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师心自用造句
1、师心自用形容什么
(1)、大材小用:把大的材料用在小处。比喻才能很高的人屈就于低下职位,不能充分发挥其才能。
(2)、大快人心:指坏人受到惩罚或打击,大家非常痛快。
(3)、曲终奏雅:雅:雅乐。乐曲到终结处奏出了雅正的乐音。原来是说不够完美,后转形容文章或艺术表现在结尾时显得特别精彩。
(4)、笨鸟先飞:表示自己能力差,恐怕落后,比别人先行一步。
(5)、(解释):师心:以心为师,这里指只相信自己;自用:按自己的主观意图行事。形容自以为是,不肯接受别人的正确意见。
(6)、巧舌如簧:灵巧的舌头好像簧片,能发出动听的声音。形容能说会道。
(7)、又是先入为主,仅以常理度测,自然是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8)、形:形骸指自身的存在。高兴得控制不住自己;失去常态。形容浅薄的人稍稍得志就忘记了应持的态度。现多用作贬义。多用于稍微得志;就忘乎所以的浅薄的人。有时也用于因一时高兴、兴奋而忘掉了应具有常态的一些人。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
(9)、面对“‘二王’风韵久微茫”的书坛状况,吴玉如曾一针见血地提出了批评。他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此自是老杜豪语,亦自是其实在语。今人不读书便自诩有神悟,诚不值方家一笑,要可以欺一时,不可以欺后世也。”强调读书的重要性时,他说:“吾幼嗜临池,不为俗说所摇,于今发斑斑白白,稍稍有悟。从吾学者,无不倾筐倒箧以援。盖惧斯道之不传也。然无天资者不能领会。聪颖者又多不肯朝夕与之,作而辄辍,而后知一艺之精之难也。又,不多读书者,书法亦不能佳。”他告诫学生:“作字必具绳矩,而后可以示后。必具绳矩,而后始可纵横而得不乱。今人纵字画出于无规矩,楷书且不可识,遑论草书乎?”“今人作字率皆剑拔弩张,功夫不到,妄逞险怪,是诚书法之***道。柔亦不茹,刚亦不吐,能悟斯旨,思过半矣。”对于“今人嗜书法者,动喜云‘脱窠臼’,此本是当行语。陈陈相因,固为病痛。然一捉毛锥,便想出人头地,一鸣惊人而不误,亦不知其可也。”另外特别强调:“作字首重结构,一入俗样,便无意味。结构犹有迹可寻,用笔则不究古今变化接替之原,尤不足以言书法妙诣。”尤其“作书忌俗与熟,亦忌乖谬潦草,善书者虽笔墨纵横,点画狼藉,而一折一丝无不有来踪去脉,绝无阘茸滓杂之弊。明此而后可与论临池也”。这一个个切中要害的尖锐批评,都是吴迂叟于四十多年前即提出的,是非常具有前瞻性的,同时也有针对性地指出了如何避免出现问题的方法。这些具体而微的深刻阐述,都是在《书谱》的基础上进行的或细化或深化的发展,可以说是类似于“论语”形式的书法批评,是弥足珍贵的学书必修内容。
(10)、例句:小姑娘天真烂漫,胸无城府,可以做个知心朋友。
(11)、多愁善感:善:好(hào)经常忧愁,容易感伤。形容感情脆弱。
(12)、(误用)常误与“排山倒海”等连用,指自然力量之大。
(13)、可以说,吴玉如书法的高品质是以他高品质的人品和诗品作为内在支撑的关键,加之碑帖共融的书法观念、羽化而出的潜心学习和一丝不苟的创作态度共同构建了吴玉如神采飞动的至美书品。
(14)、人心如面:人的思想情况像人的面貌,各不相同。
(15)、当然书法也演绎着个人人生,比如你是一个温文尔雅的人,你是一个平和的人,你是一个雍容大方的人,字里行间可以反映出这些。我们看到书法的雄强、和平、雍容、简远、瓢逸,这都是书法的特性。刚才我说的是书法的共性,除此之外,书法都有其个性,个性与人相连,与书写者的个性相连,因此书法是与人相连接,我们讲书如其人。如果我们的书法写到能够看出人的思想,看到你经历的过程,看到你苦难的人生,看到你厚重的承载,看到你善良的东西,这个书法那就了不起了,就完全和人合到一起。如果还没有合到一起,我们还得继续俢行。
(16)、独善其身:既指只顾自己,缺乏集体精神,也指人要搞好自身修养。
(17)、(语出)唐·陆贽《请数对群臣兼许令论事状》:“又况不及中才;师心自用;肆于人上;以遂非讵谏;孰有不危者乎?”
(18)、(误用)常误用为贬义词,理解为在耳边训斥,当面命令。
(19)、哀丝豪竹:哀丝:指悲哀的弦声;豪竹:巨大的竹管。形容管弦乐声的悲壮动人。
(20)、安亲老师讲故事|《最美的法布尔昆虫记》开播啦~~
2、师心自用造句子
(1)、栩栩如生:形象生动,有生气,好像活的一样。多形容艺术形象的生动、***真(栩栩:生动的样子)。
(2)、意思:比喻做事因小失大,得不偿失,最后亏的是自己。
(3)、看我这屋子太小了,来了几个人就无立锥之地了,你别见笑。
(4)、(英文):joysandsorrowsoflife
(5)、(解释):冠:帽子。冠多华饰,好像树木的繁枝。
(6)、吴玉如所作的“今日神州属少年,几多热血沥桑田。横流沧海终枯竭,天道好还明者边”,更是立意高远、意境旷达的佳句。即使今日读吴玉如之《今日》,依然给人以波澜壮阔、顿挫激昂的振奋感和正能量;再如“男儿卓荦心光远,只注浮名不值钱”句,更体现出吴玉如志存高远的精神境界,同时对当下追名逐利的浮夸现象,也具有点醒和告诫的现实作用。这就是永不过时的经典诗句的魅力,吴玉如诗正是如此。
(7)、(举例造句):夫陆王之学,质而言之,则直师心自用而已。★严复《救亡决论》
(8)、好景不长:美丽的风景不能永远存在;表示对美好的光景消逝的感伤、惋惜。
(9)、如坐针毡:像坐在插着针的毡子上一样。比喻心情紧张,情绪不宁。
(10)、曲高和寡:乐曲的格调越高,能跟着唱的人就越少。和:hè,跟着别人唱。
(11)、例句:你这部小说已经写了大半,请我继续写下去,我怎敢狗尾续貂。
(12)、例句:事到如今,再去追究谁是始作俑者已无太大意义,当务之急是找出解决的途径。
(13)、大做文章:为了某种目的而在某些事情上借题发挥或横生枝节,以扩大事态。
(14)、椎心泣血:椎心:捶胸脯;泣血:悲切得哭不出声音,就象眼中要流血一样。形容悲痛到了极点。
(15)、剑头一吷:剑头:指剑环头小孔。吷:很小的声音。比喻不足轻重的言论。吷读“xuè”。
(16)、我还要讲读好书的问题。最早***书法界有五老:王孟扬、王子钝、邢鸿荻、李般木、刘肖芜等,这些人都是大学问家,现在都不在啦。王孟扬、王子钝、邢鸿荻、李般木、刘肖芜这些人是何许人也?当年我参加书法比赛,我写李般木的诗《高昌访古》:“秋风秋雨送轻寒, 遥访高昌瀚海边。一代王城余废址,几朝宫殿剩残垣。长街不见留商贾,小巷谁曾弄管弦。沧海桑田原正道,莫以兴替论当年。”高昌古城当年可繁华了,小巷里面都奏管弦,现在一片废墟,不要以兴废论当年。
(17)、他没听你的话,是因为老王已先一步说了自己的看法,使他有了先入为主的想法。
(18)、大有文章:有不少可以探究的奥妙。指言谈、文学或表露的现象之中有很令人揣摸不透的意思或别的情况。
(19)、(举例造句):夫陆王之学,质而言之,则直师心自用而已。★严复《救亡决论》
(20)、不赞一词:指文章写得很好,别人不能再添一句话。也指一言不发。
3、师心自用的意思是
(1)、初写黄庭:黄庭:道家经典《黄庭经》,晋人有《黄庭经》小楷书帖。旧时评论书法有“初写黄庭,恰到好处”的成语。后用来比喻作事恰到好处。
(2)、还是要做好人、读好书、写好字。这句话说起来很简单,实际上做起来很难的。
(3)、侧目而视:不满而又惧怕地看着。常误解为“目光轻蔑地看”。
(4)、情见势屈:见:即“现”,显露;势:形势,处境。军情已经被敌方了解,又处于劣势的地位。
(5)、例句:阿里巴巴所实行的是一种比较积极的圈地方式,也就是通过提供免费服务来滚雪球。
(6)、例句:看着小宝宝淘气的样子,大人们都忍俊不禁。
(7)、王老师才思敏捷,下笔成文,真令我们这些学生佩服之至。
(8)、困知勉行:人的知识必须克服困难而得到;人的品德必须勉励与强制自己去实践才能成功。
(9)、百家争鸣:喻指学术上艺术上各种流派竞相争论鸣放,也泛指各抒己见,共同讨论。
(10)、若即若离:好像接近,又好像分离。形容不近不远,不亲不疏,相互间有一定的距离。也指文情若实若虚。
(11)、沁人心脾:渗入到人的内***。多形容吸人芳香、凉爽的空气或饮进清凉饮料,使人感到舒适,也形容文学艺术作品美好、动人,使人深受感动。
(12)、曲终奏雅:雅:雅乐。乐曲到终结处奏出了雅正的乐音。原来是说不够完美,后转形容文章或艺术表现在结尾时显得特别精彩。
(13)、(英文):regardoneselfasinfallible
(14)、丝恩发怨:细丝那样的恩情,头发那样的仇怨。形容极小的恩怨。
(15)、意思:举起沉重的东西像是在摆弄轻的东西。比喻能力强,能够轻松地胜任繁重的工作或处理困难的问题。
(16)、大块文章:原指大地景物给人提供写作的题材。现多指篇幅较大的文章。
(17)、意思:项:颈的后部。望见他的颈项和后背。比喻可以企及他所达到的境界
(18)、意思:比喻这里行不通,别的地方尚有回旋余地。
(19)、意思:吊:慰问;伐:讨伐。慰问受苦的人民,讨伐有罪的统治者。
(20)、“书道而今重野狂,二王风韵久微茫。世人谁识吴迂叟?铁画银钩五色光。”这是家父梁志斌于一九七五年拜访吴玉如先生时所作的七绝,当时吴先生看后儒雅笑称“不敢当”。如今过去了四十三年,“重野狂”“尚丑书”的书坛现状是否有所改观呢?
4、师心自用造句10字
(1)、意思:关系到生和死,徘徊在生和死的中间。指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
(2)、因为他不耻下问,所以他能把各种事情都处理得很好。
(3)、自惭浅薄:自己羞愧在学识或知识方面不如别人。浅薄:①缺乏学识或修养;②(感情等)不深,微薄;③轻浮。
(4)、(解释)指一人升官,他的同伙也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含贬义。
(5)、意思:比喻只知道附和别人,自己没有主见。也比喻见识不广。
(6)、南辕北辙——南辕北辙的故事告诉我们不要一意孤行,执迷不悟。
(7)、例句:在我生病期间,老师和同学们给了我无微不至的关怀。
(8)、口口声声:每一次张开口,每一次发出声音,说的都是同样的话。形容把某一说法经常挂在口头。
(9)、例句:她知道在这件事情上不能和小曹唱对台戏,也就顺水推舟,表示同意地点了点头。
(10)、披星戴月:身披星星,头戴月亮。形容早出晚归,也形容不分昼夜地奔波或在野外辛勤劳动。
(11)、(用法)用于人。一般作谓语、宾语。成语师心自用的造句在学习上要善于动脑筋,师心自用才能学深学透。
(12)、桀骜不驯:性情倔强暴烈,不顺从人,不服管教(桀骜:性情倔强暴烈)。
(13)、意思:处心:存心;积虑:经过长时间的考虑。形容蓄谋已久。
(14)、旁征博引:广泛搜集依据,大量引用例证。形容说话写文章引证广博,材料丰富。
(15)、改弦更张:换了琴弦,重新安上(使声音和谐)。比喻变更方针、计划、办法或态度。
(16)、感叹很多的。以前我爱写文章,到了后来我就不能写了。为什么?因为写文章不如写字画画自在,遣词造句非常麻烦,很是费神。尤其是对书法评论不太好描述,因为它是非常抽象的。比如说书风是雍容、简远、和平、潇洒,用这些词描绘书法的时候它确实只是一种感受,但是这个书风用什么字来描述?所以书法评论最不好写。现在我们从报纸杂志上看到的书法评论大多数都不是评论,都是叙述性质的,是记者在叙述事情,它不是书法评论。把书法评论恰当是非常难的,需要读很多书,看很多帖才能说的准确。
(17)、吴玉如一生坚守“道不同,不能相为谋”的交友原则,作《孔曰二首》为证:“孔曰道不同,不能相为谋。此语四十年,为之验心头。酸咸各有味,知己非强求。势利是交道,爱***有等俦。古者金石心,今人谁可侔。”“微生之所尚,书诗是所贪。古人多有之,今人已不谈。随人之不谈,弃之心不甘。我嗜成我好,逐流无乃惭。纵无同心者,独往意弥酣。”吴玉如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尽显其中。
(18)、虽下作了些,可点到为止,独辟蹊径,这道士也不笨。
(19)、山鸣谷应:声音在山谷中引起回响。多比喻彼此投合、互相呼应。
(20)、例句:这样的大事、要事,乃是朝堂数十年间的空谷足音。
5、师心自用近义词
(1)、百爪挠心:一百只鸟兽的爪子在心里抓。喻指痛心,担心,伤心,心情不安。
(2)、(解释)糟糠:旧时穷人用来充饥的酒渣、米糠等粗劣事物。指贫穷时共患难的妻子。
(3)、意思:指人们前脚跟着后脚,接连不断地来,形容来者很多,络绎不绝。
(4)、哀感顽艳:顽:愚笨;艳:慧美。原来形容一个歌童唱的歌悲恻动人,使愚笨和慧美的人都为所感动。后来转用以评述某些抒情的文艺作品,意义也转为哀怨、感伤、古拙、绮丽同时具备。
(5)、别有天地:另有一种境界。形容景物或艺术作品引人入胜。
(6)、意思:言语遮遮掩掩,吞吞吐吐。指不肯透露真相或有意回避要害问题。
(7)、抛砖引玉:比喻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或文章,引出别人高明的、成熟的意见或作品。
(8)、一九一二年,十五岁的吴玉如入天津新学书院学习。十六岁因不满该校教育转入天津南开学校学习,恰与***同班。因品学兼优,深受南开校长严范孙、张伯苓的赏识与奖掖。十八岁入北京大学预科旋而转入朝阳大学。不久父亲去世,生活发生巨变,不得不辍学赴吉林谋生。此后至一九二九年,吴玉如供职于黑龙江铁路交涉总局,曾任哈尔滨第一任市长马忠骏秘书。期间,吴玉如于诗词、书法大为精进,参加了哈尔滨著名的“松滨吟社”,活动于遁园(马忠骏的私家花园),那是当时北方文化人的雅集场所,三省名流、京津文人每聚于此,诸如林纾、成多禄、张朝墉、张伯英、钟广生等皆为座上常客,当时的吴玉如属于青年才俊,所谓“同来携手谁年少?惟有泾川吴玉如”便是佐证。
(9)、鞭辟入里:形容言辞或文章说理透彻,也形容领会深刻。(鞭辟:鞭策;里:里层)。辟读“pì”。
(10)、对于简化汉字,吴玉如极其反对甚而痛心不已,曾有“文字国之魂,魂亡生何寄”之呼声。尤其看到汉字简化草案时,痛心疾呼:“生为华夏人,应重己文字。毋为败家儿,摧毁等儿戏。”“五千年上下,多少歌哭事。一一文字中,何可遂废置。”作为传统文人,他对中华文化的敬畏之心和维护意识是令人尊敬的。他一度在处理来信时,但凡收到用简化字写来的,他都一概不拆,说不认识这些字,以示自己的抗议。他的执拗之举天真可爱。他坚守“海王星数数冥王,冥想星河无竟疆。文字汉唐才几日,眇予何事哭兴亡”。他自信“文字语言为国宝,惊魂欲利判人禽。要知舜禹非容易,百代儿孙擎此心。”可见八十一岁的吴迂叟对***文化的拳拳之心和对传承正脉的殷殷之情。
(11)、交浅言深:言深:话说得恳切。指对交情不深的人恳切地加以劝说。
(12)、(误用)常误用于代替“一文不值”。指毫无价值,后指人无用。
(13)、(解释)用来形容技艺已达到十分纯熟的地步。
(14)、张斯则是独辟蹊径,仿古曲古词,而又独出机杼,做出了一片独特的文章。
(15)、声嘶力竭:声音嘶哑,气力用尽。形容拼命地呼号、叫喊。
(16)、弦外之音:弦乐器的线上发出的声音以外的声音。比喻在说话中间接透露而不是直接说明的意思。
(17)、眉目传情:用眉眼的活动向对方表达自己的情意。参“眉来眼去”。
(18)、默默无闻:不声不响,不为人所知(默默:没有声音;无闻:不曾听说)。形容不出名或不为人们所注意)。
(19)、天高地厚:比喻恩情深厚;也形容事物艰巨复杂。
(20)、例句:向西望去,远远地有座高冈,冈上林木蓊郁,秀色可餐。
(1)、文如其人:文章和作者本人一样。形容不同的人所写的文章各有其不同的风格。
(2)、意思:差:尚,略;强:振奋。勉强使人满意。
(3)、 有一天半夜时候,村子里夜深人静,村民早已上床睡觉了。但是这条狗没有睡着,它正机敏的注视着村子里的动静。突然,在村口出现了一个黑影,摇摇晃晃的,还发出呜呜的声音。这狗以为是陌生人或者小偷来村子里了,于是便冲村口大声的狂吠起来。其他的狗听到了叫声,也跟着狂吠起来,顿时村子里狗吠声此起彼伏。嘈杂的狗吠声很快就吵醒了全村的村民,村民以为是小偷进村了,于是纷纷抄起锄头,木棒,铁锹,准备抓小偷。村民们一窝蜂的冲向村口,找了半天发现什么也没有。原来是树叶影子映在村口的墙上,风一吹树叶之间摩擦发出的呜呜的声响。
(4)、例句:没有真才实学,只会夸夸其谈,是不行的。
(5)、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小人:指道德品质不好的人;度:推测;君子:指品行高尚的人。拿卑劣的想法去推测正派人的心思。度读duó。
(6)、例句:方老师无微不至地关怀同学们,大家都很感激他。
(7)、龙蛇飞动:形容书法笔势的劲健生动。苏轼《西江月?平山堂》词:“十年不见老仙翁,壁上龙蛇飞动。”
(8)、弹冠相庆:贬义,常被误解为中性的互相庆贺。
(9)、挈妇将雏:带着妻子,领着儿女(挈、将:带领;雏:幼小的鸟,喻指儿女)。
(10)、(误用)易和“浮光掠影”相混,后者指印象不深刻,强调结果。
(11)、例句:张强一下子站了起来:“说吧!‘有风方起浪,无潮水自平。’谁的是谁的非,当面锣对面鼓,快说吧!”
(12)、溢于言表:指思想感情从语言中充分显露出来(溢:水满外流,引申为充分流露)。
(13)、意思:指事物正在发展,尚未达到止境或还没有停止,多形容新生事物正在蓬勃发展。
(14)、(误用)常与不堪卒读、难以卒读混淆,误用为贬义词,形容文章写得不好。
(15)、例句:科学家对科研道路上的各种困难早就习以为常了。
(16)、烟消云散:像烟一样消失,像云一样散开。比喻事物的消失或各种情绪的消除。
(17)、石破天惊:原形容演奏箜篌,声音激荡,奇特,出人意外。现多比喻诗文、议论、演唱或事件使人震撼。
(18)、做好人,这是先人告诉我们的。人生在世短短几十个春秋,倏忽而过,生命非常短暂,所以一定要做一个问心无愧的人;做一个对得起家庭、对得起社会、对得起朋友的人;做一个实实在在有益于***、有益于民族的人;做一个自我完善的人、追求美好的人。
(19)、无忧无虑:没有一点忧愁和顾虑。形容心情十分舒畅。
(20)、(解释)手一挨近就感觉热,形容气焰很盛,权势很大。
(1)、笔走龙蛇:笔下龙蛇腾跃。形容书法笔势雄健洒脱。也代指挥毫写字。
(2)、不枝不蔓:没有分枝,没有藤蔓。多形容说话、文章简洁、连贯,不庞杂、赘烦。
(3)、造句:他不仅不觉得难为情,居然还振振有词。
(4)、苦心经营:费尽心思地筹划、管理(企业、事业)或构思、创作(文艺作品等)。
(5)、意思:形容秀美异常。现在有两种意思,一是指妇女姿色美丽诱人,二是形容自然景色优美秀丽。
(6)、意思:前面的倒下了,后面的紧跟上去。形容斗争得英勇壮烈。
(7)、意思:曾:曾经;几何:若干、多少。才有多少时候。指没过多久。
(8)、白手起家:比喻条件不好,基础很差,却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创立一番事业。
(9)、意思:凤凰的羽毛,麒麟的角。比喻珍贵而稀少的人或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