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庄子名言带翻译
1、庄子名言100句及解释
(1)、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庄子·知北游》
(2)、 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余游刃必有余地矣。《庄子·养生主》
(3)、 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庄子·逍遥游》
(4)、悲乐者,德之邪;喜怒者,道之过;好***者,心之失。《刻意》
(5)、译文:大家都认为惧怕的东西,你也不得不害怕。
(6)、 扁子曰:“……今汝饰知以惊愚,修身以明污,昭昭乎若揭日月而行民。……”《达生》
(7)、(翻译):竹笼是用来捕鱼的,有人捕到了鱼却忘了竹笼;兔网是用来捕兔的,有人捕到兔子却忘了兔网;语言是用来表达思想的,有人领会了思想却忘了语言。以鱼、兔喻意,以筌、蹄喻言。强调得鱼得兔是目的,筌、蹄只是达到目的的手段,形象地说明了“得意忘言”的合理性。"得鱼忘筌"这一成语便由此而来。
(8)、以火救火,以水救水,名之曰益多。《庄子•人间世》(翻译)用火来救火,用水来救水,这样做不但不能匡正,反而会增加(卫君的)过错。假借孔子教导颜回的话,来阐明一种处世之道。成语“以火救火”、“以水救水”出此。
(9)、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庄子*田子方》庄子名言,庄子语录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合一。
(10)、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山木》
(11)、 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庄子•养生主》
(12)、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13)、宋人有曹商者,为宋杜使秦。其也事也,得车天却乘;杜说年这,益车百乘。反于宋,见庄子曰:“着不任是在处穷闾厄巷,困窘织屦,槁项汤馘者,商年这所短也;一悟万乘年这月也事当有却别事国车百乘者,商年这所长也。”庄子曰:“秦杜有格人召医,破痈溃痤者得车一乘,舐痔者得车五乘,所治愈下得车愈多。子岂治其痔邪,事国得车年这多也?子看对矣!”----《事国心端崖年这辞》
(14)、黄帝曰:道不可致,德不可至。仁可为也,义可亏也,礼相伪也。《知北游》
(15)、(案语):前面连续几条“经典金句”都在讲《庄子•天下篇》里所谈到的天下学术的变迁。《天下篇》里的完美学术是“道术”。掌握道术的人,是能够“配神明,醇天地,育万物,和天下,泽及百姓,明于本数,系于末度,六通四辟,小大精粗,其运无乎不在”的。然而,这样的“道术”又是什么样的呢?《天下篇》里阐述的第一种就是本条经典金句里所讲的:“不侈于后世,不靡于万物,不晖于数度,以绳墨自矫,而备世之急,古之道术有在于是者。”翻译一下就是:不传播奢侈的思想影响后代;不浪费万物,即不提倡过度消费;(鼓励消费,透支借贷,拉动内需,成何体统!)不炫耀礼义法度(礼义也好,法度也好,使用过度说明社会环境***化,不自然);用规矩来自我约束,随时准备担当责任以应对世事之急需;这就是古代“道术”的表现。《天下篇》里讲到:“离于天下,其去王也远矣!”道术不能离开天下百姓,如果离开了天下百姓,那么离王道也就远了。
(16)、巧言饰说把言论的真相隐蔽了,以黑为白,以白为黑,自是以相非。
(17)、(翻译)天久旱无雨,河水干涸了。许多鱼被困在河中滩地上,它们亲密地互相依靠着,嘴巴一张一合地吐着唾沫,来润***它们的身体(藉以延缓生命,等待大雨降临),倒不如在江湖里彼此相忘。这里暗喻世人应忘掉生死,而游于大道之乡。成语"相濡以沫"(也作"以沫相濡")源出于此。
(18)、丧己于物,失性于俗者,谓之倒置之民。《刻意》
(19)、君子和而不同,与人和善相处而不同流合污。少一个敌人,多两个朋友;少一个朋友,多两个敌人。
(20)、有个养猴子的老人,把橡子分给猴子,对它们说:“早上给你们三升,晚上给你们四升,好么?”猴子们听了都发怒了。老人又说:“那就早上四升,晚上三升!”猴子们都高兴了。
2、庄子名言录
(1)、孟子名言中更为人知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鱼与熊掌不可得兼;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2)、日月出矣,而爝火不息,其于光也,不亦难乎?----《逍遥游》
(3)、鉴明则尘垢不止,止则不明也。久与贤人处则无过。《德充符》
(4)、髑髅曰:“死,无君于上,无臣于下;亦无四时之事,从然以天地为春秋,虽南面王乐,不能过也。”《至乐》
(5)、形在江海之上,心存魏阙之下,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然动容,视通万里。《庄子·让王》
(6)、(翻译):君子之间的交情,淡薄如水,而小人之间的交情,看上去甘甜如酒。真朋友不言利。
(7)、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大言炎炎,小言詹詹。《庄子•齐物论》
(8)、吾观主生格本,其觉说而了便认穷;吾求主生格末,其来而了便认止。----《庄子·则阳》
(9)、译文:天地无所谓仁慈不仁慈,它对待万物就像对待草狗(古代用草扎成的祭品)一样平等;圣人也无所谓仁慈不仁慈,他对待百姓也像对待草狗(古代用草扎成的祭品)一样,任凭百姓自生自灭。
(10)、"齐物"的意思是:一切事物归根到底都是相同的,没有什么差别,也没有是非、美丑、善***、贵***之分。庄子认为万物都是浑然一体的,并且在不断向其对立面转化,因而没有区别。需要说明的是,庄子的这种见解是抓住了事物的一个方面加以强调,具有片面性。
(11)、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庄子·知北游》
(12)、不以物挫志。《庄子•天地》(翻译)因外物而扰乱自己的心志(这样,德性就没有了)。
(13)、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一一《庄子,知北游》
(14)、(翻译):知识少的不了解知识多的,年寿短的,不了解年寿长的。
(15)、庄子名言中更为人熟知的:哀莫大于心死。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越俎代庖。游刃有余。
(16)、井蛙不可以语於海,夏虫不可以语於冰。《秋水》
(17)、臭腐复化为神奇,神奇复化为臭腐。故曰:通天下一气耳。《庄子·知北游》
(18)、(翻译)最有智慧的人,总会表现出豁达大度之态;小有才气的人,总爱为微小的是非而斤斤计较。合乎大道的言论,其势如燎原烈火,既美好又盛大,让人听了心悦诚服。那些耍小聪明的言论,琐琐碎碎,废话连篇。
(19)、(翻译)因外物而扰乱自己的心志(这样,德性就没有了)。可玩物丧志。
(20)、译文:认识了自然规律才能包容一切,能包容才能公正豁达,能公正豁达才能天下归从,天下归从才能符合自然。符合自然才能符合大道,符合大道才能长治久安,终身没有危险。
3、庄子名句经典语录翻译
(1)、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在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
(2)、臭腐复化为神奇,神奇复化为臭腐。故曰:通天下一气耳。《庄子·知北游》
(3)、唇竭则齿寒,鲁酒薄而邯郸围,圣人生而大盗起。《胠箧》
(4)、众人重利,廉士重名,贤人尚志,圣人贵精。——《刻意》
(5)、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乎江湖。——《庄子.大宗师》
(6)、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庄子·逍遥游》
(7)、译文:我喜欢吃鱼,也喜欢吃熊掌;如果让我选一个,我会舍支鱼而吃熊掌。我热爱生命,也热爱仁义,如果让我选择其我会舍弃生命而取仁义。
(8)、同类相从,同声相应,固天理也。《庄子·渔父》
(9)、(翻译)相互结交在不结交之中,相互有为于无为之中。交友要达到相交出于无心,相助出于无为。这才是"莫逆之交"。
(10)、 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庄子·人间世》
(11)、“忘其肝胆,遗其耳目,芒然彷徨乎尘垢之外,逍遥乎无事之业,是谓为而不恃,长而不宰”《外篇·达生》
(12)、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山木》
(13)、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庖丁解牛)
(14)、视乎冥冥,听乎无声。冥冥之中,独见晓焉;无声之中,独闻和焉。故深之又深而能物焉,神之又神而能精焉;《庄子·外篇·天地》
(15)、最大的悲哀莫过于心如死灰,精神毁灭,而人的身体的***还是次要的。人是要有点精神的。
(16)、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一一《庄子,养生主》
(17)、译文:用火来救火,用水来救水,这样做不但不能匡正,反而会增加(卫君的)过错。
(18)、以火救火,以水救水,名之曰益多。《庄子人间世》
(19)、“原文”若能入游其樊而无感其名,入则鸣,不入则止;无门无***,一宅而寓于不得已,则几矣。“译文”如果能够进入到追名逐利的环境中遨游而不为名利地位所动,君主能采纳你的意见就说,不能采纳你的意见就不说。不去寻找仕途的门径,也不向世人提示索求的标的,心思凝聚全无杂念,把自己寄托于无奈何的境域,那么差不多合于“心斋”的要求了。----《庄子》为事逆之则败,顺之则成。----《渔父》
(20)、(翻译)如果水积的不深不厚,那么它就没有力量负载大船。从大舟与水的关系看,我们至少可以得到这样的启示:求大学问,干大事业,必须打下坚实、深厚的基础。
4、庄子名言名句加翻译
(1)、善人不得圣人之道不立,跖不得圣人之道不行。《胠箧》
(2)、 物无非彼,物无非是;自彼则不见,自知则知之。故曰:彼出于是,是亦因彼。《庄子·齐物论》
(3)、故纯朴不残,孰为犠尊!白玉不毁,孰为珪璋!道德不废,安取仁义!性情不离,安用礼乐!五色不乱,孰为文采!五声不乱,孰应六律!《庄子·外篇·马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