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孟子的名言加翻译
1、孟子说的名言警句及翻译
(1)、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孟子·尽心上》。
(2)、花言巧语、假装和善的脸色,这样的人很少有仁德的!
(3)、富贵不能使我的思想迷乱,贫***不能使我改变志向,威武不能使我节操屈服,这样的人才称得上大丈夫。
(4)、译文:有仁爱之心的人才是人,把仁爱之心和人合起来说,便成为做人之道。
(5)、(译文)有一定的产业收入的人才有一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没有一定的产业收入的人便不会有一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假若没有一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就会胡作非为,违法乱纪,什么事都干得出来。
(6)、(译文)君主把臣下看成自己的手足,臣下就会把君主当作腹心;君主把臣下看成牛马,臣下就会把君主当成路上遇见的一般人;君主把臣下看成泥土或野草,臣下就会把君主看作仇敌.
(7)、(译文)每家给他五亩土地的住宅,四围种植着桑树,那么,五十岁以上的人都可以有丝棉袄穿了.鸡狗与猪这类家畜,都有力量去饲养繁殖,那么,七十岁以上的人就都有肉可吃了.一家给他一百亩土地,并且不去妨碍他的生产,八口人的家庭便都可以吃得饱饱的了.办好各级学校,反复地用孝顺父母、敬爱兄长的大道理来开导他们,那么,须发花白的老人便会有人代劳,不致头顶着、背负着东西在路上行走了.
(8)、孟子曰:“……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不以仁政,不能平治
(9)、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
(10)、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译文:天下的基础是国,国的基础是家,家的基础是个人。出自《孟子·离娄章句上·第五节》。
(11)、帮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12)、不挟长,不挟贵,不挟兄弟而友。(交朋友时,不依仗自己年纪大,不仗恃自己地位高,不依仗自己兄弟们富贵。)不以规矩,不成方圆。(不用圆规和曲尺,就不能正确地画出方形和圆形。)
(13)、(译文)君主仁,没有人不仁;君主义,没有人不义;君主正,没有人不正。
(14)、译文:必须让百姓的思想行为有所规范,保持纯洁朴实心态,减少私心杂欲。这就是崇高而快乐无忧的学问。
(15)、(译文)(孔子的弟子)曾子说:“我老师他老人家的道,只是忠和恕罢了。”
(16)、Whilethereisexcessfatmeatinyourkitchenandwell-fedhorsesinyourstables,youleaveyourpeoplegoinghungerwithcorpusesofstarvelingslyingaboutinthewild.Thisislikeheadingthebrutebeastsintheirman-eatingfrenzy!
(17)、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
(18)、尊敬自己家里的老人,从而推广到尊敬别人家的长辈;爱护自己家里的子女,从而推广到爱护别人家的孩子。(一切***措施都由这一原则出发)要统治天下就像在手心里转动东西一样容易了。
(19)、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孟子尽心上》
(20)、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君子之德,风也;小人之德,草也。草上之风,必偃。《孟子·滕文公上》
2、孟子名人名言和翻译
(1)、恭者不侮人,俭者不夺人。(对别人恭敬的人不会侮辱别人,自己节俭的人不会抢夺别人。)
(2)、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3)、子曰:“夫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
(4)、译文:君子之间的交情淡得像水一样不带任何功利,纯洁而不含杂质,容易让人心地亲近;小人之间的交往虽然甜蜜得酒一样,但是容易(因为利益)断交。
(5)、子曰:“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论语·子路》)
(6)、(译文)尊重有道德的人,使用有能力的人,杰出的人物都有官位.
(7)、(译文)孟子说:“一个人把什么话都轻易地说出口,那便(要出现很多错处,对他就)不足责备了。”
(8)、贫穷时就搞好品德的修养,得志时就帮助天下人民都走善道。
(9)、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称一称,才晓得轻重;量一量,才晓得长短。)
(10)、(释义)富贵不能使我骄奢淫逸,贫***不能使我改移节操,威武不能使我屈服意志。
(11)、三十岁开始自立,四十岁面对一切事情都能明白其中之理而不被迷惑,五十岁了解宇宙自然之理,六十岁时对别人所说的话能分清是非,七十岁便能随心所欲、随意而为,但一切行为都不会超越规矩准则的。
(12)、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也。
(13)、译文:人必先有自取其辱的行为,别人才侮辱他;家必先有自取毁坏的因素,别人才毁坏它;***必先有自取讨伐的原因,别人才讨伐它。
(14)、孟子曰:“恭者不侮人,俭者不夺人。”(《孟子·离娄上》)
(15)、(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装着一副伪善的样子,这种人,'仁德’是不会多的。”
(16)、孟子曰:“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智之实,知斯二者弗去是也;礼之实,节文斯二者是也;乐之实,乐斯二者,乐则生矣;生则***可已也,***可已,则不知足之蹈之、手之舞之。”
(17)、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论语·学而》)
(18)、译文:因外物而扰乱自己的心志(这样,德性就没有了)。
(19)、(译文)贤明的君主在规定百姓的产业时,一定要使他们上可以养父母,下
(20)、Ajustcauseenjoysabundantsupportwhileanunjustcausefindslittlehelp.
3、孟子的名言及翻译
(1)、(孟子曰:)“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2)、(君子有三种乐处,但是以德服天下并不在其中。父母都健康,兄弟没灾患,是第一种乐趣;抬头无愧于天,低头无愧于人,是第二种乐趣;得到天下优秀人才而对他们进行教育,是第三种乐趣。)
(3)、(译文)(孔子的弟子子贡问怎样才能做个君子时)孔子说:“对于你要说的话,先实行了再说出来(这就能够算是一个君子了)。”
(4)、(释义)一个有道德的人做事不会抱怨老天,也不抱怨他人。
(5)、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论语·卫灵公》)
(6)、(释义)依靠暴力使人服从,不是真心服从,只是力量不足以进行反抗;只有依靠道德使人服从,人家才会心悦诚服。
(7)、'礼’上,履行有利于天下的大道。如果得了志,应按这个道给人民办好事;如果不得志,也要独自
(8)、孟子的办法是针锋相对地提出真正的大丈夫之道。这就是他那流传千古的名言:“富贵不能淫,贫***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怎样做到?那就得“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就还是回到儒学所一贯倡导的仁、义、礼、智、信上去了。这样做了以后,再抱以“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的立身处世态度,也就是孔子所谓“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或孟子在另外的地方所说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那就能够成为真正的大丈夫了。
(9)、译文:不得志的时候就要管好自己的道德修养,得志的时候就要努力让天下百姓都能得到好处。
(10)、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
(11)、古之君子,其过也,如日月之蚀,民皆见之;及其更也,民皆仰之。《孟子·公孙丑下》
(12)、孟子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离娄上)
(13)、出自《论语·述而篇第七》。(译文)默默地牢记知识,勤奋学习不厌烦,教诲别人不厌倦。
(14)、行之而不著焉,习矣而不察焉,终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众也。
(15)、Thebenevolentareinvincible.(今用:Thevirtuousareinvincible.)
(16)、(53)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在,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17)、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孟子·离娄上》。
(18)、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
(19)、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
(20)、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4、孟子的名言加翻译英文
(1)、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孟子离娄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