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典语录>语录大全>韩愈最著名的诗句有哪些(60条)

韩愈最著名的诗句有哪些(60条)

时间:2024-03-15 12:43:02 语录大全 本文作者:admin
  • 相关推荐

韩愈最著名的诗

1、韩愈最著名的诗句是哪一句答案唯一

(1)、赵秉文:韩愈又以古文之浑浩溢而为诗,然后古今之变尽矣。

(2)、男子汉的青春只有一次,百岁之寿也不过像狂风一吹而过。此名句揭示青春不再来,时光如风逝的道理,以告戒人们珍惜光阴。

(3)、以文入诗,故意打破诗歌的传统节奏和圆润和谐之美。

(4)、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 初春小雨 / 早春》

(5)、透过雨丝遥望草色,更给早春草色增添了一层朦胧美。

(6)、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食马者 通:饲马者)

(7)、千古名句:可怜此地无车马,颠倒青苔落绛英。

(8)、古史散左右,诗书置后前。岂殊蠹书虫,生死文字间。

(9)、于是“百般红紫斗芳菲”,这更像是初春的景色,初春的百花充满着生机,而暮春的百花则仿佛看透一切的战士,更加狂放,生命的力量也更加深重,所以诗人用到了“斗”。

(10)、高棅:今观昌黎之博大而文,鼓吹六经,搜罗百氏,其诗聘驾气势,崭绝崛强,若掀雷决电,千夫万骑,横骛别驱,汪洋大肆,而莫能止者。

(11)、此诗作于长庆三年(823年)的早春,此时的韩愈已经56岁了,任吏部侍郎。这个时候可能是韩愈最惬意的时候,他刚刚协助平息了一场叛乱,皇帝调他为吏部侍郎。而在文学方面,他早已声名大振,是行业内的大师。

(12)、京城大道上空丝雨纷纷,它像酥油般细密而滋润,远望草色依稀连成一片,近看时却显得稀疏零星。这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远胜过绿柳满城的春末。

(13)、人生在不同的阶段接触相同的事物,其感触往往各不相同,再一次去到城南,“城南景色皆依旧”,但在韩愈的心中,却看出了许多不一样的地方。于是这一趟城南之行也成为了韩愈诗歌宝贵的素材,写下了《城南十六首》,今天我们就挑其中最知名的一首来欣赏一下。

(14)、效法前人的文意,不模仿他的文辞。文学创作历来讲究创新。由于人们的认识或感情有很多共通或类似的地方,因此表达方式的创新就显得特别重要。虽然论述的遭道理、抒发的感情与前人相同或相近,但由于运用了崭新的语言,就会让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觉。

(15)、创作背景:唐代,魏晋以来的门阀制度仍有沿袭。贵族子弟都入弘文馆、崇文馆和国子学。他们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韩愈写《师说》的社会背景,可以从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的一段话里看出。柳宗元说:“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由此可见,韩愈作《师说》,大张旗鼓地宣扬自己的观点,是难能可贵的。

(16)、有风骨之人,永远是为不为可之事。韩愈即是如此,在诗中,他将自己想要为国为君的感悟写得凄楚恳切,十分动人。千百年来,无人不为韩愈的风骨而感动。

(17)、幸自同开俱阴隐,何须相倚斗轻盈。陵晨并作新妆面,对客偏含不语情。

(18)、(赏析)一座荒山古寺,经诗人用浓淡相间的色彩点染之后,处处呈现出幽美的境界。

(19)、漓江之水,则清澈澄明,蜿蜒曲折。“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篸”,极为概括地写出了桂林山水的特点,是千古脍炙人口之佳句。

(20)、首句点出初春小雨,以“润如酥”来形容它的细滑润泽,准确地捕捉到了它的特点。

2、韩愈最著名的诗句有哪些

(1)、千古名句: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2)、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祗 同:衹)

(3)、(赏析)用“照眼明”来形容红艳似火,灿烂如霞的榴花既生动又形象,既凝炼又传神。

(4)、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5)、士大夫在穷困的处境中才能表现出节操和道义。

(6)、不过最大的可能,还是韩愈只是捕捉到了灵光一现的刹那并且原原本本的呈现给我们,究竟这句话有什么深意,或许他自己也不知道。

(7)、升堂坐阶新雨足,芭蕉叶大栀子肥。——韩愈《山石》

(8)、这首诗虽然用词朴素,但是却句句都是名句,用以小见大的手法写出了李杜的旷世才华,最后还不忘将那些贬斥李杜的人“拉踩”一番,称那些不知天高地厚的小人如同蜉蝣一般,居然敢诽谤重伤诗坛大前辈,企图以自己轻微的力量去撼动大树,简直就是想“蹭热度”。

(9)、造句清新优美。与杜甫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有异曲同工之妙。

(10)、                    《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

(11)、千古名句: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12)、赏析:对北方人来说,新年无芳华是正常的,但到过岭南的韩愈却觉得北方春来晚,直到二月才有草芽长出来,作者便借鉴岑参《白雪歌》之意,创作了此诗。“却嫌”、“故穿”,把春雪刻画得美好而有灵性。

(13)、综观韩愈的这首诗,从写景来看,它在大自然还没有春色的时候,幻化出一片新奇的春色,富有浪漫主义色彩。从写情来看,既有在漫漫寒冬中久盼春色的焦急,又有见到新奇春色后的欣喜。而这一切离不开雪“装点关山、泽被万物”的品性。

(14)、诗人似乎尽力想把他那种激愤的感情深深地埋藏在心底,但是又自觉不自觉地在字里行间透露出来,使人感受到那股被压抑着的感情潜流,读来为之感动。

(15)、以远看似有,近看却无,描画出了初春小草沾雨后的朦胧景象。

(16)、元和十四年(819年),唐宪宗大张旗鼓迎佛骨入宫廷供奉。在此之际,韩愈上了一道《论佛骨表》,大力劝谏宪宗不要信佛。唐宪宗盛怒之下,将韩愈贬为潮州刺史。面对来送别的侄孙,韩愈写下了这首诗。

(17)、这是一首很典型的七言绝句,而且韩愈的表现手法,也是极为独特,我们从这首诗可以看得出来,结构非常严谨,写得也是很有韵味。韩愈写这首诗时,还有一个小故事,据说他当时非常想要去外面踏春游玩,可是没有朋友陪自己,邀请自己的得意弟子张籍,可是请了几次张籍都拒绝了,于是他写了这么一首诗给弟子,意思是告诉他现在外面的春色很美,要是不去的话会很可惜。

(18)、第二句“二月初惊见草芽”紧承第一句。随着时间的推移,2月到了。这时,大自然似乎有了一些变化。虽然百花仍未开放,但嫩绿的草芽已经冒出了头,春天也即将来临了。“初惊”二字十分耐人寻味,它不是吃惊之意,而是初次看见草芽的惊喜之貌。盼了这么久,春天总算是来了,传神地刻画出了北方人民对春天的渴望。

(19)、这首小诗是写给水部员外郎张籍的一首描写和赞美早春美景的七言绝句。

(20)、熟悉韩愈写作风格的人,想必都能够看出他的观点十分新颖独到,其中还不乏蕴含着李杜的影子。喜欢一个人最好的模样,就是朝着你的方向而去,努力变成下一个你,而韩愈也真的做到了。李杜作为韩愈心中最神圣的存在,自然不允许任何人对他们有些许的玷污,所以他才会愤而写下《调张籍》这首诗。

3、韩愈最著名的诗50首

(1)、赏析:诗写僻境,以画意出之,写忧愤,以曲笔出之。诗人似乎尽力想把他那种激愤的感情,深深地埋藏在心底。

(2)、韩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家。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后人将其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他提出的“文道合一”、“气盛言宜”、“务去陈言”、“文从字顺”等散文的写作理论,对后人很有指导意义。著有《韩昌黎集》等。

(3)、百花与东风本来就是难舍难分的一对,既然逝去已经成为注定,那就在这世间最后的“盛大登场”一回吧。于是落花乱,东风狂,演绎着暮春的狂欢。

(4)、许学夷:①唐人之诗,皆由于悟入,得于造诣。若退之五七言古,虽奇险豪纵,快心露骨,实自才力强大得之,固不假悟入,亦不假造诣也。然详而论之,五言最工,而七言稍逊。②退之五七言古,字句奇险,皆有所本,然引用妥帖,殊无扭捏牵率之态。

(5)、“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韩愈《春雪》)。这是一种心理状态。

(6)、千古名句: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7)、杨花和榆钱没有那么多的才华和思想,她们只知道随着东风飘飘摇摇,化作世间的一场大雪。与其他人的争奇斗艳相比,她们的做法是没有什么“才思”,不过这样朴实无华的送别却也给世间增添了一道风景,这当然也是美的,是值得珍惜的。

(8)、诗中韩愈对李白、杜甫的诗歌成就大加赞赏,中唐时期,盛行王孟之流的清丽、清空,而杜甫、李白的作品并不受世人重视,韩愈却在《调张籍》诗文中对其二人做出了极高的评价,感叹生于李白、杜甫之后,只好在梦中瞻仰他们的风采,特别是拜读李白杜甫才华横溢的诗篇时,便不禁追想起他们兴酣落笔的情境。因此在全诗开端便豪言道:“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9)、葛立方:裴度平淮西,绝世之功也。韩愈《平淮西碑》,绝世之文也。非度之功不足以当愈之文,非愈之文不足以发度之功。

(10)、和声随祥风,窅窕相飘扬。闻者亦何事,但知时俗康。

(11)、千古名句: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12)、中唐时期也是大师辈出的时代,这一时期除了韩愈之外,例如白居易、柳宗元、刘禹锡、元稹、孟郊等等,那都是当时公认的文坛大家。而韩愈在这些人当中,无疑是最具有影响力的一位。很多的作品那都是写得极为唯美,尽管只是那么信手拈来,但是每一句都美得令人惊艳,而这首《晚春》也是他最重要的作品,通篇情感细腻,写出了完全不一样的春色美景。

(13)、在一个不经意低头的瞬间,他看到了地上的那一具具“尸体”。而后恍然,现在已经是暮春了吗,落花已经开始随着春风起舞了,是谁要送谁最后一程呢?

(14)、千古名句: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

(15)、而在文人的眼中,春天也没有三个月那么长,文人笔下只有两个春,初春和暮春。初春意味着希望也意味着别离,暮春则更多地代表了人们对生命的思考,对美好事物逝去的惋惜。

(16)、这两句意思是说:早春的小雨和草色是一年春光中最美的东西,远远超过了烟柳满城的衰落的晚春景色。

(17)、沈德潜:①昌黎豪杰自命,欲以学间才力跨越李、杜之上,然恢张处多,变化处少,力有涂而巧不足也。独四言大篇,如《元和圣德》《平淮西碑》之类,义山所谓句奇语重、点窜涂改者,虽司马长卿亦当敛手。 (98)  ②善使才音当留其不尽,昌黎诗不免好尽。要之,意归于正,规模宏阔,骨格整顿,原本雅颂,而不规规于风人也。品为大家,谁曰不宜? (99) 

(18)、赏析:诗人不写百花稀落、暮春凋零,却写草木留春而呈万紫千红的动人情景:花草树木探得春将归去的消息,便各自施展出浑身解数,吐艳争芳,色彩缤纷,繁花似锦。

(19)、读书学习,只担心学得不够多;领会要义,只怕悟得不透;人最怕认为自己学得差不多,从而骄傲自满,停止学习,已经学了的东西最怕不能掌握,不会付之实践。

(20)、这首诗诗通过对夕阳湖畔柳絮满天,杨花飘落水面,被水浸***再也不能飞起来这个细节的描绘,体现出韩愈陶醉于旖旎的大自然风光的情趣。这首诗前面以写景起兴,后转比拟,堪称鞭辟入里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