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鲁迅先生最经典的名言
1、鲁迅先生最经典的名言警句
(1)、我们目下的当务之急是: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
(2)、我的思绪又将我带到了一座寺院。寺院的客厅虽然宽敞,却有点幽暗。客厅前有一片小小的空地,整日沐着阳光。空地上有一个用青砖垒起的花坛,漫长的岁月,几乎褪尽了砖的颜色。每至春和景明,花坛里硕大的淡红色嫩芽便破土而出。我五月间造访时,阳光明媚,牡丹盛开,色泽鲜艳,大红、粉红红成了一团火。花坛中央开着乳白色的花朵,淡黄色的花朵煞是好看。花坛造型精巧,客人只有从房间的暗处才能欣赏到那美妙之处。斯时斯地,夫复何求?夫复何思?
(3)、 每个人都无法超越自己所处的大时代,因此我时常地感觉到自己身负的责任。作为承前启后的一代,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用自己微薄的力量去为时代作贡献。在《小英雄雨来》中,我们也看到d和人民的鱼水情,领悟到团结对于革命事业的重要作用。正如雨来对他的小伙伴所说的,“越在困难的时候我们越要团结”。在革命战争时期如此,在和平年代更是如此,只有我们团结起来才会产生巨大的合力作用。
(4)、当我幼小的时候,本就爱看快舰激起的浪花,洪炉喷出的烈焰。不但爱看,还想看清。可惜他们都息息变幻,永无定形。虽然凝视又凝视,总不留下怎样一定的迹象。
(5)、希望是附丽于存在的,有存在,便有希望,有希望,便是光明。
(6)、瑞典学院常务秘书泊尔·哈尔斯屈洛先生宣读颁奖辞:
(7)、当我沉默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
(8)、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
(9)、无论什么事,如果不断收集材料,积之十年,总可成一学者。
(10)、做一件事,无论大小,倘无恒心,是很不好的。
(11)、普通中国人需要培养审美情趣,去发现他周围有待于挖掘的美。一旦他懂得了美的意义,一旦他认识到美根本不存在于那令人讨厌的、要价四角的石板画中,甚至也不完全存在于有钱人的那些无价之宝中,一旦他认识到美就存在于他们庭院之中,正等待他从粗心懒散造成的脏乱环境中去发掘时,一种崭新的精神将会在这片美丽的大地上传播开来。
(12)、社会上崇敬名人,于是以为名人的话就是名言,却忘记了他之所以得名是那一种学问或事业。
(13)、明言着轻蔑什么人,并不是十足的轻蔑。惟沉默是最高的轻蔑——最高的轻蔑是无言,而且连眼珠也不转过去。
(14)、人类总不会寂寞,因为生命是进步的,是天生的。
(15)、怀疑并不是缺点。总是疑,而并不下断语,这才是缺点。
(16)、我们中国人对于不是自己的东西,或者将不为自己所有的东西,总要破坏了才快活的。
(17)、以无赖的手段对付无赖,以流氓的手段对付流氓。--鲁迅
(18)、过去的生命已经死亡。我对于这死亡有大欢喜,因为我借此知道它曾经存活。
(19)、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 —— 鲁迅
(20)、智识太多,不是心活,就是心软。心活就会胡思乱想,心软就不肯下辣子手……所以智识非铲除不可。
2、鲁迅先生最经典的名言名句
(1)、本文来源:央视新闻、《文史参考》、《新华日报》等
(2)、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
(3)、我们想尽办法逃避功课,您也想尽办法检查作业。您不知疲倦地批改,只是想让我们多学一些,多记一些。
(4)、唯独革命家,无论他生或死,都能给大家以幸福。
(5)、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记念刘和珍君》)
(6)、杀了“现在”,也便杀了“将来”。——将来是子孙的时代。
(7)、希望是附丽于存在的,有存在,便有希望,有希望,便是光明。——鲁迅名句
(8)、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
(9)、同是不满于现状,但打破现状的手段却不同:一是革新,一是复古。
(10)、勇者愤怒,抽刃向更强者;怯者愤怒,却抽刃向更弱者。不可救药的民族中,一定有许多英雄,专向孩子们瞪眼。这些孱头们!孩子们在瞪眼中长大了,又向别的孩子们瞪眼,并且想:他们一生都过在愤怒中。
(11)、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民主战士,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毛泽东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12)、但我也时时感到欣慰:一定会有一些人继承所有那些酷爱美的先辈,以大师的热情去追求美并把它带到较为太平的年代。
(13)、△赛珍珠居住在金陵大学的一栋别墅里,今在南京大学校内
(14)、纠缠如毒蛇,执着如冤鬼。激烈得快的,也平和的快,甚至于也颓废的快。
(15)、时间就是性命。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是无异于谋财害命。
(16)、在要求天才的产生之前,应该先要求可以使天才生长的民众。譬如想有乔木,想看好花,一定要有好土;没有土,便没有花木了;所以土实在较花木还重要。
(17)、贪安稳就没有自由,要自由就要历些危险。只有这两条路。
(18)、在赛珍珠的时代,上至政治领袖下至清洁工,无一不读她的小说。学者说,她“几乎单枪匹马地,对中国形象或多或少地更加实际的写照,以及对中国人自身新的、更亲密的、更有感染力的写照,取代了大多数美国人自己想象出来的中国和中国人形象”,“由于有了赛珍珠,美国人才开始带着同情、热爱和尊敬的目光看待中国人。”
(19)、“我一生到老,从童稚到少女到成年,都属于中国。”
(20)、上人生的旅途吧,前途很远,也很暗,然而不要怕,不怕的人的前面才有路。
3、鲁迅先生的经典名言有哪些
(1)、做一件事,无论大小,倘无恒心,是很不好的。
(2)、一个人的生命是可宝贵的,但一代的真理更可宝贵,生命牺牲了而真理昭然于天下,这死是值得的。 —— 鲁迅
(3)、人类总不会寂寞,因为生命是进步的,是天生的。
(4)、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然而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以时间的流驶,来洗涤旧迹,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在这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中,又给人暂得偷生,维持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记念刘和珍君》
(5)、怀疑并不是缺点。总是疑,而并不下断语,这才是缺点。
(6)、敌人是不足惧的,最可怕的是自己营垒里的蛀虫,许多事都败在他们手里。因此,就有时会使我感到寂寞,我的确常常感到焦烦,但力所能做的,就做,而又常常有“独站”的悲哀。
(7)、我们目下的当务之急是: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
(8)、曾经阔气的要复古,正在阔气的要保持现状,未曾阔气的要革新,大抵如此,大抵!
(9)、她的童年与中国孩子别无二致,平日穿中式罩衫和布鞋,吃中国食物,甚至先学会了汉语,母亲才教她英文。她缠着保姆王阿妈讲龙王鬼怪的传说,稍大一点,又在自家厨子那里翻完了《白蛇传》、《红楼梦》等经典书籍。
(10)、阿Q不独是姓名籍贯有些渺茫,连他先前的“行状”也很渺茫。
(11)、 世界文学中有许多经典的儿童形象。譬如都德的《最后一课》写到他童年时期用自己的母语上最后一次课的情况,真切地表达自己对母语的感情以及国土沦陷时的痛苦哀伤之情。伟大的短篇小说家契诃夫也创造了不少的经典儿童形象,比如说《万卡》和《瞌睡》中的小男孩、小女孩,他们受到地主深重的压迫,俄国农奴制造成了许多人生悲剧。这些文学史上悲惨的儿童形象提醒我们:在一个悲惨的时代,一个人没有办法按自己的意愿来自由地成长,活下去也非常艰难。这些活生生的形象总是在控诉着时代的罪恶、制度的罪恶,促使我们去为自由、平等奋斗。
(12)、扩展资料: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原字豫山,后改豫才,曾留学日本仙台医科专门学校(肄业)。“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浙江绍兴人。
(13)、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我只觉得所住的并非人间。
(14)、输入词句进行全文检索后,能检索到其对应文章出处,包括发表刊物、发表时间,以及相关的段落。
(15)、上人生的旅途罢。前途很远,也很暗。然而不要怕。不怕的人的面前才有路。
(16)、巨大的建筑,总是一木一石叠起来,我们何尝做做这一木一石呢?我时常做些零碎事,就是为此。
(17)、枣树,他们简直落尽了叶子。先前,还有一两个孩子来打他们别人打剩的枣子,现在是一个也不剩了,连叶子也落尽了,他知道小粉红花的梦,秋后要有春;他也知道落叶的梦,春后还是秋。
(18)、唐朝人早就知道,穷措大想做富贵诗,多用些"金""玉""锦""绮"字面,自以为豪华,而不知适见其寒蠢。真会写富贵景象的,有道:"笙歌归院落,灯火下楼台",全不用那些字。
(19)、课堂上,我们喜欢窃窃私语、喜欢走神发呆,喜欢看各种校园小说。我们以为您不知道,可您总是千里眼、顺风耳,对每一处风吹草动都了如指掌。
(20)、我的确时时解剖别人,然而更多的是无情地解剖我自己。
4、鲁迅先生最经典的名言有哪些
(1)、一定会有一些人继承所有那些酷爱美的先辈,以大师的热情去追求美并把它带到较为太平的年代。
(2)、“你真这么看?我也是这样想的!这是我以前每天都看到的故乡街巷,但是,”画家叹息一声,“这是我为消遣而画的,这画不能卖掉。”
(3)、我觉得坦途在前,人又何必为了一些小障碍而不走路呢?
(4)、敌人是不足惧的,最可怕的.是自己营垒里的蛀虫,许多事情都败在他们手里。
(5)、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6)、1892年,赛珍珠在美国出生,这个伴随她一生的中国名字来自她的英文名:pearl(珍珠)——意取《圣经》中“才德的女性价值远胜于珍珠”,赛则是父姓第一个音节的发音。
(7)、一个人的生命是可宝贵的,但一代的真理更可宝贵,生命牺牲了而真理昭然于天下,这死是值得的。 —— 鲁迅
(8)、只看一个人的着作,结果是不大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优点。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致颜黎民》
(9)、虽然这儿的千百万在贫困中挣扎的人们,一直都在为一口饭而终日辛劳,但我知道,无论如何,人不能仅靠植物生活。我们最需要的是那些大家都能自由享用的美——澄塘霞影,婀娜的花卉,清新的空气,可爱的大自然。
(10)、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鲁迅《为了忘却的纪念》
(11)、对老师的这些“口头禅”,学生时代的我们总是不珍惜。现在回头来看,才发现是那么温馨,难以忘怀!
(12)、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
(13)、有网友表示,鲁迅先生再也不用莫名背锅了……
(14)、巨大的建筑,总是一木一石叠起来,我们何尝做做这一木一石呢?我时常做些零碎事,就是为此。
(15)、当我沉默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
(16)、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17)、使一个人的有限的生命,更加有效,也即等于延长了人的生命。
(18)、愈艰难,就愈要做。改革,是向来没有一帆风顺的。
(19)、现在的青年最要紧的是“行”,不是“言”。 —— 鲁迅
(20)、我们中国人对于不是自己的东西,或者将不为自己所有的东西,总要破坏了才快活的。
5、鲁迅先生最经典的名言是什么
(1)、我的确时时解剖别人,然而更多的是无情地解剖我自己。
(2)、 历险记、探险记都是讲述人如何以勇气和智慧克服重重障碍实现梦想。前些年,有一部很红的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它模仿中国古典小说的章节结构,每集都以“我一定会回来的”结局。喜羊羊总是被抓,最后总是机智突围。这个模式深受小朋友的喜爱,它包含了我们民族的审美意识——喜欢弱者战胜强者。新疆地区的阿凡提形象也体现了这种审美意识。阿凡提总能战胜地主表明了“虽然我是弱者,我无产物地位;你是一个地主,有很多财产,但是智慧站在弱者这一边”。因此我们在孙悟空、喜羊羊或者阿凡提这些角色身上看到中华民族的喜好,弱者以智慧战胜强者,我们对弱者的机智津津乐道。
(3)、走上人生的路途吧。前途很远,也很暗。然而不要怕,不怕的人面前才有路。
(4)、人生最痛苦的是梦醒了无路可以走。做梦的人是幸福的;倘没有看出可走的路,最要紧的是不要去惊醒他。
(5)、我寄你的信,总要送往邮局,不喜欢放在街边的绿色邮筒中,我总疑心那里会慢一点。
(6)、我们目下的当务之急,是: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苟有阻碍这前途者,无论是古是今,是人是鬼,是《三填五典》,百宋千元,天球河图,金人玉佛,祖传丸散,秘制膏丹,全都踏倒他。
(7)、幼稚对于老成,有如孩子对于老人,决没有什么耻辱的,作品也一样,起初幼稚,不算耻辱的。
(8)、生了孩子,还要想怎样教育,才能使这生下来的孩子,将来成一个完全的人。
(9)、生死符乃逍遥派的独门暗器!让你求生不得求死不能,哪怕你有金刚不坏之体,哪怕你有深厚无比的内功。只要老师喊出这句话:“明天叫你家长来!”你便再不敢多说一个字,不敢再多看他一眼。低下头,满脑子都是:“我该怎么和你家里说?”
(10)、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记念刘和珍君》
(11)、做一件事,无论大小,倘无恒心,是很不好的。
(12)、不是很大的鞭子打在背上,中国自己是不肯动弹的。--鲁迅
(13)、 回到当下,现在的儿童处在和平时代,尤其是北京这种大城市里的儿童,基本上已经和当年非常具体的农村生活脱离了关系。当小孩在农村里长大,他要去探索大自然里面未知的事物;而城市里的生活教育侧重于教给小孩已知的事物。他们在动物园里认识动物,在公园里认识花草树木,他们所认知的自然界非常有限。就拿游泳举例,雨来在河里游泳,而今天的小孩在游泳池里游泳。在河里游泳需要面对各种各样的、突如其来的风浪,而从现实的角度来考察,这样的游泳也是比较危险的;而游泳池风平浪静,连水深都标得清清楚楚。在这种情况下,小孩的独立能力也被迫降低。对比之前,他们拥有更好的受教育条件,同时他们也失去了去河里学游泳、认识大自然的机会,也避免了相应的风险。身为教育者,我尤其看中雨来身上的勇气和沉着。我们要面对生活,面对社会快速变化的巨大压力,勇气的培养十分紧要。通过阅读《小英雄雨来》《花木兰》《西游记》以及希腊神话、英雄史诗等古今中外的知名作品,我们可以在精神上培养英雄主义气质和爱国主义气质。我们一方面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年代,另一方面也要把爱国主义精神像火炬一样代代传承。除战争外,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混乱以及自然的灾害——地震、洪水、饥荒,还有各种灾难和疾疫等,我们要有强大的心理和勇气去面对漫漫人生。
(14)、敌人是不足惧的,最可怕的是自己营垒里的蛀虫,许多事情都败在他们手里。
(15)、中国一向就少有失败的英雄,少有韧性的反抗,少有敢单身鏖战的武人,少有敢抚哭叛徒的吊客;见胜兆则纷纷聚集,见败兆则纷纷逃亡。《鲁迅杂文选》
(16)、此外,中国年轻的一代中,又很多人的思想似乎尚未成熟,他们的表现让人感到惊愕。他们既然怀疑过去,抛弃传统,也就不可避免地抛弃旧中国那些无与伦比的艺术品,去抢购许多西方的粗陋的便宜货,挂在自己的屋里。这个国家的许多特色是我们所热爱的,而现在中国的古典美谁来继承?盲目崇洋所带来的必然堕落怎样解决?难道说随着人们对传统的抛弃,我们也必须失掉庙宇的斗拱飞檐吗?
(17)、做一件事,无论大小,倘无恒心,是很不好的。
(18)、贪安稳就没有自由,要自由就要历些危险。只有这两条路。
(19)、“其实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句话是鲁迅先生在《故乡》一文中的一句经典名言,创作的年代是1921年,正是中华民国早期,当时的社会状况是中国革命现实层面上已经成功,推翻了清王朝,但是当时的农村人口很多,而且深受封建社会思想控制的流毒。
(20)、无论从那里来的,只要是食物,壮健者大抵就无需思索,承认是吃的东西。惟有衰病的,却总常想到害胃,伤身,特有许多禁例,许多避忌;还有一大套比较利害而终于不得要领的理由,例如吃固无妨,而不吃尤稳,食之或当有益,然究以不吃为宜云云之类。但这一类人物总要日见其衰弱的,自己先已失了活气了。
(1)、一个人的生命是可宝贵的,但是一代的真理更可宝贵,生命牺牲了而真理昭然于天下,这死是值得的。
(2)、生命的路是进步的,总是沿着无限的精神三角形的斜面向上走,什么都阻止他不得。
(3)、 第二部分写雨来上夜校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其中有两句话是在书中反复出现的,“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这句话最先是老师教给雨来的;后来雨来被敌人抓住后,鲜血染红的正是这句话。这当然是巧合,是作家的写作技巧,鲜血滴在这两句话上,这叫“画龙点睛”,突出了作品的爱国主题,强化了雨来的爱国深情。值得一提的是,雨来的爸爸是民兵,舅舅也是民兵,反映当时晋察冀边区的壮年男子去参加革命是常有的事。十二岁的小孩能够在亲人身上汲取力量,从小知道要去掩护交通员,这便是“身教重于言教”。家庭氛围、学校教育、大时代环境以及爱国传统,共同创造了一个小英雄雨来。
(4)、一滴水,用显微镜看,也是一个大世界。--鲁迅
(5)、我们想尽办法逃避功课,您也想尽办法检查作业。您不知疲倦地批改,只是想让我们多学一些,多记一些。老师,辛苦您了!
(6)、现在的青年最要紧的是“行”,不是“言”。 —— 鲁迅
(7)、“在哪儿?在哪儿?”园丁紧紧抓住锄把叫道。
(8)、岂有豪情似旧时,花开花落两由之。——鲁迅《悼杨铨》
(9)、当上课铃声响起,老师走进教室,发现班里还一片片乱哄哄,同学根本不搭理他。老师便扬起手,往黑板上重重敲两下,此招名曰敲山震虎,班里顿时安静下来,胆子小的同学还会被吓到一身冷汗。
(10)、友谊是两颗心真诚相待,而不是一颗心对另一颗心敲打。 —— 鲁迅
(11)、 中国文学中,少年儿童形象不算很多,但也有一些妇孺皆知的形象。比如《西游记》中的孙悟空,他在整部作品中不断成长。一开始是猴子,身上体现的是猴性、动物性。《西游记》的作者虽然没有掌握达尔文的进化论,但是他凭直觉,将猴子与人的形象的相通之处表达了出来。后来孙悟空成了弼马温,开始熟悉马性。《西游记》中的“马”很重要——师徒四人和一匹马,这是作者埋藏的伏笔,孙悟空当弼马温为他后来驾驭白马积聚了潜力。经过重重的磨难后成为孙行者,成了一个脚踏实地的人。大闹天宫时孙悟空一个跟头就腾云驾雾十万八千里,最后却一步一脚印地护送唐僧取经。在这样的故事叙述中,孙悟空的猴性慢慢被克服,人性慢慢生长。我们喜欢孙悟空是多方面的,他可爱、向往自由,同时也不断成长,有责任心。
(12)、您严防死守,不让我们谈恋爱,说上大学了,我们就自由了;可是我们上了大学后,您又说等到工作后,我们就自由了。现在我们终于毕业走向社会了,而我们却发现,真正的自由其实在学生时代。
(13)、巨大的建筑,总是由一木一石叠起来的,我们何妨做做这一木一石呢?我时常做些零碎事,就是为此。
(14)、不过,不少网友在获悉该消息后,急忙去验证“鲁迅说过的话”,造成该系统持续崩溃。截至笔者发稿,该查询功能仍然表现不太稳定,时而查询成功,时而服务器报错。
(15)、日子一久,只落得麻痹了翅子,即使放出笼外,早已不能奋飞。现在总算脱出这牢笼了,我从此要在新的开阔的天空中翱翔,趁我还未忘却了我的翅子的扇动。
(16)、贪安稳就没有自由,要自由就要历些危险。只有这两条路。
(17)、有地方特色,倒容易成为世界的。即为被别国所注意。(鲁迅)
(18)、我又愿中国青年只是向上走,不必理会这冷笑和暗箭。曾经阔气的要复古,正在阔气的要保持现状,未曾阔气的要革新,大抵如此,大抵!人类总不会寂寞,因为生命是进步的,是天生的。
(19)、1921年,赛珍珠随丈夫布克来到南京,布克创办了金陵大学农业经济系,赛珍珠则在金陵大学、国立中央大学等校教授英文和教育学。徐志摩、梅兰芳、胡适、林语堂、老舍等人都曾是她家的座上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