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典语录>语录大全>表现谦虚的成语大全(83条)

表现谦虚的成语大全(83条)

时间:2023-12-07 08:20:04 语录大全 本文作者:admin
  • 相关推荐

表现谦虚的成语

1、表达谦虚的成语

(1)、(管见所及):管见:从管子里看东西,指见识浅陋。谦虚的说法,表示自己见识不广,意见未必正确。

(2)、虚怀若谷:形容非常谦虚,表示对人的敬意,只能对人,不能对己。

(3)、良莠不齐:好人和坏人掺杂在一起。不表示学习成绩参差不齐。

(4)、雕虫小技:比喻微不足道的技能(多指文字技巧)。

(5)、涣然冰释:比喻相互间的前嫌、怀疑、误会等完全消除或困难迅速克服。

(6)、(谦虚敬慎):形容人虚心礼让,小心谨慎。同谦虚谨慎。

(7)、我们即使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也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这样才能继续进步。

(8)、感同身受:指感激的心情如同亲身蒙受恩惠一样。不能理解为“共鸣”。

(9)、洗耳恭听:洗清耳朵,恭敬地听讲。形容恭敬而认真地听人讲话。(多用于请人讲话时说的客气话)。

(10)、鬼斧神工:形容建筑、雕塑等技艺的精巧。常误用为形容自然景观。相类似的还有“巧夺天工”。巧夺天工:精巧的人工胜过天然,形容技艺极其精巧。

(11)、美轮美奂:一般用来形容“房屋的高大华丽”。

(12)、乘风破浪:比喻不畏艰险勇往直前。也形容事业迅猛地向前发展。

(13)、聊表寸心:聊,略微;寸心,微薄的心意。略微表示一下心意。

(14)、(谦虚敬慎):形容人虚心礼让,小心谨慎。同谦虚谨慎。

(15)、一衣带水:指虽有江河湖海相隔,但距离不远,不足以成为交往的阻碍。

(16)、d同伐异:和自己同派的就偏袒,不一派的就攻击。d:偏袒。

(17)、侃侃而谈:形容说话理直气壮,从容不迫。易和“娓娓而谈(形容谈论不倦或说话动听)相混。

(18)、谦恭下士——旧时指达官贵人对地位不高但有才德的人谦虚而有礼貌。

(19)、(屈己待人):委屈自己,以礼待人。形容谦虚忍让的好品行。

(20)、褚小怀大。出自《庄子·至乐》:“褚小者不可以怀大,绠短者不可以汲深。”“褚”指囊袋,“怀”指怀有、装有,意思是囊袋小不能装大的东西。后来用来比喻能力薄弱,难以胜任艰巨的工作。如,我才学浅薄,担当这一工作实在勉强,褚小怀大,常有力不从心之感。

2、表现谦虚的成语大全

(1)、百身莫赎。即使使用自己一百次生命,也无法抵消或赎回这一过错或遗憾。如,父母相继去世,儿女们心中的遗憾百身莫赎。

(2)、衣冠楚楚:衣帽穿戴得很整齐,很漂亮,外表内心不一样。

(3)、《周易》成语中,从不同方面强调这种进取精神的还有“朝乾夕惕”、“持之以恒”、“革故鼎新”等。勤劳是华夏民族进取精神中最突出的一个表现。盘古开天辟地、神农遍尝百草、虞舜勤劳躬耕等古代的神话、传说,就突出地反映了华夏民族的勤劳品格。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勤劳,就不会创造出灿烂辉煌的华夏文明。由《周易·乾》“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一语而浓缩成的“朝乾夕惕”这条成语,就是强调勤勉谨慎的。

(4)、倾听是一种与人为善、心平气和、虚怀若谷的姿态。

(5)、安居乐业:安心地住在那儿,喜爱自己的职业。只能说“人民安居乐业”,不能说“生活安居乐业”。

(6)、“见机而作”源于《周易•系辞下》“君子见机而作,不俟终日”一语,意思是看到适当的时机就立刻行动。

(7)、无所不为:“没有不干的事情”,意思是“所有的坏事都干尽了”。

(8)、解释:虚:谦虚;谷:山谷。胸怀象山谷一样深广。形容十分谦虚,能容纳别人的意见。

(9)、“诚信”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其内涵就是“诚实守信”。中华民族是崇尚诚信的民族,在求生存、求发展的历史过程中,视诚信为做人、立业和处世之本。《易经·乾》中有“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后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修辞立诚”这条成语,就是告诫人们要注重文化教养,做到立身诚实。

(10)、10苦心孤诣:指费尽心血,刻苦钻研,在学问技艺上达到别人不及的境界。并非“苦心去发明创造”。

(11)、中华民族一向对团结统一有着深刻的认识,自古就有“和则一则多力,多力则强,强则胜物”(《荀子·王制篇》)和“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的思想,认为只要内部和谐团结,上下齐心合力,力量就会增大,就能无往而不胜。

(12)、现多指把荒谬、错误的文章发表出来供大家识别和批判。作贬义:“这篇文章错误百出,我看可以来一个奇文共赏”。

(13)、记忆犹新:指过去的事,至今还记得非常清晰,就像新近发生的事情一样。

(14)、非异人任:异人,别人。不是别人的责任。后常用以指某事由自己担当。

(15)、声明:本文内容由湘语文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内容仅供学习使用,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16)、细水长流:比喻节约使用财物或人力,使经常不缺。也比喻一点一点地做某件事,总不间断。

(17)、拼死拼活:不顾一切地斗争,拼个死活。也指用尽全部精力。

(18)、类似的还有:一场南柯一梦;显得相形见绌;好像如芒在背;目前的当务之急;接踵而至地闯进来;津津乐道地说着;海内外闻名遐迩;责无旁贷的责任;人民的生活安居乐业。

(19)、第四章阐述笔者的一得之见,提出关于这一问题的若干思考.

(20)、★振聋发聩:本意是声音很大,令人警醒;竟被误作听力下降,像个呆头呆脑的聋子。这个成语的出处在清代大才子袁枚那里,他写过《随园诗话补遗》,卷一中有句话:“此数言,振聋发聩,想当时必有迂儒曲士以经学谈诗者。”聩,耳聋。“振聋发聩”,即发出很大的声响,使耳聋的人也能听见。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的人。

3、表明谦虚的成语

(1)、目无全牛:形容技艺已达到十分纯熟的地步。易误作缺乏整体观念。

(2)、(整瓶不摇半瓶摇):比喻真正有学问的人很谦虚,知识浅薄的人才自以为了不起。

(3)、要有求知的渴望,虚怀若谷,不耻下问的精神。

(4)、“谦虚”是中华民族大力提倡的美德之《易经》六十四卦中的“谦卦”,便是专门论述人应该具备谦虚美德的,其卦辞“谦:亨,君子有终”,则表明谦道美善可行。《易经》成语中涉及到谦虚美德的主要有“谦谦君子”、“卑以自牧”、“谦尊而光”、“大而能谦”等。

(5)、(谦虚敬慎):形容人虚心礼让,小心谨慎。同谦虚谨慎。

(6)、谦虚谨慎----谦虚:虚心;谨慎:慎重小心。虙待人,小心办事。

(7)、不可理喻:指“无法用道理使之明白”,常误用为“不可思议”。

(8)、另一条是由《易·乾》中的“闲邪存其诚”一语浓缩而成的“闲邪存诚”,意思是防范邪恶,存其真诚。

(9)、狗尾续貂:原指封官太多太滥,后比喻拿不好的东西补接在好东西后面,前后不相称。多用于文艺作品,也用做谦辞。

(10)、短小精悍:形容人身材矮小而精明强干。也形容文章、戏剧等篇幅不长而有力。

(11)、(好为人师):喜欢当别人的教师。形容不谦虚,自以为是,爱摆老资格。

(12)、鼎力相助;敬词,指对别人对自己的帮助。常误用为表示自己对他人的帮助。

(13)、(盛名难副):盛:大;副:相称,符合。名望很大的人,实际的才德常是很难跟名声相符。指名声常常可能大于实际。用来表示谦虚或自我警戒。

(14)、穿凿附会:指将毫无关联的事物生拉硬扯在一起强作解释,并非‘凿穿它使之符合规格”。

(15)、一个是美玉无瑕,一个是谦谦君子,有什么好怀疑的?

(16)、姑妄言之:姑且说说(对于自己不能深信不疑的事情,说给别人时常用此语以示保留)。

(17)、忝列门墙:谦辞,“忝”表示自己位列其中会让余者蒙羞。该词只能用于自己,不能用于他人。

(18)、(一得之见):见:见解。谦虚的说法,指自己对某个问题的见解。

(19)、人模人样:或指小儿有成人相(亲昵语),或指人态度举止俨然与身份不相称  (讽刺语)。

(20)、“想入非非”,一般用来形容胡思乱想、不切实际,多用作贬义。关于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的种种天真的、想入非非的神话和传说,说明古埃及人有着极为丰富的想象力。(1995年高考题)(实际“非非”是佛家语,指“一般人识力所达不到的境界”。本句把它用来形容“种种天真的神话和传说”,说明古埃及人有“不同一般的”“丰富的想象力”,是贴切的。)

4、表现谦虚的成语

(1)、胸无城府:“城府”是指城市和官府,比喻待人处事的心机。整个词语的意思是指为人坦率真诚,不用心机。是褒义词,不用作贬义。

(2)、谦敬辞很多,尤其是敬辞又比谦辞多。下面,将高考中可能涉及到的表谦敬的成语做一归纳。

(3)、信笔涂鸦:形容书法拙劣或胡乱写作,不是指画画。

(4)、(屈己待人):委屈自己,以礼待人。形容谦虚、忍让的好品行。

(5)、望尘莫及:比喻远远落后。易和“鞭长莫及”(指力量达不到)混用。

(6)、力透纸背:形容书法遒劲有力。也形容文章深刻有力。

(7)、成语中相当一部分是具有明显的色彩的,使用时如果不加以区别,就会导致误用。不辨色彩主要表现在褒贬误用、语体色彩不当等方面。例如:

(8)、第四章阐述笔者的一得之见,提出关于这一问题的若干思考.

(9)、盛气凌人、目中无人、目空一切、自高自大、咄咄逼人、傲岸不群

(10)、(谦冲自牧):谦冲:谦虚;自牧:自我修养,克制。比喻谦虚谨慎,自我克制。

(11)、(勤慎肃恭):肃:严肃;恭:谦逊。勤劳谨慎恭敬谦虚。指做人的美德。

(12)、登堂入室:比喻学问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更高的水平。易误用为“进入”。

(13)、平铺直叙:形容说话或写文章平平淡淡,没有起伏,重点不突出;也指说话、写文章不加修饰,直接地简单地说出自己的意思。

(14)、“安不忘危”源于《周易•系辞下》“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意思是平安时不要忘记可能出现的危险。

(15)、捕风捉影:比喻说话或做事时用似是而非的迹象作根据。

(16)、解释:见:见解。谦虚的说法,指自己对某个问题的见解。

(17)、一针见血:通常是比喻说话、写文章言辞直截、简要,能切中要害,但它的本义是一针就见到血,形容医务人员技术熟练。

(18)、《周易》成语中,从不同方面强调这种进取精神的还有“朝乾夕惕”、“持之以恒”、“革故鼎新”等。勤劳是华夏民族进取精神中最突出的一个表现。盘古开天辟地、神农遍尝百草、虞舜勤劳躬耕等古代的神话、传说,就突出地反映了华夏民族的勤劳品格。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勤劳,就不会创造出灿烂辉煌的华夏文明。由《周易·乾》“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一语而浓缩成的“朝乾夕惕”这条成语,就是强调勤勉谨慎的。

(19)、谦辞是向人表示谦卑和自谦的一类词语。谦辞主要有谦称语(自称词,如“在下”“鄙人”等)、谦卑语(示卑词,如“在下”“贱内”等)、谦拙语(示拙词,如“拙作”“刍议”等)、谦愚语(示愚词,如“不才”“愚意”等)、谦陋语(示困词,如“薄酒”“寒舍”等)、致谦语(歉疚词,如“抱歉”“谦难”等)几大类。

(20)、10米珠薪桂:形容物价昂贵,并非“把珍珠当米粒,把桂木当柴薪,比喻挥霍无度”。

5、表达谦虚的成语有哪些

(1)、东山再起:是说东晋谢安退职后在东山做隐士,后来又出任要职。东山再起是指再度任职,或比喻失势后重新任职。它用于人而不用于物。

(2)、不孚众望:不使大家信服。区别于“不负众望”。

(3)、倾听是一种与人为善、心平气和、虚怀若谷的姿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