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典语录>爱情语录>炙手可热心可寒形容爱情(148条)

炙手可热心可寒形容爱情(148条)

时间:2024-01-05 19:36:15 爱情语录 本文作者:admin
  • 相关推荐

炙手可热心可寒

1、炙手可热心可寒下一句

(1)、在封建时代,女子大多畏惧礼节,对闺阁之事只字不提,可这位外向大胆的女词人,却是毫不保留地大方赞美,真可爱,真性情。

(2)、中国古代是极致的男权社会,不仅把女性封印在家庭里面,还给她们的思想也裹上小脚——女子无才便是德,女性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因此饱受禁锢。

(3)、李清照、赵明诚屏居青州,始于宋徽宗大观元年(1107年)秋。次年李清照25岁,命其室曰“归来堂”,自号“易安居士”。

(4)、分析师们说,投资者对炙手可热的新兴市场股的狂热近来也有所降温,部分原因在于远离风险。

(5)、自小率性而为的她,就像一朵颜色不一样的烟火,从没活成一个会被他人意志掌控的女子。

(6)、从词面上讲,“曾”是“曾经”的意思,“几何”意为“多少”.翻阅各种辞书可知,“曾几何时”都解释为“时间过去没多久”,而《现代汉语词典》则直接举出例句:“曾几何时,这里竟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

(7)、一面闺中女,一面女丈夫,坦荡二字贯穿一生。

(8)、意思是,傍晚一阵暴雨,冲刷了夏日的炎热,我弹奏了一曲,又对镜点了朱唇,面如出水芙蓉,睡袍薄如蝉翼,露出滑如脂白似雪的肌肤,在夫君耳边哝哝细语:“今晚的枕席好凉快呀!”

(9)、然而,李清照的人虽然重获了自由,但她的心却始终被孤独、落寞所囚。也许,直到她生命凋零的那一刻,才终获解脱。

(10)、结婚后,在丈夫的默许下,李清照对酒的钟爱也没有收敛,丈夫不在家,思夫心切,喝酒遣怀:“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花开了,喝酒抒情:“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

(11)、没几年,政治灾难反过来降到赵家头上。赵挺之死后被蔡京诬陷,官位被褫夺,儿子赵明诚也受牵连被革了官职。李清照没有一丝怨言,跟着赵氏一家迁居到山东青州乡下,住了13年。

(12)、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13)、要知道,刚结婚时,他俩一个是穷学生,一个是家庭主妇,都不赚钱的好吗!典当完了衣服之后,绝逼会跑到赵挺之和李格非那里,做出一副可怜兮兮的样子:爸爸爸爸,我没有衣服穿了……

(14)、此时的李清照尚待字闺中,我们也很容易看出,少女时代的李清照并不呆板,相反她活泼开朗,一字一句都是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15)、在晚年,她痛恨南宋朝廷苟且偷安,不思北伐收复失地。基于满腔的爱国热情,她写了不少尖锐讽刺的诗,对南宋君臣进行无情的鞭挞:

(16)、赵挺之就给时任礼部员外郎李格非打了招呼,并带着赵明诚和聘礼到李家求婚。

(17)、“补官扬州,公得谢归。曾几何时,讣者来门。”

(18)、对孙夫人的明智选择,陆游表示了高度的赞赏。

(19)、二是李清照逃亡的路线,耐人寻味。屡次迁徙,李清照手上的文物已经散失了一小部分,当时她随身携带的物品还有“书二万卷,金石刻二千卷,器皿、茵褥,可待百客,他长物称是”。(李清照《金石录后序》)亡夫赵明诚生前嘱咐过李清照,在战乱中,“必不得已,先弃辎重,次衣被,次书册卷轴,次古器;独所谓宗器者,可自负抱,与身俱存亡,勿忘之!”(同上)这就是明确交代清照要与金石共存亡!于是她带着笨重的家什一路逃亡。“金兵南下,赵构自建康逃往浙西;清照携所有古铜器赴越投进。赵构驻跸越州,清照抵越州。赵构驻跸温州江心寺,清照至温州。赵构复还浙西。癸未,至越州,清照又到越州。”(王学初《李清照集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从这段历史看,李清照的逃亡其实就是追着皇帝逃亡的路线跑。其中还有一个插曲,赵明诚死后,有人以“玉壶案”指责赵明诚通敌,这让清照又惊又怕。在李清照的《金石录后序》中清清楚楚地写着:“余大惶怖,不敢言,亦不敢遂已,尽将家中所有铜器等物,欲赴外廷投进。”什么是外廷?外廷就是掌管国家的符宝的专门机构。由此可见,李清照的逃亡,不只是为了逃命,更是为了托宝!李清照追随着皇帝赵构,是为她的金石文物找一个依靠。

(20)、武官一品、二品绘狮子,三品绘虎,四品绘豹,五品绘熊,六品、七品绘彪,八品绘犀牛,九品绘海马。文武官员一品至四品穿红袍,五品至七品穿青袍,八品和九品穿绿袍。所以,当时“衣冠禽兽”一语是赞语,颇有令人羡慕的味道。

2、炙手可热心可寒形容爱情

(1)、当她终于赶到,发现事情果然如她所料,可一切却已回天乏术。

(2)、赵明诚先南渡,随后金人战火烧到青州,他毕生心血收藏的文物,被烧了一大半。剩下的由李清照打包,辗转南下。

(3)、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4)、[3]《中国历代著名文学家评传》(第三卷),山东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

(5)、大观元年(1107年)正月,蔡京复相,宋徽宗这是把帝王术玩到家了。

(6)、丧夫之后,又遇到连年战事,李清照的晚年生活变得艰苦无比。

(7)、“炙手可热”字面意思是手一接近就感到很热,使人接近不得,引申比喻为一些人权势很大,气焰嚣张。关于这个成语,也有历史渊源。

(8)、可是李清照的少女时代,似乎不受这种限制。她不光满世界地浪,还和男人一样喝大酒。

(9)、面对毫无作为的宋朝统治者,李清照满腔失望和愤怒,写下一首诗:

(10)、夫妻俩经常到东京街头逛街,收集碑文字画,既和谐,又高雅,玩得很嗨很哈皮。

(11)、在举家南迁的过程中,赵家曾经整理出了十五车的珍贵文物。尽管李清照费尽心力,却仍挡不住它们以种种方式不断流失。

(12)、但很少人留意到,李清照开启怼人模式之前,在这篇《词论》的开头,专门讲了一个历史故事:

(13)、当时的文坛,尽管对她有无尽的排斥,但所有人都不能回避一个事实——这个李清照,就是大宋的“李八郎”啊!

(14)、封建时期,很多女子只能读到《女诫》之类的书,而李清照很幸运,她读完了经史子集、诗词歌赋,连一些小说杂记都有涉猎。

(15)、李清照写这个故事,意味深长。她是想借此告诉大宋文坛的士人们,她就是那个隐藏身份参加集会的李八郎。虽然她的身份和性别,与整个文坛都不搭,就像一身破烂的李八郎与高大上的进士集会也不搭一样。但希望男性士人们能够让她上场,给她发表词作的机会,如果写得好了,大家不要因为性别而看不起她,要给她一个客观公正的评价。

(16)、“子孙南渡今几年,飘流遂与流人伍。欲将血泪寄山河,去洒东山一抔土”——虽为女子,但我都想上战场一洒血泪了,男同胞们要振作呀;

(17)、这些否认李清照曾经再婚的考据学家,包括卢见曾、俞正燮、陆心源、李慈铭等等,从清初到晚清都有。他们的论点包括好几条:

(18)、所以,对于绝大部分的女人来说,她们一辈子无非是生活在闺房那个小小的天地里,做做女红,等到了一定的年纪,再遵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嫁为人妇。

(19)、到了明朝中晚期,宦官专权,政治腐败。文官武将欺压百姓无恶不作,声名狼藉,老百姓视其为匪盗瘟神,于是,“衣冠禽兽”一语开始有了贬义,老百姓对为非作歹、道德败坏的文武官员称其为“衣冠禽兽”。

(20)、赵明诚就跟他时任吏部侍郎的爸爸赵挺之讲他爱上了一个小姐姐,他爸问是谁。

3、炙手可热心可寒想表达什么

(1)、这词是说:怎么也飞不出,花花的世界,原来我是一只醉酒的蝴蝶!

(2)、在父亡、夫丧、国败等接二连三的变故之后,李清照带着价值连城的文物,何去何从啊?生计是问题;安全是问题;金石文物更是问题!

(3)、著名的“靖康耻”发生后,赵家十多间屋子的藏书被毁,李清照只得逃难南下。

(4)、无论政治如何残忍,岁月如何艰难,这对夫妻总是共患难,同进退。

(5)、她仍在收集打理金石文物,偶尔还关注国家大事。

(6)、研究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作品及生平,有一个问题历来引人关注,那就是南渡后的李清照为什么要改嫁?

(7)、宣和三年(1121年)五月,赵明诚任莱州知府,李清照八月到莱州。

(8)、父母的引导,加上李清照自己努力,渐渐有了“吾家有女初长成”的味道。

(9)、在小两口家里,书是绝对的主角。他们经常玩一个只有学霸才能玩的游戏:先沏上一壶好茶,然后两人开始比赛,猜某个典故在哪本书哪一卷哪一页哪一行,猜对了才能喝茶。

(10)、从此以往,秋窗梧桐,黄昏细雨,便只能独自品尝。

(11)、大意是:她是绵绵一段乐章,她有满满一脸娇羞。来啊,快活啊,反正有大把秋千。

(12)、办事员的脸色阴沉起来:“夫人,你可知,我朝律令,告发亲人犯罪,无论对方罪名是否成立,你自己也就将处两年徒刑?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13)、(图)赵构,宋朝第十位皇帝,即宋高宗,字德基,在位35年,南宋开国皇帝。

(14)、一生精明的李清照居然动心了,我想这个时候她更多的是想找个人来相互依靠,希望张汝舟能在精神上支持她所做的事业,和她一起致力于保护这些文物。在古代,对于女子抛头露面有着诸多的限制,身边如果有个男人打里打外的周旋着,总比一个妇人雇马夫、找搬运工、讲价钱更容易一些。巾帼不让须眉的李清照此时也有些硬撑不起了。

(15)、丫鬟怒道:“还加V,该死的家伙,差点把我们小姐姐撞坏。撞骨折了,你赔得起吗?”

(16)、“呆若木鸡”不是真呆,只是看着呆,实际上却有很强的战斗力,貌似木头的斗鸡根本不必出击,就令其它的斗鸡望风而逃。可见,斗鸡的最高境界是“呆若木鸡”。

(17)、但其实,张汝舟是个道貌岸然之徒,他娶李清照,只是为了她的金石财产。

(18)、事实也是如此。培养出李清照本身就是一件偶然性极大的事情:

(19)、李清照明白过来之后,坚决提出离婚。要知道,在古代丈夫可以休掉妻子,妻子却无权休掉丈夫,如果女方提出离婚要坐牢三年。一向大胆的李清照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带着手铐脚链在朝堂上与张汝舟当面对质,最终这场婚姻仅仅持续了一百天。

(20)、南宋历史学家李心传的《建炎以来系年要录》说:

4、炙手可热心可寒爱情

(1)、“衣冠禽兽”一语来源于明代官员的服饰。据史料记载,明朝规定,文官官服绣禽,武官官服绘兽。

(2)、那大长腿隐隐约约留在赵明诚看呆了的目光中:社会我照姐,人美路子野。

(3)、人生不如意,十常八九。前行路上,总有风雨迎候。

(4)、不远几千里运输十五车文物到南方,李清照真的不是一般的女汉子。

(5)、就算他发一张比高晓松还辣眼睛的自拍,网友的留言也都是:好甜哦!wuli女神就交给你了!敢欺负她就断你wifi哦~

(6)、引证:鲁迅《华盖集·“公理”的把戏》:“都是北大教授,又大抵原住在东吉祥胡同,又大抵是先前反对北大对章士钊独立的人物,所以当章士钊炙手可热之际,《大同晚报》曾称他们为‘东吉祥派的正人君子’。”

(7)、(解释):手摸上去感到热得烫人。比喻权势大,气焰盛,使人不敢接近。

(8)、当时李清照还没有谈恋爱,求亲的人挤破了李家的门,宝马香车塞满路,就是不见清照动点心。

(9)、也就是说,清代以后300年间,李清照的人生经历被“洗白”了。那段给她的身心制造痛苦的100天再婚经历,因为不符合时代的道德要求,被史学家们剪辑掉了。它压根儿就不存在,真是太神奇了。

(10)、她评点前辈词家,不虚美不客套,句句夹枪带棒,犀利无匹。

(11)、(出自):唐·杜甫《丽人行》:“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

(12)、只有她,依然是那个才华与胆识兼具的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

(13)、第二种,教诫曰训。如《齐书·颜之推传》:“之推撰家训二十篇,行于世。”

(14)、所谓“妇德”,首先要顺从,出嫁从夫。李清照出嫁后不久,父亲李格非因为新旧d争被牵扯,遭到贬黜。李清照言辞哀切地向公公,也就是当朝宰相赵挺之写文求情。客观的说,赵挺之虽然正得势,但朝局复杂,很多事也不是他一个人说了算的。赵挺之婉拒了她的哀求,李清照愤激的写了“炙手可热心可寒”的诗句讥讽公公冷漠无情。

(15)、一是就在当年的闰八月,即赵明诚死去刚刚一个月,宋高宗赵构授意亲信王继先用黄金三百两想要买下赵家的文物,被李清照拒绝。此事惊动了京中权贵,赵家的许多亲朋出面,高宗皇帝迫于舆论,最后收回成命。为此,李清照受到不小的惊吓,她也意识到手中的金石文物正被很多人觊觎着。

(16)、赵明诚在世时,也曾带给李清照诸多苦恼,但毕竟是个灵魂倚靠。在人生的诸多节点,总归能从对方那里得到一份慰藉。

(17)、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李清照18岁,与时年21岁的太学生赵明诚在汴京成婚。据李清照在《金石录后序》中云:“余建中辛巳,始归赵氏。”当时李清照之父作礼部员外郎,赵明诚之父作吏部侍郎,均为朝廷高级官吏。李清照夫妇虽系“贵家子弟”,但因“赵、李族寒,素贫俭”,所以,在太学读书的赵明诚,当初十五告假回家与妻子团聚时,常先到当铺典质几件衣物,换一点钱,然后步入热闹的相国寺市场,买回他们所喜爱的碑文和果实,夫妇“相对展玩咀嚼”。古老神秘的碑文,把他们引向遥远的历史年代,带给他们一种特有的文化艺术享受,使他们仿佛置身于无忧无虑的远古时期,因而“自谓葛天氏之民也”。

(18)、(近义词)屈己从人、和蔼可亲、虚怀若谷、蔼然可亲、一团和气、平易近民、和善可亲、谦虚谨慎、心怀若谷、和颜悦色、大智若愚

(19)、紧接着,坊间出现了一个奇葩的流言,说赵明诚生前通敌卖国,和金人有勾结,还托人给金国献上了一个价值连城的玉壶。

(20)、具体到寡妇的问题,元代以前,一个女人的嫁妆终其一生都是她个人的财产,如果她丧夫或离婚,不论是再婚还是回到娘家,都可以带走她当初的嫁妆。但从1303年起,元朝制定了新的条例,规定女性因为丧夫或离婚而离开夫家,必须放弃她所有的财物,连同她的嫁妆也变成了夫家的财产。一个寡妇如果要保持自己对婚后财产的所有权,那就只有一个办法——宣誓守节并继续留在前夫家里。

5、炙手可热心可寒的意思

(1)、跟弟弟读书,跟姐妹游戏,这段美好的少女时代,借李清照之手,呈现在大众视线之内:

(2)、成语(chéng yǔ,idioms)是汉语词汇中定型的词。成语,众人皆说,成之于语,故成语。成语多为四字,亦有三字,五字甚至七字以上。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承担主语、宾语、定语等成分。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它代表了一个故事或者典故。有些成语本就是一个微型的句子。 成语又是一种现成的话,跟习用语、谚语相近,但是也略有区别。成语是中华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古代汉语词汇中特有的一种长期相沿用的固定短语,来自于古代经典或著作、历史故事和人们的口头故事。

(3)、陆德夫指出后,赵明诚不禁哑然,原来正是妻子的“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从此,赵明诚更加钦佩妻子的才华,而李清照的诗词由此开始了在士大夫中间的传播。

(4)、我们可以假设一下。假如李清照出生在思想保守的司马光家,那她纵然再有文学天赋,也会被钳制得死死的。司马光明确反对家族中的女性学习或写作诗词,在历史上是出了名的。当时的士大夫家庭对女子写作诗词的态度,绝大多数都是司马光这种的,极少数是李格非这种的。

(5)、今天大多数人都是从这首“绿肥红瘦”的《如梦令》开始认识李清照的。也正是这首三十来字的小令,让李清照在汴京一炮而红,圈粉无数。而且粉丝质量还很高,各种文坛大咖,各种公卿士大夫。

(6)、近体诗大体分为两种,一种称“绝句”,每首四句,五言的简称五绝,七言的简称七绝。一种称“律诗”:每首八句,五言的简称五律,七言的简称七律,超过八句的称为排律(或“长律”)。律诗格律极严,篇有定句(除排律外),句有定字,韵有定位(押韵位置固定),字有定声(诗中各字的平仄声调固定),联有定对(律诗中间两联必须对仗)。

(7)、李清照自幼生活在文学氛围十分浓厚的家庭里,耳濡目染,家学熏陶,加之聪慧颖悟,才华过人,所以“自少年便有诗名,才力华赡,逼近前辈”(王灼《碧鸡漫志》),曾受到当时的文坛名家、苏轼的大弟子晁补之(字无咎)的大力称赞。朱弁《风月堂诗话》卷上说,李清照“善属文,于诗尤工,晁无咎多对士大夫称之”。《说郛》第四十六卷引《瑞桂堂暇录》称她“才高学博,近代鲜伦”。朱彧《萍洲可谈》别本卷中称扬她的“诗文典赡,无愧于古之作者”。

(8)、这期间,李清照曾作诗讽刺公公赵挺之,说他“炙手可热心可寒”。这句诗化用了诗圣杜甫在《丽人行》中骂奸臣杨国忠的句子,相当于把自己的公公,比作当朝的杨国忠。这骂得真是大义灭亲,好不痛快!

(9)、如果没有她,中国文人可能想象不出一个理想妻子的模样,他们写出来的才子佳人故事也失去了一个重要参照系。

(10)、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11)、(解释):手摸上去感到热得烫人。比喻权势大,气焰盛,使人不敢接近。

(12)、李清照的词,连当时已经老土的词坛领袖苏东坡大爷都忍不住大赞并下载私藏起来慢慢欣赏。

(13)、我们今天接着来聊李清照,来聊她那首著名的《一剪梅》。词云:“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这首词,我以为是易安词创作技巧臻至化境的一个代表作,也是她人生与爱情非常重要的一个里程碑。

(14)、赵父一派多损人利己,李父对此很是反感,李清照夹在中间,却没有丝毫犹豫,她再次耿直表态:“炙手可热心可寒”、“何况人间父子情。”

(15)、谁也没想到,竟然是一个外地来的小丫头片子,填补了大腕们风流云散后留下的真空。

(16)、她先后投奔赵明诚妹夫时任兵部侍郎李擢和她弟弟敕局删定官李迒。

(17)、李清照和赵明诚的鹣鲽情深琴瑟和调,是那个时代最美(气)丽(人)的爱情传说。可以轻松虐死一箩筐又一箩筐的单身狗。

(18)、李清照这个婚虽然离了,但她毕竟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姑且不算这九天的牢狱之灾,后来的文人对她的改嫁讼离颇有微词。王灼在《碧鸡漫志》就写道:“易安居士……再嫁某氏,讼而离之,晚节流荡无依。”看来,这场婚姻公平点讲,就是两败俱伤。在此心境之下,李清照晚年写下了那首著名的《声声慢》。

(19)、呜呼,余自少陆机作赋之二年,至过蘧瑗知非之两岁,三十四年之间,忧患得失,何其多矣!

(20)、成语解释 炙:烤。热得烫手。比喻气焰盛;权势大。

(1)、围绕着这批古董,各种传言满天飞。李清照大为惊恐,将这些文物分为两份,一份主要是书画,寄存到赵明诚的妹夫家;一份主要是铜器,她自己带着追赶朝廷的队伍,想献给宋高宗赵构,好让它们得到一个好归宿。但赵构太能逃跑了,李清照在浙江一带追了大半个圈子,每次都比皇帝慢一步。直到台州,她才追上朝廷的队伍。

(2)、比爱喝酒、写“艳词”更甚的是,李清照还超爱赌,而且只赢不输,是赌界的“东方不败”。《古今女史》中称她为“博家之祖”—赌的祖师爷。李清照对赌情有独钟,而且赌了一辈子,从没后悔过,就是因为她赌钱没输过,输钱的哭天喊地的后悔不迭,赢钱了谁还后悔呢?

(3)、此时,她不知道,还有更可悲的事情在等着她。

(4)、纵观中国古代文学史,基本就一部中国男性文学史。即便有几个所谓的才女,也只能作为花边小料点缀其间。一说到她们的八卦故事大家都津津乐道,可认真问问这些才女都有什么上可传世下能刷屏的作品,答案就有点对不起观众了。

(5)、不仅成为当之无愧的千(宇)古(宙)第一才女,就算是放在一众男性作家当中,同样不遑多让。

(6)、愿你能学得李清照的真性情,不吝啬热爱,不掩饰厌恶,拥有痛快精彩的一生。

(7)、其中有两句流传下来:“炙手可热心可寒,何况人间父子情。”

(8)、莲叶田田,藕花深处,一群少女互相比赛,惊得鸥鹭纷飞,随鸟儿一同散开的,还有少女无忧无虑的笑声。

(9)、正是在这种风气的变迁影响之下,李清照再婚一事,虽然在生前受到的非议不多,但从元代起却被黑得很惨。人们习惯把历史人物放在当下的道德背景进行评判,而完全忽略了道德背景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变迁的过程,所以总有苛求前人的事情发生。

(10)、卓文君、蔡文姬、朱淑真、鱼玄机、薛涛、上官婉儿、莫不如此。(卓文君的名作《白头吟》基本被学界认定为伪作,因为西汉中期不太可能产生那么成熟的五言诗。而朱淑真的名作《生查子·元夕》至今还在和欧阳修打版权官司,评审团大多站欧阳修。)

(11)、所以你看我们在《醉花阴》里说过,受李清照地影响,赵明诚在诗词上发愤创作,虽然终究比不上老婆大人,但是心甘情愿地被他的才女老婆所影响,所启迪。反过来,在赵明诚的影响下,一代才女、一代词宗李清照其实也在金石学上成为一代大家,这才是最好的爱情、最好的婚姻。不仅遇到最好的你,还因为你让我成为更好的自己。所以“一种相思,两处闲愁”,那是一种相爱的自信,正因为这种平等而相互的爱,所以这种相思才会化为两处闲愁吧。像李清照和赵明诚,他们才算得上真正的琴瑟之合。大概在后世,我能想到,比如钱钟书与杨绛先生才能与之相比吧。可是,再完满的爱情也一定有不如人意处。

(12)、你看,连一个小女孩都被教育得对诗词文采抱有天然的反感,李清照生在开明之家是多么的幸运,而她坚持走诗词之路又得承受多大的非议。

(13)、李清照敢写敢骂,让当时的男性文人羞愧不已。风流和胆气,已经输给了她一大截。而这正是李清照最厉害的地方。

(14)、中国古代为何才女稀少,看看这个例子就全明白了。

(15)、从此,他再也不在文墨上与她争锋,而是一心扑到了金石文物上。我们今天对赵明诚这个名字不太熟悉,但其实,他就相当于宋代的马未都,在文物收藏与研究上,和欧阳修一样大名鼎鼎。

(16)、李清照不得不离开东京回老家,赵明诚虽然依依不舍,但也没办法。

(17)、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18)、所以,“七月流火”不是指七月份的天气热得像流火,而是指天气日渐转凉。

(19)、在文学史上,李清照被当做婉约词派的代表人物。

(20)、最后,就连高宗皇帝也被惊动,亲自做了批示。

(1)、蔡京立马举报赵挺之,一家人被逮捕入狱,蔡京整人是非常厉害的。

(2)、在济南明水度过少女时代的李清照,大约十六岁来到京城汴梁。

(3)、最终,张汝舟被判罪名成立,削籍为民,流放到广西柳州。李清照则被关押了九天后,在翰林学士綦崈礼的营救下出狱。

(4)、苏轼、晏殊、欧阳修、柳永、晏几道、贺铸、秦观、黄庭坚、王安石、曾巩,这都是我们高山仰止的词坛大咖。可在李清照眼里,他们的词作究竟如何呢?

(5)、作为副部级领导家的小少爷,赵明诚又怎会轻易服输!

(6)、二是形容灯光“暗淡、零落”,如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中写道:“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7)、就这么边逃亡边被掠夺,损失很是严重,赵明诚多年的心血所剩无几。在李清照精神极度脆弱,病重卧床时,一个叫张汝舟的人对她关怀备至,嘘寒问暖,还传来求婚的文书,信誓旦旦的说要照顾李清照的后半生。

(8)、如果说文人雅客爱好点小酒并不算特别过分的话,那么嫁作人妇之后没有“妇德”却是一件容易遭人诟病的事。

(9)、“视听才分,实难共处,忍以桑榆之晚节,配兹驵侩之下才。身既怀臭之可嫌,惟求脱去;彼素抱璧之将往,决欲杀之。遂肆侵凌,日加殴击,可念刘伶之肋,难胜石勒之拳。”

(10)、可在那个时代,女子改嫁已须承担一定压力。再婚百日,就闹出这么多狗血戏码,悠悠之口,又岂会轻饶。

(11)、/iknow-pic.cdn.bcebos.com/b8389b504fc2d562e76ff30fe91190ef77c66ce8"target="_blank"title="点击查看大图"class="ikqb_img_alink">/iknow-pic.cdn.bcebos.com/b8389b504fc2d562e76ff30fe91190ef77c66ce8?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esrc="/uploads/allimg/240105/1936161939-0.jpg"/>

(12)、在政治的风浪和命运的坎坷面前,李清照最值得庆幸的是,她的爱情经受住了所有风雨的考验,她深爱的那个和她志趣相投的金石学家赵明诚,没有辜负她的爱,没有因为家世、政治、环境而离开甚至疏远她。赵明诚依然和她“一种相思,两处闲愁”。这就是最好的爱情啊,不仅因为你我可以成为更好的自己,而且因为你我可以抵挡全世界的风雨。于是在全世界的黑暗里,我是那么地思念你,那思念“无计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13)、关于李清照的改嫁,有几种说法:一说晚年的李清照难耐孤寂,为的是找个老来伴改嫁;一说南宋丧夫的女性多改嫁,李清照改嫁是从俗而已;一说在金兵攻打江宁府(南京)时,李清照的丈夫赵明诚“缒城宵遁”,晚节不保。李清照对其失望,先“变心”,再改嫁……

(14)、“训”在这里不作“教训”解释,而是“典范、法则”的意思。如此“不足为训”的意思为“不能当作典范或法则”。

(15)、她二十一岁那年,父亲李格非遭遇d争被贬,公公赵挺之身居高位却只图自保,不肯出手援救。她愤而写诗,丝毫不给公公留情面——你这个人呀,真是“炙手可热心可寒”。你把我当外人,你就不考虑考虑你儿子此时的感受吗——“何况人间父子情”!

(16)、/iknow-pic.cdn.bcebos.com/b8389b504fc2d562e76ff30fe91190ef77c66ce8"target="_blank"title="点击查看大图"class="ikqb_img_alink">/iknow-pic.cdn.bcebos.com/b8389b504fc2d562e76ff30fe91190ef77c66ce8?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esrc="/uploads/allimg/240105/1936161939-0.jpg"/>

(17)、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18)、顺境中不吝赞美,逆境中直言不讳,此时,一位有思想,有立场的巾帼英雄形象渐渐清晰,性格真实,令人钦佩。

(19)、粉丝黄庭坚说:“小姐姐去过的溪亭啊,我也去过,我吹过你吹过的晚风,那我们算不算相拥?是否看过同样风景?可如梦初醒般的两手空心也空,有空约起!”

(20)、几首唱罢,众人皆醉,如饮醇酒。本场点赞音浪上亿,大宋实时热度第一。

(1)、五是指“困窘、艰难”,如“近况阑珊”,意思指现在的情况不好,处境困难。从这些解释来看:“阑珊”没有一种义项可以表示灯火通明、兴致很高。

(2)、李清照是单枪匹马闯入大宋文坛的。很多人知道她的叛逆,却不知道叛逆背后的孤独。

(3)、批判自己公公一d,祸乱朝政,堪比杨国忠等人。

(4)、李清照胜诉了,并且在亲友的帮助下,她只坐了九天牢。

(5)、只要看看这两首诗词,就明白为什么前人评价李清照的时候,会说她“倜傥有丈夫气”了。

(6)、他们说,人生不过一场戏,各人有各人命定的角色与台本,可我偏要高掌远蹠,我行我素,不听调度。

(7)、我们的祖先早在几千年前就已经观察到,每年的夏末秋初,这颗红色的巨星就会落向夜空的西边,也就是把这种天象变化当作天气将逐渐转凉的征兆。

(8)、一个还在太学读书的年轻人,默默地把李清照的微博加了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