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描写桂花的诗句李清照
1、描写桂花的诗词,李清照
(1)、桂花在百花中占尽了好名声,原因是它的香气和情韵是十分清香高洁的。桂花被认为来自月中,是嫦娥赠与人间的礼物,它的出身是不同寻常的。桂花的性情是柔和温婉的,颜色是暗淡清雅的,它有疏淡的情怀,有高雅的韵味。对于以上所说桂花的香与韵,作者谢懋只以“香与韵,两清洁”一语概括,言简意赅,道破了桂花的佳妙之处。
(2)、而这些花儿,或长在庭院里,或生在路边,李清照都一视同仁,在她的心里,它们就只是花而已,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它们陪着李清照,也陪着我们,开始了轰轰烈烈的一生。也不知道是李清照该感谢这些花,还是花儿该感谢李清照,总之她们一起流传千古了!
(3)、东汉袁康等辑录的《越绝书》中载有计倪答越王之话语:“桂实生桂,桐实生桐”。由此可见,自古以来,桂就受人喜爱。自汉代至魏晋南北朝时期,桂花成为名贵的花卉与贡品,并成为美好事物的象征。《西京杂记》中记载,汉武帝初修上林苑,群臣皆献名果异树奇花两千余种,其中有桂十株。
(4)、另外一方面,“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这句评论是全词的核心所在,因此桂花也恰是李清照个人风格的一个写照。
(5)、赵明诚视为重于命的收藏品,李清照岂会轻易拱手送出?当她认清了张汝舟的真面目,又岂肯苟合?她反省自己:“猥以桑榆之晚景,配兹驵侩之下材。”她终不惜一切代价状告张汝舟,在那个女子本没有主动权的社会得以离异。虽然那段婚姻只维持了一百天左右,但她也因此遭人诟病。
(6)、宋代的陈与义在《清平乐·咏桂》中说:“楚人未识孤妍,《离骚》遗恨千年。”意思和此词大体上是一致的,皆以屈原的不收桂花入《离骚》为憾事,以为这是屈原情思不足的缘故。
(7)、红紫有偏尚,桂花总宜人。——敖陶孙《和姜尧章桂花裙字韵》
(8)、桂花才开了一朵,然而方圆十里人家就闻到桂花香了。人们都说桂花花开,十里飘香,虽然有些夸张意味,但足以说明了桂花香之持久、浓厚。作者这里言“人家十里须知”,并没有太大夸张的成分,因桂花是“龙涎染就,沈水薰成”。龙涎香和沉香都是十分浓郁的香,作者同时把这两种香赋予桂花,就给人的心理上造成一种震撼,再说香飘十里时,读者就觉得理所当然了。
(9)、这首《鹧鸪天》词是一篇盛赞桂花的作品。作为供观赏的花卉,艳丽的色彩是惹人喜爱的一个重要原因。此篇的上片正是抓住桂花“色”的特点来写的。“暗”“淡”“轻”三字是形容桂花的色是暗黄、淡黄、轻黄。“体性柔”说这种花的花身和性质。
(10)、(以上图文视频综合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11)、它枝繁叶茂,青绿色的叶片中间,一朵朵可爱的小别花好似害羞的小泵娘,在茂盛的枝叶中若隐若现,有时躲起来,有时露出半个脸,好像在与我们捉迷藏呢!桂花小小的,品种有金桂和银桂,金桂又称丹桂,你仔细看一看,只见桂花宝宝们绽开了一张张笑脸,有的被青青的树叶衬托着,益发显得多姿多彩,有的沐浴在阳光中,被风儿吹得在休息中也露出了欢欣的笑容,有的被太阳的金箭拨开了眼睛,闪动着成串的光辉,好像把它所有的美丽尽情地展现出来。一阵风吹来,桂花慢慢地飘落下来,远远看去,就像下了一场别花雨似的。
(12)、薜荔摇青气,桄榔翳碧苔。桂香多露裛,石响细泉回。
(13)、(释义):中秋的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好像铺上了一层霜雪那样白,树上的鸦雀停止了聒噪,进入了梦乡。夜深了,清冷的秋露悄悄地打湿庭中的桂花。
(14)、好美的桂花树啊!在绿叶的掩映下,朵朵桂花是开得那么旺盛,开得那么热闹,真是花团锦簇。一丛丛、一簇簇的桂花好像是一颗颗金色的小星星,也许是这些星星太顽皮,偷偷地从广阔的天空顺着彩虹桥“哧溜”一下子滑到人间,又像是一颗颗金黄的珍珠,这也许是秋姑娘送给土地爷爷珍贵的礼物。
(15)、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16)、公元前111年,武帝破南越,接着在上林苑中兴建扶荔宫,广植奇花异木,其中有桂一百株。当时栽种的植物,如甘蕉、密香、指甲花、龙眼、荔枝、橄榄、柑橘等,大多枯死,而桂花有幸活了下来,司马相如的《上林赋》中也提到桂花,当时桂花引种宫苑初获成功,并具一定规模。
(17)、“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作者以为,浅碧、深红在诸颜色中堪称美妙,然而,这些美妙的颜色,对于桂花来说,却是无须添加的。因为它浓郁的香气,温雅的体性已足使她成为第一流的名花,颜色淡一点又有什么要紧呢?
(18)、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轻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19)、联系作者的爱情经历,可以推测,这首诗以桂花喻伊人,以“人间仙影难寻”暗示出歌姬已逝的怅惘,表达出作者对其深切的怀念之情。
(20)、王维深通佛理,他自然能体察到常人难以捉摸的“静”,对桂花的凋落这一细微的动态而有所感触。
2、描写桂花的古诗李清照
(1)、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2)、叶密千层绿,花开万点黄。天香生净想,云影护仙妆。
(3)、夜气清时初傍枕,晓光分处未开窗。可怜人似月中孀。
(4)、暖雨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酒意诗情谁与共?泪融残粉花钿重。乍试夹衫金缕缝,山枕斜欹,枕损钗头凤。独抱浓愁无好梦,夜阑犹剪灯花弄。
(5)、白居易在苏州东城的樵牧场看到一棵桂花,“惜其不得地”,于是赋三绝句以唁之。第三首诗,表达了对桂花生而不得其地(即生长的不是一个好地方)的怜惜,间接道出对桂花的喜爱之情。
(6)、李清照的这首咏物词咏物而不滞于物,草间或以群花作比,或以梅菊陪衬,或评骘古人,从多层次的议论中,形象地展现了她那超尘脱俗的美学观点和对桂花由衷的赞美和崇敬。桂花貌不出众,色不诱人,但却“暗淡轻黄”、“情疏迹远”而又馥香自芳,这正是词人品格的写照。也就是说,这首词显示了词人卓尔不群的审美品味,值得用心玩味。
(7)、翻译:桂花自身的香味非常浓厚,谁又向月亮中看去呢。
(8)、一支淡贮书窗下,人与花心各自香。八月十七日天竺山送桂分赠元素宋苏轼月缺霜浓细蕊干,些花元属玉堂仙。
(9)、绿叶层枝与桂同,花开蒂软怯迎风。——乌竹芳《木樨花》
(10)、在吴文英笔下,这桂花亦是脱尘绝俗的女子。吴文英早年在杭州时,曾与一位歌姬相爱,后来吴文英离开杭州入苏州仓幕,遂被迫与歌姬分离,最后,歌姬死去,吴文英悲痛欲绝。他的一首《朝中措·闻桂香》词,应也是为歌姬而作。因二人的离别之日,也是桂花飘香的一天,词人看到桂花就想起曾经的爱人。
(11)、特别是“深绿护轻黄,怕青女、霜侵憔悴”一句,及其传神。桂叶是极其浓密的,因此,娇小的桂花点缀在绿叶中,就像是被桂叶保护起来似的。一个“护”字,十分生动,不仅准确地把握住了桂叶浓密、桂花细小的特点,还赋予桂叶情感,衬托出桂花的娇嫩可爱之态。“怕青女、霜侵憔悴”句以拟人手法,进一步写桂叶对桂花关爱有加。
(12)、“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为第三层议论。传说屈原当年作《离骚》,遍收名花珍卉,以喻君子修身美德,唯独桂花不其列。清照很为桂花抱屈,因而毫不客气地批评了这位先贤,说他情思不足,竟把香冠中秋的桂花给遗漏了,实乃一大遗恨。陈与义在《清平乐·木犀》中说:“楚人未识孤妍,《离骚》遗恨千年。”意思和此词大体上是一致的,皆以屈原的不收桂花入《离骚》为憾事,以为这是屈原情思不足的缘故。
(13)、山盈无恶木,但有绿桂丛。幽芳尚未歇,飞鸟衔残红。不见离骚人,憔悴吟秋风。
(14)、(和桂花相比)梅花一定妒嫉,菊花自当羞惭。桂花是秋天里百花之首,天经地义。可憾屈原对桂花不太了解,太没有情意了。不然,他在《离骚》中赞美那么多花,为什么没有提到桂花呢?
(15)、天遣幽花两度开,黄昏梵放此徘徊。不教居士卧禅榻,唤出西厢共看来。
(16)、小朵出丛须折却,莫教坼破碧团栾。鹧鸪天·暗淡轻黄体性柔李清照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17)、“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反映了清照的审美观,她认为品格的美、内的美尤为重要。“何须”二字,把仅以“色”美取胜的群花一笔荡开,而推出色淡香浓、迹远品高的桂花,大书特书。“自是花中第一流”为第一层议论。
(18)、梅定妒,菊应羞,画阑开处冠中秋。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
(19)、眼中寒香谁同惜?冷吟径召梅花魄。小蛮为洗玻璃杯,晚来秋翁蒲桃碧。描写桂花的经典古诗句《咏桂》
(20)、桂多生长于山间,多远离人世,是隐士的象征;桂花暗淡轻黄,深藏在枝叶间,不以色媚人,而已香怡人;桂花与月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它是天宫之物,与人间众芳有本质的不同,它是高洁脱俗的象征。因此,诗人们常借桂花抒发自己的志向、胸襟与抱负。
3、桂花诗句经典名句李清照
(1)、翻译:蓝田白云笼罩着清晨的大地,一棵桂树立在秋天的室外,树枝高挺满树繁华,好像一串串宝钏,又如一片彩霞。
(2)、枝干日长大,根亥日牢坚。不归天上月,空老山中年。
(3)、皮日休的《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是一首中秋赏桂的诗作:
(4)、作者把色香具佳的桂花比作帐中的香艳美人,比喻合理精妙,把桂花的美描写得淋漓尽致,词人对桂花的喜爱之情更是溢于言表。
(5)、作者遥明月,看到月中的桂树,他猜想那月桂一定开花了吧,而这种似梦似幻的桂花在人世间就很难寻到了。还记得那年,他剪来一枝带着朝露的桂花,插在伊人的鬓云之上,多么美好的回忆!
(6)、《上元竹枝词》清代:符曾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译文:香甜的桂花馅料里裹着核桃仁,用井水来淘洗像珍珠一样的江米。关于”桂花的香气“诗句有哪些《灵隐寺》(唐)宋之问鹫岭郁岧峣,龙宫锁寂寥。
(7)、白话文释义:淡黄色的桂花,并不鲜艳,但体态轻盈。于幽静之处,不惹人注意,只留给人香味。不需要具有名花的红碧颜色。桂花色淡香浓,应属最好的。
(8)、桂花既与女子相关,它定是美丽多情的。正如李清照所言,桂花的美是“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它是内外皆美的。
(9)、鹧鸪天·桂花 (Live) - 郁可唯 词:(宋)李清照/徐梦雅 曲:子荣 编曲:谭立波 音乐总监:刘卓 ...
(10)、藤床纸帐朝眠起,说不尽,无佳思。沉香断续玉炉寒,伴我情怀如水。笛声三弄,梅心惊破,多少游春意。 小风疏雨萧萧地,又催下,千行泪。吹箫人去玉楼空,肠断与谁同倚!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
(11)、粟玉黏枝细,青云剪叶齐。团团岩下桂,表表木中犀。
(12)、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3)、月缺霜浓细蕊乾,此花无属桂堂仙。鹫峰子落惊前夜,蟾窟枝空记昔年。破裓山僧怜耿介,练裙溪女斗清妍。愿公采撷纫幽佩,莫遣孤芳老涧边。
(14)、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15)、这种新妇因暂时失去的夫妻相聚而产生的“思妇情怨”,较之对于“并蒂连枝”的爱情满怀憧憬的“少女情怀”似乎更加浓郁。因此,女词人的人生、心灵之旅从海棠“绿肥红瘦”的意境走到了菊花“人比黄花瘦”意境,这就是她的《醉花阴》词。词中写道:
(16)、叶密千层绿,花开万点黄。天香生净想,云影护仙妆。
(17)、⑺骚人:指屈原,因其作《离骚》,故称其为“骚人”。唐李白《古风五十九首》:“正声何微茫,哀怨起骚人。”可煞:表示疑问,犹可是,是否。情思:情义。
(18)、群子游杼山,山寒桂花白。绿荑含素萼,采折自逋客。忽枉岩中诗,芳香润金石。
(19)、世人种桃李,皆在金张门。攀折争捷径,及此春风暄。一朝天霜下,荣耀难久存。安知南山桂,绿叶垂芳根。清阴亦可托,何惜树君园。
(20)、偃蹇月中桂,结根依青天。天风绕月起,吹子下人间。
4、写桂花的古诗李清照
(1)、这“第一流”的桂花到底是什么模样?李清照在上阙首句只用十四字就描摹得形神兼备:桂花之色,暗淡轻黄;桂花之形,轻柔秀美;桂花之味,暗香弥久。
(2)、莫将画扇出帷来,遮掩春山滞上才。若道团圆似明月,此中须放桂花开。
(3)、这些桂树长在不同年代,不同地方,却同样不以貌炫世,只在繁华世俗中,柔于形,淡于色,甚至静于声,“情疏迹远”,但求馥香自芳,难怪民间有谚:“何物动人,二月杏花八月桂。”
(4)、这首词一开头短短十四个字,却形神兼备,写出了桂花的独特风韵。在这里,“暗”、“淡”、“轻”三字是形容桂花的颜色是暗黄、淡黄、轻黄。
(5)、“李清照这首写桂花的词,笔法巧妙,实乃千古名作,令人拍案叫绝!”
(6)、苔砌落深金布地,水沉蒸透粟堆盘。寄诗北院赊秋色,供我西窗当晚餐。
(7)、山晚桂花老,江寒苹叶衰。——钱起《送万兵曹赴广陵》描写桂花诗句大全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8)、谁识王孙意,空吟招隐章。宋代朱淑真《木犀》弹压西风擅众芳,十分秋色为伊忙。
(9)、绿云剪叶,低护黄金屑。占断花中声誉,香与韵、两清洁。
(10)、——《从驾闾山咏马》唐代:上官仪译文:征尘里桂香消减,月光下练影成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唐代: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11)、他们共同从事学术研究,编纂《金石录》。在编纂过程中,夫妻二人常常以材料出处为题竞答,说快说准者饮茶为奖励。美中稍有不足,赵明诚几次出仕于外,免不得夫妻相思两地,李清照前期词作多写少女少妇时的美满及相思别离之情。
(12)、⑹“画阑”句:化用唐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的“画栏桂树悬秋香”之句意,谓桂花为中秋时节首屈一指的花木。画阑,即画栏,指饰有彩绘的栏杆。冠,居于首位。
(13)、桂子:桂花。传说月中有一棵桂树,所以下云“月中落”。两句写杭州灵隐寺秋夜景致,月光皎洁,桂子飘香。
(14)、月宫秋冷桂团团,岁岁花开只是攀。共在人间说天上,不知天上忆人间。
(15)、扬须弭足桂树间,桂花如霜乱后前。——王安石《信都公家白兔》
(16)、苍苔忽生霜月裔,仙芬凄冷真珠萼。娟娟石畔为谁妍?香雾著人清入膜。
(17)、翻译:桂花树上,绿叶和桂花一起挤在层层的枝叶上,盛开的桂花华对娇软害怕被风吹掉。
(18)、梅花肯定妒忌它,而它又足以令迟开的菊花感到害羞。桂花是秋天里百花之首,天经地义。可憾屈原对桂花不太了解,太没有情意了。不然,他在《离骚》中赞美那么多花,为什么没有提到桂花呢?
(19)、一支淡贮书窗下,人与花心各自香。八月十七日天竺山送桂分赠元素宋苏轼月缺霜浓细蕊干,些花元属玉堂仙。
(20)、西湖八月足清游,何处香通鼻观幽?满觉陇旁金粟遍,天风吹堕万山秋。
5、描写桂花的诗句古诗
(1)、不是人间种,移从月里来,广寒香一点,吹得满山开.
(2)、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短短十四字却形神兼备,写出了桂花的独特风韵。上句重在赋“色”,兼及体性;下句重在咏怀,突出“香”字。据有关记载,桂树花白者名银桂,黄者名金桂,红者为丹桂。它常生于高山之上,冬夏常青,以同类为林,间无杂树。色黄而冠之以“轻”,再加上“暗淡”二字,说明她不以明亮炫目的光泽和秾艳娇媚的颜色取悦于人。虽色淡光暗,却秉性温雅柔和,像一位恬静的淑女,自有其独特的动人风韵。令人爱慕不已。她又情怀疏淡,远迹深山,惟将浓郁的芳香常飘人间,犹如一位隐居的君子,以其高尚的德行情操,赢得了世人的敬佩。
(3)、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4)、译文:寂静的山谷中,只有春桂花在无声的飘落,宁静的夜色中春山一片空寂。月亮升起月光照耀大地时惊动了山中栖鸟,在春天的溪涧里不时地鸣叫。
(5)、病起萧萧两鬓华,卧看残月上窗纱。豆蔻连梢煎熟水,莫分茶。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终日向人多酝藉,木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