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典语录>语录大全>20本哲学入门书籍推荐书目(82条)

20本哲学入门书籍推荐书目(82条)

时间:2023-11-21 15:58:08 语录大全 本文作者:admin
  • 相关推荐

20本哲学入门书籍推荐

1、哲学入门的书籍推荐

(1)、《上帝新脑》,彭罗斯。作为现代物理、数学、信息论和心灵哲学的启蒙。本书号称“科普”,但难度非科普著作所比。耐心通读。

(2)、《哲学的故事》是普利策奖和自由勋章获得者,美国哲学家威尔·杜兰特的经典力作。自问世以来,经久畅销不衰。用讲故事的方法,介绍了有史以来的主要哲学家的生平及其观点。这些故事本身奇巧而有趣,加上作者娓娓动听的叙述,使它变成了一部极富魅力的人文经典。让读者在最短的时间内、用最有趣的方法读懂漫长的哲学发展和艰深的哲学精髓。

(3)、当你真正走进一部哲学书的时候,你会发现,自己正在跟一个伟大的灵魂做跨时空的交流。这种交流,会产生很多思想的火花,让我们受用一生!

(4)、在我们身处的这个宇宙中,每一个物体的运作都受自然规律的支配。这似乎是一个被决定论统治的宇宙,任何事件的发生都能顺着一条明晰的时间和自然规律的“链条”,逆向回溯到宇宙诞生的那一刻。只需提供一幅宇宙某一时刻的“状态快照”,法国物理学家拉普拉斯构想的“拉普拉斯妖”就能回溯或者预测出宇宙在任意时刻的状态。任何事件似乎都应该是注定和必然的,没有选择的余地才对。量子不确定性的发现或许撼动了微观尺度上的这种绝对性,但在更宏观的尺度上,一切似乎并没有什么不同。换句话说,在宇宙诞生的那一刻,约翰·肯尼迪似乎就注定会于1963年11月22日在达拉斯遇刺身亡。

(5)、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26955856/book.douban.com

(6)、正如奥修所说:“意识只是一种手段。”因为意识就是为了我们活着而存在,也许这本来就很奇怪,到底是我们活着才有意识,还是意识让我们活着?这好像涉及到唯物还是唯心的范畴。对于我们这样在唯物的光环下长大的一代,我们会非常肯定的回答——是因为我们活着才有意识!但是,我们是不是可以去尝试着理解另外一种解释会是什么样呢?科学的来由也是假设,我们为什么不能假设呢?如果,是因为活着才有意识,那我们的意识就要怀疑自己存在的目的了,因为这和我们总怀疑自己为什么活着是一个道理。

(7)、这本《哲学家们都干了些什么?》从哲学家们庸常或天才的生活轨迹入手,为我们呈现了绝大多数人惰于思考却不得不一直面对的问题:人生的意义是什么?我如何才能获得最大的幸福?

(8)、推荐理由:治学先治史。线索分明,耕犁深邃,哲学史中之良品。

(9)、这个时候纯理性可能解决不了这个问题,就需要一点心理学了(难怪近年来心理学这么热)。

(10)、义是行为底线。忽见孺子坠井,见之者必发乎怵惕恻隐之心。发乎心,践乎行,义也。若不信乎义,社会冷漠,世态炎凉,重庆公交之事,可怖也!国家未尝不似一辆行驶中的列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即是义之义!

(11)、对于初窥元伦理学的读者,范·罗伊恩还提出并回答了一些非常基本的问题,比如:什么是元伦理学,为什么研究元伦理学,鉴于元伦理学内在地充满争议性,我们如何着手进行讨论?本书各章的末尾均列有若干思考题,可以增进对文本的理解,也可以激发进一步的讨论,并且附有评论性的拓展阅读建议。

(12)、克拉森在书中探讨了各种触觉领域,包括中世纪城市的感觉;圣人遗物的触觉吸引力;痛苦、快乐和感情的社会历史;人类和动物之间的触觉联系;摔跤和比武等运动的剧烈刺激;消费文化的感官吸引力,等等。她深入研究了一系列重要问题,从社会交往中触觉的使用和禁止到现代国家对身体的约束,从城市景观的感觉变化到现代性中触觉的技术化。通过康斯坦丝的描述,我们发现历史远不是一个枯燥无味的主题,它能在顷刻之间触动(TOUCH)我们。

(13)、看到这里,我开始理解了电影《朗读者》的男主最后为什么没有去监狱接女主回家,他从内心里不能原谅她为纳粹工作的那段经历,并且不知道忏悔,你不是没有办法,用萨特的话说“你任何时候都有选择的自由,你有牺牲自己生命的自由,你只是没选而已。”

(14)、作者:(美)托马斯·卡斯卡特丹尼尔·克莱恩

(15)、类似的信件不断寄来,苏菲由此踏上了一段奇妙的哲学学习之旅。

(16)、接下来的内容基本与《哲学家们都干了些什么》差不多,不过文风更为严肃、严谨,是非常开启心智的一本书,非常推荐!

(17)、作者不是按照一般哲学导论著作那样按照事件发生的顺序罗列哲学史上的一些说法,而是完全把读者当成一点都不了解哲学,按照一些大问题来组织材料的。也就是说,随着讨论的不断深入,自然而然地把读者引入哲学的殿堂。

(18)、可以说,《大问题》真正把哲学和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打通了。

(19)、这又是一本西方哲学史,在许知远的访谈节目《十三邀》里,以《哲学的故事》作为切入点。罗振宇说:读大学的时候读到威尔·杜兰特《哲学的故事》,哲学变得如此具有生命的张力。这本书让他发觉,他此前知识都是为未来积攒粮食的东西,只有这一次,是知识第一次喂养了他,让他感到了知识的魅力,为之着迷。

(20)、外部环境塑造了我们的意识,意识来源于外部环境,需要适应外部环境,意识要反应客观环境。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自身是一个不断进化的生物,对于瞬息万变的外部环境来说,是一个不完善的机器,至少用理论的完美来要求的话,我们是不完善的,正如柏拉图的《理想国》所说——我们都是理想国在现实中的投射。一方面因为我们自身的不完善,导致我们的意识无法对自然环境做到客观而又真实的反应,另一方面,外部环境不代表就是自然环境,还有种种意识所“虚拟”出来的产物。所以,我们的意识就存在很多对现实的怀疑,在这一点上《简单的逻辑学》这本书给出了答案,那就是我们的目标就是追求真实,这个答案是发自内心的,而不是意识虚构出来的。所以说,逻辑学是一门本源的学科,如果可能,我们都应该去了解一些相关的知识。

2、20本哲学入门书籍推荐书目

(1)、《王弼集校释》,中华书局版。含周易注,可同时涉足《周易》。

(2)、另:本阶段推荐书目仅作引子,学人可以完全任意地拓展思路。对其它学科需要掌握的内容,推荐书目如下:彭罗斯《通向实在之路》,罗素《数学原理》,北大出版社《认知神经科学导论》、上海教育出版社《社会建构论心理学》、《联结主义认知心理学》,冯志伟《现代语言学流派》以及认知心理学、进化心理学的相关内容。经济学、政治学和社会学请参考国内或国外高校教材。除此之外——请读者注意各学科经典原著的阅读以至于原版书的阅读。欧陆和英美最近的一些前沿研究是没有中译本的。书目以外,本阶段的文献阅读相当重要,推荐读者订阅《哲学研究》和《世界哲学》杂志,了解国内/国际学术前沿。我没有给出任何中哲和印度哲学参考书目,读者可以凭借个人能力找来重要的书和文献看,因为在进阶之后已经没有什么必读的大著作需要耐心通读了。中哲要着重道家玄学、重玄学和佛学,佛学着重天台宗、唯识宗和华严宗;印哲主要是佛学。宗喀巴的《密宗道次第广论》和《菩提道次第广论》当做推荐。个人思想系统的构建最好也在这个阶段逐步开始展开,但须注意其前沿性、逻辑/严谨性与科学性。

(3)、《当代法国哲学》《当代德国哲学》《当代英美哲学》,人民出版社。复旦俞吾金主编,三本加起来基本完成现代欧陆和分析哲学的重点梳理。

(4)、笛卡尔:数学派哲学家,理性主义(演绎推理),提出“我思故我在”的二元论。发明解析几何。

(5)、书中附有多张插图,通过黑白照片了解四位哲学家的生活与事业,回溯思想界的重大事件。

(6)、《乌托邦》代表了人类对美好生活的某种期待,是一个源自近代早期但深刻影响现代社会的思考方向。本书脱胎于郝春鹏副教授主持的上海高校重点课程“《乌托邦》精读”,用十讲的形式解读了近代西方哲学和政治学的重要著作《乌托邦》,以及由之产生的“乌托邦”概念和思想。

(7)、《无根基的知识》,费耶阿本德。比照审慎度量本书观点。

(8)、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20395700/book.douban.com

(9)、针对六个不同的人生问题──不受欢迎、缺钱、遭遇挫折、被认为有缺陷、心碎、困顿──德波顿分别向苏格拉底、伊比鸠鲁、塞内卡、蒙田、叔本华、尼采这六位哲学家取经,希望这些哲学家的个人体验与思想学说能够在我们饱受痛苦时,舒缓我们的症状,甚至根治我们的问题。

(10)、《惊呆了,哲学这么好》用500幅粉红小插图,说透72位哲学家、210个哲学概念、2600年西方哲学史,让哲学变得萌萌哒。

(11)、出自富商家庭的叔本华,父亲早逝后对社交名媛之母关系恶劣,33岁时喜欢上一个19岁的女演员,43岁时又喜欢上了一个17岁的姑娘,都没得到对方的热烈迎合。所以他说“天才总有超越自己的生殖冲动,所以天才和女人之间存在着敌意”,显然是给自己贴上了天才的标签。写的书跟康德一样也是一直没人能看懂,直到63岁时出了一本格言体的《附录与补遗》,就像是我们今天的人生感悟小鸡汤,才一下子出了名。

(12)、《人类理解研究》/《人性论》,休谟。时间充裕看后者,反之前者。

(13)、他告诉我们如何知道外部世界的存在;如何知道他人心灵的存在;如何判断行为的对与错;如何面对死亡的恐惧;又如何寻找到生活的意义。

(14)、《当代法国哲学》《当代德国哲学》《当代英美哲学》,人民出版社。复旦俞吾金主编,三本加起来基本完成现代欧陆和分析哲学的重点梳理。

(15)、说到哲学,1919到1929这十年间,可谓一段西方哲学史上的“黄金年代”。

(16)、50岁的时候,罗素让一个小他22岁的剑桥老师(G)怀了孕,因此选择了跟她结婚,痴情等待了半生的A此时才同意跟罗素离婚,但她对罗素的感情一直保持到晚年;也许是报应吧,结婚才2年,G就出轨了,但罗素也没消停,期间追求过一个20多岁的女孩子,跟E也藕断丝;60岁的时候,G又爱上了一个双性恋,而且还生了这个人的孩子,而且还姓罗素,有时候度假,罗素和G都带上自己的情人,就这么一起玩。有人看到罗素不耐烦地带着一个孩子,就问他这是你的孩子吗?结果罗素回答:“不是我的孩子,是我老婆的。”

(17)、另:此阶段完成,整体水平在哲学系研究生(平均水平)以上,但须全面介入数理、现代科学和人文社科的学习,否则阅读障碍将明显表现出来。数理逻辑推荐《逻辑学导论》,陈波和《符号逻辑讲义》,徐明;后者深入得多,前者入门。其他重要的书:《传播学简史》,马特拉;《现代心理学史》,舒尔兹;《精神分析引论》,弗洛伊德;《结构人类学》,列维·施特劳斯。中哲方面多看看文献,也可以看一些古代散文。自己思考和实践同样重要。

(18)、回到现实中来,我想我这套弯理也许更好理解,且不论我们是追求本源还是我们只是追求一种游戏的快感,我们都需要尊重现实,我们的所有出发点都应该源自于现实,这里,情商高的朋友也许非常占优势,因为情商高容易感知其他人的情绪,容易控制自己的情绪。我们可以在意识构建的虚拟世界里玩,但是我们不能把这些当做自己的最终目标或者出发点,这样我们最后就会不知道自己追求的是什么东西,而迷失方向。想要在这个世界里玩好游戏,环境很重要,环境决定了你能玩到什么程度,我们要彻底的尊重环境。

(19)、17岁时喜欢一个比他大5岁的姑娘A,22岁时冲破家庭重重阻力与之结婚;

(20)、本书揭示了哲学中的问题如何与当下日常生活紧密相关,阐述了我们自身必须面对的问题:我认为理所当然的“我”到底是谁?对我来说活在世上意味着什么?我在什么意义上是自由的?死的想法是如何影响我的生活的?……本书并不打算一劳永逸地回答所有这些问题,而是希望以一种越来越丰富、越来越有意义的方式继续将它们提出,同时也尝试性地做出一些回答,以帮助我们理性地与这些问题共同生活。

3、20本哲学入门书籍推荐知乎

(1)、高中的时候,每天晚上熄灯以后,就躲在被窝里看,最晚看到11:只好叫自己赶快睡觉了。作为一本出色的哲学入门读物,它为我打开了一个世界,故事本身的写法就是一种新奇的启示方式,一直很精彩,很感激,现在还是很喜欢。

(2)、28岁时喜欢上老师的怀特海妻子B,一生保持很好的关系;

(3)、《书写与差异》,德里达。对于社科/文学基础不足的人来说颇有难度。本书是个论文集,挑能懂的篇目看。

(4)、在本书中,罗素不依任何高深的学说,而是把一些他自己的经验、观察证实过的通情达理的意见归纳起来,制做出一张献给读者的方子,希望无数感到郁闷的读者,能凭着适当的努力变得幸福。

(5)、如果你对哲学一无所知,并且点开这篇日志只是出于对哲学朦胧的好奇。我们推荐这本——

(6)、其按其词源有“追寻智慧”的意思。“哲”起源很早,其历史久远。如“孔门十哲”,“古圣先哲”等词,“哲”或“哲人”,专指那些善于思辨,学问精深者,即西方近似“哲学家”,“思想家”之谓。

(7)、如果你是因为更为晚近的哲学家,如福柯、德勒兹或克里普克,甚至是量子力学的争论引发了你对哲学的兴趣;又或者,学习西方哲学的同时,你也非常想了解世界其他地区的伟大哲学思想;你甚至,还想了解一下女权主义,我们推荐这本——

(8)、育民不以廉耻,是为育畜!畜类只有被食用的价值!死不足惜!

(9)、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与《哲学研究》.前者揭示了语言的重要性,后者给出了语言的定位(局限性).

(10)、作为一部“西方哲学史”通识教材,《西方哲学史讲演录》在课堂录音的基础上整理成稿,很大程度上避免了一般哲学书籍语言晦涩的问题,行文通俗易懂。

(11)、号称“史上最严谨又最不严肃的哲学史”,从封面上就透露着浓浓的逗比气息:

(12)、上周@源宇突然改名“苏格拉底-游戏”,我威胁他赶紧名字改回来,不然跟他绝交,因为我一看到“游戏”这俩字就要玩游戏。嘿嘿,其实,还有个缘由没说,我神烦苏格拉底。

(13)、这是一本哲学的入门读物,也可作为大学本科哲学导论课程的教材或参考书。它最大的优点是叙述生动,很吸引人,特别是能够吸引那些非专业人士的注意力。

(14)、39岁又喜欢上朋友的妻子C,罗素为她写过几千封情书,其中B还从中帮忙,提供自己的房子让他们约会,后来罗素又有了很多情人,但也同时一直与她保持关系,C的老公挽留劝诫未果,为了老婆的幸福,干脆跟罗素交上了朋友;

(15)、全书共十个章节,每个章节都以寻常事件打底,重点在于篇末舅舅写给少年的笔记或信件,这是作者力图向读者阐述的世界观与价值观。本书所涉及的范畴极广,从天体运动到人文艺术,从经济策略到人际关系,从历史人物到佛陀由来,细品这些丰富的知识信息和深邃的内在原理,能让青少年们受益匪浅。

(16)、“我思故我在”、“形而上学”、“因果律”……作者把这些名词背后的真正含义,用形象的语言清楚诠释。虽然这本书不是一本悬疑小说,但阅读的过程却让人感到反转再反转,这一章的理论可能在下一章就马上被推翻,而这正是哲学有趣的地方!

(17)、然后哲学与宗教纠缠在一起,相爱相杀,辩论来辩论去的,很多人提出了n种方法来证明上帝的存在,也有人用无数的疑问来质疑……

(18)、宅男界的祖师爷——康德,几乎一辈子都窝在自己家里,一生仅有的两次求婚机会也因为自己的优柔寡断而错失良机,作息时间严谨精准到了邻居都根据他的外出散步时间来对钟表。

(19)、另:此阶段不必参看太多其它学科数目,如有兴趣可作以上书目的拓展阅读,并阅读关于心理学、数理逻辑和社科的入门性文献,此处不赘述。

(20)、推荐理由: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哲学入门之必备!

4、最值得读的哲学入门书籍

(1)、这是一本简明有趣的哲学入门书,也是二十世纪百部经典名著之被翻译成64种语言出版,能打开你从未想象过的哲学世界。

(2)、在各种哲学入门书中,《苏菲的世界》可以说知名度很高了。

(3)、“我们要勇于为人,尽力去做力所能及之事,以便实现自己的充实独立性。这样,我们才能受苦而不悲鸣,绝望而不沉沦,震惊而不迷惘。”

(4)、但我们大半是在焦虑、恐惧、悲观、绝望的时候才需要追问“人生的意义”,来驱散负面的情绪。

(5)、介绍了那么多,都是西方哲学,最后推荐一本咱们中国自己的——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简史》。

(6)、商务印书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中信出版社、华夏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东方出版中心、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辞书出版社、中西书局、南京大学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西北大学出版社、拜德雅图书工作室

(7)、除了漫画,小说也是让哲学变“亲切”的好方式。

(8)、你知道吗?你想过或者没想过的这些奇形怪状的问题,早在几千年前就被哲学家们一本正经地提出,挖空心思地找证据,面红耳赤地争论过了。在整个世界忙着探索、开垦、打仗、上天、发展的漫长历史中,这帮哲学家们却神经质地死磕这个世界的真像和人生的意义,就好像一个网络游戏里的角色试图琢磨自己手里的武器的代码是什么……

(9)、本书通过对诸多哲学传统的比较来显示西方哲学的特点,通过对哲学历史的叙述来揭示哲学思维的特点,结合社会政治和科学人文背景来展开各个哲学学派的发展脉络,尤其是结合人类的现代处境来讨论一些重大的哲学问题。全书内容覆盖像罗尔斯、罗蒂和哈贝马斯这样的当代哲学大师的哲学讨论,其风格既具有可读性又具有学术性。

(10)、43岁时又喜欢上了他接济的落魄诗人艾略特的老婆E,送真丝内衣啥的,但也是几年就厌烦了,结果E受到沉重打击,被送进了精神病院;

(11)、本书表明,黑格尔认为,康德关于意识的自觉性质的论述,必须被理解为实践哲学中的一种主张,我们因此需要从全然不同的观念去看待人的感觉、看待我们认识世界的条件,以及主观性和规范性的社会性质。皮平证明,《精神现象学》第四章应被视为后来大陆哲学以及马克思主义、新马克思主义和种种批判理论传统的基础。他还将自己对黑格尔哲学的解释,与哲学家约翰•麦克道尔及罗伯特•布兰顿对这一章的影响深远的解释进行了对比。

(12)、作者两人共同的梦想——是用哲学拯救沉闷的生活。他们用幽默段子和丰富知识,写出了《柏拉图和鸭嘴兽一起去酒吧》,结果一炮而红。这本书让读者知晓:不仅是哲学,生活中的一切,都可以简单轻松、有意义!

(13)、另:此阶段不必参看太多其它学科数目,如有兴趣可作以上书目的拓展阅读,并阅读关于心理学、数理逻辑和社科的入门性文献,此处不赘述。(如果觉得这些书目还是过于专业,不要着急,随后我会整理出一些通俗的哲学读物,培养起自己的兴趣之后再来学习,也许就会轻松很多)

(14)、《沉思录》是公元2世纪后期古代罗马皇帝马可·奥勒留传下来的一部个人哲学思考录,主要思考人生伦理问题,兼及自然哲学;是奥勒留所作的一本写给自己的思想散文集。这本与自己的十二卷对话,内容大部分是他在鞍马劳顿中所写,是斯多葛派哲学的一个里程碑。

(15)、《实践理性批判》《判断力批判》,康德。挑重点章节即可。

(16)、《你的第一本哲学书》在美国与罗素的《西方哲学史》齐名,是哲学入门的必读书目,已被译成二十种语言出版。在这本小书中,当代西方哲学界的领军人物内格尔用生动的语言,高超的分析技巧,以及深刻而冷静的洞察力向我们充分展现了哲学思考的真正旨趣。他告诉我们如何知道外部世界的存在;如何知道他人心灵的存在;如何判断行为的对与错;如何面对死亡的恐惧;又如何寻找到生活的意义。

(17)、当某人被贴上虚无主义者的标签时,通常并不意味着赞美。虚无主义究竟是什么?是浑浑噩噩?还是认为生活不值得?或是相信一切都无所谓?诺伦•格尔茨指出,如果我们学会辨认虚无主义的多种类型,那么我们就能学会区分有意义与无意义。从苏格拉底、笛卡尔,到汉娜•阿伦特、让-保罗•萨特,本书选自“麻省理工学院基本知识系列”丛书,围绕公共话题,为大众读者提供专业概述。它追溯西方哲学中的虚无主义历史,对人们所熟知的哲学家及其思想提供了一种颇有新意和启发性的理解。结合当代社会的日常情景,以生动有趣的案例,在与“悲观主义”“犬儒主义”和“无动于衷”的对照下澄清何为“虚无主义”,以及什么是虚无主义的思维方式,直击现代人灵魂,引发共鸣与反思。

(18)、阅读这本书,用三川老师的话形容便是,“这是你的大脑一寸一寸地摆脱束缚,一寸一寸地争取自由直到彻底自由的过程。”

(19)、《大问题:简明哲学导论》是一本哲学的入门读物,也可作为大学本科哲学导论课程的教材或参考书。它最大的优点是叙述生动,很吸引人,特别是能够吸引那些非专业人士的注意力。

(20)、《写给青少年的哲学书》是一部专门为青少年朋友编写的哲学普及读本。编者结合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能力,通过“人性的哲理思考”、“成功的哲理思考”、“人格的哲理思考”等10个哲学命题来阐释哲学思想。

5、最好的哲学入门书有哪些

(1)、《元伦理学——当代研究导论》阐述了大多数元伦理学都要处理的一系列难题,可以给高年级本科生研习元伦理学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这些难题涉及道德分歧、指称、道德认识论、形而上学和道德心理学。

(2)、作为中国人,不读《庄子》绝对是人生的巨大遗憾,但我们要从庄子那些绝妙的寓言中读出伟大的哲学思想,又非常难。幸而奥斯卡教授最喜欢的哲学家之一就是庄子,他不止一次在工作坊中表白“我爱中国,因为你们有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