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白居易的诗风
1、白居易的诗风用四个字概括
(1)、婉约词派:是我国古代词人的两大流派之一。该派的特点是多以男欢女爱为题材,善于抒写委婉细腻的情思,风格含蓄蕴藉,委婉曲折。晚唐、五代以温庭筠为代表的“花间派”可谓最早的婉约词派。宋代晏殊、秦观、周邦彦、李清照、吴文英等都是婉约词派的著名词人。周邦彦是北宋婉约词集大成者,工于持律,善于创调,章法多变,题材狭窄,艳情和羁旅之愁几乎占据他《清真词》的全部内容。婉约词派一直延续到晚清,影响很大。
(2)、 南唐词派:五代时南唐的一个词派。代表人物有李璟、李煜、冯延巳等。
(3)、词的结尾借用了贺知章的故事,这有什么用意?请简要分析。
(4)、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如:王维《山居秋暝》、孟浩然《过故人庄》。
(5)、 江西诗派:宋代文学流派。代表人物有黄庭坚、陈师道、谢逸等。
(6)、情深意长的勉励,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7)、龚自珍是近代历史开端之际得风气之先的思想家和文学家。
(8)、宋诗派:即清代“同光体”诗人,代表作家是陈三立、陈衍。
(9)、王荆公体:即“半山诗”或“半山绝句”,指王安石晚年的诗歌创作。以瘦劲刚健为特征是王安石追求的一种艺术境界,但进入老年后,他却视奇崛为平常了,其晚年诗作雅丽精绝,既有清新闲适之作,又有沉郁悲壮之作。主要体裁是绝句。它的长处是下字工、用事切、对偶精,既有深婉不迫处,也有生硬奇崛处,为江西诗派的先驱。
(10)、 西昆体:北宋初期出现的一种文风,主要表现在诗歌方面。其特点是专从形式上模拟李商隐,追求辞藻,堆砌典故。代表者为杨亿、刘筠、钱惟演等人。
(11)、羁旅愁思,如:孟浩然《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12)、古文运动:唐代中叶及北宋时期以提倡古文、反对骈文为特点的文体改革运动,因同时涉及到文学的思想内容,所以兼有思想运动和社会运动的性质。这一运动在中唐由韩愈、柳宗元等人发起,但它的成功却在北宋。北宋的古文运动是以复古为号召的文学革新运动,在欧阳修、王安石和“三苏”的大力倡导之下,继承了韩、柳的成就,使古文成为文学主流,蔚为风气。他们所提倡的散文实际是一种新型的散文,既有所继承,又具有鲜明的个性特色和时代特点。就内容言。是明道载道,把散文引向政教之用;就形式言,是由骈体而散体,体现了散文自身发展的一种要求。
(13)、春分时节春雨洋洋洒洒落下来,万物复苏,杨柳扶岸。反而春分过后的清明时节,也将在外的亲人纷纷招回来。这个时令在北国有点偏晚,气候的回暖也慢于南方,却不知道这个时候南方早已是草长莺飞,万物复舒,春暖花开的季节。
(14)、(同光体〗活动于清末和辛亥革命后一段时期的一个诗派,代表人物有陈三立、陈衍、沈曾植等。他们的作品,在艺术上一味模宋代的江西诗派,并流露出不满民主革命的情绪。因陈衍在《石遗室诗话》中把同治、光绪以来"诗人不专宗盛唐者"称为"同光体",后遂以此作为这一诗派的名称。
(15)、《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同时它也是一部伟大的传记文学作品。
(16)、(太康体〗晋武帝太康时期所出现的一种诗风。代表作家有潘岳、陆机、张载、张协、陆云等。他们作品,一般注重炼字析句,追求词藻的华美,渐流于轻绮靡丽,尽失建安风骨。
(17)、元代元曲四大家:指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
(18)、刘禹锡诗风的清峻明朗;李商隐诗风的清丽俊逸;杜牧诗风的含蓄绰约;
(19)、从体裁上看,所选诗歌体裁以唐宋诗歌为主,兼顾其他年代的诗歌,名家非名篇作品和非名家的名篇作品成为考查热点。
(20)、 宫体:南朝梁代在宫廷中所形成的一种诗风。作者以梁简文帝为首,大都描绘声色(歌舞和女色)。
2、白居易的诗风四个字
(1)、阳春三月,春色中分,小草开始发芽,落花纷纷,燕群飞舞,深闺思妇登上高楼,一曲思歌遥寄。
(2)、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如:苏轼《水调歌头》《念奴娇·赤壁怀古》。
(3)、诚斋体:南宋诗人杨万里字诚斋,因其诗自成一格,故严羽在《沧浪诗话》中称之为“杨诚斋体”。诚斋体的风格特征是活泼自然,饶有谐趣。形成诚斋体的要素之一是诗人把自己的主观情感最大限度地投身在客观事物上,他笔下的草木虫鱼乃至山水风云无不具有知觉和情感,无不充满生机和灵性;要素之二是杨万里作诗想象奇特,但不用奇奥生僻的字句或天矫奇崛的结构,而是用浅近明白的语言和流畅直致的章法。近于口语。代表性作品有《晓行望云山》、《小池》等。
(4)、这首诗不仅感情真挚,而且对白居易一生的总结非常到位,可以说是一首简略版的“白居易传”!尤其是“童子解吟”、“胡儿能唱”甚至道出了白居易通俗易懂的诗风特点。
(5)、欧阳修文论:文章应“明道”、“致用”、“事信”、“言文”。
(6)、范仲淹词风的苍凉悲壮;晏殊词风的明朗疏淡;苏轼词风的雄健豪放,旷达高远;
(7)、五年之后,元稹逝世,白居易痛不欲生,差点随元稹而去,写下了字字血泪的“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
(8)、贾岛诗风的萧瑟悲愁;李贺诗风奇诡变幻、忧郁激愤;
(9)、苏州作家群:清初戏曲家群体,代表人有李玉、朱素臣、朱佐朝。
(10)、一愿世清平,二愿身强健。三愿临老头,数与君相见。
(11)、晏欧词风:词体进入晚唐五代以后渐趋成熟,确立了以小令为主的文本体式、以柔情为主的题材取向和以柔软婉丽为美的审美规范。晏殊、欧阳修的词作,主要继承的就是五代这种词风,但他们在继承中又有革新求变的一面。层殊加深了词中情感的浓度,即词中渗透着理性沉思的特质;欧阳修则扩大了词的抒情功能,改变了词的审美趣味。
(12)、二安:指宋代词人李清照和辛弃疾,二人同为济南人,因李清照号易安居士辛弃疾字幼安,故并称“二安”。李清照的词前期多写爱情和自然景色,后期则充满国破家亡的沉痛与悲伤。她的词善用白描,语言清新优美,形象鲜明生动,创立了独具一格的“易安体”。她是中国文学史上创造力最强、艺术成就最高的女词人。辛弃疾,其词风格多样,多抒写爱国主义热情,他独创出“稼轩体”,确立了豪放一派,影响十分深远。《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九八《稼轩词提要》说:“其词慷慨纵横,有不可一世之概,于倚声家为变调,而异军特起,能于剪红刻翠之外,屹然别立一宗。迄今不废。”
(13)、孔子文论:以诗教为核心,倡“兴观群怨”说。
(14)、曹操诗歌创作的特色有:①大都用乐府旧题表现新的内容。②风格苍凉悲壮。
(15)、韦应物诗风的清新典雅;韩愈诗风的气势磅礴、奇特新颖;
(16)、(参考答案)奠定了词的情感基调。春风吹雨,残红满地,词一开始就给人以掩抑低回之感;接下来写风雨虽停,红日却已西沉,凄凉的氛围非但没有解除,反而又被抹上了一层暗淡的暮色。
(17)、(参考答案)那些整天酣饮的酒徒一个个都受赏封侯,而自己只能做个闲散的江边渔翁。表达了对自己壮志未酬而只能隐居的无奈与牢骚。
(18)、《儒林外史》是我国古代最杰出的讽刺文学的代表作。
(19)、本题选用南宋陆游一首题为《鹊桥仙》的词为鉴赏材料。
(20)、晚唐体:是指宋初模仿唐代贾岛、姚合诗风的一群诗人,由于宋人常常把贾、姚看成是晚唐诗人,所以名之为“晚唐体”。晚唐体诗人中最恪守贾、姚门径的是“九僧”,其中惠崇的成就比较突出。他们作诗,继承了贾岛、姚合反复推敲的苦吟精神,内容大多为描绘清邃幽静的山林景色和枯寂淡泊的隐逸生活。晚唐体的另一个诗人群体是潘阆、林逋等隐逸之士,其中林逋最为有名,其诗的主要内容是吟咏湖山胜景和抒写隐居不仕、孤芳自赏的心情。晚唐体诗人中身份迥异的足寇准,他曾官至宰相,又与上述两个诗人群体都有交往,所以是晚唐体的盟主。
3、白居易的诗风平易
(1)、2014年全国卷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11分)
(2)、陆游诗风的雄浑奔放、明朗流畅;辛弃疾词风气势雄壮之外,还不乏婉转悱恻;
(3)、这些悼亡诗词,有的是悼念亡妻,如元稹、苏东坡;而有的则是悼念好友,如白居易悼念元稹的《梦微之》。自古以来,悼亡无出亲人友人之属。
(4)、后四句歌颂盛世,一派祥和安宁,也透露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淡淡悲哀。六代的帝王沉寂沦亡之后,三吴已没有了昔日之盛,无足称赏。我朝圣明之君统一天下,垂衣拱手无为而冶。今天的任公子,已无需沧海垂钓而罢竿了。
(5)、(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
(6)、(建安风骨〗汉末建安时期所出现的比较优秀的诗歌,代表作家有曹氏父子、建安七子等,其内容或反映社会之动乱,或抒发其渴望国家统一的抱负,大抵情辞慷慨,格调刚健遒劲,在思想性和艺术性上均有鲜明特色。后人称这种特色为"建安风骨",唐陈子昂所说的"汉魏风骨",即指此而言,李白也对"蓬莱文章建安骨"加以称道。
(7)、李白自己也曾在自己的诗作中言明“了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8)、分析高考题目涉及的考点,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9)、 玉台体:以《玉台新咏》为代表的一种诗风。
(10)、思亲念友,如: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11)、语言优美、通俗、音调和谐,形象鲜明、政治讽喻。
(12)、春分后的雪让刚刚绽蕊的桃杏和刚刚脱下寒衣的人们都禁受不起,从而启迪人们,造物主操纵的阴晴冷暖,变幻莫测,不可预料。即便在已经很暖和的时候,大家也必须准备着御寒的衣物。
(13)、投稿邮箱:120156131@qq.com,请注明“原创”字样。
(14)、孟浩然诗风的语淡者味重、恬静浑健;王维诗风的恬淡含蓄,气韵生动(“诗中有画”);王昌龄诗风的雄健浑厚且情思婉约;高适、岑参诗风的雄浑奇拔;
(15)、建功立业的渴望,如:曹操《龟虽寿》、陆游《书愤》。
(16)、《荀子》的艺术特色是:体系完整,长篇大论,论点明确,论证严密,巧譬博喻,句式整齐。
(17)、评析:这是一首感时抚事的诗。作者写登楼望见无边春色,想到万方多难,浮云变幻,不免伤心感喟。进而想到朝廷就象北极星座一样,不可动摇,即使吐蕃入侵,也难改变人们的正统观念。
(18)、柳永词作的特点有:①多写都市繁华景象及青楼歌妓的生活。②尤善于表达羁行役之苦。③大量制作慢词。④以铺叙见长。
(19)、(解析)试题分析:回答第(l)小题,应当首先读懂诗句大意,然后再根据大意归纳答案。诗的前四句,第二句写汉江的迂回流长,支流繁多,第四句写汉江横贯中国、气势磅礴的景象。分析这样写的作用,应当结合下文,分析此四句在诗对表达作者情感、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
(20)、词上半阕的景物描写对全词的感情抒发起了什么作用?请结合内容分析。
4、白居易的诗风变化
(1)、《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杂史书,也是一部优秀的散文总集。
(2)、王维诗歌的特色有:①融诗情画意于一体。②风格清新淡雅、意境幽远。
(3)、苏轼是宋代文艺创作成就最为全面的一位作家,豪放词派的创始人。
(4)、闲适诗和讽喻诗是白居易特别看重的两类诗作,二者都具有尚实、尚俗、务尽的特点,但在内容和情调上却很不相同。讽喻诗志在“兼济”,与社会政治紧相关联,多写得意激气烈;闲适诗则意在“独善”,“知足保和,吟玩性情”(《与元九书》),从而表现出淡泊平和、闲逸悠然的情调。
(5)、诗的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对全诗的情感抒发有怎样的作用?
(6)、 徐庾体:南朝梁徐、庾二家父子的诗风、文风。
(7)、再到后来,刘禹锡也病逝了,白居易含泪写下“同贫同病退闲日,一死一生临老头”,一生痛失两个知己,上天对白居易未免太过残忍。
(8)、唐宋八大家:指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轼、苏洵、苏辙。
(9)、永嘉四灵:指南宋时永嘉地区的四位诗人:徐照、徐玑、赵师秀和翁卷。这四人都出于叶适之门,各人的字中都带有一个“灵”字,所以叶适把他们合称为“四灵”,并曾编选《四灵诗选》,为之揄扬。“四灵”或为布衣,或任微职,都是命运落拓的贫寒之士。他们的生活面狭小。诗歌内容也比较单薄,只有少数诗写到民生疾苦或时事,多数作品的内容是题咏景物,唱酬赠答。艺术上专学贾岛,以清新刻露之词写野逸清瘦之趣,因而内容贫弱,风格不高。
(10)、而在最便于抒情的人物心理描写和环境气氛渲染上,则泼墨如雨,务求尽情,即使《琵琶行》这种在乐声摹写和人物遭遇叙述上着墨较多的作品,也是用情把声和事紧紧联结在一起,声随情起,情随事迁,使诗的进程始终伴随着动人的情感力量。除此之外,这两篇作品的抒情性还表现在以精选的意象来营造恰当的氛围、烘托诗歌的意境上。
(11)、(苏州派〗明末清初的重要的戏曲流派,以李玉为首,包括朱(目崔)、朱佐朝、邱园、毕魏、张大复等。交往密切,常组织带有集体创作性质的写剧活动,又都是苏州人,故名,此派的作品大都能联系社会实际,思想性强。艺术上广泛吸取了各种民间艺术营养,取材质朴自然,生活气息浓厚,故其剧作不仅是"案头文学",而且是"本色当行"。对一些落后倾向进行了抵制和斗争,在当时剧坛上产生了一定影响。
(12)、《离骚》的艺术特色是:①273句,2400余字,是我国古典文学中最长的抒情诗。②塑造了诗人伟大爱国者的主体形象。③融铸神话传说,驰聘想象,创造出神奇瑰丽的境界以表现对理想的热烈追求,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④继承和发展了《诗经》的比兴手法,香草美人,寄托遥深。
(13)、 同光体:活动于清末和辛亥革命后一段时期的一个诗派。代表人物有陈三立、陈衍、沈曾植等。
(14)、欢迎原创投稿,打赏全归作者,阅读量大另有稿酬。
(15)、(元嘉体〗指南朝宋文帝元嘉年间出现的一种诗风。严羽《沧浪诗话》谓:"元嘉体,宋年号,颜(延之)、鲍(照)、谢(灵运)诸公之诗。"
(16)、(解析)试题分析:回答第(2)小题要在读懂诗句大意的基础上,根据题后关于‚任公子‛的注释,结合全诗内容进行分析。注释说:“这两句的意思是,当今任公子已无须垂钓了,因为江海中已无巨鱼,比喻一无危害国家的巨寇。任公子是《庄子》中的传说人物,他用很大的钓钩和极多的食饵钓起一条巨大鱼。”由此不难得出答案。
(17)、诗中运用任公子的典故,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18)、 竟陵派:明代后期的文学流派。以钟惺、谭元春为首,两人都是竟陵(今湖北天门)人,故名。
(19)、 桐城派:清散文流派。方苞所开创,其后刘大魁、姚鼐等又进一步加以发展。他们都是安徽桐城人,故名。
(20)、司空图论诗歌要有“味外之味,象外之象,景外之景”。
5、白居易的诗风是什么类型
(1)、(花间诗派〗五代时西蜀的一个文学流派。他们尊崇唐末词人温庭筠为鼻祖,主要成员有韦庄、薛昭蕴、牛峤、牛希济、欧阳炯等人。后蜀赵承祚把这些词人的作品收录成集,取名《花间集》,花间诗派因而得名。温庭筠以浓艳之色彩,华丽之词藻,构成其"香而软"的风格,他精通音律,在词的格律形式上起了规范化作用。
(2)、前两联(首联、颔联)多用对比,将往日艰苦而豪迈的军旅生活与现实悠闲却失落的居家生活对比,体现内心痛彻激烈之情。
(3)、告慰平生的喜悦,如:杜甫《春夜喜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辛弃疾 《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
(4)、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如:杜牧《过华清宫》——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5)、(上官体〗上官指初唐诗人上官仪。《旧唐书·上官仪传》:"工于五言诗,好以绮错婉媚为本。仪即贵显,故当时多有学其体者,时人谓为上官体。"
(6)、《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小说,也是历史演义小说的开山之作。
(7)、李白是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是继屈原之后中国历史上又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8)、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如:杜甫《登楼》——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父吟。
(9)、主要描绘出了长江下游万流横溃、直下东海、水势浩瀚、气势博大的特点,最后反用“任公子东海钓巨鱼”的典故,来表达作者“喻言江汉宁静,地无巨寇,则王者之征伐可除也”的理想。
(10)、《集杜诗》:文天祥晚期诗作的一种重要形式是“集杜诗”,即把杜甫的诗句重新组合成诗,他在燕京狱中写了《集杜诗》一卷,共五言绝句200首,200首诗清晰地写出了宋亡前后的历史过程,且渗入了诗人自己的感受,正如文天祥在集杜诗的《自序》中所说:“予所集杜诗,自余颠沛以来,世变人事,概见于此矣。”集句诗向来被视为文字游戏,但文天祥的集杜诗却是具有独立文学价值的创作。
(11)、《金瓶梅》是第一部文人独作的白话长篇小说。
(12)、《战国策》记载了战国时期谋臣策士周说各国或互相辩难的言论和行动。
(13)、古诗鉴赏分局部题与整体题;局部题涉及炼字、炼句、语句理解等;整体题涉及全诗的手法、内容、主题、感情、情感变化等。
(14)、 古代诗歌鉴赏隶属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第四部分:课程内容《学习任务群5——文学阅读与写作》和《学习任务群8——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
(15)、《西厢记》是元杂剧,是我国古典杂曲国的不朽著作。
(16)、《左传》是我国早期的编年体历史著作,同时也是具有文学价值的散文名著。
(17)、(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
(18)、桐城派:清中叶最著名的一个散文流派,主要作家有方苞、姚鼐。
(19)、《孔雀东南飞》的艺术特色有:①是我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代表了汉乐府的最高艺术成就。②成功地塑造了刘兰芝、焦仲卿等几个鲜明的人物形象。③情节曲折,结构完整,结尾富有浪漫主义色彩。
(20)、《战国策》的艺术特色是:①叙事说理铺张渲染,纵横恣肆。②善用比喻和寓言故事。③刻划人物,鲜明生动。
(1)、阳羡词派:清初词派,以江苏省宜兴人陈维崧为代表。
(2)、2015年全国卷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11分)
(3)、《六一诗话》:宋代欧阳修所作,他主张诗人应对于所要再现的情境具有真切感受,这样才能曲尽其妙。《六一诗话》一书开文人诗话之风,此前论诗之作多重品评、格例、作法或本事,此书问世,始立“诗话”之名,且兼收并蓄,内容丰富,形式活泼,创立了一种漫谈性的论诗体例。在这以后,诗话成为评论诗人诗作、发表诗歌理论批评意见的一种广泛流行的形式。
(4)、(参考答案)末尾两句表现了词中人物思绪纷乱、无法排遣的愁情。是通过人物自身的动作来表现的。回身整理残棋并想续下,借以转移愁情,可又因心事重重,以致犹豫不决,落子迟缓。
(5)、《论语》的艺术特色有:①浅显、简练、富于哲理性。②在简单的对话中表现人物形象。
(6)、青春易逝的伤感,如: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7)、从高考诗歌题目的设置来看,读懂诗歌是重点,归纳概括特点(人物特点、景物特点、事物特点)类题目层出不穷,同时穿插赏析词句类和作用类题目的考查。从涉及的考点看,近几年较多地重视了表达技巧和思想感情的考查,淡化了语言的考查,对形象的分析越来越趋向隐性的赏析。
(8)、感情词语一定要多答。如“独”一定答几个类似词语。如孤独、独寂、冷清、孤单、寂寞等词语。
(9)、(齐梁体〗南朝齐、梁时代出现的一种诗风。这类诗歌,多讲究音律对偶,绮丽浮艳。世称齐梁体。
(10)、诗的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对全诗的情感抒发有怎样的作用?(6分)
(11)、但也应注意,所谓风格,是指诗人写作的主调,并非没有例外。大家需要根据情况灵活运用。
(12)、(注)①派:河的支流。长江在湖北、江西一带,分为很多支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