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典语录>名言警句>写一句关于老师的名言(144条)

写一句关于老师的名言(144条)

时间:2023-11-27 10:05:58 名言警句 本文作者:admin
  • 相关推荐

写一句老师的名言

1、写一句有关老师的名言

(1)、(简介)陶行知(1891年10月18日-1946年7月25日),安徽省歙县人,中国人民教育家、思想家,伟大的民主主义战士,爱国者,中国人民救国会和中国民主同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

(2)、我们要像海绵一样吸收有用的知识。——加里宁

(3)、如果某位同学上课违反了课堂纪律,是批评制止,还是对他赏识一番给他几块糖吃?答案不言自明。如果犯了错误还给糖吃,课堂非反了天不可。

(4)、“我反思自己的专业水平确实还有待提高,但足够优秀的老师就真能解决所有问题,教好来自形形色色家庭的学生吗?”郑启乐说。

(5)、在金波看来,“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是对教师的激励——教师要不断提高教育水平。那些“会教”的、“能教好”的老师,也是逐步成长起来的。如果在教育教学中遇到了困难,学生没有取得自己期望的进步,教师应反思自己还有哪些地方做得不够好,及时总结提高,选择更合适有效的教育方法和策略,从而达到教育目的。那么,就不仅是学生进步了,教师也进步了。

(6)、老师更应该做一只电灯泡,能够给别人带来光明,自己也可以得到源源不断的电流供应。因为,老师也是有血有肉有生命、有家有口有感情的人啊!

(7)、现在已经有了一个高大上的词,叫赏识教育。而且,一般还要引经据典,说一说陶行知“三块糖”的故事。

(8)、 “我们更应该看到,我们的家长们教一两个孩子教不好,却反过来要求一个教师教几十个孩子能教好,这到底是谁在不负责任?”湖南省浏阳市浏阳河中学教师周芳元认为,无端地夸大教师的作用,用不切实际的言语去要求教师,并不能彻底改变孩子们的教育效果。相反,每一个人都从自身做起,更多地想到我为教育做了什么,为孩子的成长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凝聚“向生力”,才会有孩子更加灿烂的明天。

(9)、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如果这是教师的自励,我对这样的教师表达十二分的崇敬;如果有人以此苛求教师,我对这样的苛求者表示十二万分的鄙夷!”甚至有特级教师这样说道。老师为何最反感“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还有哪些教育名言,让老师“厌烦”?

(10)、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实验中学校长李镇西也曾经表示,这句话本来的含义,应该是强调教育者对孩子的一种责任与信念,和教育者基于这种责任与信念对自己的严格要求。这份责任、信念与严格要求,让许多教育者创造了“教育奇迹”,这在古今中外的教育实践中不乏生动的案例。因此这句话不能简单地否认,而应该承认它有一定的真理性:不要轻易对任何学生丧失信心。但是,这句话只是教育者的严于律己,而非一种教育评价标准。

(11)、模拟课堂比赛每位选手的展示分为两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时间为3分钟,选手简要说明该节课的教学思路(教学设计)、教学的重点、难点及其处理方法。第二环节时间为10分钟,选手利用CAI课件讲授该节课中的某个教学重点或难点内容,在讲解时要充分展示CAI课件。从教师口语、教态、授课内容设计、重难点把握、教学方法、多媒体使用、板书设计等多方面对选手进行综合考核。

(12)、获得模拟课堂教学决赛单项奖文科组的是文学院,理科组的是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13)、与其找糊涂导师,倒不如自己走,可以省却寻觅的功夫,横竖他也什么都不知道。——鲁迅

(14)、 不精通业务的教师,当然是一个不称职的教师;没有高尚的品德,思想作风不好的教师,同样是一个不称职的教师。

(15)、老师并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凭什么就要求老师必须要清贫、要寂寞?将老师和清贫划上等号,让老师安于清贫,这对老师是不公平的。

(16)、说“有”,是因为在现在的评价背景下,即使老师“会教”,可“教不好的学生”仍然大批量地存在。道理很简单:无论高考还是中考,都是选拔性考试,其目的就是要让一部分学生被淘汰,即被“教不好”——都教“好”了,还怎么“选拔”?

(17)、意思就是如果我有300亩水田的话,能自力更生,怎么会来做你们这群孩子的头呢,以此来表达自己的不满,现在孩子们不听话的时候,许多老师也会用这两句话来表达自己的不满。

(18)、一般青年都是异常真挚异常爽直的。——加里宁

(19)、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苏霍姆林斯基

(20)、教师的成功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先生之最大快乐,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中〕陶行知《陶行知教育文选》

2、写一句关于老师的名言

(1)、当教师必不可少的、甚至几乎是最主要的品质,就是要热爱儿童。——〔苏〕赞科夫《和教师的谈话》

(2)、人非生而知之,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韩愈。

(3)、靖康之变后,宋徽宗听说宋高宗即位,便叫秦桧向金兵首领示好,表示愿意通知宋高宗来解救自己,还愿意让子子孙孙都向金兵朝贡,但宋徽宗处境并没有变好,反倒是秦桧却因此开始被女真族优待,还被任命为了金兵的参谋军事。后来。秦桧回到了宋朝,便主张与金兵议和了。以致于后来,他编造“莫须有”的罪名,杀害抗金名将岳飞。不过,也有些人认为虽然以“莫须有”的罪名陷害岳飞的主谋其实是赵构,是赵构害怕岳飞直捣黄龙救回他的父亲与哥哥回来,他自己便无法再继续当皇帝了。

(4)、古之学者必严其师,师严然后道尊。——欧阳修

(5)、有人把教师比喻成蜡烛,照亮了别人燃烧了自己。我认为只有此时,我们才真正拥有了一切。

(6)、教育事业是最祟高最动人的事业之一。——加里宁

(7)、 露珠不愿跟珍珠比美,只顾默默地滋润绿叶和鲜花。

(8)、 严于己,而后勤于学生,这个无愧为教师的天职。

(9)、享受人文的课堂,享受动感的课堂,享受智慧的课堂。

(10)、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知教学。——〈礼记〉

(11)、教育是对于受教育者心理上所施行的一种确定的、有目的的和有系统的感化作用,以便在受教育者的身心上养成教育者所希望的品质。……如培养一定的世界观、道德和人类公共生活规范,养成一定的性格和意志、习惯和兴趣,发展一定体力上的本质等等。——加里宁

(12)、但让他无奈的是,工作中固然有收获,有成就感,但一切似乎永远也不能完全让人满意。“我无法教好所有的学生,成绩差的依旧大有人在,有不当行为的也为数不少。”

(13)、其实秦桧在当官最开始的时候并不是后来的那个模样,秦桧一开始是主张抗金的,他上奏皇帝,认为对于金军应该“不宜示怯,以自处削”,建康元年,金兵包围了开封,要求北宋割让三个镇给他们,秦桧还上奏说:“应加强京城守备,对其不予理睬,最多只能割一地”!后来金兵再次进犯京城,要求割地时,秦桧还表示坚决反对,为此他还得到了皇帝的赏识。

(14)、但是现在,这句话被曲解为让每个学生都一样好,学生成绩不好或者行为不端,不是学生的问题,而是老师“不会教”,“这显然违背了全面看待事物的基本方法,很荒谬,极不公平”。

(15)、郑启乐是一名学校的教师,工作之初,他就时常在各种会议和讲座上听到陈鹤琴先生的名言:“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成为郑启乐职业生涯中最初的成长动力。

(16)、凡是创造自己幸福的人,应该做全体工人和农民的幸福的匠人和创造者。当他成为一切人幸福的匠人时,他就会成为自己自身幸福的匠人了。——加里宁

(17)、教师要以东风化雨之情,春泥护花之意,培育人类的花朵,绘制灿烂的春天。

(18)、自此以后秦桧便主张与金兵议和了,他还陷害岳飞等一批抗金将领,被百姓诟病。还被修筑跪像放置在岳飞墓前,彻底身败名裂。但你知道吗?秦桧最出名的并不只有这些事迹,还有两句随口作的诗,至今许多老师还把这两句诗当作口头禅。

(19)、愿我们的老师在创造性工作中理解教育的真谛,愿我们的孩子在自主性学习中享受童年的快乐。

(20)、“教好”又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并不是要求把所有学生都教成爱迪生和爱因斯坦,而是坚定教育信念。这句话只是教育者的严于律己,而非一种教育评价标准。

3、写出老师的名言

(1)、女孩小新被同学诬陷偷了东西,老师告诉她,如果她再不承认就叫家长。

(2)、社会主义是科学和文化的社会。要成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当之无愧的成员,应当努力地和好好地学习,获得很多的知识。——加里宁

(3)、培养青年要尊重劳动者和劳动人民的感情。——加里宁

(4)、为学莫重于尊师。——谭嗣同《浏阳算学馆增订章程》

(5)、当上了老师才发现,其实根本就没有人理你。就算有人扫你一眼,目光里也往往透出轻视,让你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6)、知识是必须补充的。当教师的人不仅是教师,同时也是学生。——加里宁

(7)、主要的是要诚实地对待学生们,检点自己,把我们的孩子们教育成为真正是优良的、真正是社会主义的公民,即诚挚的、勇敢的、富于同志情谊的,在儿童心理和儿童可能范围内遵守纪律的人。——加里宁

(8)、译文:春蚕直到死去都在吐丝,蜡烛直到把自己烧成灰烬之后才流干眼泪。

(9)、赞美老师的诗句: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唐)杜甫《春夜喜雨》

(10)、其实秦桧在当官最开始的时候并不是后来的那个模样,秦桧一开始是主张抗金的,他上奏皇帝,认为对于金军应该“不宜示怯,以自处削”,建康元年,金兵包围了开封,要求北宋割让三个镇给他们,秦桧还上奏说:“应加强京城守备,对其不予理睬,最多只能割一地”!

(11)、“沙场练兵,教学相长”。为了树立良好校风、学风,切实提高我校大学生的教师职业意识和职业技能,增强就业竞争力,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深入学习贯彻d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学校深化教育教学综合改革要求并发扬2022年人才培养大会精神,11月20日下午,我校第十二届大学生教师技能大赛模拟课堂教学比赛决赛在领导、师生们的翘首期盼下终于拉开帷幕。相关领导、特聘名师以及各学院代表队齐聚我校田家炳教学楼10104教室观摩比赛。

(12)、每年,我把第一缕春光和贺年卡一起寄给您;我亲爱的老师,愿春天永远与您同在!

(13)、教师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引路人似的朋友,是心灵、智慧的双重引路人。

(14)、就算故事是真的吧。但陶行知以校长的身份单独在校长室教育一位犯错误的学生,和教师在教室面对五六十名甚至七八十名学生有着本质的不同。

(15)、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 —— 白居易《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

(16)、NO.1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

(17)、那么,究竟有没有“教不好的学生”?李镇西的回答是:“可以说没有,也可以说有。”说“没有”,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非常理想,只差学校教育这一环时;第“好”的标准不是一个标准,而是针对每一个具体学生,让他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进步,这里的进步可能是综合的,也可能是某一方面的。

(18)、青少年是一个美好而又是一去不可再得的时期,是将来一切光明和幸福的开端。——加里宁

(19)、无论哪个时代,青年的特点总是怀抱着各种理想和幻想。这并不是什么毛病,而是一种宝贵的品质。——加里宁

(20)、但这些建议并没有被宋钦宗采纳,更没有人理睬他,反而皇帝还让他做了河北割地使手下的一个官职,秦桧认为这是对自己的一种侮辱,他对于金兵的政见是主战,但这个官职是专为割地而设,不符合自己的意愿,所以秦桧几次要求辞职,但并未成行。

4、写一句老师的名言名句大全

(1)、爱劳动是共产主义道德主要成分之一。但只有在工人阶级获得胜利以后,人类生活不可缺少的条件--劳动,才不会是沉重而可耻的负担,而成为荣誉和英勇的事业。——加里宁

(2)、其次,它夸大了教育的效度。教育不是万能的,学生是否成才受学生本身、家长、社会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影响。

(3)、郑渊洁的作品《智齿》中,也有一个关于信任的情节。

(4)、奸臣秦桧随口作了两句诗,没想竟成千古名句,成了老师们的口头禅!

(5)、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而且是模范。—布鲁纳

(6)、您的岗位永不调换,您的足迹却遍布四方;您的两鬓会有一天斑白,您的青春却百年不衰。

(7)、在我国历史上,有许多的忠臣,也有许多奸臣,今天我们就来讲讲两宋时期的一位奸臣——秦桧,对于秦桧,大家都很熟悉。

(8)、使学生对教师尊敬的惟一源泉在于教师的德和才。——爱因斯坦

(9)、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孔子

(10)、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陶行知

(11)、老师为何最反感“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

(12)、正如笔者在《真希望,老师能是一只小灯泡》一文中所说,拿蜡烛来比喻老师,未免过于残忍。老师可以照亮别人,但无须燃烧掉自己。

(13)、决不要把他们教育成闷闷不乐,过早就想变为成年的人。——加里宁

(14)、余民强说,遇到这样的家长,再听到“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样的话,“感受就是‘蓝瘦香菇’(难受想哭)”。

(15)、当时宋徽宗听说宋高宗即位,便叫秦桧向金兵首领示好,表示愿意通知宋高宗来解救自己,还愿意让子子孙孙都向金兵朝贡,但宋徽宗处境并没有变好,反倒是秦桧却因此开始被女真族优待,还被任命为了金兵的参谋军事,后来秦桧回到了宋朝,说自己是杀了看管自己的金兵才逃回来的。

(16)、 让我们用自己的行和自己的心去教育我们的孩子。

(17)、赞美老师的名言: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斯大林

(18)、译文:仰望犹如泰山之高,对于学术的专研十分的坚定执着。

(19)、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而且是模范。——(美国)布鲁纳

(20)、您是园丁,为祖国山川添秀色;您如春雨,润育桃李,神州大地尽芳菲。在这喜庆的节曰里,让我献上一支心灵的鲜花,向您表达衷心的祝愿。

5、写出一句关于老师的名言

(1)、为别人照亮道路,自己必须放出光芒——这就是人的最大幸福。——(前苏联)捷尔任斯基

(2)、 一个好的教师,是一个懂得心理学和教育学的人。

(3)、其实谁都知道,说这话的,都是那些从来不用去教室讲课的人。反正站着说话腰也不疼。下次要是听到谁再说这话,我肯定会告诉他:别整那没用的,你先当几年班主任试试!

(4)、一个好的教师,是一个懂得心理学和教育学的人。——苏霍姆林斯基

(5)、(简介)孙铭勋(1904-1961),贵州平坝人,我国早期幼儿教育家。早年从事幼儿教育与幼儿心理研究。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d,在上海、贵州等地从事地下工作。解放后,任西南军政委员会文教部研究员、西南师范学校副教授。

(6)、何文明认为,“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并不是要求把所有学生都教成爱迪生和爱因斯坦,而是坚定教育信念,尽可能让每个学生的潜能发挥到他们应有的水平。事实上,因为人的身体和智力存在差异,也不会所有的人都能成为爱迪生和爱因斯坦。

(7)、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唐.韩愈《师说》

(8)、其实秦桧在当官最开始的时候并不是后来的那个模样,秦桧一开始是主张抗金的,他上奏皇帝,认为对于金军应该“不宜示怯,以自处削”,建康元年,金兵包围了开封,要求北宋割让三个镇给他们,秦桧还上奏说:“应加强京城守备,对其不予理睬,最多只能割一地”!

(9)、教师是太阳底下再优越没有的职务了。——夸美纽斯

(10)、不过也有些人认为虽然以“莫须有”的罪名陷害岳飞的主谋其实是赵构,是赵构害怕岳飞直捣黄龙救回他的父亲与哥哥回来,他自己便无法再继续当皇帝了。而秦桧只不过是善于察言观色、揣摩皇帝的心思,替皇帝当了这个恶人而已。可就算是他替皇帝背锅,那他也不是无辜的,因为他贪图皇帝能给他带来的荣华富贵、锦绣前途。所以,历史与时间是公正的。

(11)、一直郁郁寡欢、闷闷不乐的秦桧,一次看着那些顽劣的学生想到自己的遭际不禁随口作了一首诗:“若得水田三百亩,这番不做猢狲王”。这句诗表明了秦桧的心思志向,他想要加官进爵萌妻封田,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当这群顽劣孩童的师长。当时的秦桧一定想不到自己后来真的愿望得到了实现,更想不到他在穷愁潦倒之际作的一首诗竟然会成千古名句流传至今,而且成为了许多老师们常挂在嘴边,打趣自己日常生活的口头禅。

(12)、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韩愈

(13)、这两句诗是当年秦桧未中进士之前,在家乡做私塾老师时所做的,当时秦桧只能靠微薄的工钱过日子,他对自己当时的处境非常不满意,觉得自己怀才不遇,看着不听话的学生们.

(14)、在我们从幼稚走向成熟,从愚昧走向文明的路上,您用生命的火炬,为我们开道。

(15)、并不是要求把所有学生都教成爱迪生和爱因斯坦,而是坚定教育信念

(16)、后来金兵再次进犯京城,要求割地时,秦桧还表示坚决反对,为此他还得到了皇帝的赏识,被升为了御史中丞。但一切都因靖难之役改变了,宋高宗元年的时候,金兵俘虏了宋徽宗以及秦桧在内的一批臣子,被带到金兵阵营后,其他人都坚决不屈服,只有秦桧被吓住了,他见风使舵,本性毕露。

(17)、然而,翻看历史,我们会发现其实一开始的秦桧并不是这样的,后来的种种都是因为人在权力与金钱之间逐渐迷失了本性,慢慢地走上了不归路。开始刚刚进入官场的秦桧,也是一个清明正直的好官。在对待金朝的问题上,一直都强力地主张要抗金,不可卑躬屈膝、奴颜婢骨地侍奉蛮夷。可是经过几次的打压后,他开始学会了明哲保身、开始学会了阿谀奉承。他想要保住自己的权势富贵,所以渐渐地成为了一个佞臣。

(18)、古之学者必严其师,师严然后道尊。——欧阳修《答祖择之书》

(19)、经师易遇,人师难遭。——晋·袁宏《后汉纪·灵帝纪》

(20)、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韩愈《师说》

(1)、@蔡元培:教育者,非为已往,非为现在,而专为将来。

(2)、他作诗说:若得水田三百亩,这番不做猢狲王。

(3)、(简介)列·符·赞科夫,前苏联心理学家及教育家,前苏联教育科学院院士。通过长达20年的实验,赞科夫探明了教学结构是影响学生一般发展的外在因素,它通过激发和推动学生对学习的内部诱因的发生和发展,加速学生的发展进程。

(4)、老师,你最喜欢与最讨厌的教育名言是什么,期待留言中出现您的声音~

(5)、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清)龚自珍《乙亥杂诗》

(6)、在应试教育的语境中,“教好”被理解成让每个学生都考上大学,甚至都考上重点名牌,而这只是在“应试教育”的环境下形成的片面认识,犯了思想上绝对化的错误。

(7)、教师是太阳底下再优越没有的职业了。——夸美纽斯

(8)、 “实事求是地说,‘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是片面的说法,是对大部分老师自尊心的伤害。”长沙长郡梅溪湖中学校长、特级教师刘欣说,教育是师生互动的过程,不是谁单方面的事情。这句名言只看到了老师的影响和作用,片面强调老师的教育教学水平,而忽略了学生群体自然存在的参差差别。其次,它夸大了教育的效度。教育不是万能的,学生是否成才受学生本身、家长、社会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影响。在应试教育的语境中,“教好”被理解成让每个学生都考上大学,甚至都考上重点名牌,而这只是在“应试教育”的环境下形成的片面认识,犯了思想上绝对化的错误。

(9)、您的工作在今朝,却建设着祖国的明天;您的教学在课堂,成就却是在祖国的四面八方。

(10)、译文:教授知识的老师容易遇到,传授做人之道的老师难遇。

(11)、更让郑启乐困惑的是,家长往往认为,老师理所应当把他们的孩子教好。

(12)、只有向自己提出伟大的目标并以自己的全部力量为之而奋斗的人,才是幸福的人。——加里宁

(13)、我就不明白,当老师就当老师,教孩子就教孩子,伟大就伟大,为什么非得拿命来打交道,一定要耗得油尽灯枯才行?

(14)、(简介)苏霍姆林斯基,前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他从17岁即开始投身教育工作,直到逝世,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出生于乌克兰共和国一个农民家庭。1936至1939年就读于波尔塔瓦师范学院函授部,毕业后取得中学教师证书。

(15)、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崇高最优越的职业。——夸美纽斯

(16)、各位资深评委在肯定选手表现的同时也提出了宝贵的建议。老师赞扬了我校学子一丝不苟的教学态度和扎实的学科知识储备,同时,也告诉我们应该明确三个问题,即“我们要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要这么教”。评委老师的建议对同学们如何更好的提升自己的教师技能有着很大的帮助。

(17)、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教师,用清贫、小气、拘谨、斤斤计较、没见过世面、挣得少、社会地位低,都可以,但肯定和光辉两个字沾不上边。

(18)、这样的一个职业,却被说成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只能是两个字:忽悠。

(19)、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作者:李商隐 ——赞美老师的诗句

(20)、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而且是模范。——(美国)布鲁纳

(1)、实事求是地说: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是片面的说法,是对大部分老师自尊心的伤害。”长沙长郡梅溪湖中学校长、特级教师刘欣说,教育是师生互动的过程,不是谁单方面的事情。这句名言只看到了老师的影响和作用,片面强调老师的教育教学水平,而忽略了学生群体自然存在的参差差别。

(2)、孔子当了一辈子老师,也只是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而已。万世师表的孔圣人尚且如此,你让我们教谁谁成才,那简直就是扯淡。

(3)、要想得到一年的收获,就种谷子;希望得到十年的收获,就去栽树;要想得到一生的收获,就去育人。

(4)、但理想敌不过现实。工作中固然有收获,有成就感,但一切似乎永远也不能完全让人满意。

(5)、教师的世界观,他的品行、生活,他对每一现象的态度都这样或那样地影响着全体学生。——加里宁

(6)、我们社会主义建设的每一步骤,我们各种活动范围的.每一步骤,都越来越绝对地要求提高教育和知识。要知道,甚至在资本主义国家中,教育工作人员——特别是教师——都受到居民的重视和尊敬,在我们苏维埃社会主义国家里更是这样。??——加里宁

(7)、教育是什么意思呢?这就是影响学生们的心理和道德面貌,要在整整十年的学习期间内从一定方向上影响学生,也就是说,要把学生造就成人。——加里宁

(8)、教师要成为学生的知识的源泉,就要永远处在一种丰富的、有意义的、多方面的精神生活中。——〔苏〕苏霍姆林斯基《和青年校长的谈话》

(9)、欣赏别人的优点,善待别人的缺点,尊重别人的隐私,快乐自己的人生。

(10)、@泰戈尔:不是铁器的敲打,而是水的载歌载舞,使粗糙的石块变成了美丽的鹅卵石。

(11)、 千教万教教书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12)、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如果这是教师的自励,我对这样的教师表达十二分的崇敬;如果有人以此苛求教师,我对这样的苛求者表示十二万分的鄙夷!”

(13)、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唐·杜甫《春夜喜雨》

(14)、但理想敌不过现实。作为一名班主任,郑启乐面对的多是行为习惯不良的学生,他们中有留守少年、单亲孩子,还有智力有偏差的孩子。平时学生表现不好时,郑启乐总会想起这一“教育名言”,一遍一遍地检讨自己,企图找到自己“不会教。

(15)、教师若不能取得他的学生对自己的尊敬和爱戴,那么最好让他离开教育岗位。

(16)、使学生对教师尊敬的惟一源泉在于教师的德和才。—爱因斯坦

(17)、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 —— 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二》

(18)、遇到这样的家长,“感受就是‘蓝瘦香菇’(难受想哭)”

(19)、我所遇见的每一个人,或多或少都是我的老师,因为我从他们身上学到了东西。——爱默生

(20)、株洲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职成室主任何文明认为,在很大程度上,“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是一种教育理念,或者说是一种教育信念。它告诉我们,要相信任何学生都有可教育的潜能。一个学生没有教好,是暂时还没有找到适合这个学生的教育方法。经常可以看到,同一个学生,换一种教育方法就会取得不同的教育效果,有时同一个班级换一个教师,教育效果也会有明显的不同。

(1)、古之学者必严其师,师严然后道尊。——欧阳修

(2)、我为什么拒绝当老师 | 把老师逼去卖烧饼,是中国教育最大的悲哀 |  有多少教案是无用的 | 不尊重老师,哪里来的好教育?

(3)、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而且是模范。——布鲁纳

(4)、国民教育问题有特殊的意义,因为,归根到底,我们的一切成果,我们的一切成就,都是以人们的活动为基础的。人们的文化程度越高,他们劳动所获得的成果也就越大,劳动生产力也就越高。这是定理——公认的真理。???——加里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