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典语录>语录大全>元稹最出名十首诗词(82条)

元稹最出名十首诗词(82条)

时间:2023-11-21 15:43:57 语录大全 本文作者:admin
  • 相关推荐

元稹最污的一首诗

1、元稹最污的一首诗是什么

(1)、颔联,冰泮对和风,鱼跃对柳芳。表现了动物和植物感知到天地变化之后的活动状态。泮,可指学校或池子,有泮池一说,以前的学宫里都有。冰泮,有一种结了冰的泮池的意味,而鲤鱼跃龙门,也寓意着学子能够考取功名,金榜题名。所以冰泮一句,其实还隐藏着诗人对于学子们的殷切希望:一年之计在于春,好好读书,莫要虚度光阴。下句,和煦的春风正等待着柳树发芽,这里和风也可理解为家人,柳芳理解为学业有成。与上句呼应。

(2)、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3)、而白居易于长安,恰恰好和杓直去曲江,慈恩寺游玩,忆起远处的微之,赋诗一首《同李十一醉忆元九》:花时同醉破春愁,醉折花枝作酒筹。忽忆故人天际去,计程今日到梁州。

(4)、元稹,字徽之,中唐时期著名的诗人,与当时的白居易齐名,两人并称为“元白”,在唐朝诗坛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公元779年生于河南洛阳,祖上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可谓是出身高贵,人也是长得英俊潇洒,所以他有过好几段轰轰烈烈的爱情,正是由于他爱得深沉,创作出来的爱情诗也就感人至深。那在这首诗中,元稹正是写了听雨的感受,写得也是非常的伤感,也非常的孤独。

(5)、最后两句则是直抒胸臆,从而体现出了诗人对于菊花的喜爱,还有那份深沉的爱,“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不是由于偏爱菊花,只是由于到了九月,再也没有了其它的花可以欣赏,所以只能欣赏菊花。在这里诗人显得漫不经心,好像并不是很喜爱菊花,其实恰恰相反,对于诗人来说,到了秋天无花可赏,唯独菊花最怡情。

(6)、元稹在诗注中解释道:“是夜宿汉川驿,梦于杓直、乐天同游曲江,兼入慈恩寺诸院,倏然而寤,则递乘及阶,邮吏已传呼报晓矣。”他说,他梦见跟白居易、李杓直到曲江去玩耍,于是醒来就马上写下这首诗。

(7)、出自《道德经》,大意是:天地不感情用事,对万物一视同仁;圣人不感情用事,对百姓一视同仁。是说众生平等的,真的真的不是说老天不公的。

(8)、世事变迁,过了一两年,他们没法继续在同一个地方做同事了,分别不可避免。白居易被调到长安城郊当县尉,元稹也另有去处,他还未至河南时曾写过一首诗寄给白居易。

(9)、元白大概没想到,未来的十几年,他们将会不断地在驿亭的墙上寻找对方留下的痕迹。随后元稹出骆谷至汉中盆地,发生了一件被称为千里神交的传奇。元稹自注说:“是夜宿汉川驿,梦于杓直、乐天同游曲江,兼入慈恩寺诸院,倏然而寤,则递乘及阶,邮吏已传呼报晓矣。”

(10)、谁知为了前途,元稹娶了检校都官郎中、岭南节度行军司马韦夏卿之女韦丛,实锤是当了一回陈世美,而我们熟悉的《西厢记》便是改编自元稹的《莺莺记》,《莺莺记》便是元稹亲笔所写。

(11)、这首诗大概的意思是,经历过了非常苍茫的大海之后,其他地方的水就再也无法打动他了。看了巫山的云之后,其他地方的云就都不再精彩了。元稹说,就算是一排排的美女从他面前经过,他看都不会去看她们一眼,一半是因为他修道,还有一半是因为他的眼中只有妻子韦丛。

(12)、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13)、孤独的人往往比那些快乐的人,内心要更加细腻,情感也更加丰富,而元稹在这首诗写得生动有趣,仅仅是开篇的第一句短短七个字,使得是营造出了一种凄美之感,狂风吹动着竹林,那叶子在随风狂舞。后面一句又是马上接上来,那淅淅沥沥的雨落到池塘里,有一些还落到了荷花和荷叶上,让这些荷花和荷叶显得更加光彩照人。

(14)、元稹行至利州嘉陵驿,想起了当初的诗文,赋诗《嘉陵驿二首·篇末有怀》:嘉陵驿上空床客,一夜嘉陵江水声。仍对墙南满山树,野花撩乱月胧明。墙外花枝压短墙,月明还照半张床。无人会得此时意,一夜独眠西畔廊。

(15)、分隔两地期间,元稹有一段时间没梦到白居易,很是伤心。

(16)、虽然背叛了小表妹崔莺莺,元稹和自己明媒正娶的妻子韦小姐也算是琴瑟和鸣,感情甜蜜。但是红颜薄命,韦小姐在27岁就早早去世了。在韦小姐去世后元稹写了很多诗来怀念她。“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任谁见了这样的人都会流泪同情,赞服他的深情。

(17)、韦从回没回不知道,白居易倒是回了一首:靖安宅里当窗柳,望驿台前扑地花。两处春光同日尽,居人思客客思家。

(18)、从元稹的爱情诗中,还是可以感受到那份浓浓的爱意,尤其是在韦丛逝世后,元稹写下了很多的悼亡诗,以此来怀念妻子,其中的《离思五首》写得最感人,特别是第四首开篇两句“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可以说是感动了无数的读者。元稹用最深情的笔触写下了对于爱人的怀念,同时也告诉了世人,他只爱韦丛,尽管佳人已逝,可是他始终爱着对方,一直无法放下。

(19)、将牛何处去,耕彼故城东。——《将牛何处去》唐·元结

(20)、如果不是明知这是爷们写给爷们的诗,我真的以为是情诗。“只得两相望,不得长相随”有多缠绵,暂且不说。这个“愿为云与雨,会合天之垂”,用云雨来形容友谊,我真的是读不习惯。若是就这一首诗倒也罢了,但在《和乐天秋题曲江》中,元稹又痴痴地提到:“今来云雨旷,旧赏魂梦知。”

2、元稹最出名十首诗词

(1)、梦见白居易与他人同游慈恩寺,元稹醒后写了一首《使东川·梁州梦》:梦君同绕曲江头,也向慈恩院里游。亭吏呼人排去马,忽惊身在古梁州。

(2)、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3)、少年几回狂醉,而今阴阳两隔。求佛积善,无非是想和元微之能在后世再度相遇。白居易说,你等我,忘川河畔,不醉不休。元稹说,一言为定。

(4)、所以元稹是在隐喻自己与亡妻韦蕙丛的凄美爱情虽然暂短,但是与爱妻两情相悦,绸缪恩爱和钟情不渝的情缘是刻骨铭心的,感叹今后是不会再有了!也再无如发妻这样的女子可相比了……

(5)、这样真挚的友情,今生不够,还盼望来生再续。元稹在《寄乐天》里写道:无身尚拟魂相就,身在那无梦往还。直到他生亦相觅,不能空记树中环。

(6)、这个“向南看月北看云”嘛,实在是写得很好。这首诗写毕传回长安,白居易读后大为感慨,马上回诗:

(7)、予早与故元相国微之定交於生死之间,冥心於因果之际。去年秋,微之将薨,以墓志文见托。……清闲上人与予及微之,皆夙旧也,交情愿力,久知之,憾往念来,欢且赞曰:“凡此利益,皆名功德,而是功德,应归微之,必有以灭宿殃,荐冥福也。……呜呼!乘此功德,安知他劫不与微之结后缘于兹土乎?因此行愿,安知他生不与微之复同游于兹寺乎?

(8)、秋天的菊花环绕着房屋,看起来像是陶渊明的家。正绕着篱笆去观赏那美丽的菊花,偶然发觉夕阳西下。不是因为在百花之中我最喜爱菊花,而是因为菊花开过之后,便没有更好的花朵暂放了。

(9)、牛上唱歌牛下坐,夜归还向牛边卧。——高启《牧牛词》

(10)、溪清喜不污牛腹,岂畏践霜寒堕趾。——《饮牛歌》宋·陆游

(11)、而桃花也是经常写进诗歌中,像元稹在这首诗中,便是用桃花来代替爱情,从而写得很细腻,也非常的忧愁,读来也是让人肝肠寸断。诗歌的大意是:桃花的花瓣深浅不就像女子的妆容一样,浓妆淡抹总相宜。春风吹过一片片粉白的花瓣,凋落好似白色的衣裳,让人更加忧伤。

(12)、元和十年(815年)三月,元稹贬谪通州(今四川达县),同年八月,白居易也从长安贬谪江州(今江西九江)。相同的命运把两颗心连得更紧,通州与江州之间,常有书信来往,赠送衣物,互相关切。

(13)、以上这句“春风日高睡,秋月夜深看”,我仿佛读出了“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的感觉……

(14)、归来攸得牛两角,重铸锄犁作斤劚。——《田家词》唐·元稹

(15)、冬,在春的面前,似乎成为了一种反衬与铺垫。经过了凛冽寒切的冬天,春天的到来,才会让人感觉到一种来之不易的欣喜,正如经历了一段旅行的恋人,彼此再也难以忘记。春日,就如彼此心中最温暖的秘密,藏在心尖,若有私意。在冬去春来的日子,阳气回升,律管和吕管也调动起来,呼应大地吞吐的阳气。天地也发生了变化,表现在物换星移。中国自古就有天人感应之说,首联,主要说天地的变化。后三联是说人间的变化。

(16)、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后更无花。

(17)、元稹这首诗写得很深情,也充满了浓浓的爱意,读来也是让人悲痛万分,可见元稹爱得很深沉,也爱得轰轰烈烈,尽管爱情早已远去,可是回想起来的时候肝肠寸断,这也正是元稹最让人感动的地方。毕竟爱情也像是桃花一样,它早已离去,可是那份思念之苦,却是永远地留存于心底,让他无时无刻都是处于悲痛之中,经常会思念去远去的爱情。

(18)、浅酒人前共,软玉灯边拥。回眸入抱总合情,痛痛痛。轻把郎推。渐闻声颤,微惊红涌。试与更番纵,全没些儿缝,这回风味成颠狂,动动动。臂儿相兜,唇儿相凑,舌儿相弄。

(19)、美人灯下醉倒,王孙公子也醉倒了,眠香宿玉,灯红酒绿。但元稹却没有仅仅停留在这个场景里,而是搞出一副“悄悄问圣僧”的姿态,话锋一转,问白居易:“君今劝我醉,劝醉意如何?”――你如今灌我酒,想让我喝醉,咦,我喝醉了,你想干什么呢?(我的眼科号到底挂好了没有!)

(20)、在许多人的印象中,诗人多少是怀才不遇、仕途坎坷,而元稹却在诗坛和官场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怪不得,元稹与白居易号称"元白",他俩不但是同年科考的进士,还同样在诗坛和官场都混得风生水起,当然他俩还有一个最大的共同点,那就是都风流成性。

3、元稹污词

(1)、对于此诗,还有网友给出了“别有深意”的解释,笔者摘抄如下,供大家思考:

(2)、块块荒田水和泥,深耕细作走东西。——《老黄牛》臧克家

(3)、但好景不长,造化弄人,唐宪宗元和四年(809年),年仅27岁温柔贤惠的妻子韦丛被病魔夺去了生命。此时31岁的元稹已升任监察御史,爱妻的去世无疑对他是一个沉重打击,他悲痛万分写下了一系列的悼亡诗,这首诗创作于爱妻病逝一年之后。

(4)、宰相被贬后,失意的元稹曾念起薛涛。这一别已经是十二年之久。此时元将逾不惑之年,而薛涛已知天命。他刚刚萌生了将薛涛接回的念头,舞女刘采春又出现在他的视野中,见异思迁的元稹,又激发起强烈的荷尔蒙,包养了这个舞女达七年之久。

(5)、江草秋穷似秋半,十角吴牛放江岸。——《五歌·放牛》唐·陆龟蒙

(6)、元稹最为大家熟悉的是爱情诗,尤其是他在妻子韦丛逝世后,写下了很多的这一类的作品,从而感动了历代的读者。那这首《雨声》尽管名气并不是很大,但也是一首难得的佳作,整首诗只是那么淡淡着笔,可是每一句都显得很孤独,有着一种淡淡的忧伤,这首诗写于什么时间,没有明确的注明,不过从字面上来看,应该是写于后期,当时元稹借景抒情,从而写下了这么一首孤独的作品。

(7)、门外一溪清见底,老翁牵牛饮溪水。——《饮牛歌》宋·陆游

(8)、勿言牛老行苦迟,我今八十耕犹力。——《饮牛歌》宋·陆游

(9)、所谓崔莺莺者,即诗人所写《莺莺传》中的崔莺莺,实为寒族女子崔双文。元稹与崔莺莺恋爱始于贞元十六年(800),止于贞元十九年(803),而为莺莺所写艳情诗也多作于此其间。最后元稹为了飞黄腾达、攀权附贵,娶了豪门望族的韦丛,而抛弃了昔日的恋人。

(10)、宋朝女诗人朱淑真在《黄花》一诗中,写下了这样的诗句“宁可抱香枝上老,不随黄叶舞秋风。”可见菊花与别的花的确不一样,即使是枯萎之后,也会紧紧地抱在一起;另外还有宋朝诗人郑思肖也有同样诗句“宁可抱香枝上老,不随黄叶舞秋风。”其实有异曲同工之妙,所要表达的正是一种高贵的气节,当所有的花都开败了,可是菊花会姗姗来迟,而且开出来的花与众不同。

(11)、信件封好了,又舍不得地重新打开看,生怕遗漏了什么。

(12)、倔强且清高的薛涛只有独自等待,等元稹回来接她回京师。可她不知道,仅两年之后,元稹就娶了小妾安仙嫔。四年之后,又续娶了裴氏为正房。元稹不仅没有履行当初的诺言,而是走马灯一样的穿行于风花雪月,心安理得地享受不同的女人。风月场上得意,官场上也得意,运气霸到测漏的元稹竟作了朝廷的宰相。那场巴山夜雨已经成为了枯黄的历史,薛涛的印象也逐渐变得更加模糊。

(13)、诗歌描绘了一个荒废的行宫冷清寂寞的景象,诗中揭露了统治者的残忍,也对宫女寄予了深深的同情,饱含着诗人凭吊古今的无限感慨。

(14)、但是,元稹的人品很有问题,对待爱情太过草率,抛弃初恋女友崔莺莺的事情,引来无数人口诛笔伐,用渣男二字形容他毫不为过。另外,元稹和才女薛涛之间,也有不清不楚的关系,虽说古代三妻四妾很正常,但不能做出违背道德的行为。或许元稹未曾想到,死后千年竟然成为渣男的典型。

(15)、我们都知道元稹写过一首脍炙人口的悼亡诗来纪念他去世的妻子韦氏: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说自己曾经跨过山河大海也穿过人山人海,经历了这么多还是忘不掉自己的发妻,一副深情款款的动人模样。那么元稹这个人真的就像他诗里说的那样忠贞不二可歌可泣吗?很多人知道真相后都惊掉了大牙。

(16)、后来,元稹又为此写下《离思五首》,在第四首里,有一句流传百世、脍炙人口但又发人深思的一诗句:“曾经滄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前面一句的“水”字,应释为江、河、湖、海等的“总称”(如字典中:‘’某某江——水名;某某河——水名‘’)。意为经历过壮阔磅礴,汹涌澎湃的大海之后,无论一切江、河等皆不能与之相比,不能与之相提并论了(以此隐喻发妻之贤惠、情爱无人可及)。后面一句的“云”,应先讲明一个典故“巫山云雨”,即可释然。巫山,山名。在今重庆市巫山县东南,即巫峡。先秦时著名辞赋文学家宋玉在《高唐赋》写道:“昔先王尝(曾经)遊高唐,怠而昼寝(慵倦后白天睡觉),梦见一妇女(神女)……”,与秦王钟情相见,情甚绸缪。临别,她说:“妾(古时女子自称)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阴。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后人便以“巫山云雨”喻男女欢合。当然,元稹提到巫山之云,并无心指上述成语之意。既然神女“旦为(巫山)朝云”——那么巫山之‘’云‘’指为神女亦可(毛主席诗词:“神女应无恙”)。神女虽与秦(先)王情笃缠绵一时,“情缘”还是美丽难遇的嘛!——所以元稹诗中的“云”是指神女——神女与楚王一段暂短相悦的情缘在元稹诗中暗寓之意不言自明。——如果元稹将巫山之云意为“云雾云彩”,那么五岳的云海之壮丽还比不得小小的巫山之云吗?

(17)、白居易在《和微之诗二十三首·和寄乐天》中描述与元稹的友谊是:“然自古今来,几人号胶漆。”所以我说他们“如胶似漆”并不是出于腐心,而是出于原句。试问世上有几人,能把朋友形容成这样。他们做同事时,好得不得了,形影不离,流连于花前月下,有诗为证:

(18)、本诗作于元和五年(810年)贬官江陵府士曹参军时。

(19)、诗中提到了两个景象,大海和云,这是世间最美的景象,诗人通过比喻,表面上来看是经历了这些,就看不上别的地方的景象了,不过其实这背后要说的是他们夫妻之间的感情就像是这大海和乌云,其中的美好是世间无法比拟的,他想说的就是除了自己的妻子之外,再也没有其他的女子能够打动他了。

(20)、菊花与普通的花不太一样,并不是在春天绽放,而是选择在秋天开花,这个时节大地一片萧瑟,可是菊花却姗姗来迟,开出来的花艳丽无比,成为了秋天最独特的一种花,而且菊花也被称为君子之花,与梅花、兰花、竹子并称为“四君子”。人们从菊花的身上看到它的独特性,即使是等到花期结束后,菊花也不会凋谢,会紧紧地抱在一起。

4、元稹经典

(1)、奚奴跨马不搭鞍,立走水牛惊汉官。——《杜秀才画立走水牛歌》唐·顾况

(2)、今天,笔者要和大家分享一首元稹的经典咏物诗《菊花》。这首诗即不谈情也不说爱,看似与爱情毫无关系,可以说是他的诗作中为纯净的一首作品了,感动了很多人,惊艳千古。此外,关于这首诗的主题以及诗作中的句子,有些人认为它完全是在胡说八道。对此,我们一起来品析一下。全诗如下:

(3)、这首诗从咏菊这一平常题材,发掘出不平常的诗意,给人以新的启发,显得新颖自然,不落俗套。在写作上,用语淡雅朴素,饶有趣味。笔法也很巧妙,前两句写赏菊的实景,为渲染爱菊的气氛做铺垫;第三句是过渡,笔锋一转,跌宕有致,最后吟出生花妙句,进一步开拓美的境界,增强了这首小诗的艺术感染力。

(4)、桃花是一种很寻常的花,许多地方都有种植,每年春天的时候会开出淡红色的花朵,不过花期很短,只有一个星期的样子。结出来的果实是一种上好的水果,不仅口感好,营养也很丰富,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水果,深受人们的喜爱。

(5)、前两句是说:经历过沧海之后,再看到其他地方的水,便很难感到波澜壮阔,见过巫山的云朵,就会觉得巫山之外的云不能算作是秀丽的。这里的“云”和“水”都可以当做是人生的一种追求。

(6)、后来,元稹在武昌任所突发急病而死,白居易写下了祭文和悼念诗。祭文中有:“公虽不归,我应继往,安有形去而影在,皮亡而毛存者乎?”以“未亡人”的自处,读来令人非常悲痛。

(7)、元稹再往前行,行至嘉陵驿,他望着一去不复返的嘉陵江水,又写诗了:

(8)、收到信的元九情不自禁的老泪纵横,自从来到通州,从没见什么事让他如此激动,也从未见谁的一封来信会引得他如此伤心。妻子和女儿起初觉得很诧异,后来想想,一定是江州司马白乐天来信了。

(9)、一日官军收海服,驱牛驾车食牛肉。——《田家词》 唐·元稹

(10)、元稹对友情的态度,还是非常值得称赞的,他和白居易是铁哥们,经常写诗互诉思念之苦。在元稹的心目中,无人能够取代白居易的地位,他曾毫不掩饰地向白居易“表白”,有诗句为证:“官家事拘束,安得携手期。愿为云与雨,会合天之垂。”简直太肉麻了,超乎一般人的想象。

(11)、首二句“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沧海无比深广,因而使别处的水相形见绌。巫山有朝云峰,下临长江,云蒸霞蔚。据宋玉《高唐赋序》说,其云为神女所化,上属于天,下入于渊,茂如松榯,美若娇姬。

(12)、元稹在这首诗中,一开篇便是直接描写到了桃花盛开后的形态,这种直白的描写,从而也令这首诗,显得更为生动。起句“桃花浅深处,似匀深浅妆”就写出了桃花独有的特点,还有对于桃花的喜爱,每当春天来临之后,桃花就会在春风中绽放,这时开出来的桃花艳丽无比,有深红色的,也有浅红色的。这一句重点是落在桃花的外型上,然而到了第二句,则是把桃花比喻成了美人,那开出来的桃花别具一格,好像是美人脸上淡淡的妆容,不深不浅恰到好处,从而衬托出了美人独特的容貌。

(13)、原标题:《离思五首·其四》  作者:唐·元稹

(14)、春,不仅仅代表一个季节,它更代表了一种美好和希望。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种萌动的春意。这个春意,可能是细雨绵绵的,淅淅沥沥的,青翠欲滴的,和煦暖暖的,草长莺飞的,姹紫嫣红的,它总能唤起一种叫做江南的词汇。富于诗意的春日眺望,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富于浪漫的快意行走,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富于爱情的情深意切,春风十里,不如你。千万种风情都酝酿在这个春字之中。

(15)、出自西晋政治家、文学家、音乐节刘琨的《重赠卢谌》,是其死前留下的千古绝唱。意为哪里会想到,我堂堂硬汉,竟落到任人宰割,不能反抗的软弱地步。麻烦男子汉们,要是遇到喜欢的人,不要再随便化作“绕指柔”了。

(16)、元稹的状况每况愈下,自料必死,于是将自己的诗稿整理辑为二十卷,托附给白居易,一个人悲悲切切地踏上了一段段被贬之旅。他形容自己是“饥摇困尾丧家狗,热暴枯鳞失水鱼”,然而,没多久,白居易也被贬了,去江州做著名的“司马青衫湿”去了。元稹得知后,惊得从久病的床榻上撑起来,留下了这首带有千古名句的好诗:

(17)、不过韦小姐死了刚一年,还尸骨未寒,元稹就和一个很有名的妓女薛涛好上了——不但和薛涛做了十年的情人,自己后面又娶了两个小老婆做妾。

(18)、这句诗不是描写梨花和海棠竞相盛开的,而是苏轼所做的一首七言绝句,用来调侃好友张先在八十岁时纳了个十八的小妾。前一句是:鸳鸯被里成双夜,一树梨花压海棠。是老牛吃嫩草的委婉说法。想不到苏轼还有点污呢,捂脸。

(19)、出自《诗经》,其实两个征战在外的士兵,携手共赴战场,无惧死亡,是形容战友之间的深厚友情的。不知道为什么后来会发展成形容爱情。

(20)、所以,在元稹这首《菊花》的第一句“秋丛绕舍似陶家”中,作者直接就用“陶家”来代指菊花。一个“绕”字即写出了菊花之多,也点出了环境的幽静雅致。元稹将种菊的地方比作陶家,由此可以看出:作为一个封建社会的文人,抛开人品不论,其性情之中也有纯洁高雅的一面。

5、元稹10首名诗

(1)、一日官军收海服,驱牛驾车食牛肉。——《田家词》唐·元稹

(2)、此诗的中间两句是叙事言情,表现了作者在乍一听到这个不幸消息时的陡然一惊,语言朴实而感情强烈。诗的首尾两句是写景,形象地描绘了周围景物的暗淡凄凉,感情浓郁而深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