸福莫过于无事牵挂的了,一个人的灾祸没有比疑神疑鬼更可怕的了。只有那些整天忙忙碌碌的人,才知道没有事是最大的幸福,只有那些经常心如止水的人,才知道多心病是最大的灾祸。

(11)、士君子贫不能济物者,遇人痴迷处出一言提醒之,遇人急难处出一言解救之,亦是无量功德。

(12)、一个人之所以会有矜气高傲的无理态度,都是由于受外来血气的影响,只要把这种外来的血气消除,光明正大刚直无邪的气概才能出现。一个人的所有欲望和想象,都是由于虚幻无常的妄心所造成的,只要能铲除这种虚幻无常的妄心,善良的本性就会显现出来。

(13)、在闲暇的时候,不要轻易放过宝贵的时光,最好要利用这段时间为以后的事情作一些准备,等到忙碌起来就会有受用不尽之感;当平静的时候也不要忘记充实自己的精神生活,以便为日后担任艰巨工作作些准备,等到艰巨工作一旦到来就会有应付自如之感;当你一个人静静地坐在没有任何人看见的地方时,也能保持你光明磊落的胸怀,既不产生任何邪念,也不作任何坏事,如此才能使你在众人面前受到人们的尊敬。

(14)、一个人能丢开功名富贵的权势思想的左右,就可超越庸俗的尘世杂念;一个人不受仁义道德等教条的束缚,就可以进入超凡绝俗的圣贤境界。

(15)、风恬浪静中,见人生之真境;味淡声希处,识心体之本然。

(16)、黄金是从矿山中挖出来的,美玉是从石头中产生的,可见不经过虚无幻变就不能得到真悟;道理是从杯酒中悟出来的,神仙也许能在声色场中邂逅,可见即使是高雅之士也摆脱不了世俗情欲。

(17)、假如一个人要想作自我牺牲,就不应该存计较利害得失的观念,存这种观念就会使你对这种牺牲感到犹豫不决,既然对你的牺牲心存计较犹疑,那就会使你的牺牲志节蒙羞。假如一个人要想施恩惠给他人,就绝对不要希望得到人家的回报,假如你一定要求对方感恩图报,那就连你原来帮助人的一番好心也会变质。

(18)、“欲做精金义玉的人品,定从烈火中锻来。思立掀天揭地的事功,须向薄饼上履过。”这三十二个字就是《菜根谭》的开场白,看到这里,大家也就基本上明白了这本书主要写些什么了。

(19)、***忌阴,善忌阳,故***之显者祸浅,而隐者祸深;善之显者功小,而隐者功大。

(20)、一个志节坚贞不贰的君子,虽然不想追求自己的福祉,可是上天却使他无意之间得到他本不想得的福分;一个行为邪僻不正的小人,虽然用尽心机妄想逃避灾祸,可是上天却在他巧用心机时来剥夺他的精神气力使他蒙受灾祸。由此观之,上天对于权力的运用真可说是神奇无比,变化莫测,极具玄机,人类平凡无奇的智慧在上天面前实在无计可施。

2、菜根谭完整版

(1)、问祖宗之德泽,吾身所享者是,当念其积累之难;问子孙之福祉,吾身所贻者是,要思其倾覆之易。

(2)、不要为一点点不如意的事而发愁,不要为短暂的快乐而高兴;不要由于长久的安定生活而有所依赖,不要由于一件事情一开始遇到困难而畏缩不前。

(3)、车争险道,马骋先鞭,到败处未免噬脐;粟喜堆山,金夸过斗,临行时还是空手。

(4)、一个人只有在生过病之后才能体会出健康的可贵,只有在遭遇变乱之后才会思念太平时的幸福,其实这都不是什么有远见的智慧;能预先知道侥幸获得的幸福是灾祸的根源,虽然爱惜生命可是却能预先明白有生必有死之理,这样才算是超越凡人的真知卓见。

(5)、即使在很忙碌时,也要设法抽出一点空闲时间,以便让身心获得舒展,而且必须在无事时养成这种习惯,只有能把握要点的人才能作到忙里调剂身心的工夫。要想在吵闹喧嚣的环境里保持清醒头脑,就必须在心情平静时事先把事情策划好,因为只有凡事都有计划的人才不会临事慌乱。反之假如平时不养成这种好习惯,一旦遇到事情就会手忙脚乱,结果往往把事情弄成一团糟。

(6)、求学问一定要除掉杂念,集中精力专心致志从事研究;如果立志修养品德却又流于功名利禄,必然不会有什么高境界的真实造诣;如果读书只是在吟咏诗词方面感兴趣,那一定会显得浮浅而没有什么心得。

(7)、心体光明,暗室中有青天;念头暗昧,白日下有厉鬼。

(8)、居逆境中,周身皆针砭药石,砥节砺行而不觉;处顺境中,眼前尽兵刃戈矛,销膏靡骨而不知。

(9)、不论作任何事都要留有余地,就是不要做得太绝,这样造物的上帝不会嫉妒我,甚至于最愿与人***作剧的鬼也不会伤害我。假如一切事物都要求达到尽善尽美的地步,一切功劳都达到登峰造极的境界,即使不为此而发生内乱,也必为此而招致外患。

(10)、无事时心易昏冥,宜寂寂而照以惺惺;有事时心易奔逸,宜惺惺而主以寂寂。

(11)、一个人的爵禄官位不可以太高,如果太高就会使自己陷于危险状态;一个人的才干本身不可以一下子都发挥出来,如果都发挥出来就会由于江郎才尽而陷于没落状态;一个人的品德行为不可以标榜太高,如果太高就会遭到无缘无故的毁谤和中伤。

(12)、白话文释义:岁月光阴原本很长但是忙碌的人却觉得短促,天地之间原本很宽但是卑微的人却觉得狭隘,风花雪月原本便是安闲美好的,但是劳苦忧心的人自寻烦恼。

(13)、我如果不希望荣华富贵,又何必担心他人用名利作饵来引诱我呢?我如果不和人竞争高下,又何必恐惧在官场中所潜伏的宦海危机呢?

(14)、攻人之***毋太严,要思其堪受;教人之善毋分过高,当使其可从。

(15)、恩里由来生害,故快意时须早回首;败后或反成功,故拂心处莫便放手。

(16)、奇珍异宝都是人们必定争夺的器物,持有它反而危险;盖世彰显的节操和品行大多会招引他人的嫉妒攻击,属不祥之列。不如让自己的经历更平常一些,让自己的行为举止收敛一些,以成就天地间浑沌淳朴的真性,享受民情风物和美平安的幸福。

(17)、爵位不宜太盛,太盛则危;能事不宜尽毕,尽毕则衰;行谊不宜过高,过高则谤兴而毁来。

(18)、能轻富贵,不能轻一轻富贵之心;能重名义,又复重一重名义之念。——明朝还初道人洪应明《菜根谭》

(19)、一个人如果生活在艰苦贫困的环境中,那周围所接触到的全是有如医疗器材、药物般的事物,在不知不觉中会使你敦品励行,把一切毛病都治好;反之一个人如果生活在丰衣足食、无忧无虑的良好环境中,就等于在你的面前摆满了刀枪等杀人的利器,在不知不觉中使你的身心受到腐蚀而走向失败的路途。

(20)、水不波则自定,鉴不翳则自明。故心无可清,去其混之者而清自现;乐不必寻,去其苦之者而乐自存。

3、菜根谭全文及注释

(1)、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2)、《菜根谭》集儒、道、释思想于一体,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加上优美的语言,问世之后就受到追捧。由于书中各个条目内容之间没有紧密的逻辑联系,因此格局开放包容,后人陆续往里面增添、补充内容,形成了流传于后世的多个不同版本。明代版本中,将《菜根谭》分为前集、后集两大部分。清代版本中,将《菜根谭》分为修省、应酬、评议、闲适和概论五个部分。《菜根谭》流传到***后,也形成十几种版本,它对***的影响一直持续到现代,被有关企业奉为经典管理书籍。

(3)、被当政者垂恩重用往往会招来祸患,所以一个人从政时不可过分贪恋权位,应抱有“见好就收”、“急流勇退”的态度;不过有时遭受小小的挫折,反而使人走上成功之路,因此遭受不如意的事打击时,千万不可罢休,不再继续奋斗。

(4)、事有急之不白者宽之或自明,毋躁急以速其忿;人有操之不从者纵之或自化,毋躁切以益其顽。

(5)、只有心地纯洁的人才可读圣贤书、学古人的道德文章,否则看到一件古人所做的好事,就私下作为自己的见解,听到古人所说的一句好话,就私下拿来掩饰自己的缺点,这就等于送武器给敌人,送粮食给强盗。

(6)、蛾扑火,火焦蛾,莫谓祸生无本;果种花,花结果,须知福至有因。

(7)、君子处患难而不忧,当宴游而惕虑;遇权豪而不惧,对茕独而惊心。

(8)、假如你遇到一个表情阴沉,默默寡言的人,千万不要一下就推心置腹表示真情;假如你遇到一个自以为了不起又固执已见的人,你就要小心谨慎尽量少说话,

(9)、念头浓者,自待厚待人亦厚,处处皆浓;念头淡者,自待薄待人亦薄,事事皆淡。故君子居常嗜好,不可太浓艳,亦不宜太枯寂。

(10)、不要跟行为***劣的人结仇,因为小人自然有人和他为敌;不要对有品德修养的君子以不正当手段献殷勤,因为君子为人处世不会为了私情而给人特别恩惠。

(11)、当你心中刚一浮起邪念时,假如你能发觉这种邪念有走向物欲或情欲方向的可能,就应该立刻用理智把这种欲念拉回正路上去。坏的念头一产生立刻有所警觉,有所警觉后立刻设法来挽救,这是扭转灾祸为幸福、改变***为生机的重要关头,所以你绝对不可以轻轻放过这邪念产生的一刹那。

(12)、一个具有高深才德而又能淡泊明志的人,一定会遭受那些热衷名利的人所怀疑,一个言行谨慎处处检点的真君子,往往会遭受那些邪***放纵无所忌惮的小人的嫉妒。所以一个有才学而又有修养的君子,万一不幸处在这种既被怀疑又遭忌恨的***劣环境中,固然不可以略为改变自己的操守和志向,但也绝对不可以过分表现自己的才华和节操。

(13)、传说中的谢豹自己覆盖自己的脸面,就像知道羞愧一样;传说中的唐鼠自己吐出自己的肠子以换肠,就像知道懊悔一样。而这“愧”、“悔”二字,是我们人类去***迁善的门户,起死回生的道路。人生如果没有这个念头,就是已经死灭的寒冷灰烬,已经枯朽的干槁树木了。哪里还说得上生存之理?

(14)、每个人都有一颗善良仁慈之心,连以慈悲为怀的维摩诘和屠夫刽子手的本性也都相同;世间到处都有一种合乎自然的真正的生活情趣,连富丽堂皇的高楼大厦与简陋的茅草屋也没什么差别,可惜人心经常为情欲所封闭,因而就使真正的生活情趣错过,结果造成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的局面。

(15)、权利和财势,以不接近这些的人为清白,接近而不受污染就更为清白;权谋术数,以不知道才算高明,知道而不使用就更为高明了。

(16)、居轩冕之中,不可无山林的气味;处林泉之下,须要怀廊庙的经纶。

(17)、歌妓、舞女、酒女等风尘女子,虽然半生以卖身卖笑为业,但是如果到了晚年能嫁人,当一名良家妻子,那么她以前放荡淫佚的生活,并不会对后来的正常生活构成妨害;可是一个一生都坚守贞操的节烈妇女,假如到了晚年由于耐不住空闺寂寞而失身的话,那她半生守寡所吃的苦就都付诸东流。俗谚说:“要评定一个人的功过得失,必须看他的后半生的晚节。”这是一句至理名言。

(18)、好动者云电风灯,嗜寂者死灰槁木;须定云止水中,有“鸢飞鱼跃”气象,才是有道的心体。

(19)、意所偶会便成佳境,物出天然才见真机,若加一分调停布置,趣意便减矣。白氏云:“意随无事适,风逐自然清。”有味哉!其言之也。

(20)、平民肯种德施惠,便是无位的公相;士夫徒贪权市宠 ,竟成有爵的乞人。

4、菜根谭全文及译文全文阅读

(1)、竞逐听人,而不嫌尽醉:恬淡适己,而不夸独醒。此释氏所谓“不为法缠,不为空缠,身心两自在”者。

(2)、在狭窄的路上行走时,要留一点余地给别人走;遇到美味可口的好菜时,要留出三分让给别人吃;这就是一个人立身处世最安全的方法。

(3)、人情冷暖是变化无常的,人生道路是崎岖不平的。因此,当你遇到走不通的路时,必须明白退一步的作人方法;当你事业一帆风顺时,一定要有把好处让三分给他人的胸襟和美德。

(4)、降魔者先降自心,心伏则群魔退听;驭横者先驭此气,气平则外横不侵。

(5)、花草树木刚刚凋谢,可是它们下一代的新芽已经从根部长出;一年四季刚演变为寒冬季节,温暖的阳春就行将到来。当万物到了飘零枯萎季节,却在暗中隐藏着绵延不绝的蓬勃生机。从这种生生不息中可以看出天地的好生之德。

(6)、富贵家宜宽厚,而反忌刻,是富贵而贫***其行矣!如何能享?聪明人宜敛藏,而反炫耀,是聪明而愚懵其病矣!如何不败?

(7)、追求名利时不要抢在他人之前,进修德业时不要落在他人之后;当享受物质生活时不要超过自己的身份地位;当修养品德时,不要达不到自己所能达到的标准。

(8)、径路窄处,留一步与人行;滋味浓的,减三分让人尝;此是涉世一极安乐法。

(9)、高朋满座聚在一起,大家痛饮狂欢,真是畅快之至,然而转眼之间就夜静更深,炉中的檀香也已经烧完,醇美的香茶也已经冰冷,便会觉得方才的狂欢豪饮反而有些要吐的感觉,再回想那些美酒佳肴更觉得索然无味。人间的万般事物大多如此,只要太过分就会产生反效果,人们为什么不猛回头适可而止呢?

(10)、名根未拔者,纵轻千乘甘一瓢,总堕尘情;客气未融者,虽泽四海利万世,终为剩技。

(11)、事穷势蹙之人,当原其初心;功成行满之士,要观其末路。

(12)、白居易的诗说:“凡事不如放心大胆去做,至于成功失败一切听凭天意。” 晁朴之的诗却说:“凡事不如小心谨慎去作。以期能达到坚定不移的境界。” 按白居易放任身心的主张去做,容易使人流为狂妄自大,按晁朴之约束身心的主张去做,容易使人流于枯槁死寂。只有善于操纵身心的人,才能掌握一切事物的重点,达到收放自如的境界。

(13)、在闪烁微弱灯光照耀下,当大地进入一片死一般的宁静时,就是我们身心刚刚进入安息时;清晨夜梦过去方才睡醒,万物还都没开始一天的活动时,是我们刚从朦胧的梦境中走出来时。在这刚刚安息和刚刚睡醒的一刹那间,好像有一线灵光闪烁在我们的脑海,这时会突然使我们的内心有所醒悟,才知道耳目口鼻都是束缚我们心智的刑具,而感情和欲望也全是我们性灵堕落的机械。

(14)、人情反覆,世路崎岖。行不去处,须知退一步之法;行得去处,务加让三分之功。

(15)、一个人只要心中出现一点贪婪或偏私的念头,那他原本刚直的性格就会变得懦弱,原本聪明的头脑就会被蒙蔽得很昏庸,原本慈悲的心肠会变得很残酷,原本纯洁的人格会变得很污浊,结果就等于毁了他一辈子的品德。所以古圣先贤一致认为,做人要以“不贪”为修身之宝,这样才能超脱物欲度过一生。

(16)、众人以顺境为乐,而君子乐自逆境中来;众人以拂意为忧,而君子忧从快意处起。盖众人忧乐以情,而君子忧乐以理也。

(17)、人的一生有苦有乐,只有在苦难中磨练而得的幸福才能长久;在求学中,既要有信心又要有怀疑的精神,有疑就去勘证,只有在不断考证中得到的学问才是真学问。

(18)、施恩者,内不见己,外不见人。则千粟可当万钟之报;利物者,计己之施,贵人之报,虽然百镒难成一文之功。

(19)、福善不在杳冥,即在食息起居处牖其衷;祸淫不在幽渺,即在动静语默间夺其魄。可见人之精爽常通于天,于之威命即寓于人,天人岂相远哉!

(20)、一个人在夜深人静时,自己独自静静坐着观察自己的内心,才会发现自己的妄心全消而真心流露,当此真心流露之际,觉得精神十分舒畅,应用自在之机油然而生;若这种真心能常有该多好,可希望之心偏偏难以全消,于是心灵会感觉惭愧不安,到最后才幡然悔悟而有改过向善的意念出现。

5、《菜根谭》全文原文

(1)、面前的田地要放得宽,使人无不平之叹;身后的惠译要流得久,使人有不匮之思。

(2)、我贵而人奉之,奉此峨冠大带也;我***而人侮之,侮此布衣草履也。然则原非奉我,我胡为喜?原非侮我,我胡为怒?

(3)、居轩冕之中,不可无山林的气味;处林泉之下,须要怀廊庙的经纶。

(4)、一个心胸豁达的人,不但要求自己的生活丰足,对待别人也要讲究丰足,因此他凡事都讲究气派豪华。一个欲望淡泊的人,不但自己过着清苦的生活,就是对待别人也很淡薄,因此他凡事都表现得冷漠无情。所以一个真正有修养的人,日常的爱好,既不过分奢侈,也不过分刻薄吝啬。

(5)、澹泊之士,必为浓艳者所疑;检饰之人,多为放肆者所忌。君子处此,固不可少变其操履,亦不可露其锋芒!

(6)、一个人如果生活在艰苦贫困的环境中,那周围所接触到的全是有如医疗器材、药物般的事物,在不知不觉中会使你敦品励行,把一切毛病都治好;反之一个人如果生活在丰衣足食、无忧无虑的良好环境中,就等于在你的面前摆满了刀槍等杀人的利器,在不知不觉中使你的身心受到腐蚀而走向失败的路途。

(7)、惊奇喜异者,无远大之识;苦节独者者行,非恒久之操。

(8)、伪装善良的正人君子,和恣意作***的小人没什么区别;君子如果改变自己的操守志向还不如一个小人痛改前非重新做人。

(9)、福不可徼,养喜神以为召福之本而已;祸不可避,去杀机以为远祸之方而已。

(10)、刚一踏上竹筏,就能想到过河后竹筏就没有用,这才是懂得工理不为外物所牵累的道人;假如骑着驴还在找另一匹驴,那就变成了典型的既不能悟道、也不能解脱的和尚。

(11)、飓:飞翔,据《晋书.慕容垂载记》说:“垂犹鹰也,饥则附人,饱则高飓”。

(12)、恰如我们每天所看到的,天地好像一动也不动,其实天地的活动一时一刻也没停止。早晨旭日东升,傍晚明月当空,可见日月昼夜都在奔驰,可在宇宙中,日月的光明却是永恒不变的。所以一个聪明睿智的君子,平日闲暇时胸中要有一番打算,以便应付意想不到的变化。

(13)、前人云:“抛却自家无尽藏,沿门持钵效贫儿。”又云:“暴富贫儿休说梦,谁家灶里火无烟?”一箴自昧所有,一箴自夸所有,可为学问切戒。

(14)、鹪鹩只占用一根树枝,于是就嘲笑大鹏心太奢侈;兔子常营造三个洞窟,于是就嗤笑仙鹤垒居高危。不可以与智慧低下的人谋划宏图大业,不可以与趣味卑下的人谈论崇高境界,确实如此!

(15)、一事起则一害生,故天下常以无事为福,读前人诗云:“劝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又云:“天下常令万事平,匣中不错千年死。”虽有雄心猛气,不觉化为冰霰矣。

(16)、矜高倨傲,无非客气;降服得客气下,而后正气伸。情欲意识,尽属妄心;消杀得妄心尽,而后真心现。

(17)、此心常看得圆满,天下自无缺陷之世界;此心常放得宽平,天下自然无险侧之人情。

(18)、轻风吹过稀疏的竹子固然会发出沙沙的声响,可是当风吹过去之后竹林并不会留下声音而仍旧归于寂静;大雁飞过寒冷的深潭固然会倒映出雁影,但是当雁飞过去之后清澈的水面依旧是一片晶莹并不会留下雁影。由此可见,一个具备高深品德的君子,当事情来临时,他的本然之性才会显现出来,事情过去之后,他的本性也就恢复原来的空虚平静。

(19)、老来疾病,都是壮时招的;衰后罪孽,都是盛时造的。故持盈履满,君子尤兢兢焉。

(20)、当万里晴空艳阳高照时,会突然乌云密布、雷雨交加;当狂风怒吼、倾盆大雨之时,会突然皓月当空,万里无云。可见主宰天气变化的大自然一时一刻也不曾停顿,而天体的运行也不曾发生丝毫的错误或混乱,所以我们人类的心理也要像大自然一般使喜怒哀乐的变化合乎理智准则。

(1)、藏巧于拙,用晦而明,寓清于浊,以屈为伸,真涉世之一壶,藏身之三窟也。

(2)、攲器因为装满了水才倾覆,扑满因空无一物才得以保全。所以一个品德高尚的君子,宁愿处于无争无为的地位,也不要站在有争有夺的场所,日常生活宁可感到缺欠一些,也不要过分美满。

(3)、不论作学问或写文章都要用最笨的方法才有进步,尤其是修养品德,更必须一本朴实态度才有成就,可见“笨拙”二字含有无穷奥妙。恰如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所说的,“阡陌相通,鸡犬相闻。”这该是一种多么淳朴之风。至于在清冷潭中所映出的月影,以及枯槁老树上所落的乌鸦,表面看来真是诗情画意,然而实际上却显示出虚幻衰败的景象。

(4)、缠脱只在自心,心了则屠肆糟廛,居然净土。不然纵一琴一鹤一花一卉,嗜好虽清魔障终在。语云:“能休尘境为真境,末了僧家是俗家。”信夫。

(5)、我有功于人不可念,而过则不可不念;人有恩于我不可忘,而怨则不可

(6)、立身处世若不能保持超然的态度,就好像在泥土里打扫衣服,在泥水里洗灌双脚,又如何能出人头地呢?处理人世事物若不抱多留一些余地的态度,就好比飞鹅扑火,公羊用角去顶撞篱笆,哪会使身心感到愉快呢?

(7)、信人者,人未必尽诚,己则独诚矣;疑人者,人未必皆诈,己则先诈矣。

(8)、茑花茂而山浓谷艳,总是乾坤之幻境;水木落而石瘦崖枯,才见天地之真吾。

(9)、忙处不乱性,须闲处心神养得清;死时不动心,须生时事物看得破。

(10)、徜徉于山林泉石之间,而尘心渐息;夷犹于诗书图画之内,而俗气潜消。故君子虽不玩物丧志,亦常借镜调心。

(11)、诗思在灞陵桥上,微吟就,林岫便已浩然;野兴在镜湖曲边,独往时,山川自相映发。

(12)、身体像一艘没有缆绳的孤舟,自由自在地随波逐流,尽性而泊;内心就像一棵已经烧成灰的树木,所以人间的成败毁益都跟我无关。

(13)、吾身一小天地也,使喜怒不愆,好***有则,便是变理的功夫;天地一大父母也,使民无怨咨,物无氛疹,亦是敦睦的气象。

(14)、人之短处,要曲为弥逢,如暴而扬之,是以短攻短;人有顽固,要善为化诲,如忿而疾之,是以顽济顽。”

(15)、一个伪装心地善良的正人君子,和无***不作的邪僻小人并没有什么区别;一个正人君子如果改变自己所操守的名节,他的品格还不如一个毅然痛改前非而重新做人的小人。

(16)、周密的人精气神受到拘束***迫,疏狂的人天真烂漫率性自然,这难道只是诗歌与文章工巧拙朴的分界线!我见过周到细密的人为人处世纯用机巧,疏放的人为人处世任性率真,人的心灵是生是死由此可以判别了。

(17)、波浪兼天。舟中不知惧,而舟外者寒心;猖狂***坐,席上不知警,而席外者咋舌。故君子身虽在事上,心要超事外也。

(18)、一个人能丢开功名富贵的权势思想的左右,就可超越庸俗的尘世杂念;一个人不受仁义道德等教条的束缚,就可以进入超凡绝俗的圣贤境界。

(19)、《菜根谭》是明代洪应明收集编著的一部论述出世入世、学道修道、补过进德、完善人生的语录体文集。

(20)、反己者,触事皆成药石;尤人者,动念即是戈子。一以辟众善之路,一以浚诸***之源,相去霄壤矣。

(1)、为人处事以遇事都要让一步的态度才算是最高明的人,因为让一步就等于是为日后进一步留下了余地;而待人接物以抱宽厚态度的人为最快乐,因为给人家方便就是日后给自己留下方便的基础。

(2)、若这种真心能常有该多好,可希望之心偏偏难以全消,于是心灵会感觉惭愧不安,到最后才幡然悔悟而有改过向善的意念出现。能够忍受吃粗茶淡饭的人,他们的操守多半都像冰一般清,纯玉一般沌白。

(3)、人人有个大慈悲,维摩屠刽无二心也;处处有种真趣咏,金屋茅舍非两地也。只是欲闭情封,当面错过,便咫尺千里矣。

(4)、处富贵之地,要知贫***的痛痒;当少壮之时,须念衰老的辛酸。

(5)、一个真正廉洁的人不与人争名,反而建立不起廉洁之名,那些到处树立名望的人,正是为了贪图虚名才这样做。一个真正聪明的人不炫耀自己的才华,所以看上去反而很笨拙,那些卖弄自己聪明智慧的人,正是为了掩饰自己的愚蠢才这样做。

(6)、而讲求穿华美衣服、吃山珍海味的人,他们大多都甘愿作出卑躬屈膝的奴才面孔。因为一个人的志气要在清心寡欲的状态下才能表现出来,而一个人的节操都在贪图物欲享受中丧失怠尽。

(7)、为人处世遇事都要有退让一步的态度才算高明,因为让一步就等于是为日后进一步做好准备:而待人接物以抱宽厚态度为最快乐,因为给人家方便实际上是日后给自己留下方便的基础。

(8)、上天的奥秘变幻莫测,有时使人先陷于窘境而后再春风得意,有时先让人一番得意而后再受挫折,这都是上天有意捉弄自命为英雄豪杰的人。因此有才德的君子,当不如意时要适应环境,遇到逆横事件也一笑置之,在平安时要想到危难,这样,就连上天也无法施展他捉弄人的巧计了。

(9)、一个人眼前待人处事的态度要放得宽厚些,只有如此才不致使你身旁的人对你有不平的牢***;至于死后留给子孙与后人的恩泽,则要把眼光放得很远,才会使子孙万代永远怀念。

(10)、一个人做了坏事最担心的是不容易被人发觉,做了好事最不宜的是自己宣扬出去。所以坏事如果能及早被发现那灾祸就会相对小些,如果不容易被人发现那灾祸就会更大;如果一个人做了好事而自己宣扬出去那功劳就会变小,只有在暗中默默行善才会功德圆满。

(11)、不昧己心,不尽人情,不竭物力;三者可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子孙造福。

(12)、放得功名富贵之心下,便可脱凡;放得道德仁义之心下,才可入圣。

(13)、夜澜人静听到远远传来嘹亮的钟声,可以清醒人们虚妄中的梦幻;从清澈的潭水中观察明亮的月夜倒影,可以发现我们肉身以外的灵性。

(14)、古德云:“竹影扫阶尘不动,月轮穿沼水无痕。”吾儒云:“水流任急境常静,花落虽频意自闲。”人常持此意,以应事接物,身心何等自在。

(15)、身居政职的人,要保持一种隐居山林淡泊名利的思想;身为平民居住在田园中的人,必须要胸怀治理***的雄心壮志。

(16)、遇沉沉不语之士,且莫输心;见悻悻自好之人,应该防口。

(17)、穷困饥饿时就投靠人家,吃饱了就远走高飞;富贵了的就巴结,贫困了的就鄙弃,这是人际交往中普遍存在的毛病。

(18)、豪奢的人财富再多也感到不够用,这如何比得上贫穷节俭而有赢余的人呢;有才干之人心力交瘁反而招致大众怨恨,如何比得上愚笨的人安闲无事而能保全纯真本性呢。

(19)、《菜根谭》揉合了儒家中庸自强、佛家出世宽宏和道家无为洒脱的思想,结合自身体验,形成了一套出世人世的法则,其中的人生哲理对今人仍有很大启迪。

(20)、恩宜自淡而浓,先浓后淡者,人忘其惠;威宜自严而宽,先宽后严者,人怨其酷。

(1)、求学问一定要除掉杂念,集中精力专心致志从事研究;如果立志修养品德却又流于功名利禄,必然不会有什么高境界的真实造诣;如果读书只是在吟咏诗词方面感兴趣,那一定会显得浮浅而没有什么心得。

(2)、理寂则事寂,遣事执理者,似去影留形;心空则境空,去境存心者。如聚膻却蚋。

(3)、谨言慎行必须从最小的地方做起,一个人助人应该帮助那些无法回报你的人。

(4)、上天的奥秘变幻莫测,有时使人先陷于窘境而后再春风得意,有时先让人一番得意而后再受挫折,这都是上天有意捉弄自命为英雄豪杰的人。因此有才德的君子,当不如意时要适应环境,遇到逆横事件也一笑置之,在平安时要想到危难,这样,就连上天也无法施展他捉弄人的巧计了。

(5)、如今的人一心想要做到心中没有杂念,可是却又始终做不到。其实只要使以前的旧念头不存心中,对于未来的事情也不必去忧虑它,而是把握现实,把目前的事作好,自然就会使杂念慢慢消除。

(6)、天贤一人以诲众人之愚,而世反逞所长以形人之短;天富一人以济众人之困,而世反挟所有以凌人之贫;真天之戮民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