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典语录>语录大全>论语全篇带拼音(136条)

论语全篇带拼音(136条)

时间:2024-04-30 20:32:31 语录大全 本文作者:admin
  • 相关推荐

论语全文诵读带拼音

1、论语全文诵读带拼音图片

(1)、(翻译)孔子说:“仲由!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正确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真知啊”

(2)、zǐyuē:“sānrénháng,bìyǒuwǒshīyān。zéqíshànzhěércóngzhī,qíbúshànzhěérgǎizhī。”《shùér》

(3)、子zǐ曰yuē:“三sān人rén行xíng,必bì有yǒu我wǒ师shī焉yān。择zé其qí善shàn者zhě而ér从cóng之zhī,其qí不bù善shàn者zhě而ér改gǎi之zhī。”

(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5)、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6)、据有关记载,孔子出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省曲阜市东南的南辛镇鲁源村);孔子的言行思想主要载于语录体散文集《论语》及先秦和秦汉保存下的《史记·孔子世家》。孔子:子姓,以孔为氏,名丘,字仲尼。排行第二“子”,古代对成年男子的尊称,在春秋战国时期,拥有一定社会地位的成年男子都可以称为“子”,而且都希望别人称自己为“子”,因为“子”还是一种爵位,所谓“公侯伯子男”也。

(7)、“诸”既可用在陈述句中,又可用在疑问句和感叹句末;而“焉”一般只用在陈述句末。

(8)、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9)、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

(10)、孔子说:“多么贤德啊,颜回!”一碗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子里,别人都不能忍受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不改变他(爱好学习)的乐趣。“多么贤德啊,颜回!”孔子说:“知道学习的人比不上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比不上以学习为快乐的人。”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枕着它睡,乐趣也在这当中。

(11)、⒂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桃花源记》)

(12)、“诸”有两种结合形式,句中“之于”,即代词+介词;句末“之乎”,即代词+语气助词。如:

(13)、孔子说:“我十五岁开始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做事情,四十岁能(通达事理)不被外物所迷惑,五十岁能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才做事能随心所欲,不会超过规矩。”

(14)、译:孔子说:“几个人在一起行走,其中必定有可作为我的老师的人,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如果看到他们的缺点要反省自己有没有像他们一样的缺点,若有,要一起加以改正。”

(15)、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16)、子曰:禘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或问禘之说。

(17)、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18)、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19)、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20)、(中华诵)《论语学而篇第一》拼音诵读版 中华经典诵读工程

2、论语全篇带拼音

(1)、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2)、“焉”充当不及物动词“出”的补语,上述⑺⑾两例同此。

(3)、(翻译)孔子说:“子由,教导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真正的智慧。”

(4)、zǐ gòngyù qù gàoshuò zhī xì yáng,zǐ yuē:cì yě,ěr àiqí yang,wǒ àiqí lǐ。

(5)、第八章讲富贵和仁义之间如何抉择,体现了孔子宁愿贫***而坚守义,不义之财不可取的观念。

(6)、 zǐ yuē:bù rán,huò zuì yú tiān,wú suǒ dǎoyě。

(7)、"焉"作兼词一般都用在句尾,既可兼"于之"或"于是"又可兼"于彼"。如:⑴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劝学》)

(8)、(8)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枕着它睡,乐趣也在这当中。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财富和地位,对我来说就像天上的浮云一样。”

(9)、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10)、译:孔子说:“复习学过的知识,可从中获得新的见解与体会,凭借这点就可以当老师了。”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1)、(翻译)孔子说:“看见有才能的人就向他学习,看见不贤的人,就要反思自己有没有同样的缺点。”

(12)、第六章修身要经受困苦,贫穷的考验,表现了颜回安贫乐道的君子形象。

(13)、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4)、与人交往,是每个人的人生必修课程,也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15)、zǐyuēwēnɡùérzhīxīnkěyǐwéishīyǐ

(16)、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17)、línfàngwènlǐ zhī běn,zǐ yuē:dà zāiwèn。lǐ,yǔ qí shē yě,nìngjiǎn;sāng,yǔ qí yì yě,nìngqī。

(18)、子语鲁大师乐曰:乐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 纵之,纯如也,皦如也,绎如也,以成。

(19)、曾zēng子zǐ曰yuē:“士shì不bù可kě以yǐ不bù弘hóng毅yì,任rèn重zhòng而ér道dào远yuǎn。仁rén以yǐ为wéi己jǐ任rèn,不bù亦yì重zhòng乎hū?死sǐ而ér后hòu已yǐ,不bù亦yì远yuǎn乎hū?”

(20)、zǐ yuē:dìzì jì guàn érwǎngzhě,wú bú yù guānzhī yǐ。huò wèndì zhī shuō。

3、《论语》全文诵读带拼音

(1)、zǐyuē:“xuéérbúsīzéwǎng,sīérbúxuézédài。”《wéizhèng》

(2)、⒀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论语·子罕》)

(3)、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4)、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5)、第九章强调无论何时何地,都要虚心向别人请教,取长补短,同时要有端正的态度。

(6)、让孩子掌握与人交往的规则和方法,才能让他们拥有更好的人际关系。朋友对我们影响深远,怎么交朋友,交什么样的朋友,是孩子们必须需要了解的。

(7)、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8)、(中华诵7)《论语雍也篇第六》拼音诵读版中华经典诵读工程

(9)、(翻译)孔子说:“(教导学生)不到(他)想弄明白却不能时,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出来却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举出一个方角却不能由此类推出其他三个方角,就不再教他了。”

(10)、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11)、zǐ yuē:guānjū lè érbù yín,āi érbù shāng。

(12)、(翻译)子贡问道:"有没有一句话可以终身奉行。”孔子说:“那就是‘恕’吧!自己不想要的,不要强行加在别人身上。”

(13)、jì shì lǚ yú tàishān,zǐ wèirǎn yǒuyuē:rǔ fú néngjiù yú?

(14)、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那么就可以凭借这一点去当(别人的)老师了。”孔子说:“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而无所适从,只空想却不学习,就会使精神受到***害。”

(15)、此书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再加上《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总称“四书五经”。扩展资料《论语》在古代有3个版本:《古论》、《鲁论》和《齐论》。现在通行的《论语》是由《鲁论》和《古论》整理形成的版本。

(16)、“论”即论次编纂,“语”指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语。

(17)、⑴例中的“诸”字, 是“之于”的合音, 之(zhī)+于(yū)=诸(zhū)。──此处“于”依古音韵体系说,“于”属“鱼韵”,故其韵母为U;⑵例中的“诸”字,则是“之乎”的合音,之(zhī)+乎(hū)=诸(zhū)。

(18)、“诸”不仅意思和作用是合二为一的,而且读音也是由两个字的声韵调拼合而成,类似反切注音,上字取声,下字取韵调。如:

(19)、(翻译)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认真学习,就会弄得精神疲倦而无所得。论语八则原文及翻译。”

(20)、译:孔子说:“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是思考而不学习,就会疑惑而无所得。”

4、论语带拼音版全文带翻译

(1)、zǐyuēyóuhuìrǔzhīzhīhūzhīzhīwéizhīzhībùzhīwéibùzhīshìzhīyě

(2)、(6)孔子说:“多么贤德啊,颜回!一碗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子里,别人都不能忍受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不改变他(爱好学习)的乐趣。多么贤德啊,颜回!”

(3)、(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4)、“焉”用在句末,即介词+代词,介词仅是“于”字,代词有“之”、“是”、“彼”等等。如

(5)、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6)、在这个快节奏、繁华迷人眼的时代,能知晓分辨好坏,是弥足珍贵的。

(7)、子闻之,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8)、“焉”作为兼词,既不用在陈述句中,亦不用在疑问句末,只使用在陈述句末。如:

(9)、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10)、(首都国学)《论语为政篇第二》拼音诵读版中华经典诵读工程

(11)、(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12)、(中华诵8)《论语述而篇第七》拼音诵读版中华经典诵读工程

(13)、zǐzàichuānshàngyuē:“shìzhěrúsīfū,búshězhòuyè。”《zǐhǎn》

(14)、 zǐ yuē:huì shì hòusù。yuē:lǐ hòu hū?zǐ yuē:qǐ yǔ zhě shāngyě,shǐ kě yǔ yánshī yǐ yǐ。

(15)、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16)、第十章这句话是孔子对于时间流逝,生命短暂的感叹。告诫人们要珍惜时光。

(17)、dìnggōngwèn:jūnshǐ chén,chénshì jūn,rú zhī hé? kǒngzǐ duì yuē:jūnshǐ chényǐ lǐ,chénshì jūn yǐ zhōng。

(18)、(中华颂)《论语 先进篇第十一》拼音诵读版中华经典诵读工程

(19)、但是,真正能获得别人以“子”相称的,一般是两种人:要么在社会上公信力较高的,如“老师”;要么就是较有道德的贵族;孔子、老子属于前者。而孔子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家、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学名人。与孟子并称“孔孟”,孔子被尊为“至圣”,孟子为“亚圣”。

(20)、jì rú zài,jì shénrú shénzài。zǐ yuē:wú bú yù jì,rú bú jì。

5、《论语》全文带拼音有注释(完整版)

(1)、kǒngzǐ wèi jì  shì, bā yì wǔ yú tíng,shì kě rěnyě,shú bù kě rěn yě。

(2)、两千多年来,《论语》中的儒家思想对人们的思维方式、道德规范、价值观、世界观等多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无论时代怎样变迁,这些思想始终教育着我们:如何去成为一个更好的人。

(3)、zǐ rù tàimiào,měishì wèn。huò yuē:shú wèizōurénzhī zǐ zhī lǐ hū?rù tàimiào,měishì wèn。zǐ wénzhī,yuē:shì lǐ yě。

(4)、子zǐ曰yuē:“温wēn故gù而ér知zhī新xīn,可kě以yǐ为wéi师shī矣yǐ。”

(5)、虽然孩子在小的时候,不一定都能弄清论语中的含义,可能只是会读会背。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当孩子们的知识储备越来越丰富、理解能力越来越强时,那些潜藏在他们记忆里的经典,会不断被唤醒。

(6)、(翻译)孔子说:“复习学过的知识,从中有所创新,就可以当老师了。”

(7)、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8)、“焉”充当动宾词组“收尔骨”的补语。上述⑶⑽⑿两例同此。

(9)、译:孔子说:“仲由啊,让为师教导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聪明的。”

(10)、对曰:不能。子曰: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

(11)、āigōngwènshè yú zǎiwǒ, zǎiwǒ duì yuē:xià hòushì yǐ sōng,yīnrényǐ  bǎi,zhōurényǐ lì。yuē shǐ mínzhànlì。    

(12)、译:孔子说:"直到每年中最寒冷的季节,才知道松柏(bǎi)是最后落叶的。"深刻含义:人们要经受得住时间的考验,也以松柏为喻,谈人应当具备坚毅的品格!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3)、(中华诵)《论语里仁篇第四》拼音诵读版中华经典诵读工程

(14)、⑴公使阳处父追之,及诸河,则在舟中矣。(《肴之战》)

(15)、当孩子们明白“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的时候,他就知道努力学习的意义,未来路漫漫,还会有很多阻碍,但如果我们能坚持不懈、努力学习,就一定可以实现理想。

(16)、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 为不知,是知也。”

(17)、(翻译)孔子说:“看见有才能的人就向他学习,看见不贤的人,就要反思自己有没有同样的缺点。”

(18)、(中华颂)《论语 子路篇第十三》拼音诵读版中华经典诵读工程

(19)、(9)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20)、zǐyuēxuéérshíxízhībùyìyuèhūyǒupénɡzìyuǎnfānɡláibùyìlèhūrénbùzhīérbùyùnbùyìjūnzǐhū

(1)、zǐyuē:“xiánzāi,huíyě!yīdānshí,yīpiáoyǐn,zàilòuxiàng,rénbúkānqíyōu,huíyěbúgǎiqílè。xiánzāi,huíyě!”《yōngyě》

(2)、此例中“焉”字仅仅兼有“于之”两字的意思,读音上却不是“于之”的拼合,于(yū)+之(zhī)≠焉(yān)。

(3)、第十一章强调坚守志向,要捍卫自己的人格,坚守气节。

(4)、(3)孔子说:“我十五岁开始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便小有所成,四十岁能(通达事理)不被外物所迷惑,五十岁能知道上天的意旨,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才做事能随心所欲,不会超过规矩。”

(5)、哀公问社于宰我,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战栗。

(6)、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7)、⒄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8)、duì yuē:bù néng。zǐ yuē:wū hū!céngwèitàishānbù rú línfànghū。

(9)、cóngzhě jiànzhī。chū yuē:èrsānzǐ,hé huànyú sànghū。

(10)、zǐ yù lǔ tàishī yuè yuē:yuè qí kě zhī yě。shǐ zuò,xī rú yě;zòngzhī,chúnrú yě,jiǎorú yě,yì rú yě,yǐ chéng。

(11)、zǐyuē:“xuéérshíxízhī,búyìshuōhū?yǒupéngzìyuǎnfānglái,búyìlèhū?rénbúzhīérbúyùn,búyìjun1zǐhū?”《xuéér》

(12)、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八则原文及翻译。”

(13)、zǐyuē:“sānjun1kěduóshuàiyě,pǐfūbúkěduózhìyě。”《zǐhǎn》

(14)、(翻译)孔子说:“学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温习它们,不也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一起探讨问题),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15)、(翻译)曾子说:“男子汉大丈夫不可以不志向远大,把推行“仁”当作自己的职责,不也很重大吗?直到死才停止,这不也是很漫长吗?”

(16)、zǐ wèisháo,jìn měiyǐ,yòujìnshànyě;wèiwǔ,jìnměiyǐ,wèijìnshànyě。

(17)、⑾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劝学》)

(18)、zǐyuē:“xuéérshíxízhī,búyìyùehū?yǒupéngzìyuǎnfānglái,búyìlèhū?rénbúzhīérbúyùn,búyìjun1zǐhū?”《xuéér》。

(19)、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20)、“诸”用在及物动词后,或作宾语,或作宾语以及用“于”字引出动作等的补语;“焉”用在不及物动词、形容词和动宾词组后,仅做补语。

(1)、《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结集,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至战国前期成书。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2)、第三章孔子自述一生进德修业的发展过程。随年龄增长,思想境界也逐步提高,这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3)、《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和他弟子的言行的书,由若干篇章组成,内容大多是关于学习、道德修养、为人处世的一般原则。

(4)、zēngzǐyuēwúrìsānxǐngwúshēnwèirénmóuérbùzhōnɡ hūyǔpénɡyǒujiāoérbùxìnhūchuánbùxíhū

(5)、(1)孔子说:“学了知识然后按时温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恼怒,不是有才德的人吗?”。

(6)、(11)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7)、(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8)、zǐyuē:“wēngùérzhīxīn,kěyǐwéishīyǐ。”《wéizhèng》

(9)、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10)、(翻译)孔子说:"直到每年中最寒冷的季节,才知道松柏是最后落叶的。"

(11)、(中华颂)《论语 季氏篇第十六》拼音诵读版中华经典诵读工程

(12)、zǐyuē:“fànshūshíyǐnshuǐ,qǔgōngérzhěnzhī,lèyìzàiqízhōngyǐ。búyìérfùqiěguì,yúwǒrúfúyún。”《shùér》

(13)、⑵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庄暴见孟子》)

(14)、(中华颂)《论语 微子篇第十八》拼音诵读版中华经典诵读工程

(15)、(中华颂)《论语 颜渊篇第十二》拼音诵读版中华经典诵读工程

(16)、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 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