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诗经中关于亲情的诗句
1、诗经中描写亲情的诗
(1)、一首是《小雅‧小弁》。内容应是周宣王时,名臣尹吉甫之子伯奇所作。原因是吉甫娶后妻,生子伯邦。后妻谮伯奇,使吉甫听信谗言,将伯奇逐出家门。伯奇受此冤屈而作《小弁》。
(2)、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黄景仁《别老母》
(3)、老母一百岁,常念八十儿。——(《劝孝歌》)
(4)、痴!想磔碎一个生命的纤维为要感动一个女人的心!想博得的,能博得的,至多是她的一滴泪,她的一声漠然的冷笑;但我也甘愿,即使我粉身的消息传给一块顽石,她把我看作一只地穴里的鼠,一条虫,我还是甘愿!痴到了真,是无条件的,上帝也无法调回一个痴定了的心如同一个将军有时调回已上死网的士兵。枉然,一切都是枉然,你的不来是不容否认的实在,虽则我心里烧着泼旺的火,饥渴着你的一切,你的发,你的笑,你的手脚;任何的痴想与祈祷不能缩短一小寸你我间的距离!户外的昏黄已然凝聚成夜的乌黑,树枝上挂着冰雪,鸟雀们典去了它们的啁啾,沉默是这一致穿孝的宇宙。
(5)、为人父母天下至善;为人子女天下大孝。《格言联璧》
(6)、人见生男生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王建
(7)、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8)、慈乌失其母,哑哑吐哀音。凯风自南,吹彼棘心。
(9)、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0)、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回乡偶书》)
(11)、十五彩衣年,承欢慈母前。——孟浩然《送张参明经举兼向泾州觐省》
(12)、-李商隐《暮秋独游曲江》22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不多情。-纳兰性德《摊破浣溪沙》23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13)、老母一百岁,常念八十儿。——(《劝孝歌》)
(14)、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渭城曲》
(15)、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但丁
(16)、-欧阳修《玉楼春》41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17)、母仪垂则辉彤管,婺宿沉芒寂夜台。——《格言集锦》
(18)、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自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
(19)、丧乱既平,既安且宁。虽有兄弟,不如友生?
(20)、这是一篇用动物寓言故事以寄寓人生感慨或哲理的诗歌,诗中描写母鸟在鸱鸮抓去它的小鸟之后,为了防御外来的再次侵害,保护自己的小鸟,不怕辛劳。
2、诗经亲情诗的文化意蕴
(1)、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
(2)、有的可能偏了点楼主不要太介意啦~求一句表达对父母亲情的古诗词慈母爱子,非为报也。〖汉〗刘安
(3)、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汉乐府民歌>
(4)、这是一篇用动物寓言故事以寄寓人生感慨或哲理的诗歌,诗中描写母鸟在鸱鸮抓去它的小鸟之后,为了防御外来的再次侵害,保护自己的小鸟,不怕辛劳。
(5)、临行前一针针密密地缝缀,怕的是儿子回来得晚衣服破损。
(6)、-李冠《蝶恋花》30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苏轼《江城子》31今夕何夕,见此良人。
(7)、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汉.古诗十九首>
(8)、为人父母天下至善;为人子女天下大孝。——《格言联璧》
(9)、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同来望月人何在?风景依稀似去年------唐.赵瑕>
(10)、父母德高;子女良教。——《格言对联》。亲情母爱的古诗十首和意思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孟郊
(11)、逢人渐觉乡音异,却恨莺声似故山——唐。司空图>
(12)、《诗经》最为动人的是《小雅‧蓼莪》,值得特别介绍。
(13)、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李白《静夜思》)
(14)、仲氏任只,其心塞渊。终温且惠,淑慎其身。先君之思,以勖寡人。
(15)、老母与子别,呼天野草间。——李白《豫章行》
(16)、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已一年。——韦应物《寄李儋元锡》
(17)、雌雄空中鸣,声尽呼不归。——白居易《燕诗示刘叟》
(18)、母别子,子别母,白日无光哭声苦。——白居易《母别子》
(19)、全诗用朴素的语言,细腻地刻画了久别回家后母子相见时真挚而复杂的感情。
(20)、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3、诗经中关于亲情的诗句有哪些
(1)、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杜甫·《春望》
(2)、孝亲感恩。中国人历来把“孝”当作百善之首。《诗经》中的孝亲诗反映出孝道之悠久,深刻揭示了对父母尽孝的重要内涵和意义。《诗经》中孝亲诗共22首,为两大类,一类是诗中出现“孝”字的,“孝”字在《诗经》中计出现17次;一类是诗旨为“孝子之诗”的。其中前者分布于《大雅》、《颂》之中,后者则主要分布于《小雅》及《国风》之中。如《唐风·鸨羽》中“父母何怙”“父母何食”“父母何尝”的吟叹,描写烘托出孝子常年在外行役,担心父母没有粮食生存的悲哀,以及无法奉养双亲的悲痛。
(3)、在安史之乱中,杜甫颠沛流离,备尝艰辛,既怀家愁,又忧国难,真是感慨万千。稍一触动,千头万绪便一齐从笔底流出。
(4)、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薛道衡《人日思归》
(5)、脊令在原,兄弟急难。每有良朋,况也永叹。
(6)、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张籍:《秋思》)关于亲情的诗句有哪些要全诗并且10首拜托各位大神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7)、赵瑕50句关于亲情的名句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高尔基)母爱是一种巨大的火焰.(罗曼罗兰)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但丁)妈妈你在哪儿,哪儿就是最快乐的地方(英国)慈母的胳膊是慈爱构成的,孩子睡在里面怎能不甜(雨果)人的嘴唇所能发出的最甜美的字眼,就是母亲,最美好的呼唤,就是"妈妈"(纪伯伦)母爱是世间最伟大的力量(米尔)世界上一切其他都是假的,空的,唯有母亲才是真的,永恒的,不灭的.(印度)母爱是多么强烈,自私,狂热地占据我们整个心灵的感情.(邓肯)在孩子的嘴上和心中,母亲就是上帝.(英国)全世界的母亲多么的相象!他们的心始终一样.每一个母亲都有一颗极为纯真的赤子之心.(惠特曼)女人固然是脆弱的,母亲却是坚强的(法国)没有无私的,自我牺牲的母爱的帮助,孩子的心灵将是一片荒漠.(英国)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8)、比屋皆仁贤。髫齓无夭齿。黄发尽其年。陛下三万岁。
(9)、当天子与国君不再可信,政府只知压榨百姓,人除了呼求父母,还有什么指望?父母已逝,我失去最后的支柱,一出门就怀着忧愁,入了门又像还没有到家。没有了父母,家怎么算家呢?第四章是重点,前后八句一气呵成,无限哀痛:
(10)、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人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唐王湾:《次北固山下》)
(11)、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宋李清照《菩萨蛮》)
(12)、傧尔笾豆,饮酒之饫。兄弟既具,和乐且孺。
(13)、天下无不是的父母;世间最难得者兄弟。《格言联璧》
(14)、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
(15)、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木兰辞》)
(16)、这一段写出了木兰还乡与亲人团聚时的场景。以父母姊弟各自符合身份、性别、年龄的举动,描写家中的欢乐气氛,展现浓郁的亲情。
(17)、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张籍《秋思》)
(18)、门外若无南北路,人间应免别离愁。——杜牧《赠别》
(19)、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抚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
(20)、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渭城曲》
4、诗经里关于亲情
(1)、译文:连绵的战火已经延续到了现在,家书难得,一封抵得上万两黄金。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简直插不了簪了。
(2)、痴儿不知父子礼,叫怒索饭啼门东。——杜甫《百忧集行》
(3)、人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4)、将母邗沟上,留家白邗阴。月明闻杜宇,南北总关心
(5)、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日夜望月寄杜郎中》
(6)、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7)、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唐.李商隐>
(8)、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蒋士铨《岁暮到家》
(9)、儿女抱在身,方知父母恩。---(老挝)谚语
(10)、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杜甫《月夜忆舍弟》
(11)、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12)、为命的骨肉之情。中间两句集中写慈母的动作和意态,表现了母亲对儿子的深笃之
(13)、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宋.黄庭坚>
(14)、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____李白《三五七言/秋风词》
(15)、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16)、三冬暂就儒生学,千耦还从父老耕。——陆游《观村童戏溪上》
(17)、患难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俗语)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
(18)、这首诗平实质朴,构思精巧别致,字里行间流露着淡淡的思乡之愁以及浓浓的怀亲之意。
(19)、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唐.贺知章>
(20)、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5、诗经中关于亲情的诗句有
(1)、深挚的母爱,无时无刻不在沐浴着儿女们。然而对于孟郊这位常年颠沛流离、居无定所的游子来说,最值得回忆的,莫过于母子分离的痛苦时刻了。此诗描写的就是慈母缝衣的普通场景,而表现的却是诗人深沉的内心情感。
(2)、诗中充满忧思,不知自己如何得罪了天,要受这样的苦?“天之生我,我辰安在?”“何辜于天,我罪伊何?”他对父亲未能详察真情而枉屈了他,也有直接的抱怨,如“君子信谗,如或酬之。君子不惠,不舒究之。”意即:君子听信谗言,好像有人敬酒就接受;君子不照顾人,不肯从容考察真相。而全诗出现五次“心之忧矣”一语,更让人伤感。
(3)、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汉乐府民歌《悲歌》)关于亲情的古诗名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4)、为人父母天下至善;为人子女天下大孝。——(《格言联璧》)
(5)、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唐贺知章:《回乡偶书》)
(6)、——唐·韩愈有子且勿喜,无子固勿叹。唐·韩愈母仪垂则辉彤管,婺宿沉芒寂夜台。
(7)、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唐.高适>
(8)、养育深恩,春晖朝霭。报之何时?精禽大海——毛泽东《祭母文》
(9)、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木兰辞》)
(10)、那么,孟子对此诗有何看法?他认为,父母的过错太大的话,子女如果不抱怨,就等于决心疏远父母,就此断绝关系似的,而这即是不孝。若是表达适当的抱怨,说不定可以让父母觉察真相而有补救机会。孝顺应该包含委婉使父母走上人生正途在内。《孝经‧谏诤章》说:”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可见这是儒家的基本立场。
(11)、这首诗是作者在重阳节因思念家乡亲人而作。千百年来,人们在作客他乡之时读这首诗,都可以强烈地感受到其中的力量。这种力量,就是来自于它的朴质、深厚和对思乡之情的高度概括。
(12)、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13)、-佚名《诗经唐风绸缪》32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白居易《长恨歌》33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14)、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唐贺知章:《回乡偶书》)
(15)、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
(16)、翩翩者鵻,载飞载下,集于苞栩。王事靡盬,不遑将父。
(17)、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18)、在安史之乱中,杜甫颠沛流离,备尝艰辛,既怀家愁,又忧国难,真是感慨万千。稍一触动,千头万绪便一齐从笔底流出。
(19)、予手拮据,予所捋荼。予所蓄租,予口卒瘏,曰予未有室家。
(20)、今天是白露节更怀念家里人,还是觉得家乡的月亮更明亮。
(1)、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相见欢》
(2)、母仪垂则辉彤管,婺宿沉芒寂夜台。——(《格言集锦》)
(3)、这首诗平实质朴,构思精巧别致,字里行间流露着淡淡的思乡之愁和浓浓的怀亲之意。
(4)、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5)、译文:父母听说女儿回来了,互相搀扶着出城迎接;姐姐听说妹妹回来了,对门梳妆打扮起来;小弟弟听说姐姐回来了,霍霍地磨刀杀猪宰羊。
(6)、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杜甫:《月夜忆舍弟》)
(7)、杜牧>白头老母遮门啼,挽断衫袖留不止。〖唐〗韩愈门外若无南北路,人间应免别离愁——同上。
(8)、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杜牧《赠别》
(9)、诗句直接描写了举家宴饮时兄弟齐集,妻子好合,亲情和睦,琴瑟和谐的欢乐场面。诗人似明确表示,兄弟之情胜过夫妇之情;兄弟和,则室家安,兄弟和,则妻孥乐。
(10)、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李白《静夜思》)
(11)、将母邗沟上,留家白邗阴。月明闻杜宇,南北总关心。
(12)、君若扬路尘,妾若浊水泥,浮沈各异势,会合何时谐?凄凉别后两应同,最是不胜清怨月明中。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13)、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蒋士铨《岁暮到家》
(14)、昨夜梁园里,弟寒兄不知——李白《对雪献从兄虞城宰》
(15)、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同来望月人何在?风景依稀似去年——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