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关于描写黄河的古诗词
1、描写黄河的古诗10首
(1)、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柳中庸《征怨》
(2)、诗人以行路之艰难比喻世路之艰险,抒发作者在坎坷仕途
(3)、时与文字古,迹将山水幽。已孤苍生望,空见黄河流。
(4)、杜甫《黄河二首》黄河北岸海西军,椎鼓鸣钟天下闻。铁马长鸣不知数,胡人高鼻动成群。 黄河南岸是吾蜀,欲须供给家无粟。愿驱众庶戴君王,混一车书弃金玉。
(5)、白日地中出,黄河天外来。——张蠙《登单于台》
(6)、亘地黄河出,天开此一门关于描写黄河气势磅礴的诗句关于描写黄河气势磅礴的诗句
(7)、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8)、吾友东南美,昔闻登此楼。人随川上逝,书向壁中留。
(9)、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赠裴十四》(唐)李白
(10)、黄河,自巴彦喀拉山一路蜿蜒,东流入海,它不仅养育了无数华夏儿女,更滋润了华夏文明。它的波澜壮阔,历来都被文人竞相吟诵。今天,跟大家一起分享一些关于黄河的比较经典的诗词。
(11)、如果可以,我愿意再一次来到这里,在柴火噼啪声中,消磨漫长的冬夜;在梨花的香味弥漫中,与你对饮,饮下融融春日;在树影下午休,吃清甜的西瓜,拥抱夏天的另一个影子;在清澈的黄河水边,采摘一把芦花,种一片金色的,和你有关的梦……
(12)、大禹理百川,儿啼不窥家。杀湍湮洪水,九州始蚕麻。
(13)、译文:不要把阿胶向黄河里倾倒,这里上天的意思难以明了。黄河能曲曲弯弯上通银河,刚从昆仑发源便不再清澈。高祖平定天下时宣誓好听,严君平占卜张骞乘槎上天。三千年后黄河才澄清一次,你又何必着急报告好消息。
(14)、来稿请投:shiwenxuexi@1com
(15)、李白诗曰: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将进酒)
(16)、黄河奔腾而来,似从云端泻下,在万仞高山中怒吼,何等壮阔,不远处的孤城却因为这份壮阔多了几分悲壮感。
(17)、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送孟浩然至广陵》
(18)、酒酣应对燕山雪,正冰河月冻,晓陇云飞。——周密《高阳台·送陈君衡被召》
(19)、吼声震裂邙山头,惊涛骇浪把船行。”“三气周瑜在江东,诸葛亮将台祭东风。
(20)、17黄河北岸海西军,椎鼓鸣钟天下闻。黄河二首(唐)杜甫18黄河西岸是吾蜀,欲须供给家无粟。
2、描写黄河的古诗30首
(1)、作者:(杜甫)年代:(唐)体裁:(七绝)类别:(未知)
(2)、“渡黄河”这种题材在南朝诗歌中实属罕见。作者身临北境,写出了旅途的感触,从而流露了澄清天下之志。
(3)、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4)、黄河水,水阔无边深无底,其来不知几千里。——贡泰父《黄河行》
(5)、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6)、我们来到这里的过程曲折漫长。因为修路,车子拐到了一条临时修建的山路上,曲折颠簸得厉害,路上尘土飞扬,越走越险,我们被山夹在中间,摇摇晃晃走不出去,前路漫漫,看似毫无希望,转一个弯,看到了黄河,可是再转弯,就消失不见了。
(7)、孟郊(闻夜啼赠刘正元)寄泣须寄黄河泉,此中怨声流彻天。愁人独有夜灯见,一纸乡书泪滴穿。
(8)、王维诗曰: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使至塞上)
(9)、李白《赠裴十四》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10)、水悠悠,路悠悠,隐隐遥山天尽头,关河又阻修。——朱栴《长相思·秋眺》
(11)、《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10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杜甫《旅夜抒怀》11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12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送孟浩然至广陵》13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门山》14山随平野尽,江入大江流(李白《渡荆门送别》15阳台隔楚水,春草生黄河.16明月黄河夜,寒沙似战场。奔流聒地响,平野到天荒。
(12)、黄河西岸是吾蜀,欲须供给家无粟。黄河二首。(唐)杜甫
(13)、杜甫《故武卫将军挽歌三首》白花垣上望京师,黄河水流无尽时。王昌龄《横吹曲辞·出塞》黄河渡头归问津,离家几日茱萸新。
(14)、作者:(杜甫)年代:(唐)体裁:(七绝)类别:(未知)
(15)、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其一》
(16)、李白《赠裴十四》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17)、派出昆仑五色流,一支黄浊贯中州。关于黄河的古诗有哪些唐·李白
(18)、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19)、黄河上烟波淡蒙,太阳只是一个极淡的圆,在河上铺了一层薄薄的粉,这时想起王昌龄的诗句“大漠风尘日色昏”,这些古诗词在我们心中被颂咏千百遍,这样的图景也在心中重构千百遍,但事实上,古人的许多情怀,许多咏叹自然的诗篇,我们如果不能身临其境,殊难领会。
(20)、 常建 (塞下曲四首) 龙斗雌雄势已分,山崩鬼哭恨将军。
3、关于描写黄河的古诗词句
(1)、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李颀《送魏万之京》
(2)、 (黄河) 唐五代-罗隐 莫把阿胶向此倾,此中天意固难明。
(3)、吾友东南美,昔闻登此楼。人随川上逝,书向壁中留。
(4)、夹水苍山路向东,东南山豁大河通。寒树依微远天外,
(5)、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李白《行路难》
(6)、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李白《北风行》)
(7)、未收天下河湟地,不拟回头望故乡。令狐楚《年少行四首其三》
(8)、有很多木雕,让我想起多年前看过的一场非洲雕塑展,借助木头的形状纹理,在上面刻着简单的人面,眉眼粗糙又栩栩如生,主人大约是非洲木雕的粉丝吧。
(9)、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10)、一阵风来一阵砂,有人行处没人家。黄河九曲冰先合,紫塞三春不见花。
(11)、寄泣须寄黄河泉,此中怨声流彻天《闻夜啼赠》
(12)、薛逢《杂曲歌辞·凉州词》黄河西绕郡城流,上巳应无祓禊游。李德裕《上巳忆江南禊事》白云度汾水,黄河绕晋关。
(13)、唤君平一笑,谁夸汉客,取支机石。许有壬《水龙吟过黄河》
(14)、李白《赠裴十四》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15)、杜甫《黄河二首》黄河北岸海西军,椎鼓鸣钟天下闻。铁马长鸣不知数,胡人高鼻动成群。 黄河南岸是吾蜀,欲须供给家无粟。愿驱众庶戴君王,混一车书弃金玉。
(16)、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佚名《木兰诗/木兰辞》
(17)、——李白《公无渡河》箜篌所悲竟不还。——李白《公无渡河》将军发白马,旌节度黄河。
(18)、来到这里之后,我突然想起,自己在很多地方看过日出,山上海边沙漠丘陵,却真的不曾在黄河边上看过日出,不如明天就去吧。
(19)、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杜牧《早雁》
(20)、王维《使至塞上》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刘禹锡·唐《浪淘沙》凉州词唐·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4、关于描写黄河的古诗词名句
(1)、诗人在心境茫然之中,忽然想到两位开始在政治上并不顺利,而最后终于大有作为的人物:一位是吕尚,九十岁在磻溪钓鱼,得遇文王;一位是伊尹,在受商汤聘前曾梦见自己乘舟绕日月而过。想到这两位历史人物的经历,又给诗人增加了信心。
(2)、长河浪头连天黑,津口停舟渡不得。——李颀《送陈章甫》
(3)、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4)、刘禹锡写诗常借物抒情言志,他本在高处任职,却由于谗言遭到贬谪下放的不公待遇,但他渴望回到能够发挥自己才能的职位,有一番作为,纵然是恶浪频袭也不改入世的初衷。
(5)、胡曾《咏史诗·黄河》黄河九曲冰先合,紫塞三春不见花。周朴《塞上曲》内中知是黄河样,九曲今年彻底清。
(6)、诗人用“冰塞川”、“雪满山”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具有比兴的意味。一个怀有伟大政治抱负的人物,在受诏入京、有幸接近皇帝的时候,皇帝却不能任用,被“赐金还山”,变相撵出了长安,这正像是遇到了冰塞黄河、雪拥太行。
(7)、“黄河落尽走东海,万里写入襟怀间。”李白《赠裴十四》
(8)、夜深了,火光渐渐暗下去,星星多了起来,一颗颗清亮的看着我们。我有点冷,就从院子里跑到大厅,却遇到了飞鸟集的店长在请两个女孩子喝酒,自酿的葡萄酒,在灯光下闪着晶红的光,散发着迷人的芬芳。那两个女孩子都是90后,一个长发披肩温婉可人,一个扎着马尾俏皮精灵,她们听说了这个美丽的民宿,就飞过来了,真得像飞鸟一样——为了一个很特别的地方,愿意跋山涉水。
(9)、李峤《又送别》黄河冰已合,意又向南牧。戎昱《塞下曲》楼压黄河山满坐,风清水凉谁忍卧。
(10)、诗人把笔墨重点用在了他最擅胜场的方面——写景。作者出使,恰在春天。途中见数行归雁北翔,诗人即景设喻,用归雁自比,既叙事,又写景,一笔两到,贴切自然。尤其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联,写进入边塞后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近人王国维称之为“千古壮观”的名句。边疆沙漠,浩瀚无边,所以用了“大漠”的“大”字。边塞荒凉,没有什么奇观异景,烽火台燃起的那一股浓烟就显得格外醒目,因此称作“孤烟”。一个“孤”字写出了景物的单调,紧接一个“直”字,却又表现了它的劲拔、坚毅之美。沙漠上没有山峦林木,那横贯其间的黄河,就非用一个“长”字不能表达诗人的感觉。落日,本来容易给人以感伤的印象,这里用一“圆”字,却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一个“圆”字,一个“直”字,不仅准确地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的深切的感受。诗人把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溶化在广阔的自然景象的描绘中。《红楼梦》第四十八回里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想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合上书一想,倒象是见了这景的。要说再找两个字换这两个,竟再找不出两个字来。”这就是“诗的好处,有口里说不出来的意思,想去却是逼真的;又似乎无理的,想去竟是有理有情的。”这段话可算道出了这两句诗高超的艺术境界。描写黄河的古诗句4《浪淘沙》
(11)、来到这里之后,我突然想起,自己在很多地方看过日出,山上海边沙漠丘陵,却真的不曾在黄河边上看过日出,不如明天就去吧。
(12)、王之涣似乎对黄河情有独钟,他的另一首“黄河”诗,也是脍炙人口:
(13)、由题可知这首诗是诗人在黄河边欣赏了景色后题于河边亭子墙壁上的,诗的第一句便从三个方面来描写黄河上的景象,一是“阔”,写黄河的恢宏阔大;二是黄河水的“渺茫”;三是“樯稀”,河上没有几条船,更突出了黄河的“阔”。
(14)、黄河宿集安静如梦,实在难以想象,不远处就是漫漫黄沙,被风堆积出温柔的弧度,长城就建在一片沙石之上。踩着软绵绵的沙子往上走,脚底渐渐感知到粗糙的石头小径,只是大半给沙子淹没了。爬到长城上,眼前豁然开朗,黄河、村落霎时间涌入怀中,蓬乱勃发的芦苇,枝丫缭绕的古树,砂砾堆积的小道,悠悠流淌的黄河,淡薄温婉的日出……
(15)、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李白《行路难》
(16)、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章碣《焚书坑》
(17)、关河冻合梨云,冲寒犹试连钱骑。邓廷桢《水龙吟雪中登大观亭》
(18)、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李白《公无渡河》)
(19)、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
(20)、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5、描写黄河的古诗5首
(1)、河海封疆俱效顺,狂虏何劳灰灭。黄中辅《念奴娇炎精中否》
(2)、但,实在舍不得睡去啊,这里太美了,处处浸透着一种简约又古老的意境,壁炉旁堆着一截截手臂粗的原木,我们围着壁炉喝茶,茶几也是一块巨大的木头,茶水清亮,壁炉暖亮,如果对面坐的是对的人,就一起“对饮到天明”吧!
(3)、我喜欢墙角那半截木头,灰白色,顶部有很短的叉,但中间有整齐的深深的刻痕,一圈一圈绕着,颇似古希腊建筑中那些宫殿柱子的雕刻。
(4)、黄河九天上,人鬼瞰重关。长风怒卷高浪,飞洒日光寒。峻似吕梁千仞,壮似钱塘八月,直下洗尘寰。万象入横溃,依旧一峰闲。
(5)、倒泻银河事有无,掀天浊浪只须臾。宋琬《渡黄河》
(6)、——李白《发白马》波滔天,尧咨嗟。——李白《公无渡河》其害乃去,茫然风沙。
(7)、才出昆仑便不清。高祖誓功衣带小,仙人占斗客槎轻。
(8)、为报洛桥游宦侣,扁舟不系与心同。描写黄河的诗句大全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浪淘沙》
(9)、说起这个地方,这位摄影师比本地人还多了几分眷恋。在他的镜头下,春夏秋冬,日月星辰,中卫或淡雅或壮丽,或幽静或热闹,或古老或唯美……我愿意为每一个镜头,再来一次。
(10)、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
(11)、时与文字古,迹将山水幽。已孤苍生望,空见黄河流。
(12)、曾经的我,多么热爱看日出呀,犹记得为了看华山日出,爬了一整夜的山。可是只为了看一场日出而早起几个小时的热情,后来渐渐消散了。记得年少时,为了在校门口遇到喜欢的男孩,我会在清晨的街道上徘徊良久,直到看见他骑着自行车的身影,才慢慢走向门口,只为对他说一句:早。可是后来,再也没有为谁做过这样的事。热情这种东西,真的会随着人的成长而丢失。
(13)、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其一》
(14)、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15)、这首诗的开篇,只用寥寥数笔,就在“昆仑”、“龙门”的震荡声中,展现了“西来”黄河的无限声威。其后再用尧帝、大禹治水的典故展示黄河水的狂暴肆虐。接着写到公无渡河的故事,以夸张的笔墨,痛歌狂叟的溺死浪波,经过李白的再创造,带有了更强烈的悲剧色彩。那位“狂而痴”的披发之叟,似乎正苦苦地追求着什么。其中未尝没有诗人执着追求理想的影子在中。
(16)、李益《效古促促曲为河上思妇作》挥鞭决白马,走出黄河凌。孟郊《杂曲歌辞·羽林行》寄泣须寄黄河泉,此中怨声流彻天。
(17)、译文:常听说银河倒泻,这事真假难辨,如今见到的黄河,一下子浊浪掀天。人世间的风波,不知比这险恶多少,可人们反说,险途只在这黄河中间。
(18)、山随平野尽,江入大江流(李白《渡荆门送别》
(19)、从你这儿发源,多少英雄故事在你周围扮演……”。
(20)、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
(1)、和凝(宫词百首)玉甃莲池春水平,小鱼双并锦鳞行。内中知是黄河样,九曲今年彻底清。
(2)、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门山》
(3)、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送孟浩然至广陵》
(4)、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单于北望拂云堆,杀马登坛祭几回。汉家天子今神武,不肯和亲归去来。
(5)、王之涣曰: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凉州词)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登鹳雀楼)
(6)、我喜欢墙角那半截木头,灰白色,顶部有很短的叉,但中间有整齐的深深的刻痕,一圈一圈绕着,颇似古希腊建筑中那些宫殿柱子的雕刻。
(7)、上的苦痛和忧烦;然而他相信“长风破浪会有时“,绝不放弃
(8)、其肯为我来耶,河阳下士,正自强人意。刘仙伦《念奴娇送张明之赴京西幕》
(9)、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章碣《焚书坑》
(10)、黄河上烟波淡蒙,太阳只是一个极淡的圆,在河上铺了一层薄薄的粉,这时想起王昌龄的诗句“大漠风尘日色昏”,这些古诗词在我们心中被颂咏千百遍,这样的图景也在心中重构千百遍,但事实上,古人的许多情怀,许多咏叹自然的诗篇,我们如果不能身临其境,殊难领会。
(11)、山雪河冰野萧瑟,青是烽烟白人骨。杜甫《悲青坂》
(12)、还有很多瓮,就是以前农村家家户户都有的,里面插了大把的芦花,虽都枯了,到底毛茸茸的,有一种宁死不屈的气节,也还透着勃勃生机呢。黄河边上的芦花总是让我想起川端康成在《雪国》里提到的一种白茅草。果然,美丽的东西始终相通。
(13)、三门津即三门峡,在今河南省三门峡市东北黄河中,因峡中有三门山而得名。三门峡以其奇伟险壮而名世,吸引着无数骚人墨客赋诗为文,留下了不少名篇。这就是一首赋写三门峡雄险气势的词篇佳作,既写出了三门峡雄险的气势,又融进了词人自己的人生体验。
(14)、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15)、俯瞰黄河小,高悬白雪清。——胡秉正《咏贺兰山》
(16)、鹳雀楼位于山西永济市蒲州城外的黄河岸边,这是诗人登楼所见自然美景,描绘了北国河山的磅礴气势和壮丽景象,气势磅礴、意境深远。
(17)、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边塞,北归大雁正翱翔云天。
(18)、朝见裴叔则,朗如行玉山。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身骑白鼋不敢度,金高南山买君顾。徘徊六合无相知,飘若浮云且西去!
(19)、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其一》
(20)、军阀老板发大财,黄河船工辈辈穷。”“一条飞龙出昆仑,摇头摆尾过三门。
(1)、严子好真隐,谢公耽远游。清风初作颂,暇日复销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