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典语录>语录大全>关于谦虚的成语(124条)

关于谦虚的成语(124条)

时间:2023-12-06 01:05:28 语录大全 本文作者:admin
  • 相关推荐

虚的成语

1、虚的成语大全四个字开头

(1)、1风鬟雾鬓.鬟:环形发髻;鬓:脸旁靠近耳朵的头发。形容女子头发的美。也形容女子头发蓬松散乱。宋·苏轼《题毛女贞》诗:“雾鬓风鬟木叶衣,山川良是昔人非。”宋·范成大《新作景亭程咏之提刑赋诗次其韵》:“花边雾鬓风鬟满,酒畔云衣月扇香。” 

(2)、1伯仁由我而死.伯仁:晋周顗的字。表示对别人的死亡负有某种责任.《晋书·周顗传》:吾虽不杀伯仁,伯仁由我而死。 

(3)、为什么在思维方面就不允许有差异呢?为什么对所有人来说只有一种被规定好的“未来”和一种被规定好的“幸福”呢?没有人能够事先尝试它们,因为人们不拥有它们。正因为如此,在这方面才发生了夸夸其谈、虚与委蛇和谎话连篇。——赫塔·米勒

(4)、1一片冰心.冰心:清洁的心。形容性情淡泊,不求名利。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诗:“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5)、中国汉字历史悠久,而且常常一个字有几个读音,不仅外国人学中文的时候很苦恼,就连中国自己也不能说完全掌握。为什么会有多音字这个现象?

(6)、1霜露之辰.指父母先人的生日。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白于玉》:“值霜露之辰,輒问父所,母具告之。”参见“霜露之感”。 

(7)、移丘换段.改动地段的区划来谋取私利。《明律·户律·田宅》:“若将田土移丘换段,挪移等则,以高作下,减瞒粮额……罪亦如之。”

(8)、木石鹿豕.豕:猪。形容无知无识。宋·朱熹《康塘三瑞堂记》:“城北十里余许,有名康塘者,山川佳胜,木石鹿豕,可纵居游,诚高蹈之墟、君子之居也。” 

(9)、(浮名虚誉)浮名:虚有的名声;虚誉:不实在的称誉。虚有的名声和不实在的称誉。

(10)、避实就虚 (bí shí jiù xū)实:实力;就:接近;趋向;虚:空虚;虚弱。原指避开敌人的主力;攻击敌人的薄弱环节。现也指办事先找容易突破的地方着手。或谈论问题回避要害。原作“避实击虚”。

(11)、比如说以前繁体“树葉(yè)”,现在简体写“树叶”,“叶”在以前只有两种读音一种读作“shè”,表示一个古地名;一种读作“xié”表示“协、和洽”。但是晚清时期,就有人用这个“叶”来代替“树葉”的“葉”了。

(12)、1粒米狼戾.谷粒撒得满地都是。形容粮食充盈。先秦·孟轲《孟子·滕文公上》:“乐岁,粒米狼戾。” 

(13)、刘原父讲完这个故事,揶揄地看着欧阳修,欧阳修听罢也是哈哈大笑。

(14)、解释:故意耍花招;欺骗人。玄虚:用来掩盖真相;迷惑别人的欺骗手段。

(15)、1变醨养瘠.使薄酒变醇,瘠土变得肥沃。比喻改变贫穷落后面貌。清·袁枚《随园诗话》卷十一:“公所到处,便能变醨养瘠,元气昭回:古今人若合一辙。”

(16)、(蜗角虚名)蜗角:蜗牛的角,比喻细微。微小而没有作用的名声。

(17)、(返虚入浑)①指诗作空灵,入于浑然之境。②指人无知无识,浑浑噩噩。

(18)、(出处): 《老子》:“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

(19)、(近义词)虚度光阴、浪费时间、游手好闲、蹉跎岁月、分秒必争、虚度时间、孜孜不倦、自强不息、年华虚度

(20)、(乘虚迭出)虚:空虚、弱点。迭:屡次。指军事上向对方没有设防或兵力薄弱的地方进攻。

2、关于谦虚的成语

(1)、贫女分光.比喻不需破费的照顾。史记·樗里子甘茂列传》:“臣闻贫人女与富人女会绩,贫人女曰:‘我无以买烛,而子之光幸有余,子可以分我余光,无损子明而得一斯便焉。

(2)、1秉轴持钧.轴:车轴,指中心,枢纽。掌握事物运转的中心和关键。旧指居于宰相的官位。比喻身居政务重任。元·马致远《汉宫秋》第二折:“调和鼎鼐理阴阳,秉轴持钧政事堂。” 

(3)、一次,季咸去见壶子,出来后对列子说:“哈哈,你的老师活不了多久了,最多还能撑十天吧。”

(4)、一牛鸣地.指牛鸣声可及之地。比喻距离较近。同“一牛吼地”。 

(5)、是讲列子的师父壶子用虚假的面相扰乱神巫季咸的判断,考验了他的相面之术,教会了列子恪守真实的自我。

(6)、(子虚乌有)子虚:并非真实;乌有:哪有。指假设的、不存在的、不真实的事情。

(7)、1伯牛之疾.伯牛:人名,春秋鲁国人,孔子弟子。伯牛不幸生了癞疮,那里是不治之症。因此用以指人患的不治的恶疾。《论语·雍也》:“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8)、赤壁之战前夕,蒋干过江到东吴,想劝说周瑜投降曹操,周瑜虚与委蛇反教蒋干中了他的借刀杀人之计。

(9)、凭虚公子.凭:依托。比喻假设的人或事。汉·张衡《西京赋》:“有凭虚公子者,心奓体忲。”

(10)、2樵苏不爨柴草做不成饭。比喻贫困。三国·魏·应休琏《与侍郎曹长思书》:“幸有袁生,时步玉趾,樵苏不爨,清淡而已,有似周d之过闵子。” 

(11)、这篇文章就展现了汉字有太多的同音字,他们有着完全一样的发音,但是意义大相径庭。这就是为什么汉字并不能拼音化。

(12)、连璧贲临.贲(bì):愿意来而又能相见;贲临:光临。旧时的客套话,指两个客人同时到来。

(13)、沤珠槿艳.比喻短暂的幻景。沤珠,水泡。槿,木槿花,鲜艳而易凋谢。唐·高彦休《唐阙史·韦进士见亡妓》:“任生曰:‘某非猎食者,哀君情切,因来奉救。沤珠槿艳,不必多怀。’”

(14)、1瘠牛偾豚.瘠:瘦弱;偾:扑倒,压垮;豚:猪。再瘦的牛也能把猪压垮。比喻以强欺弱。《左传·昭公十三年》:“牛虽瘠,偾于豚上,其畏不死?”

(15)、1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ní),小车无軏(yuè),其何以行之哉?”先师说:“做人不具备信德,就不知道他有什么可取之处了。好比牛车缺乏輗、小车缺乏軏的结构一样,这样的车靠什么行路呢?”

(16)、2山砠水厓泛指荒僻的处所。宋·欧阳修《张子野墓志铭》:“山砠水厓,穷居独处;思从曩人,邈不可得。” 

(17)、(出处): 《老子》:“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

(18)、为什么“委蛇”一词中的“蛇”字不读shé而读yí呢?

(19)、鸟革翚飞.革:鸟张翅;翚(hui):羽毛五彩的野鸡。如同鸟儿张开双翼,野鸡展翅飞翔一般。旧时形容宫室华丽。《诗·小雅·斯干》:“如鸟斯革,如翚斯飞。” 

(20)、1波流茅靡.随波逐流,随风而倒。比喻胸无定见,趋势而行。《明史·赵炳然传》:“世宗朝,璁、萼、言、嵩相继用事,六卿之长不得其职。大都波流茅靡,淟涊取容。” 

3、虚的成语

(1)、排糠障风.扬场而障住风,糠皮排去不了。比喻行动跟目的相反。汉·王符《潜夫论·救边》:“不一命大将以扫丑虏而州郡稍稍肖役,连连不已。若排糠障风,掏沙壅河。” 

(2)、(近义词)表里不有名无实、名不副实、徒负虚名、外强中干

(3)、唐明皇对苏瑰的儿子苏珽也十分器重,想拜他为相。事前,曾向宰臣征询意见。萧嵩他们回答道:“任用贤能,皇上自有好眼力,非臣等所及。”经过再三考虑之后,唐明皇决定任命苏珽为宰相,第二天早朝宣布。时间紧急,于是派侍从去找个人来草拟诏书。侍从把萧嵩请来,明皇把自己的意思告诉他,然后叫他写一道任命苏珽为宰相的诏书。萧嵩不敢怠慢,就到一个书房里去起草文书了,过了一会儿,他把诏书草稿送给明皇审阅。

(4)、(解释):虚:没有收获、成就。白白地度过年岁。

(5)、(出处)北魏·杨炫之《洛阳伽蓝记·秦太上君寺》:“齐土之民,风俗浅薄,虚谈高论,专在荣利。”

(6)、20驰马思坠,即是说策马飞驰之时,要时常想到翻身坠马的危险,因此必须时刻警惕着拽紧缰绳,夹紧马肚,这样才能驰马千里而不致于坠下来。

(7)、某一天刘原父、王拱辰、欧阳修几人相聚,刘原父趁机说道:“从前有老学究讲解《毛诗》,读到‘委蛇委蛇’这一句时,告诉学生:记住,‘蛇’要读作‘yí(姨)’。

(8)、旁求俊彦.旁:广;俊彦:才智过人的人。向各方面征求贤才。《尚书·太甲上》:“旁求俊彦,启迪后人。”

(9)、2山肤水豢本指山上水中出产的美味食物。后泛称美味。):《乐府诗集·燕射歌辞隋元会大飨歌》:“道高物备食多方,山肤既善水豢良。”

(10)、1令原之戚.指兄、弟去世。《诗经·小雅·常棣》:“脊令在原,兄弟急难,每有良朋,况也永叹。” 

(11)、形容空虚渺茫。唐白居易《长恨歌》:“山在虚无缥渺(通“缈”)间。”缥缈(piāomiǎo):隐隐约约,若有若无的样子。

(12)、“委蛇”并不是“委”和“蛇”简单组成的,它是一个联绵词,是不能分割的双音节单纯词。若把它拆开,它就不成义了,例如枇杷、篱笆、葡萄等词语。

(13)、蹑蹻担簦.蹻:焙草鞋;簦:长柄笠。脚穿草鞋,身背竹笠。指长途跋涉。同“蹑蹻檐簦”。明·张煌言《徐允岩诗序》:“迄延平王兵衄于金陵城下,余提孤军走英霍山。徐子蹑蹻担簦,章皇山泽中。” 

(14)、盘龙之癖.指爱好赌博的恶习《晋书·刘毅传》记载:晋朝人刘毅,字盘龙,好赌博,每次下注达数百万。

(15)、1不啻天渊.不啻:无异于。渊:深潭。无异于从云天之上到深潭之底。比喻差别极大。清·李渔《闲情偶寄·宾白第四》:“吴有吴音,越有越语,相去不啻天渊。”

(16)、(尚虚中馈)中馈:古时指妇女在家中主持饮食等事,引伸指妻室;虚:空。指没有妻子。

(17)、深藏若虚:《史记·老庄申韩列传》:“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 把宝贵的东西收藏起来,好像没有一样。后也用以比喻有知识才能但不爱在人前表现。 (解释):虚:无。把宝贵的东西藏起来,好像没有这东西一样。比喻人有真才实学,但不爱在人前卖弄。

(18)、贼人心虚 (zéirénxīnxū)指做了坏事的人,时刻胆战心惊,怕坏事败露。

(19)、那么成语“虚与委蛇”又是什么情况呢?这个词语本义是指对人虚情假意,敷衍应付。

(20)、莫不逾侈.莫:没有谁;逾:超越,引申为过度;侈:奢侈。没有谁不会过度奢侈。

4、形容谦虚的成语

(1)、(出处): 《宋史·刘黻传》:“比年朋邪扇焰,缄默成风,奏事者不过袭陈言应故事而已。”

(2)、(谦虚敬慎)形容人虚心礼让,小心谨慎。同“谦虚谨慎”。

(3)、20鸱(chī)目虎吻鸱:鹞鹰,一种猛禽;吻:嘴唇边。形容人相貌阴险凶恶。《汉书·王莽传中》:“莽所谓鸱目虎吻,豺狼之声者也。” 

(4)、1亦作“含宫咀徵”。谓沉浸于优美的乐曲之中。“宫”、“商”、“徵”均中国古乐中的音阶名。南朝宋鲍照《代白紵舞歌辞》之一:“含商咀徵歌露晞,珠履颯沓紈袖飞。”

(5)、旁午构扇.形容相互构陷、煽惑。唐·柳宗元《寄许京兆孟容书》:“以此大罪之外,诋诃万端,旁午构扇,便为敌仇。”

(6)、1徒读父书.徒:只。父书:父亲之言论。白读父亲的兵书。比喻人只知死读书,不懂得运用知识,加以变通。《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括徒能读其父书,不知合变也。” 

(7)、虚与委蛇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8)、捧腹轩渠.轩:高;渠:通“举”。原指幼儿高举两手欲就父母。后转为形容笑貌。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山谷下》:“东坡云:张融有言,不恨臣无二王法,恨二王无臣法。吾于黔安亦云然。他日,黔安见之,当捧腹轩渠也。”

(9)、睛:眼珠。眼睛不眨;眼珠不转地盯着看。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看得出神。

(10)、磨而不磷.磨了以后不变薄。比喻意志坚定的人不会受环境的影响。《论语·阳货》:“不曰坚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缁。” 

(11)、待人处事没有真心诚意;只在表面敷衍应酬。虚:表面的;委蛇:随便应顺;敷衍。

(12)、1吉祥止止.第一个止字是留止的意思,第二个止字是助词。指喜庆。《庄子·人间世》:“瞻彼阕者,虚室生白,吉祥止止。”

(13)、(虚有其表)虚:空;表:表面,外貌。空有好看的外表,实际上不行。指有名无实。

(14)、虚怀若谷:胸怀像山谷那样的深广。形容十分谦虚,能容纳别人的意见。

(15)、1恶紫夺朱.紫:古人认为紫是杂色;夺:乱;朱:大红色,古人认为红是正色。原指厌恶以邪代正。后以喻以邪胜正,以异端充正理。《论语·阳货》:“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恶利口之覆邦家者。” 

(16)、1冰柱雪车.原为唐朝刘义的两首诗名。后用以赞美别人的诗文优美。《新唐书·韩愈传附刘义传》:“闻愈接天下士,步归之,作冰柱、雪车二诗,出卢仝、孟郊右。” 

(17)、但是为什么这么多年了,都没有成功?近代学者赵元任为了反对汉字拼音化,专门创作了一篇《施氏食狮史》,全篇都是“shi”音。

(18)、(成语释义)虚与委蛇是一个汉语成语,虚:假;委蛇:随便应付。指对人虚情假意,敷衍应付。

(19)、囊漏储中.常比喻实际利益并未外流。同“囊漏贮中”。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书记》:“谚者,直语也……邹鲁公云‘囊漏储中’,皆其类也。”

(20)、白话文:“他认为:古往今来一切有成就的人,都很严肃地对待自己的生命,不虚度年华。”

5、虚的成语大全四个字

(1)、(名不虚传)传出的名声不是虚假的。指实在很好,不是空有虚名。

(2)、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会被多音字搞懵,比如大家都见过成语“虚与委蛇”,但是有多少人注意到了“蛇”的正确读音应该是“yí(姨)”呢?

(3)、2如埙如篪埙、篪、乐器名。这两种乐器合奏时,埙唱而篪和,用以比喻两物之响应、应和。)《诗·大雅·板》:“天之牖民,如埙如篪。”毛传:“如埙如篪,言相和也。”

(4)、1哺糟歠醨.比喻效法世俗,随波逐流。亦作“哺糟啜醨”。《楚辞·渔父》:“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歠其酾?”《文选》酾作“醨”。吕向云:“哺糟歠醨,微同其事也。哺,食也。歠,饮也。糟、醨,皆酒滓。”洪兴祖补注:“醨,薄酒也。” 

(5)、盘木朽株.不成材的曲木朽木。比喻劣材《后汉书·循史传·孟尝》:“盘木朽株,为万乘用者,左右为之容耳。王者取士,宜拔众之所贵。” 

(6)、牛渚泛月.牛渚:地名,在今安徽当涂县西北长江边;泛月:月夜划船游玩。指才士相逢,以文会友。《晋书·袁宏传》谢尚时镇牛激动得,秋夜乘月,率尔与左右微服泛江。会宏在舫中讽咏,声既清会,辞又藻拔,遂驻听久之

(7)、(解释)高:高超;虚:空。空洞、不切实际的言论。

(8)、冥漠之都①指天庭或地府。②比喻最高境界。亦称“冥漠之乡”。前蜀·杜光庭《马尚书南斗醮词》:“洗心依冥漠之都,潜希忏罪;稽首仰鸿蒙之境,冀涤前非。”

(9)、成语解释谷:两山间的凹处;陵:大山。高岸变成山谷,深谷变为高山。比喻世事变迁巨大或事物在一定条件下向其相反方向转化。

(10)、(虚应故事)故事:成例。照例应付,敷衍了事。指用敷衍的态度对待工作。

(11)、很久之前,就有人说文字拼音化是世界的趋势,中国也应该顺应潮流,这样能促进中国与世界接轨。中国近代就尝试过推行汉字拉丁化,改用拼音取代汉字。

(12)、1朝客高流.朝:朝廷;流:品级。旧指职位高而声执势显赫的人物。唐·于邺《扬州梦》:“洛中名士咸谒见之,李乃大开宴席。当时朝客高流,无不臻赴。”

(13)、成语虚与委蛇指对人虚情假意,敷衍应付。多用于对付敌人,或者自身陷入危机之时。

(14)、离娄之明.释义一:离娄,即离朱,黄帝时人,“能视於百步之外,见秋毫之末”;明,视力;离娄之明,有离娄一样的视力,指视力特别好;  释义二:《玉台新咏·古诗八首·四坐且莫喧》:“雕文各异类,离娄自相联。”吴兆宜注引贾谊《簴赋》:“妙雕文以刻镂。”宋王禹偁《月波楼咏怀》:“平远无林木,一望同离娄”。离娄即雕镂;离娄之明则是指像雕镂一样分明。

(15)、释义:指避开敌人的主力,找敌人的弱点进攻。又指谈问题回避要害。

(16)、礼先壹饭.谓在礼节上自己年岁稍长。壹饭,犹言一顿饭,喻指极短的时间。 

(17)、古人讲话、作文,最忌直接犯用君王或父辈的名字,免获不敬之罪。明皇见文稿中有“国之瑰宝”一句,对萧嵩说:“苏珽是苏瑰的儿子,颁给苏珽的诏命中不应干犯他父亲的名讳,你得修改一下。”萧嵩这才发现自己的疏忽。唐玄宗于是让人撤出帐幕中的屏风给萧嵩使用。萧嵩万分恐惧,又着急又害怕,汗把衣服都湿透了。他躲在屏风后面,心慌意乱,不知道怎样修改才好。

(18)、蜗角:蜗牛的角,比喻细微。微小而没有作用的名声。

(19)、壶子对列子说:“你知道季咸为什么今天一见我就跑?世上万事万物,无不遵循‘道’的规律,逃脱不了‘道’的范围。这几天,季咸说是来看我,实际上是与我斗法,我则跟他虚与委蛇。他在心里变成婴儿,我也变作婴儿;他变为畦田,我也变为畦田;他变为悬崖,我也变作悬崖。因此,季咸感到我难以捉摸,不好对付,所以落荒而逃。”

(20)、2舌挢不下挢:翘起。翘起舌头,久久不能放下。形容惊讶或害怕时的神态。《史记·扁鹊苍公列传》:“中庶子闻扁鹊言,目眩然而不瞚,舌挢然而不下。” 

(1)、    敷衍了事 心口不一  假意周旋 虚情假意

(2)、1畅叫扬疾.指大吵大闹。“畅叫”即“唱叫”,吵闹之意。“扬疾”犹嚷唧,亦吵闹之意。元·杨暹《刘行首》第四折:“可笑愚痴,不辨个高低,畅叫扬疾。” 

(3)、(消息盈虚)指事物的盛衰变化或行为的出处进退。

(4)、宋朝陈彭年等人编著的《广韵》解:当“蛇”表示“曲折通过”时,其读为“弋支切,音移”。

(5)、1馋獠生涎.馋獠:骂贪食者。形容人之贪食。宋·无名氏《宣和书谱·龙鱼》:“袁义,河南登丰人,方侍卫亲军,善画鱼,穷其变态,得噞喁游泳之状,非若世俗我画,作庖中物,特使馋獠生涎耳。”

(6)、季咸第三次去见壶子的时候,脚跟还未站稳,掉头便走。壶子对列子说:“你知道季咸为什么今天一见我就跑?世上万事万物,无不遵循‘道’的规律,逃脱不了‘道’的范围。这几天,季咸说是来看我,实际上是与我斗法,我则跟他虚与委蛇。他在心里变成婴儿,我也变作婴儿;他变为畦田,我也变作畦田;他变为悬崖,我也变作悬崖。因此,季咸感到我难以捉摸,不好对付,所以落荒而逃。”

(7)、(座无虚席)虚:空。座位没有空着的。形容出席的人很多。

(8)、1卑以自牧.指以谦卑自守.《易·谦》:“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也。”王弼注:“牧,养也。”高亨注:“余谓牧犹守也,卑以自牧谓以谦卑自守也

(9)、(虚词诡说)虚:虚假;诡:欺诈。虚假不实的话。

(10)、(虚虚实实)假假真真,以假乱真。指军事上讲究策略,善于迷惑对方。也指文艺作品中虚写、实写并用,表现方法耐人思索回味。

(11)、故弄玄虚动宾式;作谓语、宾语、状语;指故意玩弄花招,迷惑人。

(12)、目可瞻马.眼睛只能看到远处的马。比喻见大不见小。《荀子·非相》:“且徐偃王之状,目可瞻马;仲尼之状,面如蒙倛。”

(13)、根据资料来看,多音字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叫做同一个发音的分化,第二类叫做同形异义的字。

(14)、1黄尘清水.比喻变化迅速。唐李贺《梦天》诗:“黄尘清水三山下,更变千年如走马。”王琦汇解:“蓬莱、方丈、瀛洲三神山俱在海中。今视其下,有时变为黄尘,有时变为清水,千年之间,时復更换,而自天上视之,则犹走马之速也。” 

(15)、2上用目,则下饰观:在上边的能够明察,下边的伪装行为就会被发现。

(16)、座位没有空着的,形容观众、听众或出席的人很多。

(17)、2设帨之辰古礼,女子出生,挂佩巾于房门右。:“子生,男子设弧於门左,女子设帨於门右。”郑玄注:“帨,事人之佩巾也。”后用以指女子生辰。明李开先《哭幼女招弟》诗:“设帨旧居秋草满,埋香新塚暮云横。

(18)、子虚:并非真实;乌有:哪有。指假设的、不存在的、不真实的事情。

(19)、木梗之患.比喻客死他乡,不得复归故里。汉·刘向《说苑·正谏》:“今秦,四塞之国也,有虎狼之心,恐其有木梗之患。” 

(20)、(虚张声势)张:铺张,夸大。假装出强大的气势。指假造声势,借以吓人。

(1)、(故弄玄虚)故:故意;弄:玩弄;玄虚:用来掩盖真相,使人迷惑的欺骗手段。故意玩弄花招,迷惑人,欺骗人。

(2)、潘杨之睦.潘岳妻杨氏,为杨绥之姑,属于世亲联姻。指有姻亲关系。晋·潘岳《杨仲武诔》:“潘杨之睦,有自来矣。”

(3)、     季咸去见壶子后对列子说:“你的老师最多还能活十天。”季咸第二次去见壶子后对列子说:“幸亏碰上了我,你的老师脸色好多了。”季咸第三次去见壶子脚跟还未站稳掉头便走。

(4)、(出自):《去笈七签》卷一二0:“将至所居,自后垣乘虚而入,径及庭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