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孔子关于道德的名言警句
1、孔子说的关于道德的名言
(1)、引申为:做人一定要有美好的德行,其实这正是自古以来的做人之本。
(2)、孔子说:“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也。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季氏》
(3)、解读:品行端正的人,心胸守着正理,坦荡宽舒;品行不端的人,心怀鬼胎,一天到晚感到不安。
(4)、0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做人要厚道踏实,不要过分追求物质享受。一个人有权有钱没有内在也不过是个“暴发户”。不要为了追求浮华,忘记自己的本心,丢掉自己的良心。钱财等身外之物,今天得到了明天有可能失去,只有装进内心的知识、品德才是最珍贵的财富。
(5)、(释义)孔子说:“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单的,必定有志同道合的人来同他做伙伴。”
(6)、C.提出“中庸”这一中国传统文化最高价值原则的人是孔子
(7)、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8)、翻译:自己所不想要的事物,就不要强加给别人。
(9)、装饰也与美德不相容,因为美德是灵魂的力量和愤怒。
(10)、《关罘,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摘孔子《论语》
(11)、翻译:父母活着的时,子女不远游外地;即使出远门,也必须要有一定的去处。
(12)、(释义)孔子说:“有志之士、仁德之人,不贪生怕死而损害仁德,肯勇于牺牲自己来维护仁德。”
(13)、任何事物都不如习惯那样强有力。--------奥维德
(14)、孔子说:“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里仁》
(15)、D项,拿破仑颁布“大陆封锁令”不能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未能顺应当时的时代潮流。
(16)、天赋如同自然花木,要用学习来修剪。——培根
(17)、(如果三个人一同走路,其他两个人中一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他们有优点,我就学习,他们有缺点,我就作为借鉴而改掉。)
(18)、孔子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思想家,留下了许多名言警句。下列孔子的名言中不属于谈理政的是( )
(19)、(如果对这种行为能够容忍,那么还有什么行为不能容忍呢?)
(20)、释义:君子吃饭无求过饱,……做事要勤奋,说话要谨慎,并能接近有道理的人,向他学习,以纠正自己的缺点,这就可以说是好学的人了。
2、孔子关于道德修养的名言
(1)、君子之为利,利人;小人之为利,利已。——明·方孝孺
(2)、礼是仁的载体。 哪怕是日常生活中最普通的行为也可以带有礼仪的性质,而这正是人类行为与动物行为的区别之所在。 孔子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如果仁是成为一个具有关爱之心的人,那么,学习礼仪就是学习关爱的行为方式。仁是电,礼就是电线。 “恭而无礼则劳(劳倦),慎而无礼则思(懦弱),勇而无礼则乱(闯祸),直而无礼则绞(刻薄)。” 礼,是让我们做到中庸之道的最佳修炼途径。
(3)、(君子普遍地团结众人,而不只是亲近少数几个人,小人则只勾结少数几个人,而不和大家亲近。)
(4)、翻译:温习过去的东西并且由其中获得新的领悟,过去的事是可以作为老师的。
(5)、君子之道,暗然而日章;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与入德矣。(《中庸》)
(6)、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谓之学矣。(《论语》)
(7)、解释:聪明人喜爱水,有仁德者喜爱山;聪明人活动,仁德者沉静。聪明人快乐,有仁德者长寿。
(8)、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
(9)、孔子语录:《关睢》,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摘孔子《论语》
(10)、正确的道路是这样:吸取你的前辈所做的一切,然后再往前走。——列夫·托尔斯泰
(11)、解释:在路上听到传言就到处去传播,这是道德所唾弃的。
(12)、(如果对这种行为能够容忍,那么还有什么行为不能容忍呢?)
(13)、孔子语录: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摘孔子《论语》
(14)、(译文)孔子说:到了寒冷的季节,才知道松柏是最后凋谢的。
(15)、树德莫如滋,去疾莫如尽。《左传·哀公元年》
(16)、(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承认不知道,这才是求知的正确态度。)
(17)、释义:《诗经》说:“茂盛的桃树开着鲜艳的花朵,这位姑娘出嫁了,能与婆家和睦相处。”(蓁:zhen第一声,茂盛。)
(18)、0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不要轻视小瞧别人,我们常说“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世界如此之道,你并不是世界的中心。做人学会谦卑,只有空杯子才能盛满水,也只有把自己姿态放低才能学到东西。
(19)、(释义)孔子说:“赤手空拳和老虎搏斗,不用船只而趟水过大河,这种死了都不后悔的人,我不同他共事。同沃共使的一定要是遇事谨慎小心,喜欢动脑子想点子来完成任务的人。”推荐阅读:鲁迅先生的经典名言警句大全
(20)、施诸已而不愿,亦勿施于人。——摘孔子《中庸》
3、孔子关于道德的名言警句摘抄
(1)、(孔子从四个方面教育学生:学习文化,修养德行,忠诚不渝,言行一致。)
(2)、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3)、释义:君子普遍地团结众人,而不只是亲近少数几个人;小人则只勾结少数几个人,而不和大家亲近。
(4)、(不愿意别人加给自己的,也不要加给别人。)
(5)、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陈寿《三国志》
(6)、(爱好学习接近智慧,努力行善接近仁德,知道耻辱就接近勇敢。)
(7)、读书是易事,思索是难事,但两者缺便全无用处——富兰克林
(8)、养身莫过于养性,养性莫过于养德。中国谚语
(9)、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孟子
(10)、C.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志见出师表,好为梁父吟——诸葛亮
(11)、B项,严复是清末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翻译家和教育家;伏尔泰是法国启蒙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史学家,可知两人同属于思想领域,当选。
(12)、(释义)孔子说:“君子不因为一个人有几句正确言论就推荐他,也不因为一个人品德不好就废弃他的正确言论。”
(13)、《论语·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14)、引申为:一个人上进与否在于他会不会自我反省。
(15)、唯一能持久的竞争优势是胜过竞争对手的学习能力。——盖亚斯
(16)、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陶渊明
(17)、释义:一个人不应该发愁没有官位俸禄,而应该发愁没有为官的本领。不应该发愁别人不了解自己,而应追求能够让别人了解自己的才能。(患:担心,忧虑。莫:没有。)
(18)、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译文:要做好工作,先要使工具锋利。比喻要做好一件事,准备工作非常重要。
(19)、为了成功地生活,少年人必须学习自立,铲除埋伏各处的障碍,在家庭要教养他,使他具有为人所认可的独立人格。——戴尔·卡耐基
(20)、孔子说:“过而不改,是为过矣。”——《卫灵公》
4、孔子有关道德
(1)、(要依靠道德治理国家。这样就象北极星一样,虽然固定在一个地方不动,但群星却甘愿环绕在它周围。)
(2)、 误解:这句话出自《论语·里仁》,不知道有多少父母现在还抱有孩子一定要待在父母近旁的思想,这种做法连孔子都不同意。
(3)、 误解:这句话出自《论语·阳货》,一般在感情上受过伤害的男人比较喜欢用“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这半句话来忧伤感怀,坚决不承认自己的错误。但是,却没有几个男人能说出后半句:“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稍有些古文阅读能力的人都知道,这句话并非歧视女性,孔子也并非男尊女卑的始作俑者。
(4)、孔子语录: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摘孔子《论语》
(5)、人在智慧上应该是明豁的,道德上应该是清洁的,身体上应该是清洁的。
(6)、如果不想在世界上虚度一生,那就要学习一辈子。——高尔基
(7)、孔子说:“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卫灵公》
(8)、《论语:雍也篇》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9)、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译文:颜回这个人很好学。为人不迁怒他人,不重复犯(同样的)错。
(10)、德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智慧的德,另一种是行为的德。前者是从学习中得来的,后者是从实践中得来的。——亚里士多德
(11)、(所谓意念诚实,就是说不要自己欺骗自己,象厌恶难闻气味那样厌恶邪恶,象喜爱美丽的女子一样喜爱善良,这样才能说心安理得,所以君子在一个人独处时必定要谨慎。)
(12)、(解析)A项,孔子是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开创了私学;但丁是意大利诗人,现代意大利语的奠基者,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先驱,可知两人不属于同一个领域。
(13)、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
(14)、一切都要依从于“礼”,而不是顺从父母的喜怒与个性。
(15)、天才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爱迪生
(16)、A.与国咸休,安富尊荣公府第;同天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孔子
(17)、释义:不愿意别人加给自己的,也不要加给别人。(诸:之于。)
(18)、译文:父母活着的时,子女不远游外地;即使出远门,也必须要有一定的去处。
(19)、(我从十五岁开始致力于学习,三十岁便能自立于社会了,四十岁对各种事理不再迷惑不解,五十岁懂得了自然界的规律,六十岁对听到的事情能领会贯通,并能辨别是非真伪,七十岁时做事能随心所欲,但又不会超出礼法的规范。)
(20)、如果服从了命令,父母亲就会有危险;不服从命令,父母亲就安全;那就不应该服从命令,而应该“犯上”。
5、孔子道德经典语录
(1)、如果服从命令,父母亲就会遭受耻辱;不服从命令,父母亲就会荣耀显扬,那就不应该服从命令,而应该“犯上”。
(2)、(解析)D项对联赞颂的是李白,不是苏轼。其他选项都正确。
(3)、(天地的法则用一句话就可以概括,它自身诚一不贰,化育万物,不可测度。天地的法则是:广博,深厚,高超,精明,悠久,长远。)
(4)、0多言数穷,不如守中。话不是越多越好,有时候多说话反而会使自己陷入困境。与其喋喋不休,不如在沉默中好好修炼自己的内心。生活中说话要注意对象、场合,说话之前要考虑一下话能不能说,背后议论人的行为不要做。说的是别人,痛的可能是自己。
(5)、(发愤研究学问,常常忘记吃饭,一旦有所收获便又高兴地忘记了忧愁,连自己的渐趋衰老也没有感觉到。)
(6)、“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如果君父的行为是合乎道义的则从之而不犯,否则就该“当仁不让”的。
(7)、孔子说:“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8)、(释义)孔子说:“见到贤人,就想向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应该在内心自我反省有没有他那样的毛病。”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
(9)、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译文:士不可不志向远大,意志坚强,因为他肩负重任,路途遥远。
(10)、只向最顶端的人学习,只和最棒的人交往,只做最棒的人做的事。——陈安之
(11)、(不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担心的是自己不能了解别人。)
(12)、 前因后果是,孔子的一个弟子在向老师讨教。弟子问他说:老师,别人打我了,我不打他,我反而要对他好,用我的道德和教养羞死他,让他悔悟,好不好?”孔子就说:“你以德报怨,那何以报德?别人以德来待你的时候,你才需要以德来回报别人;可是现在别人打了你,你就应该“以直报怨”,以正直的态度去对待人,不卑不亢,事情该咋办咋办,以一个正确客观的态度去解决。
(13)、译文:孔子说:“君子能够坚守正道,而不是不顾是非的去讲究信用。”
(14)、关于学习企业家应该知道你的竞争对手是什么。我的竞争对手不是房地产企业,他们都是我的学习榜样,而不是竞争对手。竞争对手是真主和上帝!为什么?我要在看不清的地方找到一个清晰的未来,就是在不确定中看方向,这都是上帝和真主管的。——冯仑
(15)、孔子语录: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摘孔子《论语》
(16)、(我从十五岁开始致力于学习,三十岁便能自立于社会了,四十岁对各种事理不再迷惑不解,五十岁懂得了自然界的规律,六十岁对听到的事情能领会贯通,并能辨别是非真伪,七十岁时做事能随心所欲,但又不会超出礼法的规范。)
(17)、芝兰生于幽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改节。--------孔子
(18)、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19)、引申为:大丈夫无论何时何地豪情壮志不可夺。
(20)、(释义)孔子说:“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三种。同正直的人交朋友,同诚实的人交朋友,同见多识广的人交朋友,这是有益的。同阿谀奉承的人交朋友,同当面恭维背后诽谤的人交朋友,同花言巧语的人交朋友,便有害了。”
(1)、谁要懂得多,就要睡得少。(亚美尼亚谚语)
(2)、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摘孔子《大学》
(3)、兰芳不厌谷幽,君子不为名修。------《养正遗规》
(4)、孔子说:“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季氏》
(5)、书籍——通过心灵观察世界的窗口。住宅里没有书,犹如房间没有窗户——威尔逊
(6)、德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智慧的德,另一种是行为的德,前者是从学习中得来的,后者是从实践中得来的。——亚里士多德
(7)、(释义)君子处世以道义而行,决事循理而迎刃而解,坦然舒泰情状矣。应当有宽广的胸怀,可以容忍别人,容纳各种事件,不计个人利害得失。小人患得患失,忙于算计,又每每庸人自扰,疑心他人算计自己,所以经常陷于忧惧之中,心绪不宁!
(8)、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爱因斯坦
(9)、A.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孟子
(10)、(尊崇贤人,不重女色;孝敬父母能够尽心尽力;侍奉君主能够舍生忘死;与朋友交往能够做到说话讲信用。这样的人,虽然说没有学习过做人的道理,但我却认为他学过了。)
(11)、傲慢是人。征服我的人是军校学员,不了解我的人是自吹自擂的人。
(12)、(释义)孔子说:“君子严格要求自己,小人苛刻要求别人。”
(13)、《论语·学而》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