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带秋字的成语
1、带秋字的成语四字成语
(1)、雁过留声:大雁飞过,声音徘徊在空中。比喻留名声于身后。
(2)、丰收在望:丰收的景象看得见丰收:大多指农产品丰收。
(3)、一日三秋:意思是一天不见面,就象过了三个季度。比喻分别时间虽短,却觉得很长。形容思念殷切。
(4)、春蚓秋蛇:比喻字写得不好,弯弯曲曲,象蚯蚓和蛇爬行的痕迹。
(5)、秋风过耳、秋风萧瑟、秋雨绵绵、一丛金黄、一丛火红、
(6)、金风送爽:金风:指秋天的风。秋风带来了凉意。
(7)、春天蛙叫,秋天蝉鸣;比喻喧闹夸张、空洞无物的言谈。
(8)、(用法)紧缩式;作定语、分句;指从细微的变化可预测事物的发展
(9)、各有千秋:各有各的存在的价值。比喻各人有各人的长处,各人有各人的特色。
(10)、秋风过耳:像秋风从耳边吹过。比喻漠不关心毫不在意。
(11)、秋风瑟缩:瑟缩:身体因寒冷:受惊等而蜷缩或兼抖动。
(12)、林寒涧肃:秋冬间林木凋零涧水枯落的景象。
(13)、出自清·汪熷(zèng)《长生殿序》:春华秋实,未有相兼;乐旨潘辞,尤难互济。
(14)、相当一部分成语,它本身就是一个微型的句子。
(15)、作为家长,我们从小就要锻炼孩子听、说、读、写的能力。
(16)、秋风团扇:秋风起后,扇子就用不到了。旧时比喻不再受男子宠爱的女子。
(17)、盈车嘉穗:盈:满。稻重长得茁壮,一棵就能装满一车。形容粮食丰收。
(18)、穰穰满家:穰穰:丰盛。形容获得丰收,粮食满仓。
(19)、稻谷飘香:秋天稻谷成熟了,飘着阵阵香味。
(20)、华屋秋墟:壮丽的建筑化为土丘。比喻兴亡盛衰的迅速。
2、带邱字的成语有哪些
(1)、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春天萌生,夏天滋长,秋天收获,冬天储藏。指农业生产的一般过程。亦比喻事物的发生、发展过程。
(2)、秋风落叶:秋风扫尽了落叶。比喻一扫而光,不复存在。
(3)、出处:《诗经·秦风·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4)、雁是侯鸟,北方进人深秋时,雁便往温暖的南方飞去。
(5)、各有千秋:原意是都有流传下去的价值。后引申为各有所长,各有优点。
(6)、明察秋毫:明察:看清;秋毫:秋天鸟兽身上新长的细毛。原形容人目光敏锐,任何细小的事物都能看得很清楚。后多形容人能洞察事理。
(7)、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一天不见,就好象过了三年。形容思念的心情非常迫切。
(8)、秋意深浓、秋兰飘香、秋风过耳、丹枫迎秋、枫林如火、
(9)、古诗词的表现手法很多,中国最早流行,且至今常使用的传统表现手法有“赋、比、兴”。《毛诗序》说:“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
(10)、麦穗两歧:一根麦长两个穗。比喻年成好,粮食丰收。
(11)、秋荼密网:荼,茅草上的白花。秋天繁茂的茅草白花,网眼细密的鱼网。比喻刑罚繁苛。
(12)、第二步:向后台发送消息:基础知识,即可获取
(13)、(解释)看到树叶落,便知秋天到来。比喻从细微的变化可以推测事物的发展趋向。
(14)、秋荼密网:荼:茅草上的白花。秋天繁茂的茅草白花,网眼细密的鱼网。比喻刑罚繁苛。
(15)、天朗气清:意为天色明朗,大气清和。多指秋天。
(16)、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春天萌生,夏天滋长,秋天收获,冬天储藏。指农业生产的一般过程。亦比喻事物的发生、发展过程。
(17)、暗送秋波:旧时比喻美女的眼睛象秋天明净的水波一样。指暗中眉目传情。
(18)、(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二十:“叶落知秋,举一明三。”《续灯传录》:“弦动别曲,叶落知秋。”
(19)、秋色宜人:秋色:指秋天的景色。宜人:气候或温度令人舒适的;温和或温暖的。
(20)、望穿秋水:眼睛都望穿了。形容对远地亲友的殷切盼望。
3、带秋字的成语夸人
(1)、霜天红叶:红叶:槭枫等树叶,秋时变为红色,故称为红叶。
(2)、《诗经秦风 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3)、秋毫无犯:秋毫:鸟兽秋天新换的绒毛,比喻极细微的东西;犯:侵犯。指军纪严明,丝毫不侵犯人民的利益。
(4)、春生秋杀、春蛇秋蚓、春蛙秋蝉、春蚓秋蛇、洞察秋毫、
(5)、语文是语言文字、语言文学、语言文章或语言文化的综合,重中之重,基础的基础还是语言文字。
(6)、桂花飘香:指中秋前后桂花绽放,散发浓香。
(7)、冰壶秋月:冰壶:盛水的玉壶,比喻洁白。比喻洁白明净。多指人的品格。
(8)、秋季中小学(开学第一课)主题班会课件+教案
(9)、秋雨绵绵:指金秋时节的雨,预示着丰收与喜悦。
(10)、洞察秋毫:形容人目光敏锐,任何细小的事物都能看得很清楚。
(11)、秋月春风:指良辰美景。也指美好的岁月。
(12)、各有千秋:千秋:千年,引伸为久远。各有各的存在的`价值。比喻各人有各人的长处,各人有各人的特色。
(13)、春天的兰花,秋天的菊花。比喻各有所长,各有值得称赞的地方。
(14)、春去秋来:春天过去,秋天到来。形容时光流逝。
(15)、仓箱可期:仓箱:盛粮食的工具。粮仓有望装满。比喻丰收大有希望。
(16)、这一季,秋,清浅,安静。清了纸笺上的墨印,浅了岁月留下的痕迹,安静的倚在时光深处,看花开叶落,流年转换。
(17)、春华秋实:春天开花,秋天结果。比喻人的文采和德性。现也比喻学习有成果。
(18)、比喻美女的眼睛像秋天明净的水波一样。指暗中眉目传情。
(19)、一叶知秋:凭借树叶凋落,了解秋天到来。
(20)、社燕秋鸿:燕子和大雁都是候鸟,但在同一季节里飞的方向不同。比喻刚见面又离别。
4、带秋字的成语祝福
(1)、从一片树叶的凋落,知道秋天的到来。比喻通过细微的迹象,可以看到整个形势的发展趋势。
(2)、时和年丰:和:和平;年:年成;丰:盛,多。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3)、成语的意思精辟,往往隐含于字面的意义之中,不是其构成成分的意义的简单相加。
(4)、春花秋月:春天的花,秋天的月。指春秋佳景或泛指美好的时光。
(5)、秋风习习、秋高气爽、丹桂飘香、天高云淡、红叶似火、
(6)、明察秋毫、明察秋毫、不见舆薪、明察秋毫、平分秋色、
(7)、百岁千秋:一百年,一千载。形容岁月漫长,历时很久。
(8)、春兰秋菊:春天的兰花,秋天的菊花。比喻各有值得称道的地方。
(9)、秋风过耳:像秋风从耳边吹过一样。比喻与自己无关,毫不在意。
(10)、明察秋毫,不见舆薪:目光敏锐,可以看清鸟兽的毫毛,而看不到一车柴草。比喻为人精明,只看到小节,看不到大处
(11)、金色的麦田:秋天麦子成熟了,看上去一片金黄色。所以称为金色的麦田。
(12)、五谷丰登:登:成熟。指年成好,粮食丰收。
(13)、春秋无义战:春秋,指公元前722年到公元前481年我国西周的一段历史。春秋时代没有正义的战争。也泛指非正义战争。
(14)、明察秋毫:明察:看清;秋毫:秋天鸟兽身上新长的细毛。原形容人目光敏锐,任何细小的事物都能看得很清楚。后多形容人能洞察事理。
(15)、不论是学生是学习,还是成年人工作,也不论是平时语言交流,还是书面文字表达,都需要我们有一定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这就需要我们学好语文这门学科。
(16)、出自元·王实甫《西厢记》:望穿他盈盈秋水,蹙损他淡淡春山。
(17)、冰壶秋月:冰壶:盛水的玉壶,比喻洁白。比喻洁白明净。多指人的品格。
(18)、硕果累累:硕果,大的果实。累累,形容积累很多。指结的大的果实特别多。也比喻取得的优异成绩相当多。
(19)、落叶知秋:指见到落地的黄叶,知道已经是秋天快到了。
(20)、出自《楚辞·九歌·礼魂》:春兰兮秋菊,长无绝兮终古。
5、带秋字的成语和诗句
(1)、冰壶秋月:比喻洁白明净。多指人的品格。
(2)、年丰时稔:稔:庄稼成熟。年成好,庄稼大丰收。
(3)、其间有一个绝句叫:“三光日月星,四诗风雅颂”。这“六义”中,“风、雅、颂”是指《诗经》的诗篇种类,“赋、比、兴”就是诗中的表现手法。
(4)、眼睛都望穿了,常用来形容对远方亲友的盼望。
(5)、秋风过耳、丹枫迎秋、枫林如火、秋风习习带秋字的成语有哪些3春花秋月
(6)、瓜果飘香:瓜果成熟时的芳香,一般用来描写秋天。
(7)、全新升级,紧新跟课标,同人步教版教材。
(8)、秋天,追逐一抹金黄,邂逅一捧温暖,珍藏一份遇见。
(9)、平分秋色:比喻双方各得一半,不分上下。
(10)、等等带秋字的成语有哪些2金风送爽、雁过留声、秋色宜人、天朗气清、
(11)、秋水伊人偏正式;作宾语、定语;指见景思念的人。
(12)、秋毫无犯:秋毫,鸟兽秋天新换的绒毛,比喻极细微的东西;犯:侵犯。指军纪严明,丝毫不侵犯人民的利益。
(13)、秋风扫落叶:秋天的大风把落叶一扫而光。比喻强大的力量迅速而轻易地把腐朽衰败的事物扫除光。
(14)、暗送秋波:旧时比喻美女的眼睛象秋天明净的水波一样。指暗中眉目传情。
(15)、秋毫是鸟兽在秋天新长的细毛,比喻非常纤细的东西。形容军队纪律严明,对人民的利益一点也不侵犯。
(16)、449首诗古词,涵盖中小高所考有试内容。
(17)、春露秋霜:比喻恩泽与威严。也用在怀念先人。
(18)、秋风扫落叶:秋天的大风把落叶一扫而光。比喻强大的力量迅速而轻易地把腐朽衰败的事物扫除光。
(19)、金风送爽、春秋笔法、春秋鼎盛、春去秋来、叶落知秋、
(20)、千秋万代:一千年,一万代。指世世代代,时间久长。
(1)、独有千秋:独具流传久远的价值;具有独特的专长或优点,可以流传千古。
(2)、丰收在望:丰收的景象看得见。丰收:大多指农产品丰收。在:马上。望:预料希望。
(3)、译文:大片的芦苇青苍苍,清晨的露水变成霜。我所怀念的心上人啊。就站在对岸河边上。
(4)、从文学风貌论,七古的典型风格是端正浑厚庄重典雅,歌行的典型风格则是宛转流动、纵横多姿。《文章辨体序说》认为“七言古诗贵乎句语浑雄,格调苍古”,又说“放情长言曰歌”、“体如行书曰行”,二者风调互异。
(5)、橙黄橘绿:指秋季景物。宋·苏轼《赠刘景文》:“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6)、要想提高说和写的能力,首先让孩子多听多读一些趣味性、知识性、实用性的词汇。
(7)、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在用词方面往往不同于现代汉语,它代表了一个故事或者一个典故。
(8)、出自唐·杜甫《崔氏东山草堂》:爱汝玉山草堂静,高秋爽气相鲜新。有时自发钟磬响,落日更见渔樵人。
(9)、明察秋毫,不见舆薪:目光敏锐,可以看清鸟兽的毫毛,而看不到一车柴草。比喻为人精明,只看到小节,看不到大处。
(10)、落叶知秋:看到地上的黄叶就知道秋天来临。比喻通过某一迹象便可预测形势的发展变化。
(11)、春花秋月:春天的花朵,秋天的月亮。泛指春秋美景。
(12)、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大王之入武关,秋毫无所害,除秦苛法,与秦民约法三章耳。
(13)、金风玉露:指秋天的景物。唐·李商隐《辛未七夕》诗:“由来碧浪银河畔,可要金风玉露时。”
(14)、春兰秋菊:春天的兰花和秋天的菊花。多比喻物擅其长,各具其美。
(15)、原指女子暗中以眉目传情。现也比喻暗中勾勾搭搭。
(16)、译文:这年的时光什么时候才能了结,往事知道有多少!
(17)、五谷飘香:五谷指粮食,五谷即稻黍稷麦豆。秋天粮食成熟了,飘着香味。
(18)、只有让孩子不停地积累,胸中有了库存——丰富的词汇量,才能够全面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19)、56套(教师公开课)精美PPT模板,让你脱颖而出
(20)、出自《诗经·王风·采葛》: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1)、疾风扫秋叶:比喻力量强大、行动迅速,象暴风扫除落叶一样。
(2)、秋高气爽:形容秋季晴空万里,天气清爽。
(3)、秋兰飘香:指中秋前后兰花绽放,散发浓香。
(4)、出自明·冯梦龙《挂枝儿·私窥》:眉儿来,眼儿去,暗送秋波。
(5)、秋风过耳:象秋风从耳边吹过一样。比喻与己无关,毫不再意。
(6)、春秋无义战:春秋时代没有正义的战争。也泛指非正义战争。
(7)、秋风团扇:秋风起后,扇子就用不到了。旧时比喻不再受男子宠爱的女子。
(8)、多故之秋:多故:多变乱多患难;秋:指某个时期。指多事故多患难的时期。
(9)、明察秋毫:明察:看清;秋毫:秋天鸟兽身上新长的细毛。原形容人目光敏锐,任何细小的事物都能看得很清楚。后多形容人能洞察事理。
(10)、词汇,是构成语言的基本材料。也是能够独立应用的最小语言单位。
(11)、出自西汉·刘安《淮南子·说山训》:以小明大,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睹瓶中之冰,而知天下之寒。
(12)、一叶知秋、春种秋收、春兰秋菊、春花秋月、秋色宜人、
(13)、春蚓秋蛇:比喻字写得不好,弯弯曲曲,象蚯蚓和蛇爬行的痕迹。
(14)、落叶知秋:看到地上的黄叶就知道秋天来临。比喻通过某一迹象便可预测形势的发展变化
(15)、
(16)、叶落知秋:比喻从细微的变化可以推测事物的发展趋向。
(17)、秋毫之末:鸟兽在秋天新长的细毛的尖端。比喻极微小的东西或极细微的地方。
(18)、望穿秋水 (wàngchuānqiūshuǐ)
(19)、霸气横秋:霜:秋霜。气:志气。比喻志气凛然,像秋霜一样严峻。
(20)、秋色平分:比喻双方各得一半,不分上下。
(1)、洞察秋毫:洞察:看得很清楚;秋毫:鸟兽秋天身上新生的细毛,比喻极其细小的事物。形容人目光敏锐,任何细小的事物都能看得很清楚。
(2)、一叶报秋:比喻通过个别的细微的迹象,可以看到整个形势的发展趋向与结果。同“一叶知秋”。
(3)、每只天需3~5分钟读跟视频打卡即可!简单轻松!
(4)、暗送秋波:旧时比喻美女的眼睛象秋天明净的水波一样。指暗中眉目传情。
(5)、金风送爽:金风:指秋天的风。古时以阴阳五行解释季节,秋为金。秋风带来了凉意。
(6)、出自南唐·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7)、华:古同“花”。春天盛开的花;秋天结的果。比喻文采和德行。有时也比喻学问和品德修养之间的关系。
(8)、出处:《淮南子·说山训》:“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