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典语录>语录大全>关于劳动的诗句古诗大全(130条)

关于劳动的诗句古诗大全(130条)

时间:2023-12-22 20:03:46 语录大全 本文作者:admin
  • 相关推荐

关于劳动的古诗词有哪些

1、与劳动有关的古诗

(1)、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四之日其蚤,献羔祭韭。九月肃霜,十月涤场。朋酒斯飨,曰杀羔羊。跻彼公堂,称彼兕觥,万寿无疆!

(2)、《贫女》唐·秦韬玉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做嫁衣裳。

(3)、他们双脚受地面的热气熏蒸,脊梁上烤晒着炎热的阳光。

(4)、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5)、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悯农》李绅·唐

(6)、这首诗以白描手法写江南农村(今乐清市淡溪镇)初夏时节的景象,前两句着重写景:绿原、白川、子规、烟雨,寥寥几笔就把水乡初夏时特有的景色勾勒了出来。后两句写人,画面上主要突出在水田插秧的农民形象,从而衬托出“乡村四月”劳动的紧张与繁忙。前呼后应,交织成一幅色彩鲜明的图画。

(7)、《悯农》唐·李绅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8)、《悯农二首其一》唐李绅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烈日当空的正午,农民依然在田里劳作,那一滴滴的汗珠,洒在灼热的土地上,又有谁知道盘中的饭食,每颗每粒都是农民用辛勤的劳动换来的呢。

(9)、《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同我妇子,馌彼南亩,田畯至喜!”描写了农夫一年四季的劳动生活,是一幅场面热烈的农耕图。古代的一首首劳动诗,在厚重的历史中,体现了远古人类的辛劳、快乐和渴盼。

(10)、这是一首极古老的农事诗,也是一幅瑰丽的农耕图,叙述了农夫一年四季的劳动生活,并记载了当时的农业知识和生产经验。

(11)、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1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位卑未敢忘忧国。

(13)、另外推荐“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这首诗见《水浒传智取生辰纲》,是白胜挑酒上岗时顺口唱出的。

(14)、(释义):农家很少有空闲的月份,五月到来人们更加繁忙。

(15)、“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诗一天头,便呈现出一幅色调明亮、气氛热烈的冶炼场景:炉火熊熊燃烧,红星四溅,紫烟蒸腾,广袤的天地被红彤彤的炉火照得通明。诗人用了“照”、“乱”两个看似平常的字眼,但一经炼入诗句,便使冶炼的场面卓然生辉。透过这生动景象,不难感受到诗人那种新奇、兴奋、惊叹之情。

(16)、——曹植《白马篇》烈士之爱国也如家。——葛洪《抱朴子·外篇·广譬》烈士:有抱负.有作为的人。

(17)、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18)、译文:半夜里就喊起孩子们,趁著天刚破晓,赶紧到田里去犁土,瘦弱的老牛有气无力,正拉著犁在田里艰难地走著,越走越慢,累得几乎拖不动犁具了。一般人不知道种田人的辛苦,竟说田里的稻禾是自然而然就长成的。

(19)、——宋庆龄培育能力的事必须继续不断地去做,又必须随时改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才会成功。——叶圣陶做事,不止是人家要我做才做,而是人家没要我做也争着去做。

(20)、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2、关于劳动的诗句古诗大全

(1)、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2)、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3)、李绅当然不懂得阶级压迫和阶级剥削的道理,但是,我们从几十年之后唐末农民起义的“天补平均”的口号中,便不难看出这两首诗在客观上是触及到了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的。

(4)、译文:半夜里就喊起孩子们,趁著天刚破晓,赶紧到田里去犁土,瘦弱的老牛有气无力,正拉著犁在田里艰难地走著,越走越慢,累得几乎拖不动犁具了。一般人不知道种田人的辛苦,竟说田里的稻禾是自然而然就长成的。

(5)、这首词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农村景色和生活。农村的人民是如此淳朴真诚,农村的景物是如此清新幽美,这自然会引发词人的归隐之心。有关劳动的诗句唐代诗人李绅可谓把劳动者的勤苦写到了极至,他的那首《悯农》家喻户晓,妇孺皆知:“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全诗生动刻画了在烈日当空的正午,农民依然在田里劳作,那一滴滴汗珠洒在灼热土地上的情景。明代冯梦龙有诗云:“富贵本无根,尽从勤里得。”告诉人们所有的富贵荣华,无不是从艰苦的劳动中创造出来的。除此之外,无论是刘禹锡的“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沙中浪底来。”还是郑遨的“一粒红稻饭,几滴牛颔血。”都在告诫我们,要懂得尊重劳动人民,并珍惜那来之不易的劳动果实。唐太宗李世民在这方面做出了表率,他这样教育太子:“朕一食,便念稼穑之艰难;朕一衣,则思纺织之辛苦。”意思是说,我每逢穿衣吃饭,都会感念耕种的农民和织女的艰辛。

(6)、南园露葵朝折,东谷黄粱夜舂。——《田园乐七首·其七》唐代·王维

(7)、美人首饰侯王印,尽从沙中浪底来。——唐代:刘禹锡《浪淘沙九首》。

(8)、《四时田园杂兴》宋·范成大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9)、译文:从田中归来常是太阳落山以后,还要牵上牛犊到西边山涧去饮水。挨饿辛劳农夫们从不叫苦,一场贵如油的春雨降下就使他们充满了喜悦。

(10)、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击壤歌》

(11)、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12)、顾惟蝼蚁辈,但自求其穴;胡为慕大鲸,辄拟偃溟渤?以兹误生理,独耻事干谒。兀兀遂至今,忍为尘埃没?终愧巢与由,未能易其节。

(13)、大概是宋、元时代一支民歌。悯农二首悯农二首李绅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14)、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观刈麦》唐·白居易

(15)、盛夏,天气又干又热,太阳光非常炽热,就像是燃烧的火焰。在这强烈的阳光烧烤下,田野里尚未成熟的庄稼变成枯焦的样子。农夫眼巴巴地看着自己种植的庄稼将要失收,一年的辛苦要落空。以后没有粮食来养活一家人,况且,还有沉重的租税压在身上,怎么能够活下去呀?他们的心里焦急万分,就像是开水在煮。

(16)、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卖炭翁》

(17)、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四时田园杂兴》

(18)、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观刈麦》唐·白居易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19)、——-陆游《病起书怀》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20)、这首诗是一幅男耕女织的风俗画,带我们回到三千年前,见证先民真实的劳动。

3、劳动的古诗6首

(1)、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2)、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3)、字字看来都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曹雪芹《题诗》

(4)、中华名族是个勤劳的名族,从古代我们的祖先就很热爱劳动,留下了很多关于劳动的古诗词。你知道都有哪些吗?

(5)、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同我妇子,馌彼南亩,田畯至喜。

(6)、要发展天才,必须长时间地学习和高度紧张地工作。人越有天才,他面临的任务也越复杂,越重要。

(7)、东晋时期中国有个著名的“农民”陶渊明,他不为五斗米折腰,毅然辞官归隐田园。每日里过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生活,一个自得其乐的老头形象跃然纸上。当时人们的劳作场景也可由此脑补了。

(8)、行旅相攀援,川广不可越。老妻既异县,十口隔风雪。

(9)、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李绅《悯农》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10)、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11)、《农谣》(宋)方岳雨过一村桑柘烟,林梢日暮鸟声妍。青裙老姥遥相语,今岁春寒蚕未眠。

(12)、手把青秧插野田,抬头便见水中天。——《插秧歌》

(13)、一家人为了麦收,不敢耽误时节,匆匆忙碌着。所有的人,都像白居易所说的:想到自己不用农忙,心里暗自惭愧。

(14)、(译文)白天在田里锄草,夜晚在家中搓麻,村中男男女女各有各的家务劳动.小孩子虽然不会耕田织布,也在那桑树阴下学着种瓜.

(15)、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16)、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17)、有些诗词的诗名为了简便同时便于区分,可用诗词的第一句作为诗名或词名。由于各地方所用的教材版本不同,例如人民教育出版社、江苏教育出版社等,因此将《锄禾》代替《悯农》作为此诗的题目也是有可能的。

(18)、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悯农二首》唐李绅

(19)、没有一种力量能象劳动,既集体、友爱、自由的劳动的力量那样使人成为伟大和聪明的人。——高尔基我只相信一条:灵感是在劳动时候产生的。

(20)、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荣枯咫尺异,惆怅难再述。

4、劳动诗歌小学生50首

(1)、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2)、开门半山月,立马一庭霜。——方夔《早行》

(3)、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傍。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4)、——文天祥《过零丁洋》精忠报国。——《宋史·岳飞列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5)、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6)、接天莲叶无穷碧,映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7)、一目了然的真理不费力就可以懂,懂了也感到暂时的愉快,但是很快就被遗忘了。——薄伽丘我这一生基本上只是辛苦工作,我可以说,我活了七十五岁,没有那一个月过的是舒服生活,就好象推一块石头上山,石头不停地滚下来又推上去。

(8)、农民通宵打稻谷,抢收抢种,和天气赛跑,全家齐上阵,亲友来帮忙。写出了农民收获的欢乐和劳动的愉快,把男耘田,女织麻,孩童也学种瓜等几幅饶有趣味的农家生产小景描绘得淋漓尽致。

(9)、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悯农二首》唐李绅

(10)、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11)、玉清迢递无尘到,殿角东西五月寒。——花蕊夫人《宫词》

(12)、这个假期,敢不敢让孩子做点“危险”的事情?

(13)、此诗讥讽那些不知耕作辛苦、不懂谋生艰难、耽于吃喝玩乐的人们。

(14)、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点绛唇·蹴罢秋千》李清照(宋代)

(15)、译文:从田中归来常是太阳落山以后,还要牵上牛犊到西边山涧去饮水。挨饿辛劳农夫们从不叫苦,一场贵如油的春雨降下就使他们充满了喜悦。

(16)、在某种意义上,劳动创造了人本身,所谓的劳动是指人们使用某些生产工具作为劳动对象,创造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有目的的活动。

(17)、烈日当空的正午,农民依然在田里劳作,那一滴滴的汗珠,洒在灼热的土地上。又有谁知道盘中的饭食,每颗每粒都是农民用辛勤的劳动换来的呢?

(18)、他们双脚受地面的热气熏蒸,脊梁上烤晒着炎热的阳光。

(19)、译文:农民终年没有闲暇,到了五月加倍繁忙。夜里吹来暖暖南风,地里小麦盖垄熟黄。

(20)、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游山西村》宋代·陆游

5、劳动诗词大全100首

(1)、这首诗以洗炼的语言,通过描写蜜蜂采花酿蜜供人享受这一自然现象,寄寓着作者愤世嫉俗的思想感情。孩子夏天劳动诗句四时田园杂兴

(2)、每一个劳动者,在其岗位上,都能发挥最大的价值。

(3)、(释义):早晨起来到地里清除杂草,傍晚顶着月色扛着锄头回家。

(4)、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5)、吴兴是湖州的古称,在太湖南岸。此诗后两句不仅生动地反映了农民进行种菱种稻种荷花等多种水生植物生产的繁忙场面,而且反映了农民因地制宜,根据湖泽沼地水位深浅,合理安排种植品种的科学态度。

(6)、诗一共八章,按照季节的先后,从年初写到年终,从种田养蚕写到打猎凿冰,反映了一年四季多层次的工作面和高强度的劳动,语言朴实无华,完全是用铺叙的手法写成的,语调凄切清苦,仿佛是在哭吟着一部沉重的历史。

(7)、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妇姑荷簟食,童稚携壶浆。

(8)、妇姑荷簟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9)、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傍。

(10)、《归园田居》东晋·陶渊明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11)、白发老农如鹤立,麦场高处望云开。——《农家望晴》

(12)、旧社会的农民生活这样痛苦,可是那些贵族豪门子弟,一点也不劳动。他们靠农民的血汗养肥自己。炎热的夏季,他们十分清闲自在,扇子摇摇,潇潇洒洒。

(13)、在古时,我们的先民是怎样劳动的?这一首全都记下来了。

(14)、白话文:丈夫在努力的耕种,但是还在忍饥挨饿。老妇勤劳的纺织,却总是身上没有衣服穿。这句话说明劳动人民的辛勤,却还是缺衣少粮。

(15)、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的《卖炭翁》,反映了一个烧炭老人劳动的艰辛。这首叙事诗形象鲜明,千古流传,感人至深。

(16)、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17)、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18)、——《管子·牧民》临患不忘国,忠也。——《左传·昭公元年》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19)、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20)、采菱辛苦废犁锄,血指流丹鬼质枯。——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夏日》

(1)、《归园田居》陶渊明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2)、精疲力竭仿佛不知道天气炎热,只是珍惜夏日天长。

(3)、所愧为人父,无食致夭折。岂知秋禾登,贫穷有仓卒。

(4)、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傍。

(5)、有谁想到,我们碗中的米饭,粒粒饱含着农民的血汗?

(6)、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7)、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8)、吏禄三百石,岁晏有馀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9)、世间最辛苦的人,一定有农民伯伯。农人随时序而工作,顶着烈日劳作,我们有什么理由不珍惜粮食呢?

(10)、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妇姑荷簟食,童稚携壶浆。

(11)、诗的第一首一开头,就以“一粒粟”化为“万颗子”具体而形象地描绘了丰收,用“种”和“收”赞美了农民的劳动。第三句再推而广之,展现出四海之内,荒地变良田,这和前两句联起来,便构成了到处硕果累累,遍地“黄金”的生动景象。“引满”是为了更有力的“发”,这三句诗人用层层递进的笔法,表现出劳动人民的巨大贡献和无穷的创造力,这就使下文的反结变得更为凝重,更为沉痛。“尽道丰年瑞,丰年事若何?”(罗隐《雪》)是的,丰收了又怎样呢?“农夫犹饿死”,它不仅使前后的内容连贯起来了,也把问题突出出来了。勤劳的农民以他们的双手获得了丰收,而他们自己呢,还是两手空空,惨遭饿死。诗迫使人们不得不带着沉重的心情去思索:是谁制造了这人间的悲剧?答案是很清楚的。诗人把这一切放在幕后,让读者去寻找,去思索。要把这两方综合起来,那就正如马克思所说的:“劳动替富者生产了惊人作品(奇迹),然而,劳动替劳动者生产了赤贫。劳动生产了宫殿,但是替劳动者生产了洞窟。劳动生产了美,但是给劳动者生产了畸形。”

(12)、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13)、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14)、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15)、《贫女》唐·秦韬玉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做嫁衣裳。

(16)、沉饮聊自适,放歌破愁绝。岁暮百草零,疾风高冈裂。

(17)、九月筑场圃,十月纳禾稼。黍稷重穋,禾麻菽麦。嗟我农夫,我稼既同,上入执宫功。昼尔于茅,宵尔索绹,亟其乘屋,其始播百谷。

(18)、雨中抢插稻秧,为了抢时,一家人分工明确,拔秧活轻,小儿干,接秧也轻,田妇干;比较起来,抛秧插秧活重,田夫和大儿干。“抛”、“接”、“拔”、“插”,四个动词,准确具体。尤以“抛”字最妙,活画出秧束雨中飞舞的情态。

(19)、妇姑荷簟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20)、既然思想存在于劳动之中,人就要靠劳动而生存。--作者:苏霍姆林斯基

(1)、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听她回头述说家境,听的人都为她悲伤。

(2)、另外推荐“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这首诗见《水浒传智取生辰纲》,是白胜挑酒上岗时顺口唱出的。大概是宋、元时代一支民歌。

(3)、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锄禾》唐·李绅

(4)、释义:盛夏中午,烈日炎炎,农民还在劳作,汗珠滴入泥土。

(5)、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卖炭翁》唐·白居易

(6)、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作者:李绅

(7)、《江上渔者》宋·范仲淹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8)、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如今我有什么功德,从来没有种田采桑。

(9)、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10)、它以难以卷入工作而易于离开工作为其特点。——杰普莉茨卡娅人生在勤,不索何获?——张衡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