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典语录>语录大全>有关农业谚语的谚语(136条)

有关农业谚语的谚语(136条)

时间:2023-11-21 15:38:25 语录大全 本文作者:admin
  • 相关推荐

五句农业谚语

1、关于农业谚语大全100条

(1)、蚕豆是一种不耐热的畏暑作物,性喜冷凉气候,对低温有一定程度的耐受能力,适宜秋冬季节培育;从谚语:“蚕豆不要肥,八月土里睡”给出的信息可以看出,蚕豆在农历八月就可以播种了;为何说“八月土里睡”所指的是农历八月呢?如果是公历八月,正处在酷热伏季期间,炎热的气候条件,显然不符合蚕豆的生长习性和生殖规律;而农历八月,一般处在白露秋分节令期间;此阶段气温下降,秋高气爽,凉气宜人,温度和气候条件趋向符合蚕豆的生长习性和生殖特点;所以说,农历八月下旬就可以播种越冬蚕豆了。

(2)、奶多孩儿胖,人多力量强;春积千担肥,秋收万斤粮。扫帚响,粪堆长;粪堆长,庄稼旺。

(3)、    农谚是一种充满故土味,指导人们生产生活,长盛不衰的地方乡土文化,是一种不经意的传播速度很快的文化,是一种被人们极容易理解和接受的文化,很受人们的欢迎和传承。

(4)、黑龙江植保服务公司领域,第一家高新技术企业!

(5)、人们生活中常用的现成的话。谚语类似成语,但口语性强,通俗易懂,而且一般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形式上差不多都是一两个短句。

(6)、秋分时节下雨的话,来年会是个丰收年;秋分时节不下雨的话,来年到处是挖井挖不出水来留下的坑。

(7)、如果立冬时节打雷的话,说明空气湿度大,那么这一年的冬天多降雪,家畜容易遭受冻害。

(8)、如果芒种夏至期间不下雨的话,那这一年就较为干旱。

(9)、在江南一带,民间还流传着一句警示性谚语:“立冬蚕豆小雪麦,一生一世赶勿着”;意思是,立冬种蚕豆,小雪耩小麦,都已经过迟了,来年不会有太好的收成;这句谚语提醒人们种植农作物要赶好季节不误农时;同时,民间还有“小雪不见蚕豆叶,到老蚕豆不开花”的农谚说法;意思是到了小雪节令,种植的蚕豆还没有长出叶子;等到了收获期蚕豆开花少,或不开花,收成寡。

(10)、两勤夹一懒,想懒不得懒,两懒加一勤,想勤不得勤。

(11)、解读:干低旱地不能下种子,插秧的话就得需要水里面补充一些营养肥料才行。

(12)、就黄叔所言,塘鱼养殖并没有什么农谚之说,只有种植业才会在生产中总结出谚语,而后来我们确实在从事种植业的罗伯那里收集到少量的水乡农谚。但就广义上而言,塘鱼养殖同样是水乡农业的一部分,我相信并不是塘鱼养殖没有农谚,而是农民很少将农业生产活动中总结出来的生产经验整合成一句句短小精练的谚语,或者是一部分农民在继承了农谚之后,只记住了农谚内在的精髓,即其道出的生产经验,而抛却了这些生产经验原来的载体,即农谚本身。

(13)、一个和尚担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

(14)、人们生活中常用的现成的话。谚语类似成语,但口语性强,通俗易懂,而且一般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形式上差不多都是一两个短句。谚语内容包括极广,有的是农用谚语,如“清明前后,栽瓜种豆”;有的是事理谚语,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有的属于生活上各方面的常识谚语,如“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类别繁多,数不胜数。

(15)、礼貌与修养大人不记小人过,宰相肚里能撑船。好话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喊人不蚀本,舌头打个滚。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学文化,从字母开始;讲文明,从小事做起。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他非。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上梁不正下梁歪。吃人家的嘴软,拿人家的手短。

(16)、(以指示作物为指标预报农时)九尽杨花开,农活一齐来。杨叶拍巴掌,老头压瓜秧。柳絮扬,种高粱。柳毛开花,种豆点瓜。柳絮落地,棉花出世。桐树开花,正种芝麻。桐花落地,谷种下泥。椿芽鼓,种秫秫。椿芽发,种棉花。枣芽发,种棉花。枣芽发,芝麻瓜。榆挂钱,好种棉。榆钱鼓,种红薯。榆钱唰唰响,种子耩高粱。桃树开花,地里种瓜。桃花落地,豆子落泥。犁花香,早下秧。揪花开,谷出来。揪花开,麻出来。七里花香,回家撒秧。大麦上浆,赶快下秧。柿芽发,种棉花。麦扬花,排黄瓜。秧摆风,种花生。竹笋秤杆长,孵蚕勿问娘。四月南风大麦黄,才了蚕桑又插秧。荷叶如钱大,遍地种棉花。菊花黄,种麦忙。椹子黑,割大麦。麦黄杏子,豆黄蟹子。枇杷开花吃柿子,柿子开花吃枇杷。木瓜开花种小豆,小豆开花收木瓜。高粱熟,收稻谷。六以动物为指标预报农时布谷布谷,赶快种谷。斑鸠咕咕,该种秫秫。蛤蟆叫咚咚,家家浸谷种。青蛙呱呱叫,正好种早稻。青蛙打鼓,豆子入土。蚕做茧,快插秧。蚕老棋子黑,准备割大麦。蚊子见血,麦子见铁。黄鹂唱歌,麦子要割。知了叫,割早稻。知了喊,种豆晚。蚱蝉呼,荔枝熟。黄鹂来,拔蒜薹;黄鹂走,出红薯。燕子来,种苋菜。小燕来,摧撒秧,小燕去,米汤香。小燕来,抽蒜薹;大雁来,拔棉柴。大雁来,种小麦。哈气种麦,不要人说。嘴哈气,麦下地。

(17)、三月田中水,贵如篓里油;田埂要扎紧,不让一滴流。开渠打坝,旱涝不怕。

(18)、冬至前头七朝霜,有米无砻糠。有关农业谚语犁田过冬,好过担粪壅。

(19)、犁地要见死土,耙地要见扑土,耩地要见湿土。

(20)、时间与金钱不怕慢,就怕站。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时间像生命,一刻值千金。花儿凋谢不再开,光阴一去不再来。今朝有事今朝做,莫将忙事待明天。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追赶时间的人,生活就会宠爱他;放弃时间的人,生活就会冷落他

2、有关农业谚语的谚语

(1)、好问的人,只做了五分种的愚人;耻于发问的人,终身为愚人。

(2)、如果冬至在农历十一月的头十天,那么来年春天就比较暖和;公众平台:种大棚,如果在后十天,来年春天就比较冷。

(3)、如果芒种夏至期间不下雨的话,那这一年就较为干旱。

(4)、如果大雪期间下雪较多,那么来年小麦的收成就好。

(5)、家有万石粮,日食一斗,家有千间厦,身卧六尺。

(6)、如果小寒、大寒不下雪的话,那来年夏天雨水就少,会影响庄稼的收成。

(7)、泥干百日为粪,粪干百日成泥。要得田头有,粪筐不离手。

(8)、早上十点,盛夏的太阳开始毒辣,黄叔要赶在中午前将一箱箱冰鲜鱼饵料投入鱼塘喂饲塘鱼。黄叔已从事塘鱼养殖二十多年,经验丰富,算得上是传承下来的顺德农民。忙碌中的黄叔热情地接受我们的访问,从饵料的投放到鱼种的选取大致上介绍养鱼的相关经验。遗憾的是,我们仍然不能从他口中得到我们想要的东西。

(9)、(拦在山腰的云一般是局部性的云彩,云层不厚,会很快消失,所以不会有雨。)

(10)、10风扬花,饱塌塌;雨扬花,秕瞎瞎。农业的谚语头麻见秧,二麻见糠,三麻见霜。

(11)、(立春日如在上年十二月内谓之早春,若播种莫过早也不过迟,按季节行事。 )

(12)、不过,我国地域宽广幅员辽阔,南北各地气候差异很大;比如,南方各地的农历八月下旬,气候依然炎热,甚至有些地区的5天日平均气温会超过30度,这样的温度条件显然不适宜播种性喜冷凉气候的蚕豆;但是,我国的北方部分地区,到了农历八月下旬,气温会下降得很厉害,气候条件适合播种蚕豆;所以说:“蚕豆不要肥,只要土里睡”是一句流传在华北局部地区的民间谚语;因此华北部分区域播种越冬蚕豆,可在农历八月下旬或白露秋分期间进行。

(13)、美好与丑恶人过留名,雁过留声。老鼠过街,人人喊打。多行不义必自毙。家丑不可外扬。三分像人,七分像鬼。人中吕布,马中赤兔。

(14)、看云测天32早起浮云走,中午晒死狗33早怕南云漫,晚怕北云翻34早看东南,晚看西北35云从东南涨,有雨不过晌36日出红云升,劝君莫远行;日落红云升,来日是晴天37日落云里走,地雨半夜后38乌云接日高,有雨在明朝;乌云接日低,有雨在夜里39乌龙打坝,不阴就下40云在东,雨不凶;云在南,河水满41天上钩钩云,地上雨淋淋42天上棉絮云,地上有雨淋43天上堡塔云,地下雨淋淋44云交云,雨淋淋45西北黄云现,冰雹到跟前46屏山出云,不用问神47晚上西北暗,有雨还有闪;晚若西北明,来日天气晴48鱼鳞云,不雨也风颠49西北来云无好货,不是风灾就下雹50黑云是风头,白云是雨兆51云结亲,雨更猛

(15)、谚语是广泛流传于民间的.言简意赅的短语,多数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经验,而且一般都是经过口头传下来的。它多是口语形式的通俗易懂的短语句或韵语。

(16)、10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只不过是愈来愈发觉自己的无知。--笛卡儿

(17)、清明谷雨半月,谷雨立夏半月,俗话说,谷雨前后栽瓜点豆,二十四节气包括土旺小节,俗话说,土旺种葫麻,发的七鼓八框杈。

(18)、暴雪过后!大棚温室除雪方法及预防大雪压塌!(收藏)

(19)、因为在这部分区域,节令气候与实际气候已经不太相符,即便到了寒露时节,此区域的日平均温度才刚刚下降到20度左右;而这个温度正是蚕豆发芽和幼苗期适宜生长的温度;蚕豆在适温条件下播种,在适温条件下生长,可为来年丰收打下良好基础;因此长江中下游地区和江淮流域可在寒露期间播种越冬蚕豆。

(20)、而对罗伯的访问,则有点出乎我所料。在我的印象中,当传统面对现代的冲击时,代表传统的一方很多时候会对另一方产生抵触,或是在面对冲击而抵抗无望时被迫接受。但罗伯身为农业生产中传统的一方,却对同样是代表传统一方的农谚更多的持否认态度,对现代的一方则是支持。他的慨叹怕是为两者之间的生产水平差距而发。

3、写五句农业谚语

(1)、水乡农谚,对于刚高考完又即将离顺德前往西安读书的顺德本地青年我来说,扑朔迷离。它被列入顺德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有数年时间,但回顾这几年对于水乡农谚的相关保护传承事件,怕是非常薄弱的。

(2)、经过一番查找,才在顺德公共图书馆集群的数据库里,找到珠江商报刊登的李健明先生《走进顺德·顺德农谚趣谈》一文,而该文的刊登距今已将近十年(刊于2007年6月30日)。除此以外,只在顺德地情网的顺德县志有农谚的少量收录。

(3)、农业既然已经渐渐让位于工业与服务业,以其为根基衍生出来的水乡农谚自然在传承发展上处于相对弱势的位置。

(4)、现将以上两书中的气象与农耕谚语(俗语)有选择性地归纳如下:

(5)、如果小雪大雪期间不下雪的话,那么来年庄稼长势不好、籽粒不够饱满。

(6)、如果谷雨之前就听到响雷的话,那么这一年雨水就比较少,洼地种出来的瓜都很甜。

(7)、风生火龙雾生疸。麦拔节,蛾子来,麦怀胎,虫出来(指粘虫)。

(8)、(当太阳落山时,呈深红色。这说明是大气中含有较多的水汽和杂质,一般致阴雨的可能性较大些。)

(9)、如果清明时节刮南风的话,那这一年的收成就比较好,陈年旧债就能还上了。

(10)、如果大暑期间不炎热的话,那地里庄稼的长势就不好。

(11)、解读:春天的化肥越丰富,秋天就可以大丰收,报名了化肥对农作物的意义。

(12)、降雪与农业腊月大雪半尺厚,麦子还嫌“被”不够。麦苗盖上雪花被,来年枕着馍馍睡。大雪飞满天,来岁是丰年。大雪下成堆,小麦装满屋。今冬大雪飘,明年收成好。大雪兆丰年。一场冬雪一场财,一场春雪一场灾。冬雪一条被,春雪一把刀。腊雪如盖被,春雪冻死鬼。冬雪是麦被,春雪烂麦根。冬雪是被,春雪是鬼。冬雪年丰,春雪无用。春雪填满沟,夏田全不收。雪化水成河,麦子收成薄。春雪流成河,人人都吃白面馍。

(13)、冬至来年节,粮食斗价看冬至,冬至长来年降。属九属暖,入伏入寒。一九暖,二九冻破脸,三九四关门闭手,五九六九冻破石头,七九八老婆子出来咵口,一九一阳生,九九遍地生。

(14)、谦虚与骄傲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满招损,谦受益。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强中自有强中手,能人背后有能人。痒要自己抓,好要别人夸。满瓶不动半瓶摇。好汉不提当年勇。

(15)、这句话的意思也比较好理解,就是说在农历九月九重阳节这一天如果不下雨,就看九月十三是否降雨,如果十三同样没有降水的话,这一个冬天都不会有太多的降水了。这个冬季注定将是一个干燥的冬季了。

(16)、农谚口口相授,代代相传。农谚不仅是农业生产经验的总结,也不光担负了指导农业生产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也帮助农民提高了文化科技水平和生活幸福指数。而且,我们从古老的农谚里面,可以发现许多做人、做事的哲理。因为,作为一种智慧,农谚中蕴涵很多精辟、深刻的思想。它必将为实现中国梦,建设美丽乡村发挥出不可估量的作用!

(17)、后来,大妈当奶奶了,带着孙女,才切心的体会这谚语为什么春天天气比喻为孩儿脸了。

(18)、我们不可否认农谚在现代科技的精确数据面前已落后于社会的发展,此外随着气候变化等原因使得部分农谚已不适用于当今生产,但其自身的价值决定我们不能任由自生自灭。

(19)、     谚语是劳动人民知识智慧的结晶。上古时期,黄帝的史官仓颉,仰观天象,俯察万物,根据鸟兽足迹创造了象形文字,开创了人类五千年文明。同时他又通过观天象,察万物,结合地理、农耕、气候变化等现象,长期积累反复总结,指导阳武部落及众多的人们占地利,应天时,顺天意,发展生产,开创生活,促进部落和华夏民族繁衍不息。农谚也从此开始广为传播。千百年来,仓颉故里的人们,传承弘扬仓颉精神,把人民群众中广泛口口流传,言简意骇的固定短语说传下来。通俗明了、朴素,朗朗上口的语言(顺口溜),是千百年来劳动人民对生产生活实践经验的总结。它包罗万象,如气象、农时、农事、做人等等。它是经过实践总结,千锤百炼,并用简朴、明了、直白的语言表达出来,是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

(20)、肥料与农业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粪是农家宝,庄稼离它长不好。种田无它巧,粪是庄稼宝。粪是土里虎,能增一石五。粪是庄稼宝,缺它长不好。种地没有鬼,全仗粪和水。粪草粪草,庄稼之宝。种地无巧,粪水灌饱。庄稼要好,肥料要饱。庄户地里不要问,除了雨水就是粪。七种子与农业好儿要好娘,好种多打粮。好花结好果,好种长好稻。好种出好苗,好花结好桃。良种种三年,不选就要变。一粒杂谷不算少,再过三年挑不了。三年不选种,增产要落空。种地不选种,累死落个空。种子不纯,坑死活人。种子不好,丰收难保。种子买得贱,空地一大片。好种长好苗,坏种长稗草。种子不选好,满田长稗草。千算万算,不如良种合算。谷种不调,收成不好。宁要一斗种,不要一斗金。

4、五句农业谚语大全

(1)、农民以农业生产为生,生产效率自然而然成为他们判断的价值标准,当代表更高生产力水平的现代农业生产手段出现时,他们不可避免地会偏向更先进的一方。但现代农业极大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还带来农药化肥等一系列的问题。就如他们自己所说,现在一年四季都可以吃到任何品种的蔬果,但只有遵循节令才能尝到作物最真的滋味。

(2)、把学问过于用作装饰是虚假;完全依学问上的规则而断事是书生的怪癖。--培根

(3)、农民无闲月,种棚人更忙,向农民致敬为棚友加油 

(4)、不向前走,不知路远;不努力学习,不明白真理。

(5)、肥田种棉花,高田种芝麻,剩下的瘦田就把黄豆撒。

(6)、2011年5月23日,谚语(沪谚)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7)、如果白露时节种晚秋蔬菜的话,那么会容易遭虫灾。

(8)、麦锄三遍一包面,豆锄三遍角成串,棉花八遍桃连串。

(9)、(春天降雾会放晴,夏天降雾会雨涝成灾。 )

(10)、春天肥堆如山大,秋后粮堆大如山草子种三年,坏田变好田。

(11)、霜降时节之后才下霜的话,那么来年会是个丰收年,粮食堆满仓囤。

(12)、所有春播种在清明全出土,俗话说,春子在清明期挂纸,风刮上坟纸即可挂住庄稼幼苗。

(13)、如果大寒时节不结冰的话,那么来年会倒春寒,早春庄稼会受灾,影响这一年的收成。

(14)、雨水与农业春雷响,万物长。春雨贵似油,多下农民愁。三场雨,遍地都米。春雨漫了垅,麦子豌豆丢了种。雨洒清明节,麦子豌豆满地结。麦怕清明连夜雨。夏雨稻命,春雨麦病。三月雨,贵似油;四月雨,好动锄。春天三场雨,秋后不缺米。清明前后一场雨,豌豆麦子中了举。

(15)、关注我们!分享给认识的人!小编感谢朋友们的支持!希望文章的内容对您有用。欢迎留言发表看法,朋友们对哪方面的内容有兴趣告诉小编,共同交流学。感谢您的陪伴!

(16)、立夏前后连阴天,又生蜜虫(麦蚜)又生疸(锈病)。

(17)、1黄花见白花,四十五日上轧车。农业气象谚语六月盖夹被,田里不生米。

(18)、惊蛰刮大风、尘土飞扬的话,就意味着要倒春寒,这一年的春种作物会减产。

(19)、这句话就更有意思了,从喜鹊的窝就能判断这一年的风向。厉害不厉害,说真的,真的佩服咱老祖宗的智慧。

(20)、朋友与敌人有福同享,有难同当。邻居好,赛金宝。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抵对门。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交人交心,浇花浇根。岁寒知松柏,患难见交情。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识。多个朋友多条路,多个冤家多堵墙。宁喝朋友的白水,不吃敌人的蜂蜜。人多计谋广,柴多火焰高。朋友千个少,敌人一个多。仇人相见,分外眼红。弱敌不可轻,强敌不可畏。

5、农业谚语四句

(1)、春雨贵如油,不让一滴流,及时蓄好水,秋后庆丰收。

(2)、生活哲理人心齐,泰山移。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人在人前闯,刀在石上荡。当家才知柴米贵,养儿方知父母恩。离家十里路,各处各乡风。办酒容易请客难。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树挪死,人挪活。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人无横财不发,马无夜草不肥。心慌吃不成热粥,骑马看不好《三国》。

(3)、霜降时节之后才下霜的话,那么来年会是个丰收年,粮食堆满仓囤。

(4)、初三有雨,上半月雨多,十六有雨下半月雨多。

(5)、如果大雪期间下雪较多,那么来年小麦的收成就好。

(6)、烂“落苏”(即茄子)多,烂铃(指棉花)也多。

(7)、立春寒不算寒,惊蛰寒了冷半年,过了惊蛰不停牛,是春耕春种开始了。

(8)、说变就变孩儿脸,明明哭闹着,一会变得满脸笑容,甜甜的叫着奶奶。前一刻完成不记得了,这就是一个奶奶经常见到的图面,脸变行太快了!

(9)、蚕豆原产地地中海地区,故蚕豆在我国的最早叫法为胡豆,三国时期的史料《广雅》中有迹可循;据宋代史书《太平御览》记载,公元1世纪,西汉张骞自西域将蚕豆种子引入我国中原地区并落地生根,这样算来,蚕豆这种作物在我国,距今约有两千多年的栽培历史了。

(10)、“种不过重阳,收不过端午”是一句流传在黄河流域的农业谚语,这句谚语的意思是,蚕豆的种植时间不要超过重阳,也就是农历的九月初九;而蚕豆的采收不要超过端午,也就是农历的五月初五;重阳一般处在秋分寒露期间,在黄河流域,秋分寒露的日平均气温已经下降到了20度以下;而蚕豆的发芽适温要求在15至20度之间,幼苗期适宜生长温度要求在10至15度之间;从蚕豆的发芽适温和幼苗期生长适温要求来看,黄河流域在秋分寒露期间的气候条件,能够满足蚕豆发芽和幼苗期生长适温要求;因此,在黄河流域的蚕豆播期可以放到重阳前后。

(11)、如果清明时节刮南风的话,那这一年的收成就比较好,陈年旧债就能还上了。

(12)、好的谚语不但通俗易懂,而且读起来朗朗上口。

(13)、诚实与虚伪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明人不做暗事,真人不说假话。挂羊头,卖狗肉。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猫哭老鼠假慈悲。当面是个人,转脸是个鬼。

(14)、墙头草,随风倒;东风来了向西倒,西风来了向东倒。

(15)、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摔开膀子大步走,七九八九顺河看柳,九九耕牛遍地走。

(16)、正月施肥长花,七月施肥长果,冬季施肥长树。

(17)、种豆宜早,俗云:处暑后,莫种豆。荞麦处暑后可种。俗云:处暑安荞,白露看苗。又云:白露白茫茫,荞麦公式(茂盛状)过行。时有蒹葭风起稍凉。俗谓之冻桂花。又云:白露秋分节,夜寒日里热。

(18)、农谚是指有关农业生产的谚语,是农民在长期生产实践里总结出来的经验。农业谚语是广大农民在长期的农业生产实践中,对天时气象与农业生产关系的认识,不断深化和升华的基础上,产生出来的。虽寥寥几字,却是对农业生产与天时气象关系的深刻总结和高度概括,可谓道理深刻。

(19)、无论南北各地,如果到了冬至还没有种植蚕豆,就不要考虑再播种了;因为民间流传着“冬至种蚕豆,一斗还一斗”的说法;意思是冬至再种植蚕豆,因蚕豆的生育周期被严重压缩,且冬至之后温度降低,气候条件不适宜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蚕豆出苗率低,出苗质量差;即便偶有收成,一斗种子只能收成一斗果实,白白浪费种子和土地资源,得不偿失;所以,不建议在小雪或冬至节令再播种蚕豆。

(20)、重视农时的农谚:“清明前后,种瓜点豆”、“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小满芝麻芒种谷”,不误农时才能保证农作物正常生产,获得丰收。

(1)、如果夏至跟端午是一天的话,那这一年粮食的收成就不好。

(2)、若单纯以是否产生足够的效益来作为其保留的衡量标准,那么水乡农谚毫无疑问是会被历史淘汰的。但是,农谚作为水乡文化重要的一部分,是顺德发展历史的一个印记,其价值已不能简单量化。

(3)、/勒流扶闾村红姨在自留地的Magichour/

(4)、既然在网络上不能得到令人满意的结果,那就到鱼塘间、到田地里,实地探访,在农民口中了解真正的水乡农谚。我们探访了两位顺德老农民,黄叔和罗伯。在顺德勒流扶闾村,我们首先拜访了养殖加州鲈的黄叔。

(5)、在长江中下游流域和江淮区域,蚕豆的适播期一般放在寒露期间;因为在这些区域,民间流传着“蚕豆种在寒露里,一粒种子一把荚”的农谚说法;意思是,长江中下游流域和江淮区域,在寒露期间播种蚕豆,一粒种子能够收获一大把蚕豆荚;言外之意,适期播种的蚕豆能够长得枝繁叶茂,荚果累累。

(6)、虽然只有短短几句,却是真真切切由水乡农民总结出来的水乡农谚。

(7)、华夏之稻-《多一吨》飞防套餐!测产亩增产228斤(朝阳九队·毕建东)

(8)、谚语是广泛流传于民间的.言简意赅的短语,多数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经验,而且一般都是经过口头传下来的。它多是口语形式的通俗易懂的短语句或韵语。

(9)、如果谷雨之前就听到响雷的话,那么这一年雨水就比较少,洼地种出来的瓜都很甜。

(10)、白露白迷迷,秋分稻莠齐。寒露楼青稻,霜降一齐倒。

(11)、“春鳊秋鲤夏三黎”等农谚正是对不时不食的最好诠释。也许以农谚为代表的传统农业生产背后还有农药化肥所缺少意义,即顺应自然,谋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产生活理念。就农民这一水乡农谚的直接传承人群体而言,他们自身亦不能有效地将农谚继承下来,更不必谈如何对其进行保护、传承。

(12)、谚语是广泛流传于民间的言简意赅的短语,多数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经验,而且一般都是经过口头传下来的。它多是口语形式的通俗易懂的短句或韵语。

(13)、人们生活中常用的现成的话。谚语类似成语,但口语性强,通俗易懂,而且一般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形式上差不多都是一两个短句。谚语内容包括极广,有的是农用谚语,如“清明前后,栽瓜种豆”;有的是事理谚语,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有的属于生活上各方面的常识谚语,如“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类别繁多,数不胜数。

(14)、要想果树好,刷白、培土、除草、浇水不可少。

(15)、寒露到霜降期间,如果种冬小麦的话,那么不要急着种,种早了会影响收成。

(16)、如果小雪大雪期间不下雪的话,那么来年庄稼长势不好、籽粒不够饱满。

(17)、男人是搂钱的耙耙,女人是存钱的匣匣;不怕耙耙没齿,就怕匣匣没底。

(18)、头八(正月初八)晴,好年成;二八(二月初八)晴,好收成。

(19)、这句话的意思,同第一句大致相同,还是利用了动物的本能或天性。意思是,从喜鹊搭窝的方向来判断这一年的风向。比如今年喜鹊搭窝朝东南开口,那么今年一定是西北风偏多。

(20)、解读:施了多少肥料才会长出多少的粮食,表明了施肥对粮食生长的作用。

(1)、人天天都学到一点东西,而往往所学到的是发现昨日学到的是错的。--B.V

(2)、气温与农业清明热得早,早稻一定好。四月不拿扇,急煞种田汉。夏作秋,没得收。五月不热,稻谷不结。六月不热,稻子不结。六月盖被,有谷无米。三伏不热,五谷不结。铺上热得不能躺,田里只见庄稼长。人在屋里热得跳,稻在田里哈哈笑。人往屋里钻,稻在田里窜。人热了跳,稻热了笑。人怕老来穷,稻怕寒露风。遭了寒露风,收成一场空。晚稻全靠伏天长。秋热收晚田。麦里苦虫,不冻不行。冻断麦根,挑断麻绳。冷收麦,热收秋。

(3)、如果小寒、大寒不下雪的话,那来年夏天雨水就少,会影响庄稼的收成。

(4)、如选好品种的农谚:“龙生龙,凤生凤,好种才有好苗生”、“好儿要好娘,好种多打粮”,可见选种在农业生产上有多么重要。

(5)、恶有恶报,善有善报,不是不报,时不到,时间一到,一切都报。

(6)、     好日子都是奋斗出来的。我爱谚语,因为谚语是劳动人民几千年生活实践之杰作;我爱谚语,因为谚语总结了人们生活的过去,又指导着人们生活的未来。但愿本文所汇编的农谚能对您的生活有所帮助!

(7)、2014年11月11日,谚语(陕北民谚)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8)、如果小满后一直都是晴天的话,那么青麦子也能出面,这是说小麦的收成好。

(9)、观风测天14四季东风下,只怕东风刮不大15春东夏西秋不论16开门风,闭门雨17东风下雨东风晴,再刮东风就不灵18南风刮到底,北风来还礼19东风急,雨打壁20南风腰中硬,北风头上尖21早刮东风不雨,涝刮西风不晴22南风转东风,三天不落空23雨后西南风,三天不落空24五月南风下大雨,六月南风井底干25西风随日落止,不止刮倒树26西北风开天锁27西南转西北,还得半个月28南风不过过三不雨就阴天29风乱转,不用算30东风湿,西风北风寒,南风暖31顶风上云,不雨就阴

(10)、勤劳与懒惰勤劳是个宝,一生离不了。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细水长流,吃穿不愁。勤是摇钱树,俭是聚宝盆。鸟美在羽毛,人美在勤劳。一勤生百巧,一懒生百病。勤人睡成懒人,懒人睡成病人。不怕家里穷,只怕出懒虫。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天上掉下馅饼来。

(11)、雷电声光测天52早雷下大雨,下雨不过晌53雷打天顶不雨不大,雷打云边大雨降54响雷雨不凶,闷雷下满坑55急雷快晴,闷雷难晴,56昙天西北闪,有雨没多远57雷声像拉磨,狂风夹冰雹58春雷十日阴,春雷十日寒59露水闪,来日晴60东闪空,西闪雨,南闪火门开,北闪连夜来

(12)、如果大暑期间不炎热的话,那地里庄稼的长势就不好。

(13)、食者生民之原,天下治乱,国家废兴存亡之本也。农业的格言和谚语——张履祥(清)农业生产是我们经济建设事情的第一位。——毛泽东(中)从事农业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享乐,也是一个自由民所能做的增加产业和锻炼身体的手段。——色诺芬(古希腊)

(14)、由于从小到大受妈妈的影响,已是大妈的我,春天的季节,无论睛天,阴天也带把☔️出门的习惯。

(15)、1勿谓今日不学有来日,勿谓今年不学有来年。

(16)、可能大家好奇,初一下雨,初二阴天,对气候有什么影响呢?可能大家真的没太注意。不管在任何一个月,如果初二降水或者是阴天的话,这一个月都不会有好天气,阴天多于晴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