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典语录>语录大全>鬼谷子十大经典语句(99条)

鬼谷子十大经典语句(99条)

时间:2023-11-21 15:56:53 语录大全 本文作者:admin
  • 相关推荐

鬼谷子的十大经典名句

1、鬼谷子经典8句名言

(1)、想要做大事,就必须要看清形势,只有在大形势上把握了主动权,才能稳扎稳打,步步为营,才能在别人看不到机会的时候寻找到发展的机会,在别人不能谋取到利益的地方赚取利益。这就是曾国藩的`为官之道。

(2)、从现代交谈技巧来理解,“捭”即言语诱导,其目的在于拨动对方的心弦,使其打开心扉,吐露真情;“阖”即沉默静听,对于对方的话,不打断,不反驳,以利于保持对方的谈话诚意,从而摸清对方的内心真情。

(3)、故谋莫难于周密,说莫难于悉听,事莫难于必成;故谋必欲周密;必择其所与通者说也。

(4)、(译文)如果不具有忠诚之心和真知灼见,就不可能了解别人,做到知人善任。任何为人师者,都要具备高尚的品德和责任感,视学生如自己的孩子一般,只有全身心地投入才能对学生的情况了如指掌,从而采取最为有效的措施,使学生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最终培养学生成为拥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

(5)、对对方的话稍加反驳,诱导他做进一步地阐述,以求得其实情,最重要的是了解其根本宗旨。

(6)、机心是术,若无道心统御,术越高,行越偏,到头来不仅难成大器,只怕想保自身,也是难能。世上多少人沉迷于此,祸及自身,殃及他人。

(7)、(释义)枝,枝蔓;心枝,意为心有旁骛,不专心。倾,全部之意。不专心就等同于无知,心有偏向办事就不能专诚,分心二用就会陷入迷惑的境地。

(8)、因此,做人首先要认清自己,承认自己的不足,知道自己的短板,即便不能立刻改之,也当理性避之;然后“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善于利用别人的长处,才是明智之举。

(9)、这句话有点“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意思,但鬼谷子更强调的是,“知己”是“知彼”的前提。

(10)、最后司马懿就看清了诸葛亮,分析出他命不久矣,只要按兵不动,只要跟诸葛亮拖着,耗着,就能打败诸葛亮,事实上证明真的如此,他也做到了。

(11)、(释义)善于指挥作战的将领,要避开敌人的锐气,等到敌人士气衰落、疲惫时再去攻击它。在力量相当时,可以作暂时的让步,以保持锐气,待到时机成熟时,再给以致命的打击。

(12)、  解释:世间没有永恒的高贵,事情没有固定的模式。

(13)、换个角度理解则是,真正有能力的人,不会轻易附和他人,更不会刻意迎合他人,而是能在重要的节点,提出独到的见解,给出独特而又有实用的建议,从而真正有利于解决问题,这样的人才是智者,也才更容易被委以重任。

(14)、译文:智慧要用在常人不知道的地方,能力要用在常人做不到的地方。

(15)、中华艺文十大奇书:《诗经》《楚辞》《汉赋》《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古文观止》《西厢记》《水浒传》《红楼梦》

(16)、(释义)小人为自身利益而谋,君子为诸侯国利益而谋,大丈夫为天下大事而谋。

(17)、人生的浮浮沉沉,欲望乃是最大的滥觞,欲望可以是推动你向上的一股力量,也可以是主宰你堕落的源头。

(18)、(释义)具有仁德的人处理政事,一定是兴办对天下有利的事情,革除对天下有害的事情。

(19)、心散则志衰,志衰则思不达,思不达则事难以成。——鬼谷子

(20)、有智慧的人,说话,很多时候,都不会说一些没有意义的话,简要地说,尽量不说。而没有智慧的人,就通常希望多说,希望别人去了解他,去看他很有智慧。真正的智者是寡言的。

2、鬼谷子十大经典语句

(1)、良马难乘,然可以任重致远;良才难令,然可以致君见尊。

(2)、审定有无与其实虚,随其嗜欲以见其志意。——鬼谷子

(3)、机心是术,若无道心统御,术越高,行越偏,到头来不仅难成大器,只怕想保自身,也是难能。世上多少人沉迷于此,祸及自身,殃及他人。

(4)、反以观往,复以验来;反以知古,复以知今;反以知彼,复以知此。动静虚实之理不合于今,反古而求之。事有反而得复者,圣人之意也,不可不察。

(5)、译文:世间没有永恒的高贵,事情没有固定的模式。

(6)、(释义)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天下从事者,不可以无法仪。

(7)、文章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邮箱:243073012@qq.com)

(8)、古人有言曰:「口可以食,不可以言。」言者有讳忌也。众口烁金,言有曲故也。

(9)、 守义者,谓守以心义,探心在内以合也。——《鬼谷子·中经》。

(10)、圣人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的有五:有人把阳德的人,有人把“的人,有理由相信真诚的人,有以被遮蔽的人,有人把活着的人。

(11)、审定有无与其实虚,随其嗜欲以见其志意摘自《鬼谷子·捭阖》

(12)、(译文)当事物出现危机之初,只有圣人才能知道,而且能单独知道它的功用,按着事物的变化来说明整理,了解各种计谋,以便观察对手的细微举动。

(13)、智贵不妄,听贵聪,智贵明,辞贵奇。摘自《鬼谷子·鬼谷子·权篇》

(14)、这个世上,只有两种人心无妄念,一是死人,二是神人。你两者都不是,有此妄念,为何要控制它呢?

(15)、   解释:用卑谦退让的方式来求取事物的微小征兆,用高尚无私的方式来求取事物的重大成因。依据这些方法,没有什么事不可以去游说,没有什么地方不可以去游说,没有什么人不可以去游说。

(16)、 摄心者,谓逢好学伎术者,则为之称远;方验之,警以奇怪,人系其心于己。——《鬼谷子·中经》。

(17)、(释义)兔子死了,再也用不着猎狗,就把猎狗煮吃了;敌国灭亡了,谋臣再也用不着了,就把谋臣害死。

(18)、(释义)欲望多了,心神就会涣散,意志就会消沉。

(19)、大意:对于解决不了的事情,要善于等待时机;对于能够处理的事情,就要懂得用谋略抓住机会。正所谓“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只有当你学会审时度势,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才能掌握事情的主动权,获得成功。那些懂得抓住机遇,抢占先机的人往往都获得了成功。时势造英雄,只有当你找到了合适的时机,你也可以一鸣惊人!

(20)、我推荐你加入《名人传记·精英阅读计划》,每天15分钟,一周读完1本名人传记。

3、鬼谷子十句经典语录

(1)、(译文)心是人体九窍的领袖,君主是五官的首领。做了善事,君王应当给与奖赏。做了恶事,君王应当给与惩罚。

(2)、君臣之利异,故人臣莫忠,故臣利立而主利灭。

(3)、人生的旅途中,不会只有一条路,有的时候甚至会出现好几条路,该走哪一条路,该去往哪一个方向,都是不可轻易做决定的事儿。所谓“一失足成千古恨”,说的就是选择的重要性。

(4)、大意自从天地之间有了“合离”、“终始”以来,万事万物就必然存在着裂痕,审不可不研究的问题。

(5)、与人打交道的时候,我们总会遇到一些表面上跟我们很亲近,内心又跟我们离心离德的人。对于这种人,我们就要找机会和方法去跟他深入沟通,最好能坦诚以对,去交心,就能让对方不论是里还是外都跟我们是亲近的。

(6)、译文:欲望多了,心神就会涣散,意志就会消沉,精力就会不集中,因而难以成功。

(7)、捭阖道术,皆有循依。如果揣摩已成,利弊已权,则可决定如何出言。一般说来,当因人而言。与智者言,依博;与博者言,依辨;与辨者言,依要;与贵者言,依势;与富者言,依高;与贫者言,依利;与贱者言,依谦;与勇者言,依敢……

(8)、去除心障,在于自觉,自觉之至,在于觉他。自觉不易,觉他也就更难了。

(9)、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10)、揣情就是度量他人之心。若是揣人,则要察其言,观其色,闻其声,视其行,然后推知其心之所趋。

(11)、要使人信服,一句言语常常比黄金更有效。——德谟克利特(古希腊)《著作残篇》

(12)、鬼谷子一生只下过一次山,只收过四个徒弟:庞涓、孙膑、苏秦、张仪,他们进山前都只是无名小卒,出山后个个大放异彩、名流千古。这四人运用鬼谷子传授的兵法韬略和纵横辩术在列国出将入相,呼风唤雨,左右了战国乱世的政局。而这一切,都要归功于鬼谷子的言传身教。

(13)、口者,心之门户,智谋皆从之出。——鬼谷子(战国)《鬼谷子》

(14)、(释义)一个人能具备敦厚的品德,在于他日积月累,坚持不断地按照礼的原则行事;一个人能具备豁达大度的品德,在于他普遍地推行礼的原则,处处按照礼的要求去做;一个人能具备高尚的品德,在于他真正把礼的原则发扬光大;一个人能具备英明的品德,在于他切实地把礼的原则融化在了自己心中。

(15)、(释义)所以要想掌握情况,要先从自己开始,只有了解自己,然后才能了解别人。

(16)、 却语者,察伺短也。故言多必有数短之处,议其短验之。——《鬼谷子·中经》。

(17)、引钩钳之辞,飞而钳之。钩钳之语,其说辞也,乍同乍异。

(18)、欲闻其声反默,欲张反敛,欲高反下,欲取反与。——鬼谷子

(19)、大意:想要用之于人,首先要懂得衡量他的智慧才能、能力财力等等关键要素,判断出他是否能将此事办好。学会看人、用人,是驭人之术的关键。职场中能干的不如巧干的,苦干的不如会干的。如果你想在职场上成就一番大事业,就要懂得驾驭好人才,管理好员工,才会让你借力使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0)、中华哲思十大奇书:《周易》《道德经》《论语》《庄子》《春秋繁露》

4、鬼谷子十句话穿透人心

(1)、除了这些,你还知道鬼谷子的那些有哲理的名言警句呢?不妨补充一下吧,不胜感激!

(2)、(译文)想要处理某一件事,必须先制造一种势态,创立一种环境,以给这事件造成一种不可逆转的外部压力,使它按我们的意图,朝向我们有利的方向发展,制造这种势态时,必须对周围的环境了如指掌:谁与谁是同d,谁与谁是自己人;人讲的哪些话对我们制造的这种势态有利,哪些不利;别人讲的哪些话是真心帮我们的,哪些话是坑害我们的;哪些是制造势态时可以利用的有利条件,哪些是等件。掌握这些之后,再制定制造势态的计划,确定制造事态中可以信任的人嘉喜范的人,然后量势行事,创造解决问题的环境。

(3)、过去上海滩有三个狠角色:黄金荣、张啸林、杜月笙。有这么一个说法:黄金荣贪财,张啸林善打,杜月笙会做人。

(4)、智者事易,而不智者事难。以此观之,亡不可以为存,而危不可以为安,然而无为而贵智矣以天下之目视者,则无不见。

(5)、弈棋离不开棋子,你们各人掌握的一百八十块棋子,置于盒中永远都是死棋,只有置于局中,才会生动,才会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若是一子落错,轻则失地损兵,重则全局皆输,是以任何落子,必谋定而后动。

(6)、面对博者,我们应与之辩,因为越博越可能存在研究不深的问题,这就是他的软肋。

(7)、中国古代十大禁书:《葫芦》 《飞花艳想》《隔帘花想》 《国色天香》 《红楼春梦》 《简灯新话》 《九尾龟》 《空空幻》 《品花宝鉴》 《玉楼春》

(8)、故曰事贵制人,而不贵见制于人。制人者握权也,

(9)、(译文)人首先眼睛看得远,其次要耳朵听得远,其三要能明察万物。

(10)、千万不要轻许承诺,你旦失信与人,那么却再也挽回不了,做个诚实的人,才会受人尊重,重信与人才能处好关系。

(11)、(译文)通过言语来获得利益,不如保持沉默让自己免于祸害。智者一言兴邦,小人用花言巧语获取利益。假如一时尝到甜头,势必会故技重施,长此以往,早晚会祸从口出,给自己招来杀身之祸。与其如此,不如安分守己,保持沉默以保全自己。

(12)、所谓“人贵有自知之明”,了解别人固然重要,但做人顶顶要紧的还是先了解自己。如果一个人不能够充分地了解自己,做起事来就很容易“眼高手低”,变成“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

(13)、执形而论相,管中窥豹也。不离形,不拘法,视于无形,听于无声,其相之善者也。--鬼谷子《相辨微芒》

(14)、整个上海滩的人,都服他!当年毛主席也评价“杜月笙这个人,有本事没脾气!”

(15)、早起洗漱、开车的时候、上班路上、睡前躺床上,都可以听书。

(16)、一个人要时刻绷紧着自己的心,不能懒散,一旦懒散成瘾,克制不住,一直放纵自己,那么就算有很大的志向,也会有消磨殆尽的一天。

(17)、(译文)所以圣人运用谋略的原则是隐而不露,而愚人运用谋略的原则是大肆张扬。有智慧的人成事容易,没有智慧的人成事困难。

(18)、非至圣人达奥,不能御世;非劳心苦思,不能原事;不悉心见情,不能成名;材质不惠,不能用兵;忠实无真,不能知人。故忤合之道,己必自度材能知睿,量长短、远近孰不如,乃可以进、乃可以退,乃可以纵、乃可以横。

(19)、一个人要把握好自己的命运,定要做到「审时度势」,审天下之时,度天下之势。所谓天下之时,就是天下大势的运动趋向;所谓天下之势,就是推动天下大势的各种力道。把握时势,就是弄潮。天下时势,扑朔迷离,神鬼莫测,瞬息万变。圣人知时识势,因而治世;奸贼逆时生势,因而乱世。

(20)、夫事成必合于数,故曰:道、数与时相偶者也。说者听,必合于情;故曰:情合者听。

5、鬼谷子的4句至理名言

(1)、鬼谷子商道经典语录横剑攻于计,以求其利,是为捭纵剑攻于势,以求其秦国称霸乱世,庞涓勇武过人,所向披靡,使得原本弱小的魏国雄霸中原,孙膑智者。

(2)、所谓的守义,就是要遵循义理,探求内心,使其相应一致。

(3)、(译文)听取情况方法是:不要远远看见了就答应,不要远远看见了就拒绝。如果能听信人言,就使自己多了一层保护,如果拒绝别人进言就使自己受到了封闭。高山仰望可看到顶,深渊计量可测到底,而神明的心境既正派又深沉,是无法测到底的。

(4)、巇(3)者,罅(4)也。罅者,涧也,涧者,成大隙也。巇始有朕,可抵而塞,可抵而却,可抵而息,可抵而匿,可抵而得,此谓抵巇之理也。

(5)、与人相处,要学会察言观色;处世行事,要学会看清形势。只有这样,才能赢得人心、无往不利。自古以来,大凡有志之士,都一心想博取功名,成就一番事业,从而光宗耀祖,千古留名。然而,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有机会实现自己的愿望,很多人虽然满腹才情、才华横溢,却仅仅因为自己没看清世事,或功败垂成、或不受重用、或遭贬谪、或人与交恶,更严重者,甚至招致杀身之祸。

(6)、  解释:揣摩人们内心的隐情,必要在其极为高兴时加以迎合,引发其欲望,有了欲望,就不能隐藏内情;必要在其极为惧怕时加以考察,引发其憎恶,有了憎恶,就不能隐藏内情。

(7)、「不见其类而为之者见逆,不得其情而说之者见非。得其情,乃制其术。此用可出可入,可揵可开。」?故圣人立事,以此先知而揵万物。

(8)、故与智者言,依于博;与拙者言,依于辩;与辩者言,依于要;与贵者言,依于势;与富者言,依于高;与贫者言,依于利;与贱者言,依于谦;与勇者言,依于敢;与过者言,依于锐。

(9)、摩而恐之,高而动之,微而证之,符而应之,拥而塞之,乱而惑之,是谓计谋。

(10)、(释义)对敌人要以小利诱惑他,使他上钩;要扰乱敌人,趁机战而胜之;当敌人实力雄厚时,要防备他可能进攻自己;当敌人力量强大时,就要避其锋芒,保存实力。

(11)、其用,或称财货、琦玮珠玉、璧白、采色以事之,或量能立势以钩之,或伺候见涧而钳之,其事用抵巇。?

(12)、知之始已,自知而后知人也。--鬼谷子《鬼谷子》

(13)、是故圣人一守司其门户,审察其所先后,度权量能,校其伎巧短长。

(14)、圣人之在天下也,自古至今,其道一也。变化无穷,各有所归。或阴或阳,或柔或刚,或开或闭,或弛或张。

(15)、审定有无与其实虚,随其嗜欲以见其志意。--鬼谷子《鬼谷子》

(16)、(释义)君主最大的祸患就是信人臣下,信任臣下就反为其所制约。

(17)、言辞是行动的影子。——德谟克利特(古希腊)《著作残篇》

(18)、这个世上,胜者生,而败者亡,在世事的胜负面前,生与死不过是必然的因果。--鬼谷子《秦时明月》

(19)、中华谐谑十大奇书:《笑林》《启颜录》《艾子杂说》《雪涛谐史》《解愠编》《笑府》《笑史》《笑典》《笑得好》《笑林广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