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唐诗名篇100首欣赏
1、唐诗名句精选+诗名
(1)、五更稠怅回孤枕,犹自残灯照落花。——司空图
(2)、(韵译):游客路过苍苍的北固山下,船儿泛着湛蓝的江水向前。春潮正涨两岸江面更宽阔,顺风行船恰好把帆儿高悬。红日冲破残夜从海上升起,江上春早年底就春风拂面。寄去的家书不知何时到达,请问归雁几时飞到洛阳边。
(3)、不能手捧美丽银光赠你,不如快入梦与你共欢聚。
(4)、诗词欣赏|九首秋天诗词,秋山如画,秋月醉人,美极了
(5)、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6)、古文三百篇(全集朗诵、注释、译文、赏析!)
(7)、(评析):诗旨在赞美后禅院景色之幽静,抒发寄情山水之胸怀。诗人清晨登常熟县的破山,入破山寺(即兴福寺),在旭日初升、光照山林的景色中,表露礼赞佛宇之情。然后走到幽静的后院,面对美妙的佳境,忘情地欣赏,寄托自己遁世情怀。“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意境尤其静净。起句对偶,颔联反而对得不工整,虽属五律,却有古体诗的风韵。
(8)、没有深远寄托,没有华丽辞藻,字里行间却洋溢着热烈欢快的色调和温馨炽热的情谊,表现了温暖如春的诗情。
(9)、(韵译):古代三秦之地,拱护长安城垣宫阙。风烟滚滚,望不到蜀州岷江的五津。与你握手作别时,彼此间心心相印;你我都是远离故乡,出外做官之人。四海之内只要有了你,知己啊知己,不管远隔在天涯海角,都象在一起。请别在分手的岐路上,伤心地痛哭;象多情的少年男女,彼此泪落沾衣。
(10)、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 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 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 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
(11)、这首诗写得精妙绝伦,前两句地名天然成对,于景物描写中融入历史盛衰的感慨,后两句引入燕子的视角,巧妙地点出乌衣巷的昔盛今衰,写尽了富贵风流转眼成空的感慨。
(12)、转载声明|转载请注明出处:醉墨艺苑(ID:ZMYY-art)
(13)、(注解):1、城阙:指唐代都城长安。2、辅:护卫。3、三秦:现在陕西省一带;辅三秦即以三秦为辅。4、五津:四川境内长江的五个渡口。
(14)、当一个人思念另一个人时,心中就升腾起热情和甜蜜。
(15)、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16)、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肤花貌参差是。
(17)、暑气已退,天空明净;而秋色澄明,万物清丽。
(18)、=============================《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作者:王勃
(19)、风吹仙袂飘飘举,犹似霓裳羽衣舞。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20)、含情凝睇谢君王,一别音容两渺茫。昭阳殿里恩爱绝,蓬莱宫中日月长。
2、唐诗名篇100首欣赏图片
(1)、浮云像游子一样行踪不定,夕阳徐徐下山,似乎有所留恋。
(2)、(注解):1、虽生意两句:东晋殷仲文,见大司马桓温府中老槐树,叹曰:“此树婆娑,无复生意。”借此自叹其不得志。这里即用其事。2、而听讼两句:传说周代召伯巡行,听民间之讼而不烦劳百姓,就在甘棠(即棠梨)下断案,后人因相戒不要***伤这树。召伯,即召公。周代燕国始祖,名奭,因封邑在召(今陕西岐山西南)而得名。3、曩时:前时。4、将:抑或。5、徽纆:捆绑罪犯的绳索,这里是被囚禁的意思。6、缀诗:成诗。7、西陆:指秋天。8、南冠:楚冠,这里是囚徒的意思。用《左传·成公九年》,楚钟仪戴着南冠被囚于晋国军府事。9、玄鬓:指蝉的黑色翅膀,这里比喻自己正当盛年。10、白头吟:乐府曲名,《乐府诗集》解题说是鲍照、张正见、虞世南诸作,皆自伤清直却遭诬谤。两句意谓,自己正当玄鬓之年,却来默诵《白头吟》那样哀怨的诗句。
(3)、宋人顾乐《唐人万首绝句选评》中评:少伯请送别诗,俱情极深,味极永,调极高,悠然不尽,使人无限流连。诗中“一片冰心在玉壶”,已成千古名句。
(4)、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
(5)、名家朗诵:《石钟山记》||文最奇致古今绝调
(6)、回头下望人寰处,不见长安见尘雾。惟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
(7)、就应说,写作之初,白居易至少在主观上是同意陈鸿的“惩尤物、窒乱阶”之说的,之后在《新乐府》的《李夫人》、《古家狐》中还重复强调了“尤物惑人”、“狐媚害人”的主题,明确宣扬性爱之为害,但是又承认“人非木石皆有情”,性爱是消灭不了的,因此解决问题的途径只好是“不如不遇倾城色”。但在《长恨歌》的实际写作当中,他又服从了民间感情故事所表达的人类的向美本能和情感欲望。这样,整个故事便具有了更为深刻复杂的涵义:既写了真美,又写了真***,并将两者直接联系在一齐;《丽情集》本《长恨歌传》有一段话:叔向母曰:“甚美必甚***。”李延年歌曰:“倾国复倾城。”此之谓也。这段话大概能够代表中唐士人对这一问题的最后思考。白居易写作《长恨歌》时遵循的1条基本原则是:不正因“甚***”而抹煞“甚美”。尽管其主题最后似偏离了对“甚***”的谴责,但“甚***”资料本身毕竟没有被抹煞,反过来又丰富了“甚美”的涵义。
(8)、《乞校正陆贽奏议进御札子》苏轼|药虽进于医手,方多传于古人
(9)、名家名篇+千古名画+诗画视频+名家朗诵音频+民国大家点评,可谓少见的立体。
(10)、古人常讲的“五子登科”,指的是哪“五子”?看完瞬间长知识
(11)、好的诗词书,编者阅书很多,仔细甄选觉得这样才妥:
(12)、直到天边外面再没有天的地方,月亮都不曾只为一家人放光明。
(13)、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14)、读诗,要选精、能听,体会意境韵律表达之美,才会深入脑海心底,印象深刻。
(15)、在这首诗中,王维就摆脱了一般送别诗中灰色的伤感,那渭城的雨,使人的精神为之一爽,那更尽一杯的酒,使人感受到了浓浓的情意。
(16)、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17)、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18)、(注解):1、栖栖:忙碌不安,指孔子周游列国。2、鄹氏邑:春秋时鲁地,在今山东曲阜县东南。孔子父叔梁纥为邑大夫,孔子出生于此,后迁曲阜。鄹氏邑,鄹人地。3、宅即句:相传汉鲁共(恭)王刘余(景帝子)曾坏孔子旧宅,以广其及升堂,闻金石丝竹之音,乃不敢坏。4、叹凤句:《论语·子罕》:“子曰: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说凤至象征圣人出而受瑞,今凤凰既不至,故孔子遂有身不能亲见圣之叹。否,不通畅。5、今看两句:《礼记·檀弓上》,记孔子曾语子贡云:“予畴昔之夜,坐奠于两楹之间。……予殆将死也。”殷制,人死后,灵柩停于两楹之间,孔子为殷人之后,故从梦境中知道自己快要死了。两楹奠喻祭祀的庄严隆重。两楹:指殿堂的中间。楹:堂前直柱。奠:致祭。
(19)、在唐诗中,爱情是甜蜜的,也是苦涩的;人情是温暖的,也是寒凉的……在唐诗中,你的每一种情感,都能找到对应的诗句。
(20)、院子里只剩枝丫的槐树落在月光下的影子,稀疏凄凉。而这个时候从邻居那边传来的杵声在寂静的秋夜里显得那么清晰急促。
3、唐诗名诗
(1)、蓬:古书上说的一种植物,干枯后根株断开,遇风飞旋,也称“飞蓬”。诗人用“孤蓬”喻指远行的朋友。
(2)、它不仅包含上述所有,更有诗画共赏、名家朗诵的视频,还有民国大家点评精华。
(3)、木心都说“读诗,嘴要刁。即使《唐诗三百首》,我喜欢的,恐怕不到一百首。每首读过一百遍不止吧。”所以与其泛泛去读三百首,还不如少而精,背诵熟读那些传世的古诗词经典,应该是一个更有效的学习古诗词的办法。
(4)、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5)、不光如此,自古读诗少不了赏画,一诗一画,诗画共赏,境界才能全出。
(6)、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7)、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8)、《芙蓉楼送辛渐》便是王昌龄七绝送别诗的代表作,诗原有二首,此为第一首,写于王昌龄赴任江宁丞之日,这时他正遭谤议,故临别所嘱,有以玉壶冰心自明心迹之言。
(9)、染香的雾气打***你的鬓发,明月的清光使你玉臂生寒。
(10)、二八吴姬吹凤管,捲帘烧烛看梅花。——李孟昭
(11)、王小波说:你要是愿意,我就永远爱你;你要是不愿意,我就永远相思。
(12)、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余里。
(13)、《李思训画长江绝岛图》苏轼|舟中贾客莫漫狂,小姑前年嫁彭郎
(14)、秋景萧疏,花老,梧叶黄,烟水茫茫,故人不见,悲秋伤离之感充盈心头。
(15)、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16)、此诗是杜甫诗中的五律名篇,前人称为“盛唐五律第一”。
(17)、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
(18)、(韵译):阴历十月的时候,大雁就开始南飞,据说飞到大庾岭,它们就全部折回。鸟儿不进,我却行程未止远涉岭南,真不知何日何时,我才能遇赦归来?潮水退落了,江面静静地泛着涟漪,深山老林昏暗暗,瘴气浓重散不开。来日我登上高山顶,向北遥望故乡,抑或能看到:那山头上初放的红梅。
(19)、爱过,活过,经历过便是最好的团圆。不畏将来,不念过往就是对时光最美的回应。
(20)、全词语言圆转流利,通俗晓畅,清丽自然,意蕴深沉,启人神智,耐人寻味。词中对宇宙人生的深思,给人以哲理性的启迪和美的艺术享受。
4、唐诗名篇精选10000篇大全集
(1)、如李后主的《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配的画是绘画史上大名鼎鼎的《千里江山图》。
(2)、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3)、(评析):大庚岭为五岭之古人以此为南北分界,有北雁南飞至此不过岭南之传说。诗是作者流放钦州途经大庚岭时所作。全诗写贬谪岭南的伤感,于旅途中抒发情怀。开头以比兴入手,写望雁思乡,再写岭南境***,更衬怀乡情切。最后两句由写景转为抒情,暗祈能见到红梅采寄亲眷,以表衷情。诗旨在写“愁”,却未着“愁”字,情致凄婉,愁绪满怀,以情布景,以景托情,情真意切,柔婉动人。
(4)、明亮的月光洒在窗户纸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霜。
(5)、(评析):这首诗极写闺中少妇与塞上征人的两地相忆。起句先说卫戌黄龙冈边土,年年不休。接着写一对情人各自东西,同披月光:闺中营中,清辉共照,柔情相忆,彼此黯然伤神。共同的愿望是有个名将能率领军队,一举破敌,结束战争,使天下亲人团聚。全诗抒发厌***战争,渴望和平的心绪。情调凄怆,但不消极。语浅意深,耐人寻味。
(6)、=============================《破山寺后禅院》作者:常建
(7)、读诗词的人都知,诗词对音律的讲究非常严格。要赏音韵之美,一定要听名家朗诵版。配有诗画细节欣赏,跟着视频,名家朗诵,名画细节也一览无遗。
(8)、这是一首情意深长的送别诗,作者通过送别环境的刻画、气氛的渲染,表达出依依惜别之意。
(9)、揽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银屏迤逦开。云鬓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
(10)、相隔遥远,如何去约定相聚的日子,只能惆怅地望着同样遥远的月亮,什么事也做不了,就那样傻站着。
(11)、《经典唐诗》的评注者为喻守真(1896—1949)、马茂元(1919—1989)和刘永济(1887—1966)。喻守真是《唐诗三百首详析》的编著者,该书自1949年出版以来,印数已超百万册。至今仍然畅销。是公认的《唐诗三百首》最好的注释本。作者那种民国学者深厚的传统文化功底和清雅渊博的文字,作为学习唐诗的入门书,是再合适不过了。马茂元是一位在古典文学研究领域享有崇高威望的学者,他的祖父是“桐城派”大家,有家学渊源。“桐城派”是我国清代文坛上最大的散文流派,主盟清代文坛200余年,曾国藩就是“桐城派”后期的代表人物。刘永济是著名词人和古文学家,1956年评为一级教授,当时全国一级教授不超过200人,可见其学术影响力。
(12)、灭烛灯月光满屋令人爱,披衣起露水沾挂***衣衫。
(13)、人们对白居易《长恨歌》的主题思想历来争论不休,有所谓感情说、***主题说、双重主题说等等。本文作者持感情说。首先从作品的四个层次来分析,肯定白居易并非像陈鸿写《长恨歌传》那样板着说教的脸孔去描述李杨故事,而是以“情”作为主旋律,让主人公的情去感动读者,使之产生共鸣,取得审美上的极大成功。本文还结合作者生平经历和社会历史分析他在处理历史题材、***题材和来自民间的人性题材、心理题材的关联问题上的独到之处,进一步说明唐明皇杨贵妃形象的审美好处。
(14)、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15)、(注解):1、趋:小步而行,表示上朝时的敬意。2、丹陛:宫殿前涂红漆的台阶。3、分曹句:时岑参为右补阙,属中书省,在殿庑之右,称右省,也称紫徽省。紫微:本指星座,因其成屏藩的形状,故取象以为喻。微:一作薇。曹:官署。限:界限。4、阙:通“缺”。补阙和拾遗都是谏官,意思就是以讽谏弥补皇帝的缺失。
(16)、闻道黄龙戌,频年不解兵。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少妇今春意,良人昨夜情。谁能将旗鼓,一为取龙城。
(17)、《正月二十日,与潘、郭二生出郊寻春,忽记去年是日同至女王城作诗,乃和前韵》苏轼
(18)、因为没有人能真正读完,就像很多人读后也只记得“床前明月光”,音律意境之美体会少之又少。
(19)、回宫后,白天睹物伤情,夜晚辗转难眠。日思夜想而不得,因此寄期望于梦境,却又是“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诗至此,已经把“长恨”之“恨”写得十分动人心魄,故事到此结束似乎也能够。然而诗人笔锋一折,别开境界,借助想象的彩翼,构思了一个妩媚动人的仙境,把杯具故事的情节推向高潮,使故事更加回环曲折,有起伏,有波澜。这一转折,既出人意料,又尽在情理之中。由于主观愿望和客观现实不断发生矛盾、碰撞,诗歌把人物千回百转的心理表现得淋漓尽致,故事也因此而显得更为宛转动人。
(20)、古诗名句|背下这148句古诗句,你的境界又提高了一个档次
5、唐诗名句100首
(1)、(评析):wωw奇Qisuu書com网此诗乃望月怀思的名篇,写景抒情并举,情景交融。诗人望见明月,立刻想到远在天边的亲人,此时此刻正与我同望。有怀远之情的人,难免终夜相思,彻夜不眠。身居室内,灭烛望月,清光满屋,更觉可爱;披衣出户,露水沾润,月华如练,益加陶醉。如此境地,忽然想到月光虽美却不能采撷以赠远方亲人,倒不如回到室内,寻个美梦,或可期得欢娱的约会。诗的意境幽静秀丽,情感真挚。层层深入不紊,语言明快铿锵,细细品味,如尝橄榄,余甘无尽。“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为千古佳句,意境雄浑豁达。
(2)、唐朝安史之乱后,诗人张继途经寒山寺时,写下这首羁旅诗,成为写愁的代表作。
(3)、文字灵秀、古雅,没有干巴巴的学术语言,虽寥寥数语,分析到位。真是大家手笔。
(4)、苏轼,可豪放,也可婉约。这首词咏柳,将物性与人情毫无痕迹地融在一起,真正做到了“借物以寓性情”,写得声韵谐婉,情调幽怨缠绵。
(5)、(韵译):孔老夫子一身奔波,究竟有何所求?忙忙碌碌周游列国,疾***鄙陋世俗,先圣诞生于邹氏邑,后来迁居曲阜;这宅院鲁王原想毁它,而扩建宫府。孔子曾经叹息:凤凰不至生不逢时;见麒麟他伤心哭说,我已穷途末路!而今到此,瞻仰两楹间对他的祭奠;与他当年梦见坐享其间,并无不殊。
(6)、仙人十五爱吹笙, 学得昆丘彩凤鸣。 始闻炼气餐金液, 复道朝天赴玉京。 玉京迢迢几千里, 凤笙去去无穷已。 欲叹离声发绛唇, 更嗟别调流纤指。 此时惜别讵堪闻, 此地相看未忍分。 重吟真曲和清吹, 却奏仙歌响绿云。 绿云紫气向函关, 访道应寻缑氏山。 莫学吹笙王子晋, 一遇浮丘断不还。
(7)、(韵译):我们并排走向朝廷的红色台阶,然后分别站在左省右省的列队。拂晓随着宫廷仪仗队进去朝拜,黄昏时浑身沾满御炉香气回归。满头白发力不从心为落花流泪,羡慕别人如鸟入青云展翅高飞。贤明的朝廷没有什么阙事遗漏,自己觉得谏议的奏书越来越稀。
(8)、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9)、班马:离群的马,这里指载人远离的马。班,分别;离别,一作“斑”。
(10)、噫吁戏,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11)、《木兰花令·知君仙骨无寒暑》苏轼|明朝归路下塘西,不见莺啼花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