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关于生命的名人故事50字
1、关于生命的名人素材简短
(1)、1983年张海迪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先后翻译了《海边诊所》等数十万字的英语小说,编着了《向天空敞开的窗口》、《生命的追问》、《轮椅上的梦》等书籍。其中《轮椅上的梦》在日本和韩国出版,而《生命的追问》出版不到半年,已重印3次,获得了全国“五个一工程”图书奖。
(2)、出自唐·颜真卿《张长史十二意笔法意记》:“当其用锋,常欲使其透过纸背,此成功之极也。”释义:形容书法刚劲有力,笔锋简直要透到纸张背面。也形容诗文立意深刻,词语精练。
(3)、而香烟对于他,既是生理需求,更是精神依赖。路遥嗜烟,是不断更新品牌的,消费超前,在周围烟民中是有竞争优势的。他经常搬出抽烟是爱国行为的理论,抽得多,抽好的昂贵的,更体现爱国的程度。当然,这是一种有经济学成分的戏言。别人抽金丝猴时,他抽黄果树;别人抽黄果树时,他改抽三五;别人抽三五了,他抽上中华。路遥的抽烟品牌,总比别人高出一个档次。他常敬你烟抽,毫不吝啬,好像是赐予,又像是在显示。他说,人活着,就这么点嗜好。有朋友粗算了笔账,路遥写《平凡的世界》,洋洋百万言,花费了6年时间,每天平均两包烟20元钱,六年就抽掉了四万余元,按当时的稿酬,还不抵烟钱。他要熬干那部机器,留一部巨著在人间。
(4)、纹贞老师笑盈盈地说:辛苦的护士和护工阿姨告诉奶奶,大家有多爱她,有多在乎她了么?
(5)、其中,有一位奶奶年轻时,吃过很多苦,带大几个儿女,生命终末的节点上,身边却只剩下一个女儿,然而也无法经常来看望她。老奶奶非常依恋护工阿姨。
(6)、出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越王勾路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释义:睡觉睡在柴草上,吃饭睡觉都尝一尝苦胆。形容人刻苦自励,发奋图强。
(7)、陈平西汉名相,少时家贫,与哥哥相依为命,为了秉承父命,光耀门庭,不事生产,闭门读书,却为大嫂所不容,为了消弭兄嫂的矛盾,面对一再羞辱,隐忍不发,随着大嫂的变本加厉,终于忍无可忍,出走离家,欲浪迹天涯。
(8)、出自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玄宗天宝元年》:“尤忌文学之士,或阳与之善,啖以甘言而阴陷之。世谓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剑’。”
(9)、出自《宋史•太祖本纪》:“诸校露刃列于庭曰:‘诸军无主,愿策太尉为天子。’未及对,有以黄衣加太祖身,众皆罗拜呼万岁。”
(10)、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辟君三舍。”释义:主动退让九十里。比喻退让和回避,避免冲突。
(11)、出自《礼记•檀弓下》:“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
(12)、 化学药品能否解决三高问题,再此不做过多分析,相信能看到这篇文章的人,我们已经在某些认知层次达成了一定的共识——可以不客气的说,化学药品短期治病,长期要命。
(13)、为生命画一片树叶只要心存相信,总有奇迹发生,希望虽然渺茫,但它永存人世。
(14)、随后,张海迪成为道德楷模。张海迪现为全国政协委员,供职在山东作家协会,从事创作和翻译。
(15)、 路遥,中国当代作家,生于陕北清涧县一个世代农民家庭,其代表作《平凡的世界》以其恢宏的气势和史诗般的品格,全景式地展现了改革时代中国城乡的社会生活和人们思想情感的巨大变迁,该作获得第三届茅盾文学奖。1992年11月17日因肝病早逝,年仅42岁。
(16)、出自三国蜀•诸葛亮《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17)、 陆川:著名导演。代表作品有《可可西里》、《我们诞生在中国》等。
(18)、认准了目标,不管面前横隔着多少艰难险阻,都要跨越过去,到达成功的彼岸,这便是张海迪的性格。有一次,一位老同志拿来一瓶进口药,请她帮助翻译文字说明,看着这位同志失望地走了,张海迪便决心学习英语,掌握更多的知识。从此,她的墙上、桌上、灯上、镜子上、乃至手上、胳膊上都写上了英语单词,还给自己规定每天晚上不记10个单词就不睡觉。家里来了客人,只要会点英语的,都成了她的老师。经过8个年头的努力,她不仅能够阅读英文版的报刊和文学作品,还翻译了英国长篇小说《海边诊所》,当她把这部书的译稿交给某出版社的总编时,这位年过半百的老同志感动得流下了热泪,并热情地为该书写了序言:《路,在一个瘫痪姑娘的脚下延伸》。
(19)、影集里,女儿记录了一位父亲,从男孩到丈夫再到父亲,从健康人到病人再到临终者,从不愿拍照到主动要求拍照(怕以后再也没有机会了)的人生转变。
(20)、从生理上来说,人死去后,他的听力还将余留几个小时。
2、关于生命的名人故事50字以内
(1)、出自宋·计有功《唐诗纪事》:“郑谷改僧齐己《早梅》诗:‘数枝开’作‘一枝开’。齐己下拜,人以谷为一字师。”释义:改正一个字的老师。有些好诗文,经旁人改换一个字后更为完美,往往称改字的人为“一字师”或“一字之师”。
(2)、自幼患脊髓血管瘤,高位截瘫,胸部以下失去知觉。她以坚强毅力,长期与疾病和困难斗争,发愤学习,自修完小学、中学基础课程,并学习英语、日语、德语、世界语和无线电技术。学习医学知识和针灸技术,为群众治病万余人次。她爱好音乐、绘画。
(3)、相反,人渴望长生不朽,也渴望无生速朽。诗人济慈在《夜莺歌》里于欣赏一个极幽美的夜景之后,也表示过同样的愿望,他说: Nowmorethaneverseemsitrichtodie (现在死像比任何时都较丰富) 他要趁生命最丰富的时候死,过了那良辰美景,死在一个平凡枯燥的场合里,那就死得不值得。甚至于死本身,像鸟歌和花香一样,也可成为生命中一种奢侈的享受。
(4)、释义:指再度出任要职。也比喻失势之后又重新得势。
(5)、在父亲的鼓励下,那天阿巴格走出了草原。长大后,阿巴格离开了家乡,成了一名优秀的船长。
(6)、出自《后汉书•班超传》:“大丈夫无他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乎?”
(7)、有哪一个神话,比桑兰的故事更美丽?最需要帮助的时候,突遭重创的少女却以她依照明亮的目光和灿烂的笑容引领着人们走入了珍爱生命的信念中。
(8)、有一年夏天,我到苏格兰西北海滨一个叫做爱约夏的地方去游历。那一带地方风景仿佛像日本内海,却更曲折多变化。海湾伸入群山间成为无数绿水映着青山的湖。湖和山都老是那样恬静幽闲而且带着荒凉景象,几里路中不容易碰见一个村落,处处都是山、谷、树林和草坪。
(9)、一次,霍金坐轮椅回柏林公寓,过马路时被小汽车撞倒,左臂骨折,头被划破,缝了13针,大约48小时后,他又回到了办公室投入工作。
(10)、直到5岁,邰丽华才知道自己的世界与别的小朋友的不一样,同龄人可以用“听声辨人”做游戏,可她与真实的世界隔着一幢无声的高墙,她只好用泪水化解无助与尴尬;别的小朋友可以升入正常的小学,而她只能进聋哑学校,在一片孤寂的世界里生活。聋哑学校的律动课是为了让学生通过振颤感受到节奏的变化。当老师将木地板上的响鼓踏得咚咚地响,一种奇怪而自然的有节奏的振动刹那间传遍邰丽华的全身,她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对另一个世界新奇的感知,她激动着,她兴奋着,眸子闪亮,小脸通红,她感觉到这个世界从未有过的美好,她对老师用三个手势表示:我———喜———欢。
(11)、几日后,路遥与世长辞。路遥坟上的草已荣枯了七八次,他的书被一版再版。他嗜烟如命,那是生命燃烧的痕迹。
(12)、出自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张僧繇》:“金陵安乐寺四白龙不点眼睛,每云:‘点睛即飞去。’人以为妄诞,固请点之。须臾,雷电破壁,两龙乘云腾去上天,二龙未点眼者见在。”
(13)、巴雷尼小时候因病成了残疾,母亲的心就像刀绞一样,但她还是强忍住自己的悲痛。
(14)、出自《史记·吕不韦列传》:"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
(15)、 随着身体稍有好转,大侠迅速恢复往日神勇,美人美酒,一样都不能少。1985年,终因肝硬化引起食道静脉瘤大出血逝世,享年48岁。
(16)、海伦幼年得病致残后,变得愚昧而乖戾,几乎成了无可救药的废物,但后来她却成为一个有文化修养的大学生,这确实是个奇迹。可以说这个奇迹有一半是海伦的老师安妮·莎莉文创造出来的,是她崇高的献身精神和科学的教育方法结出的硕果。
(17)、1760年,开始学习作曲。莫扎特一生漂泊劳碌。1762年的寒冬,年幼的沃尔夫冈与姐姐南内尔的欧洲巡演拉开序幕。
(18)、1998年7月21日晚在纽约友好运动会上意外受伤之后,
(19)、美国作家欧.亨利在他的小说《最后一片叶子》里讲了个故事:病房里,一个生命垂危的病人从房间里看见窗外的一棵树,在秋风中一片片地掉落下来。病人望着眼前的萧萧落叶,身体也随之每况愈下,一天不如一天。她说:"当树叶全部掉光时,我也就要死了。"
(20)、出自《史记·吕不韦列传》:“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释义:增损一字,赏予千金。称赞文辞精妙,不可更改。
3、有关生命的名人故事50字
(1)、出自唐·房玄龄《晋书·谢玄传》:“闻风声鹤唳,皆以为王师已至。”释义:形容惊慌失措,或自相惊忧。
(2)、陈忠实(作家):我们无以排解的悲痛发自最深切的惋惜。42岁,一个刚刚走向成熟的作家的死亡意味着什么?本来,我们完全可以自信地期待,属于路遥的真正辉煌的历程才刚刚开始。我深沉地惋惜正是出自对一个文学大省、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学事业的无法弥补的损失。一切已不能挽回于万一。
(3)、 陈毅元帅人生最后的经历,成了陈小鲁一辈子最后悔的事情。
(4)、出自《战国策·燕策三》:“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释义:比喻事情发展到最后,真相或本意显露了出来。
(5)、孔子说过:“朝闻道,夕死可矣。”人难能的是这“闻道”。我们谁不自信聪明,自以为比旁人高一着?但是谁的眼睛能跳开他那“小我”的圈子而四方八面地看一看?谁的脑筋不堆着习俗所扔下来的一些垃圾?每个人都有一个密不通风的“障”包围着他。我们的“根本惑”像佛家所说的,是“无明”。我们在这世界里大半是“盲人骑瞎马”,横冲直撞,怎能不闯祸事!所以说来说去,人生最要紧的事是“明”,是“觉”,是佛家所说的“大圆镜智”。法国人说“了解一切,就是宽恕一切”;我们可以补上一句“了解一切,就是解决一切”。
(6)、出自《三国志•吴书•吕蒙传》注引《江表传》:“光武当兵马之务,手不释卷。”
(7)、海伦·凯勒1880年出生于亚拉巴马州北部一个叫塔斯喀姆比亚的城镇。在她一岁半的时候,一场重病夺去了她的视力和听力,接着,她又丧失了语言表达能力。然而就在这黑暗而又寂寞的世界里,她竟然学会了读书和说话,并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美国拉德克利夫学院,成为一个学识渊博,掌握英、法、德、拉丁、希腊五种文字的着名作家和教育家。她走遍美国和世界各地,为盲人学校募集资金,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盲人福利和教育事业。她赢得了世界各国人民的赞扬,并得到许多国家政府的嘉奖。
(8)、在台北马偕医院的安宁病房,有一位母亲寿终正寝。
(9)、成年的子女此时像年幼的孩子不知所措,嘤嘤哭泣。
(10)、1983年,《中国青年报》发表《是颗流星,就要把光留给人间》,张海迪名噪中华,获得两个美誉,一个是“八十年代新雷锋”,一个是"“当代保尔”。张海迪怀着“活着就要做个对社会有益的人”的信念,以保尔为榜样,勇于把自己的光和热献给人民。她以自己的言行,回答了亿万青年非常关心的人生观、价值观问题。邓小平亲笔题词:“学习张海迪,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共产主义新人!”随后,使张海迪成为道德力量。www.gs5000.cn
(11)、沃尔夫冈·阿玛多伊斯·莫扎特(英语:WolfgangAmadeusMozart,1756年1月27日-1791年12月5日),出生于神圣罗马帝国时期的萨尔兹堡,欧洲古典主义音乐作曲家。
(12)、袁苡程把来信中的故事整理后编进了一本题目为《再不说就来不及》的书里。
(13)、一次在作协院,路遥写东西的小屋,发现陈设极为简单的屋里,大书架上没有一本书,而是一层层一排排的香烟盒子。他说,烟是好东西,抽完烟也不扔掉烟盒,摆着看着,是一种留恋。烟、茶水、灯光,和一摞摞写完与没写的稿纸,伴着一个健壮的中年男人。他喘息着,呼呼地作响,像一架纸上写字的加工机器,一头牛,正呼呼哧哧地曳犁,翻卷的泥土一畦畦留在身后。饿了,向谁家要一个馍,一根青葱,香香地嚼着,饥肠便安妥了。再么就是咖啡,雀巢牌的,这是肠胃对于洋玩意儿的需要,品尝着,扮一个崇尚欧式生活品位的角色。这阵,他已患有肝病,在小屋里熬中草药喝,这绛色的苦汁完全不同于咖啡的味道。
(14)、出自《晋书·谢安传》:“隐居会稽东山,年逾四十复出为桓温司马,累迁中书、司徒等要职,晋室赖以转危为安。”释义:指再度出任要职。也比喻失势之后又重新得势。
(15)、出自宋·周敦颐《周子通书·过》:“今人有过,不喜人规,如护疾而忌医,宁灭其身而无悟也。”释义:隐瞒疾病,不愿医治。比喻怕人批评而掩饰自己的的缺点和错误。
(16)、张海迪自幼失去了自胸部起下半身的知觉,但在这种情况之下,她仍然以坚强的意志战胜了病魔,取得了健全人都很难取得的博士学位。她的精神支柱就是保尔·柯察金珍惜生命的伟大精神。另外,全国十佳少先队员,一位仅比我们大一岁的小哥哥。
(17)、每一件再重要事情在死亡面前都变成微不足道,每一个再强大的个体在临终者面前也都变得战战兢兢。
(18)、读了上面的这个故事,我们都会深深地被黄美廉那种不向命运屈服、热爱生命的精神所感动。
(19)、出自《史记•孔子世家》:“读《易》,韦编三绝。”
(20)、这小小的仪式诠释了对善终的涵义:就让生死两相安。
4、关于生命的名人故事100字
(1)、释义:第一次击鼓时士气振奋。比喻趁劲头大的时候鼓起干劲,一口气把工作做完。
(2)、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信乃使万人先行,出,背水陈。赵军望见而大笑。”
(3)、“网红作者IP训练营”是富书创办的一个针对写作技能提升的训练营,目前学员都是富书的签约作者,富书会不定期邀请一些当红作家给学员分享写作经验,往期分享会只对内,现在正式对外开放,欢迎共同学习成长。
(4)、在美国有一个小姑娘叫做珍妮,她出生时双目失明,而且听不见,但她的妈妈并没有放弃,请来一个又一个的家教,但那些家教都说不能教她。她的母亲垂头丧气的回到家里。女孩8岁时,一名家教按响了她家的门铃,出乎意料的是,那名家教竟然强烈要求教她说话,教她表达感情。经过十年的努力,女孩竟考进了哈佛大学德克利夫学院。
(5)、释义:增损一字,赏予千金。称赞文辞精妙,不可更改。
(6)、他刻苦学习,学习成绩一直在班上名列前茅。最后,以优异的成绩考进了维也纳大学医学院。大学毕业后,巴雷尼以全部精力,致力于耳科神经学的研究。最后,终于登上了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的领奖台。
(7)、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信钓于城下,诸漂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又:“信至国,如所从食漂母,赐千金。”
(8)、 大家都知道我国著名作家——巴金先生,他生命的最后6年都是在医院度过的,并且,这6年里,他因为气管被切开,几乎不能说话,也因为只能靠插入鼻子的胃管进食,他长期嘴巴不能合上,依赖呼吸机维持生命。
(9)、生命对于我们还有问题,就因为我们对它还没有了解。既没有了解生命,我们凭什么对付生命呢?于是我想到这世间纷纷扰攘的人们。
(10)、纹贞老师辅导照护者们可以用下面这些话语来支持悲伤中的人们。
(11)、吴起在巡营的时候发现了,他二话没说,立刻蹲下来,用嘴为那位士兵吸吮伤口、消炎疗伤。那位小士兵见大将军竟然如此对待自己,感动得热泪盈眶。
(12)、在残酷的命运挑战面前,张海迪没有沮丧和沉沦,她以顽强的毅力和恒心与疾病做斗争,经受了严峻的考验,对人生充满了信心。她虽然没有机会走进校门,却发愤学习,学完了小学、中学全部课程,自学了大学英语、日语、德语和世界语,并攻读了大学和硕士研究生的课程。1983年张海迪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先后翻译了《海边诊所》等数十万字的英语小说,编着了《向天空敞开的窗口》、《生命的追问》、《轮椅上的梦》等书籍。其中《轮椅上的梦》在日本和韩国出版,而《生命的追问》出版不到半年,已重印3次,获得了全国“五个一工程”图书奖。在《生命的追问》之前,这个奖项还从没颁发给散文作品。最近,一部长达30万字的长篇小说《绝顶》,即将问世。从1983年开始,张海迪创作和翻译的作品超过100万字。
(13)、作者简介:姚瑶,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签约作者,浙江某高校护理老师,获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心理学,教育学终身学习者,专注于亲子,情感,社会心理方面的写作。
(14)、出自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九回:“直须惊破曹公胆,初出茅庐第一功。”释义:原比喻新露头脚。现比喻刚离开家庭或学校出来工作。缺乏经验。
(15)、嫌人生短促,于是设种种方法求永恒。秦皇汉武信方士,求神仙,以及后世道家炼丹养气,都是妄想所谓长生。说来也怪,许多英雄豪杰在生命的流连上都未能免俗,曹孟德的遗嘱:“吾死之后,葬于邺之西岗上,妾与妓人皆着铜雀台,台上设六尺床,下穂帐,每月溯十五向帐前作技,汝等时登台望吾西陵墓田。”他计算得真周到。
(16)、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
(17)、虽然身体的残疾日益严重,霍金却力图像普通人一样生活,完成自己所能做的任何事情。他甚至是活泼好动的--这听起来有点好笑,在他已经完全无法移动之后,他仍然坚持用唯一可以活动的手指驱动着轮椅在前往办公室的路上“横冲直撞”;当他与查尔斯王子会晤时,旋转自己的轮椅来炫耀,结果轧到了查尔斯王子的脚趾头。当然,霍金也尝到过“自由”行动的恶果,这位量子引力的大师级人物,多次在微弱的地球引力下,跃入轮椅,幸运的是,每一次他都顽强地重新“站”起来。
(18)、释义:原比喻新露头脚。现比喻刚离开家庭或学校出来工作。缺乏经验。
(19)、 首先,我们分析这4位名人最后面对生死的现实和态度。简单归类的话,开国元帅陈毅和著名作家巴金,属于“死不成”的那种——他们自己或家人明确表达了真实的意愿,但由于各种因素,他们在盛名之下“求死不能”。
(20)、出自《左传•庄公十年》:“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5、关于生命的名人故事50字内容
(1)、50岁的纹贞老师站在讲台自成一道风景,让人目不转睛。
(2)、 古龙的结局比他的小说更加快意恩仇,属于“我要死”的那种——如果戒了女人,戒了酒,大侠仍是独步武林的大侠,但是,如果那样的话,古龙就真的不是古龙了!大侠独孤求败:但求死,不求生。
(3)、但是,现在她更想做父亲的人生故事书,因为她还没有来得及对爸爸说一句对不起。
(4)、不能回避它,轻视它,可以允许它自由地流淌,用河流中平静,快乐的元素把悲伤慢慢代谢掉。
(5)、释义:本指蔺相如将和氏璧完好地自秦送回赵国。后比喻把原物完好地归还本人。
(6)、释义:隐瞒疾病,不愿医治。比喻怕人批评而掩饰自己的的缺点和错误。
(7)、她说“我的老师安妮·曼斯菲尔德·莎莉文来到我家的这一天,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天”,“她使我的精神获得了解放”。是她的老师教她认字,使她知道每一事物都有个名字,也是老师教她知道什么是“爱”这样抽象的名词。
(8)、法拉第细细品味这句谚语,悟出了其中的奥妙。从此,他经常抽空去看马戏和喜剧。精彩的表演,总是令他开怀大笑。他还到野外和海边渡假,调剂生活,经常保持愉快的情绪。久而久之,法拉第的身体逐渐地康复了。
(9)、在常人看来,她已失去了语言表达能力与正常的生活条件,更别谈什么前途与幸福。但她却坚强地活了下来,而且靠顽强的意志和毅力,考上了美国著名的加州大学,并获得了艺术博士学位。她靠手中的画笔,还有很好的听力,抒发着自己的情感。
(10)、 《我们诞生在中国》是由美国、中国、英国联合拍摄,由SMG尚世影业、迪士尼影业、北京环球艺动影业联合出品的动物纪录片,由中国导演陆川执导,周迅中文解说。
(11)、1983年张海迪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先后翻译了《海边诊所》等数十万字的英语小说,编着了《向天空敞开的窗口》、《生命的追问》、《轮椅上的梦》等书籍。其中《轮椅上的梦》在日本和韩国出版,而《生命的追问》出版不到半年,已重印3次,获得了全国“五个一工程”图书奖。
(12)、出自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十九回:“许褚性起,飞回阵中,卸下盔甲,浑身筋突,赤体提刀,翻身上马,来与马超决战。”释义:光着膀子上阵。比喻亲身上场,不加掩饰地进行活动。
(13)、有个叫阿巴格的人生活在内蒙古草原上。有一次,年少的阿巴格和他爸爸在草原上迷了路,阿巴格又累又怕,到最后快走不动了。
(14)、 对于三高患者来讲,选择什么手段治疗,选择吃什么产品药物,选择什么样的生活方式,选择什么心态对待等,直接决定了病情的控制程度,甚至是生存质量和最后归宿。
(15)、在常人看来,她已失去了语言表达能力与正常的生活条件,更别谈什么前途与幸福。
(16)、释义:五代后周时,赵匡胤在陈桥兵变,部下诸将给他披上黄袍,拥立为天子。后比喻发动政变获得成功。
(17)、说也奇怪,改学画画的孩子,渐渐感到耳聋反而更美好。因为,它可以避免一切干扰,使他的精力高度集中,改学弹琴的孩子,慢慢地也觉得失明反倒有利。因为他能免除许多无谓烦恼,使心神更加专注,果然,耳聋的孩子,后来成为美术家,技术超凡,名扬四海,眼睛瞎了的孩子,终于成了音乐家,技艺卓绝,饮誉天下。
(18)、海伦用顽强的毅力克服生理缺陷所造成的精神痛苦。她热爱生活,会骑马、滑雪、下棋,还喜欢戏剧演出,喜爱参观博物馆和名胜古迹,并从中得到知识。她21岁时,和老师合作发表了她的处女作《我生活的故事》。在以后的60多年中她共写下了14部着作。
(19)、在社会越来越进步、发展越来越快的今天,许多古老、独具民族特色的文化,已陷入濒临失传,后继无人之境。王凤刚,一位身患重疾三十多年的人,矢志不渝地抢救保护濒临失传的古代经典,不仅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史料文献上做出巨大贡献,更是用他的挚爱深情守护了一个民族的文化血脉,传承了民族的文化精神。他说:“人的生命有尽头,但文化的巨大魅力和价值是永恒的。”
(20)、一次,霍金坐轮椅回柏林公寓,过马路时被小汽车撞倒,左臂骨折,头被划破,缝了13针,大约48小时后,他又回到了办公室投入工作。
(1)、出自《三国志·吴书·吕蒙传》注引《江表传》:“光武当兵马之务,手不释卷。”释义:书本不离手。形容勤奋好学。
(2)、5岁的时候,张海迪因患脊髓血管瘤造成高位截瘫,但她身残志坚,勤奋学习,热心助人,被誉为"当代保尔"。在残酷的命运挑战面前,张海迪没有沮丧和沉沦,她以顽强的毅力和恒心与疾病做斗争,经受了严峻的考验,对人生充满了信心。她虽然没有机会走进校门,却发奋学习,学完了小学、中学全部课程,自学了大学英语、日语、德语和世界语,并攻读了大学和硕士研究生的课程。1983年3月7日,共青团中央在北京举行命名表彰大会,授予被誉为"80年代新雷锋"的张海迪同志"优秀共青团员"称号。1983年张海迪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先后翻译了《海边诊所》、《小米勒旅行记》和《丽贝卡在新学校》,创作了《向天空敞开的窗口》、《生命的追问》、《轮椅上的梦》等一百多万字的作品。现为山东省作家协会文学创作室一级作家。1993年张海迪通过考试和论文答辩,获吉林大学哲学硕士学位。1994年参加远南运动会。1997年入选日本NHK"世界五大杰出残疾人"。1998年起担任中国肢残人协会主席。2000年获得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3)、小辈要听长辈讲过去的点点滴滴,回忆生命历程中的挫折成长,悲伤欢愉。
(4)、温馨提示:人生可以没有很多东西,却唯独不能没有希望。希望是人类生活的一项重要的价值。有希望之处,生命就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