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少年好学的成语有哪些
1、少年好学的名言警句
(1)、小时候老师讲“凿壁偷光”的那个少年,并没有说这个少年后来干什么去了,只说他成了大学问家。现在想来,“凿壁偷光”恐怕是个假故事吧,毕竟光是直线传播的,匡衡在墙上打个洞,蜡烛的光照实在有限,他在光照不良的条件下苦读这么多年,竟然没有成为近视眼,太不现实了。
(2)、话刚落音,一位谋士就站起来说:“陛下,这真是好主意,以我们九十多万的兵马,小小东晋怎能抵挡得住?”苻坚听了当然很高兴。
(3)、(释义)读到昏昏欲睡时,就拿针刺自己的大腿,鲜血一直流到脚跟。
(4)、成语意思是把风的响声、鹤的叫声,都当做敌军的呼喊声,疑心是追兵来了,形容惊慌失措,神经极度紧张。唳,鸟叫。
(5)、谢玄见敌军渍退,指挥部下快速渡河杀敌。秦军在溃退途中,丢弃了几乎所有兵器和盔甲,一片混乱,自相践踏,死者不计其数。那些侥幸逃脱晋军追击的士兵,一路上听到呼呼的风声和鹤的鸣叫声,还都以为晋军又追来了,于是不顾白天黑夜,拼命地奔逃。就这样,晋军取得了“淝水之战”的重大胜利。
(6)、此典故是说,东晋时期大司马桓温从驻地来朝廷,皇上诏吏部尚书谢安、侍中王坦之到新亭去迎接。当时,京都之下人心不安,传言桓温准备诛杀王、谢,从而篡夺晋室。王坦之当时非常惧怕,而谢安却神色不变,果断地说说:“晋朝的存亡,取决于此行。”
(7)、(拼音): gōng fu bù fù yǒu xīn rén
(8)、经过五轮精彩对决,孩子们一路披荆斩棘,纷纷取得了傲人的成绩。杜亚群主任为获奖的班级颁发奖状,祝愿孩子们能继续学好成语、用好成语;再接再厉、更上层楼!
(9)、成语出自《南史·谢灵运》:“王母殷淑仪卒,超宗作诔奏之,帝大嗟赏,谓谢庄曰:‘超宗殊有凤毛,灵运复出’”。
(10)、更严重的是,匡昌被诏狱抓起来,匡衡的小儿子居然想去劫狱。作为学生的汉成帝面子上挂不住,老师也太不像话了。于是就查,这一查就出问题了。原来匡衡这个人,别看他平时低调,背着两任皇帝,居然搞起了拉帮结派,兼并土地的违法犯罪。
(11)、本关为看图说成语。每组派出一名选手出战,抽题作答,每套题有4张图,每图答题时间10秒。根据出示的图片大声说出成语,答对一题本组加1分,答错、答不上来不得分。
(12)、4)青年作家要学习老一辈作家那种严谨不苟、惜墨如金的文风。
(13)、南北朝刘宋时期谢灵运的诗,大都描写会稽、永嘉、庐山等地的山水名胜,以善于刻划自然景物著称,开创了文学史上的山水诗诗坛一派。 他的诗艺术性很强,尤其注意形式美,甚受文人雅士的喜爱。诗篇一传出来,人们就竞相抄录,流传很广。
(14)、道德高尚:是指一个人在其言行的准则和规范达到了一个很高的境地。(拼音):dào deí gāo shàng
(15)、废寝忘食读音:fèiqǐnwàng shí 释义: 顾不得睡觉,忘记了吃饭。形容专心努力。
(16)、成语意思是以城墙洞里狐狸,社庙中老鼠,比喻倚仗别人的权势,为非作歹之徒。
(17)、废:停止。顾不得睡觉,忘记了吃饭。形容专心努力。
(18)、(出处)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一》:(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
(19)、宋文帝也很赏识他的文学才能,特地将他召回京都任秘书监、侍中,赏遇甚厚。灵运诗书皆兼独绝,每文竟,手自写之,文帝称为“二宝”。
(20)、《尚书·君陈》:“惟日孜孜,无敢逸豫。”
2、形容少年好学的诗句
(1)、成语意思是,凤毛,传说中凤凰的羽毛;麟角,传说中麒麟的角。麟角与凤毛都是世界上没有的东西,人们用它比喻稀有难得。
(2)、一张张神秘图案暗藏线索,一双双明亮眼睛找寻答案。转动聪明的小脑袋,原来一个个成语都藏进了图画里!
(3)、通过这一仗,项羽率领的楚军骁勇善战的名声传遍天下,项羽也成了人人敬仰的大英雄。
(4)、史书记载:积十余岁,衡封临淮郡,遂封真平陵佰以为界,多四百顷。衡遣从史之憧,收取所还田租谷千余石入衡家。四百多顷土地,每年几千石的粮食,这不是明目张胆搞贪污腐败吗?小皇帝很生气。面对大臣上疏弹劾,于是上可其奏,勿治,丞相免为庶人,终于家。小皇帝姑念匡衡三世老臣,劳苦功高,没有治罪,只是没收了他全部家产,废为庶人,不久,匡衡也忧惭而死。
(5)、桓温一到,百官均在道路两旁拜见。桓温布满警卫士兵,一个一个接见朝士,就是平时有威望者都被震慑而大惊失色,王坦之更是汗流浃背,沾湿衣服,竟然连手版也拿反了。谢安却从容就席,坐定后对桓温说:“谢安听说诸侯遵守规则,驻守在四方,明公何必在壁后安排些人呢!”桓温笑着说:“正是不能不这样。”立刻下令撤消,与谢安笑谈到第二天。
(6)、所以,活动齿木屐的发明权无疑是属于谢灵运的。由于他的爵位本是康乐公,人宋后才降为康乐侯,因此,人们多沿用旧习,称他为谢公;而他发明的活齿屐,也被称为谢公屐。
(7)、温酒读三国,煮茶观水浒。我是一刀,欢迎关注博书。
(8)、史载谢尚善为鸲鹆舞,李白有诗《对雪醉后赠王历阳》云:“谢尚自能鸲鹆舞,相如免脱鹔鹴裘”。
(9)、成语出自南朝·宋·无名氏《释常谈·八斗之才》:“文章多,谓之八斗之才。谢灵运尝曰:‘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
(10)、事实上,成语绝大多数来自于古代文化典籍和诗词文章。它们有的是历史史实的概括,有的是古代战争的记叙,有的是传说故事的精髓,也有的是诗词文章的摘取或节录。
(11)、公元383年,基本上统一了北方的前秦苻坚,率领九十六万兵马,南下伐晋。东晋王朝任命谢石为大将,谢玄为先锋,率领八万北府精兵迎战。
(12)、孜孜:勤勉,努力不懈。勤奋努力,不知疲倦。
(13)、(释义)匡衡小时候很勤奋,好学,可是自己没家里没有出灯,于是听说跟邻居家有灯,但是照不到,然后从墙上挖了一个洞,用这个邻居家里的光来读书。
(14)、后台回复“作文”领取高分必备作文素材电子版
(15)、宋·祝穆《方舆胜览·眉州·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16)、晚年任临川内史,在政治纠纷中因谋反被收。最后在广州被杀。
(17)、本关为“你比我猜”。每组2人合作出战,一人通过动作和语言来提示成语意思,另一人来猜,规定时间(1分钟)内每答出一题小组加1分。语言提示中不能出现成语中带有的字,否则该题作废。
(18)、匡衡所写的奏章很长,总结起来就是兴教化、重风俗、张仁义、弘道德,然后大化可成。
(19)、(解释)东晋时,祖逖和刘琨同为司州主簿,常互相勉励振作。半夜听到鸡鸣,立即起来舞剑。
(20)、发愤忘食:(fāfènwàngshí)。下决心努力学习和工作,连吃饭也忘记了。形容勤奋和专心。《论语·述而》:“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3、古籍中记载少年好学的成语
(1)、悬梁刺股 (xuán liáng cì gǔ)
(2)、同舟共济tóng zhōu gòng jì
(3)、有一次,谢灵运一边喝酒一边说:“魏晋以来,天下的文学之才共有一石(一石等于十斗),其中曹子建(即曹植)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其他的人共分一斗。”
(4)、2)小明学习用功,品行端正,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5)、膏:灯油;晷:日影。点燃油灯以接替日光照明。形容夜以继日地学习或工作。
(6)、史书记载:上说其言,迁衡为光禄大夫、太子少傅。文章写得好,即使坏事也说成了好事,鼓舞人心,皇帝龙颜大悦。匡衡能言会道,领导很高兴,很欣赏,领导表达高兴和欣赏的方式也很直接——升官发财。
(7)、成语“手不释卷”就是用来指书本不离手,形容读书勤奋或看书入迷。
(8)、有劳有逸(yǒuláoyǒuyì)指工作与休息安排得合适恰当,劳逸均匀。
(9)、南朝齐·王融《曲水诗序》:“犹且具明废寝,昃晷忘餐。”
(10)、主人听了,深为这个少年好学的精神感动,大方地把家里的书都借给他看。匡衡家中穷,没有钱买晚上用的灯油。匡衡的邻居家有油灯,小匡衡就求邻居允许他把墙壁凿一个洞引出一缕光亮过来,借着这点光亮他就可以在晚上读书了。邻居知道小匡衡家贫,每天白天都要做工糊口,只有晚上的一点空闲时间可以用来学习,所以大方地答应了匡衡的请求。
(11)、(解释)原指西汉匡衡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后用来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
(12)、手不释卷 ( shǒu bù shì juàn ):释:放下;卷:指书籍。书本不离手。形容勤奋好学。
(13)、成语意思是看见敌军阵容严整,误将敌方山上的草木也都当成士兵,表现出主帅临阵心虚、过敏、疑忌、惊恐的心理。
(14)、有个名叫智叟的老头听说了这件事,特地跑来观看,一看就哈哈大笑起来,对愚公说:“算了吧,你们这样干太愚蠢了!你已经是风烛残年啦,连大山的毫毛都动不了一根!”愚公叹了口气说:“你呀,简直可以说是顽固不化!我年纪大有什么关系呢?我死了以后有儿子,儿子死了又有孙子,子子孙孙是没有穷尽的。这两座山虽然很高,却不会再增高了,只要一点一点地挖下去,终有一天会挖平的。”智叟没想到愚公会说出这样一番道理,不禁张口结舌,无话可说。
(15)、凿穿墙壁以借邻家的光亮。现用来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的人。
(16)、杵:短棒。“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比喻只要有决心,肯下功夫,多难的事都能做成功。
(17)、寝:睡觉;餐:吃饭。顾不上睡觉,忘记吃饭。形容专心致志地干某一件事情,连吃饭、睡觉都顾不上了。
(18)、准备开战前,项羽先让士兵们都饱饱地吃了一顿饭,还命令每个士兵只需带够三天吃的干粮,其余的全部扔掉。然后,项羽又传下命令,把部队渡河时所乘坐的船只,全部凿穿了沉入河里;再把部队做饭、烧水用的锅,全部砸个粉碎,一个也不留。最后,他还让人把部队里所有的帐篷也全部烧毁了,一个不留。这就叫破釜沉舟。
(19)、成语填字游戏受到了很多家长和学生的好评,不仅让孩子学习到了知识,还增加了孩子对成语乃至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20)、夙:早;兴:起来;寐:睡觉。早起晚睡。形容非常勤奋。
4、记述少年好学的故事有关的成语
(1)、苻坚向北望去,只见那八公山的八座峰峦连绵起伏,地势非常险要。因晋军的大本营驻扎在八公山下,随着阵阵西北风呼啸而过,使山上晃动的草木,如同无数士兵在运动,苻坚惊恐地回过头来对苻融说:“晋军是一支劲敌,怎么能说它是弱兵呢?”
(2)、这就是凿壁偷光男主角,好学少年匡衡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