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典语录>名言警句>孔子关于孝顺父母的名言(105条)

孔子关于孝顺父母的名言(105条)

时间:2024-05-14 10:31:44 名言警句 本文作者:admin
  • 相关推荐

孔子关于孝顺父母的名言

1、孝的三种境界

(1)、孝子事亲,不可使其亲有冷淡心,烦恼心,惊怖心,愁闷心,难言心,愧恨心。——袁采

(2)、只有健康的、建立在无条件爱的基础上的家长同孩子的相互关系,才能消除一切生活上的危机。——罗斯·坎贝尔

(3)、3) 孟子曰:“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 孟子说:“(在舜的眼中看来)儿子与父母亲的关系相处得不好,不可以做人;儿子不能事事顺从父母亲的心意,便不成其为儿子。”出自(春秋).《孟子·离娄上》。

(4)、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莫大于严父。——《孝经•圣至章》

(5)、亲爱我,孝何难;亲***我,孝方贤。意思是:父母疼爱我,做到孝有什么困难呢;父母讨厌我,仍尽孝,才为贤德。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6)、37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也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苏霍姆林斯基)

(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8)、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孟子

(9)、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孔子 《论语》

(10)、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子曰

(1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2)、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13)、贤不肖不可以不相分,若命之不可易,若美***之不可移。——《吕氏春秋》

(14)、在我家里,关心别人是理所当然的事。父母亲从小就向我们灌输,一个人既要有雄心壮志,又不能自高自大目中无人,自立自强是生活的基本原则。——艾森豪威尔

(15)、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16)、爱国主义深深扎根于人的本能和感情之中。爱国主义则是放大了的孝心。-------戴达菲尔德

(17)、我们体贴老人,要像对待孩子一样。——(德)歌德

(18)、在孩子的嘴上和心中,母亲就是上帝。——(英)萨克雷

(19)、亲有过,谏使更。恬吾色,柔吾声。意思是:父母有过错,劝他们更改。要面带笑容,语调柔和。——李毓秀

(20)、父母和子女,是彼此赠与的最佳礼物。——维斯冠

2、孔子关于孝顺父母的名言

(1)、有子说:“做人,孝顺父母,尊敬兄长,而喜好冒犯长辈和上级,是很少见的;不喜好冒犯长辈和上级,而喜好造反作乱的人,是没有的.。君子要致力于根本,根本确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就产生了。所谓“孝”“悌”,可为“仁”的根本吧。”

(2)、如果母亲是雨,那我就是雨后的虹;如果母亲是月,那我就是捧月的星。母亲是我生长的根啊,我是母亲您理想的果。

(3)、翻译:子游请教孝道,孔子说:“现在所说的孝,指的是养活父母便行了。即使狗和马,也都有人饲养。对父母如果不恭敬顺从,那和饲养狗马有什么区别呢?”

(4)、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意思是:身上受伤,父母忧虑;道德败坏,父母蒙羞。出自(请)李毓秀《弟子规》。

(5)、礼者,断长续短,***有余,益不足,达爱敬之文,而滋成行义之美也。——荀子

(6)、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礼记》

(7)、苟正其身,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8)、意思是:孝敬父母是道德的开始,敬爱哥哥是道德的次序,信用是道德的深度,忠诚是道德的方向。曾参是恰恰具有这四种道德的人。’出自《家语·弟子行》。

(9)、孔子说:“当他父亲活着(父在,无权***行动)要观察他的志向;他父亲死了,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对于父之道长期地不加以改变,可以说做到孝了。

(10)、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

(11)、翻译:孔子说:“如果能够长时间地不改变父亲生前所坚持的准则,就可说做到了孝。”

(12)、就是在我们母亲的膝上,我们获得了我们的最高尚、最真诚和最远大的理想,但是里面很少有任何金钱。——马克·吐温

(13)、弟子入则孝,出则弟。意思是:少年弟子回到家里要孝敬父母,外出要敬爱兄长。——(春秋)《论语·学而第一》。

(14)、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孟子

(15)、应该强调,不严肃认真的教育,有许多隐患。父母使自己的子女享福太早,是不聪明的。——雨果

(16)、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此庶人之孝也。——《孝经》

(17)、意思是:身上受伤,父母忧虑;道德败坏,父母蒙羞。出自(请)李毓秀《弟子规》。

(18)、亲善产生幸福,文明带来和谐。——(法)雨果

(19)、在我困难的时候您伸出无私的手,在我痛苦的时候您奉献真诚的心,在我失望的时候您伴我同行。爸爸,您是我永远的朋友,给我希望,也给我温暖。您是一棵大树,春天倚着您幻想,夏天倚着您繁茂,秋天倚着您成熟,冬天倚着您沉思。您那高大宽广的树冠,使四野永不荒凉。

(20)、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忧。——《论语为政》

3、十大最有名的家训

(1)、您用心点亮了我的心,以爱培育了我的爱。有您,我感到了世界的温暖。

(2)、7)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意思是:父母呼唤,要赶快答应;父母有命令,应赶快去做。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3)、时时体贴爹娘意,莫教爹娘心挂牵。——出自《劝报亲恩篇》(注释)要时刻体贴、理解父母,不要让父母操心。

(4)、鲁国的大夫孟懿子问孔子怎样才算是孝。孔子说:“行孝就是不要违背礼的准则。”樊迟给孔子驾车,孔子告诉他说:“孟懿子问我怎样才算是孝,我告诉他说,不要违背礼的准则。”樊迟说: "这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5)、一个人如果使自己的母亲伤心,无论他的地位多么显赫,无论他多么有名,他都是一个卑劣的人。——(意大利)亚米契斯

(6)、侍于亲长,声容易肃,勿因琐事,大声呼叱。——周秉清

(7)、爱国主义深深扎根于人的本能和感情之中。爱国主义则是放大了的孝心。---戴达菲尔德

(8)、翻译:只学习不思考,容易迷惑不解。只思考不学习,很危险。

(9)、时时体贴爹娘意,莫教爹娘心挂牵。意思是:要时刻体贴、理解父母,不要让父母操心。出自《劝报亲恩篇》。

(10)、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孟子

(11)、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闻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闻也。孰不为事?事亲,事之本也;孰不为守?守身,守之本也。——孟子

(12)、孟子说:“只要人人各自亲爱自己的双亲,各自尊敬自己的长辈,那么,天下自然就可以太平了。”出自(春秋)《孟子•离娄上》。

(13)、劳苦莫教爹娘受,忧愁莫教爹娘耽。意思是:不要让父母受苦受累,不要让父母分担你的忧愁。——《劝报亲恩篇》。

(14)、孝子事亲,不可使其亲有冷淡心,烦恼心,惊怖心,愁闷心,难言心,愧恨心。---袁采

(15)、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尊亲之至,莫大乎以天下养。——孟子

(16)、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孟子

(17)、母羊要是听不见她自己小羊的啼声,她决不会回答一头小牛的叫喊。——莎士比亚

(18)、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19)、孟子曰:“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孟子说:“(在舜的眼中看来)儿子与父母亲的关系相处得不好,不可以做人;儿子不能事事顺从父母亲的心意,便不成其为儿子。”出自(春秋).《孟子·离娄上》。

(20)、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孟子

4、孔子关于孝顺父母的名言有哪些

(1)、将仲子兮,无逾我里,无折我树杞;岂敢爱之,畏我父母。——《诗经》

(2)、(译文)孔子说:“仲由,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的就是知道的,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的,这种态度是明智的。”

(3)、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4)、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永远需要报答最美好的人,这就是母亲。——(前苏联)奥斯特洛夫斯基

(5)、确实有很多孩子,在父母单身家庭或双亡的困境中生存下来,但孩子对父母的需要,仍是人本性中不可抹杀掉的。——里根

(6)、我们有谁看到从别人处所受的恩惠有比子女从父母处所受的恩惠更多呢?——色诺芬

(7)、继母经常虐待他,冬天,两个弟弟穿着用棉花做的冬衣,却给他穿用芦花做的“棉衣”。一天,父亲出门,闵***牵车时因寒冷打颤,将绳子掉落地上,遭到父亲的斥责和鞭打,芦花随着打破的衣缝飞了出来,父亲方知闵***受到虐待。父亲返回家,要休逐后妻。

(8)、成为母亲之后,女性美像一朵盛开的鲜花焕发出全部的力量和美。——苏霍姆林斯基

(9)、如果母亲是雨,那我就是雨后的虹;如果母亲是月,那我就是捧月的星。母亲是我生长的根啊,我是母亲您理想的果。

(10)、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孟子

(11)、做人就像蜡烛一样,有一分热,发一分光,给人以光明,给以温暖。

(12)、如果母亲是雨,那我就是雨后的虹;如果母亲是月,那我就是捧月的星。母亲是我生长的根啊,我是母亲您理想的果。

(13)、意思是:不要让父母受苦受累,不要让父母分担你的忧愁。出自《劝报亲恩篇》。

(14)、●没有几个父亲对子女是关心备至的,至少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对金钱更加关心(切斯特菲尔德)

(15)、10) 好饭先尽爹娘用,好衣先尽爹娘穿。 意思是:好饭先给父母吃,好衣先给父母穿。出自《劝报亲恩篇》。

(16)、宰我退了出来,孔子说:“宰予不仁啊!儿女生下来,三年以后才能完全脱离父母的怀抱。替父母守孝三年,天下都是如此,宰予难道就没有从他父母那里得到三年怀抱的爱护吗?

(17)、父母者,人之本也。——司马迁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孟子

(18)、青山悲吟声声泪,声声呼严父;碧水苦诉字字血,字字哭慈母。——《对联集锦》

(19)、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忧。”——《论语·为政》

(20)、意思是:在家庭贫困的时候,才能发现真正的孝子,在***危难的时候,才能识别真正的忠臣。出自《名贤集》。

5、孔子关于孝顺父母的名言名句

(1)、年老受尊敬是出现在人类社会里的第一种特权。——(法)拉法格

(2)、1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矣。

(3)、亲爱我,孝何难;亲***我,孝方贤。——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注释)父母疼爱我,做到孝有什么困难呢;父母讨厌我,仍尽孝,才为贤德。

(4)、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孟子

(5)、意思是:父母有过错,劝他们更改。要面带笑容,语调柔和。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6)、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7)、所有杰出的非凡人物都有出色的母亲,到了晚年都十分尊敬自己的母亲,把他们当作最好的朋友。——(英)狄更斯

(8)、10裔不谋夏,夷不乱华,俘不干盟,兵不***好。

(9)、孝敬父母经常可以代替最高贵的感情。——孟轲

(10)、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见《论语述而》)。

(11)、孝子不谀其亲,忠臣不谄其君,臣子之盛也。——庄子

(12)、好饭先尽爹娘用,好衣先尽爹娘穿。——《劝报亲恩篇》

(13)、蜜蜂,默默地、勤奋地奔忙着,劳动着。一天天,一年年,奉献着甜蜜。慈祥的母亲,我永远忘不了那深深的母爱。

(14)、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

(15)、千万经典,孝义为先。意思是:成千上万部经典上都说,孝和义是人首先应当做到的。出自(清)《增广贤文》

(16)、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孟子

(17)、孟子曰:“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孟子说:“(在舜的眼中看来)儿子与父母亲的关系相处得不好,不可以做人;儿子不能事事顺从父母亲的心意,便不成其为儿子。”——《孟子•离娄上》

(18)、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孟子

(19)、真不公平,原谅青年人寻欢作乐,却禁止老年人追求享受。——蒙田

(20)、意思是:你对父母孝顺,你的子女对你也孝顺;你敬重别人,别人也敬重你。出自(宋)林逋《省心录》。

(1)、意思是:父母呼唤,要赶快答应;父母有命令,应赶快去做。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2)、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3)、忤逆不孝矣,三世果报然。——《劝孝歌》

(4)、(译文)孔子说:“君子团结群众而不互相勾结,小人互相勾结而不团结群众。”

(5)、慢人亲者,不敬其亲者也。——出自《三国志·魏书》(注释)不尊敬别人父母的人,肯定也不会敬重自己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