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带雨的古诗全文
1、30首带雨的古诗
(1)、描写雨的古诗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2)、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3)、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唐·杜甫《江南春绝句》
(4)、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唐·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5)、——唐·白居易《南湖春早》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6)、译文:断虹出现在空中,雨停了,湖水从堤岸的缺口溢出来,成了一股新流。
(7)、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春雨》唐·李商隐
(8)、晴明风日雨干时,草满花堤水满溪。——《桑茶坑道中》宋·杨万里
(9)、巫娥庙里低含雨,宋玉宅前斜带风。——唐·杜牧《柳长句》
(10)、院墙那边是邻家,诗人想得似乎真实有据;但一墙之隔的邻家小园,自然不会得天独厚,诗人想得又是多么天真烂漫;毕竟墙高遮住视线,不能十分肯定,故诗人只说“疑”,“疑”字极有分寸,格外增加了真实感。这两句诗,不仅把蜜蜂、蝴蝶追逐春色的神态,写得活灵活现,更把“春色”写活了,似乎“阳春”真的“有脚”,她不住自家小园,偏偏跑到邻家,她是多么调皮、多么会捉弄人啊!“却疑春色在邻家”,可谓“神来之笔”,造语奇峰突起,令人顿时耳目一新。
(11)、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里啼。——《鹧鸪》唐·郑谷
(12)、石燕拂云晴亦雨,江豚吹浪夜还风。——唐·许浑《金陵怀古》
(13)、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____蒋捷《虞美人·听雨》
(14)、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燕歌行》唐·高适
(15)、-韦应物《滁州西涧》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南宋志南和尚《绝句》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16)、宋·文天祥《过零丁洋》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7)、偷钓侯家池上雨,醉吟隋寺日沈钟。——唐·杜牧《长安杂题长句六首》
(18)、——孟浩然《春晓》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19)、去年五月黄梅雨,曾典袈裟籴米归。——《思母》宋·与恭
(20)、(张志和《渔歌子》)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人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2、带雨的古诗大全400首
(1)、卧迟灯灭后,睡美雨声中。灰宿温瓶火,香添暖被笼。
(2)、卧迟灯灭后,睡美雨声中。灰宿温瓶火,香添暖被笼。
(3)、风雨如晦,鸡鸣不已。——《风雨》先秦·佚名
(4)、这八个词把雨写活了,就好像是施雨龙王、推云童子、布风婆婆等天神在天上操控的那样。万事万物在唐太宗的笔下都是活的,都是有生命的。
(5)、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6)、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7)、这两诗除了尾联外,其余的联句都采用对仗的方式来写,不仅对仗工整,且音律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在描写景物方面,把大自然的神韵通过诗句体现出来。
(8)、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志和《渔歌子》
(9)、灰宿温瓶火,香添暖被笼。晓晴寒未起,霜叶满阶红。
(10)、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杨万里《舟过安仁》
(11)、释义:滂沱:雨大而多的样子。形容雨下得很大。
(12)、压车麦穗黄云重,食叶蚕声白雨来。(宋·陆游《四月一日作》)
(13)、雨滴梧桐秋夜长,愁心和雨到昭阳。——唐·刘媛《长门怨》
(14)、——宋·秦观《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风雨凄凄,鸡鸣喈喈。既见君子,云胡不夷?风雨潇潇,鸡鸣胶胶。
(15)、这是描绘春夜雨景,表现喜悦心情的名作。一开头就用一个“好”字赞美“雨”。在生活里,“好”常常被用来赞美那些做好事的人。如今用“好”赞美雨,已经会唤起关于做好事的人的联想。接下去,就把雨拟人化,说它“知时节”,懂得满足客观需要。其中“知”字用得传神,简直把雨给写活了。春天是万物萌芽生长的季节,正需要下雨,雨就下起来了。它的确很“好”。
(16)、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秦观《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
(17)、戎马不如归马逸,千家今有百家存。哀哀寡妇诛求尽,恸哭秋原何处村。形容雨的古诗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志和《渔歌子》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18)、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志和:《渔歌子》)
(19)、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20)、况是青春日将暮,桃花乱落如红雨。——《将进酒·琉璃钟》唐·李贺
3、带雨的古诗全文大全
(1)、黄叶仍风雨,青楼自管弦。——《风雨》唐·李商隐
(2)、风雨凄凄,鸡鸣喈喈,既见君子。——《风雨》先秦·佚名
(3)、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节这天,春雨绵绵不绝,路上远行的人心绪烦乱惆怅,好像失魂落魄一样。)―――杜牧《清明》
(4)、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
(5)、译文:小麦随着南风的到来成熟,在阵阵雨水中梅子黄了。
(6)、如今亭台楼阁都沧桑矗立在朦胧的烟雨之中。)―――杜牧《江南春绝句》
(7)、赏析:古老的城镇官道边,树木枯黄,菊花绽放,已入深秋,秋风阵阵,秋雨连绵,本来是举家团聚的日子,没想到却要告别家人。
(8)、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9)、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10)、乱点碎红山杏发,平铺新绿水苹生。翅低白雁飞仍重,舌涩黄鹂语未成。
(11)、白发余春能几醉,绿阴细雨不多寒。(宋·林景熙《春暮》)
(12)、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伶仃洋》
(13)、留君不住我心苦,横门骊歌泪如雨。——清·纳兰性德《送荪友》
(14)、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赏析:昨夜我在朦胧中曾听到一阵风雨声,现在庭院里盛开的花儿到底被摇落了多少呢?雨打梨花深闭门,忘了青春,误了青春。
(15)、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李清照《摊破浣溪沙·病起萧萧两鬓华》
(16)、杜甫《水槛遣心二首》(其一),有“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两句,诗人极为生动细腻地描绘了鱼和燕子在微风细雨中的动态。鱼的欢欣,燕子的轻盈,引起了诗人喜悦的心理反应,这不正可以使我们感受到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吗?
(17)、山头野火寒多烧,雨里孤峰湿作烟。——唐·崔颢《雁门胡人歌》
(18)、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者次地怎一个愁字了得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情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19)、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20)、唐·温庭筠《咸阳值雨》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宋·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土膏欲动雨频催,万草千花一响开。
4、带雨的整首诗
(1)、渭城朝雨泡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2)、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戴叔伦《苏溪亭》)
(3)、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台城》唐·韦庄
(4)、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5)、就迷迷糊糊地梦见自己骑着披甲的战马跨过冰封的河流出征北方疆场。)―――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6)、既见君子,云胡不夷?风雨潇潇,鸡鸣胶胶。既见君子,云胡不瘳?风雨如晦,鸡鸣不已。
(7)、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送魏二》唐·王昌龄
(8)、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陆游《卜算子.咏梅》
(9)、五柳先生传陶渊明关于雨的诗句大全《春夜喜雨》唐·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10)、向晚登临处,风烟万里愁。——唐·崔颢《题潼关楼》岧峣太华俯咸京,天外三峰削不成。
(11)、赏析:冬雨不似秋雨那般多愁,可心底的思念也会悄悄地溜出来。冷冷的冬天,就有了思念的温暖和心酸。
(12)、——唐·杜甫《寄韩谏议注》????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13)、雨歇杨林东渡头,永和三日荡轻舟。故人家在桃花岸,直到门前溪水流。——唐·常建《三日寻李九庄》
(14)、雨过横塘水满堤,乱山高下路东西。——出自宋·曾巩《城南》
(15)、那落在天街上的纤细小雨滋润如酥,酥就是奶油,它细腻、匀称、滑爽、滋润而又慢慢地普降到皇城中的街道。透过雨丝遥望草色,朦朦胧胧,仿佛有一片极淡极淡的青青之色,这是早春的草色。看着它,人们心里顿时觉得快乐、新鲜、活泼、清香,欣喜之情溢于言表。
(16)、——唐·白居易《浪淘沙》风回云断雨初晴,返照湖边暖复明。乱点碎红山杏发,平铺新绿水苹生。
(17)、――――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山河破碎风飘絮。――――杜甫《春夜喜雨》七八个星天外,铁马冰河入梦来,空翠湿人衣————(王维,天气晚来秋————(王维。
(18)、陇云晴半雨,边草夏先秋。——《送人之军》唐·贺知章
(19)、乱点碎红山杏发,平铺新绿水苹生。翅低白雁飞仍重,舌涩黄鹂语未成。
(20)、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5、带雨的古诗大全
(1)、休问梁园旧宾客,茂陵秋雨病相如。——李商隐《寄令狐郎中》
(2)、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乡村四月翁卷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3)、既见君子,云胡不瘳?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诗经《风雨》????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4)、相悲各罢酒,何时同促膝?——南北朝·何逊《临行与故游夜别》????客心已百念,孤游重千里。江暗雨欲来,浪白风初起。
(5)、译文:是春雨送人来,也是春雨留人住,离别的宴席上匆匆话别,又是风雨催人离去。泪眼就不曾流干,眉头凝结着愁绪,明日相思时不要上高楼望远,楼上有几多凄风苦雨。
(6)、且看下面一句:“路上行人欲断魂”。“行人”,是出门在外的行旅之人。那么什么是“断魂”呢?在诗歌里,“魂”指的多半是精神、情绪方面的事情。“断魂”,是竭力形容那种十分强烈、可是又并非明白表现在外面的很深隐的感情。在古代风俗中,清明节是个色彩情调都很浓郁的大节日,本该是家人团聚,或游玩观赏,或上坟扫墓;而今行人孤身赶路,触景伤怀,心头的滋味是复杂的。偏偏又赶上细雨纷纷,春衫尽湿,这又平添了一层愁绪。因而诗人用了“断魂”二字;否则,下了一点小雨,就值得“断魂”,那不太没来由了吗?—这样,我们就又可回到“纷纷”二字上来了。本来,佳节行路之人,已经有不少心事,再加上身在雨丝风片之中,纷纷洒洒,冒雨趱行,那心境更是加倍的凄迷纷乱了。所以说,纷纷是形容春雨,可也形容情绪,—甚至不妨说,形容春雨,也就是为了形容情绪。这正是我国古典诗歌里情在景中、景即是情的一种绝艺,一种胜境。关于雨的古诗及赏析《咏雨》
(7)、迟日催花,淡云阁雨,轻寒轻暖。——《水龙吟·春恨》宋·陈亮
(8)、他亲自耕作,种菜养花,与农民交往,因而对春雨之情很深,写下了这首诗描写春夜降雨、润泽万物的美景,抒发了诗人的喜悦之情。《春夜喜雨》抒写诗人对春夜细雨的无私奉献品质的喜爱赞美之情。
(9)、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10)、满眼游丝兼落絮,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鹊踏枝·清明》五代·冯延巳
(11)、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从听觉写“三更雨”。“滴到明”,主人公听了一夜的雨声,定是整夜未成眠,可见离情之深,夜雨不像是落在梧桐叶上,倒更像是滴滴砸碎在人的心里,这比起“惊塞雁,起城乌”来,可以说是已经愁肠万断了。描写雨的诗句和赏析有哪些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12)、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唐·杜甫《春夜喜雨》
(13)、风雨暗萧萧,鸡鸣暮复朝。碎声笼苦竹,冷翠落芭蕉。
(14)、这首诗里,没有人,只有自然:生在涧边的野草,深树上鸣叫的黄鹂,春潮带雨,野渡无人。万物有灵而生动,意境幽深。
(15)、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志南《渔歌子》
(16)、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山居秋暝》(唐)王维空山新雨后,望湖楼下水如天,天气晚来秋,临风怀谢公。
(17)、——唐·杜甫《兵车行》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18)、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清明》
(19)、水蓼冷花红簌簌,江蓠湿叶碧凄凄。——唐·白居易《竹枝》????宿空房,秋夜长,夜长无寐天不明。
(20)、水鸟投檐宿,泥蛙入户跳。仍闻蕃客见,明日欲追朝。
(1)、夜雨翦春韭,新炊间黄粱。——《赠卫八处士》唐·杜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