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典语录>名言警句>关于孔子的一些名言(67条)

关于孔子的一些名言(67条)

时间:2024-01-23 16:27:20 名言警句 本文作者:admin
  • 相关推荐

关于孔子的名言和故事

1、关于孔子的名言和故事有哪些

(1)、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提手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2)、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

(3)、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孔子《论语》

(4)、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远乎?

(5)、宁肯孑然而自豪地独守信念,也莫不辨是非地随波逐流。——查·丘吉尔

(6)、文子辟恶逆,去无道,求有道。当春秋时,臣陵其君,皆如崔子,无有可止者

(7)、落水的人家人闻讯赶来之后,为了表示自己对救命之恩的感谢,就把自己家的一只牛给了孔子的徒弟。后来这片村庄就开始流传孔子教导无方的话,说是:救人一命还收人家的钱财。这事情不知道怎么样又传回了孔子的耳朵里面。

(8)、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9)、(孔子语录)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出自:孔子《论语》

(10)、裔不谋夏,夷不乱华,俘不干盟,兵不逼好。——孔子名句

(11)、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12)、(译文)君子一切靠自己,小人处处要求别人。

(13)、诗三百篇,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孔子《论语》

(14)、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15)、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放于利而行,多怨。

(16)、当时在春秋时代,鲁国有个规定,凡是到国外旅行去,看到有鲁国人在外国被卖为奴隶的,可以花钱把他赎出来,回到鲁国后,到国库去报帐,国库照付。孔子有一个学生,真的在国外看到有鲁国人被卖为奴隶了,就把他赎出来。赎出来以后,他没到国库去报帐,别人都说这个人品格高尚。孔子知道后,大骂这个学生,说这个学生做错了。别人奇怪了,做好事嘛,又赎了人,又不去报帐,这不是好事吗?不是品格高尚吗?孔子说看问题不能这样看,他这个做法,实际上妨碍了更多的奴隶被赎出来。这个人回来后没有去报帐,将来别人看见做奴隶的鲁国人,本想赎他出来,又想,我赎了以后,如果去报帐,别人就要议论:以前某某人不报帐,你去报帐,你的品格不如他。这样,这个人就可能装作没看见,不去赎人了。所以,这个做法就妨碍了更多的鲁国奴隶被人家赎买出来,是有害的。

(17)、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18)、——《宋史》无是非之,非人也。——《孟子》水不明则腐,镜不明则锢,人不明则堕于云雾人。

(19)、——(清)陈宏谋目锐形无不分,心敏则理无不达。——(梁)刘勰欲知自下升高处,真伪先须辨古今。

(20)、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2、关于孔子的一些名言

(1)、在很久之前,孔子路过一个地方,正巧前面有一条河,没成想他们还没走过去呢,就有人掉进了河里面。孔子的徒弟会水,下去就把人给救了上来,而这件事也是轰动了整个村庄。

(2)、今天我们在学习传统文化的时候,时刻得记着,既然有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光大的“优秀传统文化”,就必然有应该批判和扬弃的“糟粕传统文化”,而且这两者之间,未必有明确的界限。比如孔子,他的思想言行,包括后人讲述的孔子故事,塑造的孔子形象,强烈地影响了中国文化。很多人会把《论语》对中国文化和《圣经》对欧美文化的影响相提并论,其实可能还有过之,因为欧美毕竟还有希腊罗马传统提供了不一样的思想资源,我们古代可只有儒家一家独大,连考试都只靠儒家经典。

(3)、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4)、从小时候起,我们熟悉的“老师”里,必有一位是孔夫子。读书时那些要求“理解并背诵全文”的经典,你可还记得,我们一起来“温故而知新”!

(5)、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6)、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7)、孔子是一个很有才华的人,关于孔子有哪些名言故事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孔子的名言故事,希望喜欢!

(8)、本学期四年级语文论语教学以《读论语学成语》这本书为教材,该书是“全国2010年推动读书十大人物”韩兴娥老师多年教学经验的总结,书中列举了《论语》中的名句、成语、故事和做人的道理,深入浅出,配合适量的练习,很适合四年级的孩子们入门学习国学经典。

(9)、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10)、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11)、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12)、夫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孔子

(13)、(译文)人的性情本来是近似的,只是由于环境习俗的熏陶,便相距得远了。

(14)、(译文):喜欢听别人的过错,不如喜欢听自己的过失。喜欢说自己的优点,不如说别人的善行。

(15)、误解:这句话出自《论语·阳货》,一般在感情上受过伤害的男人比较喜欢用“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这半句话来忧伤感怀,坚决不承认自己的错误,但是,却没有几个男人能说出后半句:“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其实,这句话并非歧视女性,孔子也并非男尊女卑的始作俑者。

(16)、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论语》

(1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8)、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孔子名句

(19)、教育部聘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总主编温儒敏先生非常提倡“海量阅读”,鼓励学校和老师把课外阅读纳入教学计划,松湖实小语文教学践行“海量阅读”一直做得很扎实,一二年级引入了《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笠翁对韵》等蒙学经典;三年级开展了以“大唐诗韵”为主题的唐诗学习;四年级则引入《读论语,学成语》这本书作为补充教材,将《论语》学习引进了课堂。

(20)、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3、关于孔子的名言名言

(1)、孔子说:“小朋友你是不应该在路中间玩石子的,这样会挡住车的去路。”小孩指了指自己的石子堆对孔子说:“老先生,您看到我搭的是什么了吗?”孔子转过头去看了一眼,发现小孩子搭建的是一座城堡。

(2)、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孔子《论语》

(3)、孔子见自己的徒弟还是有些伤心的,就对徒弟说他做的很对,因为这样做不仅可以让被救的人家心里好受,也可以推动更多的人愿意去救人,这是一件好事。这番言论没过多久又传回了那个村庄,曾经对此事进行过抨击的人都不再议论了,孔子就这样用客观的做事方法推动了好事。

(4)、用网友们的话来表示就是:不是老人变坏了,而是坏人变老了!试想孔子如此注重“孝悌之义”的人怎么可能说出那种被千夫所指的话来,自古最凄凉者,莫过于英雄末路,美人迟暮。一句“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让多少人唏嘘不已。

(5)、误解:这句话出自《论语·雍也》,全文是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我们现在所翻译的,把“知”(智)和“仁”分开来说,说什么智慧的人喜欢水,仁义的人喜欢山,智慧的人好动,仁义的人好静;智慧的人快乐,仁义的人长寿。

(6)、(孔子语录)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出自:孔子《论语》

(7)、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孔子《论语》

(8)、怎么样?你记得多少?一部《论语》,大道至简,要言不烦,是天下最好的教科书,中华民族一读2000余年,百读不厌,百思不尽。

(9)、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10)、孔子本来对阳货趾高气昂的形态是不以为然的,但听了这一番言论,心中也颇有所动,便拱手道:“好吧,我要准备出仕为官了。”阳货听了,面有喜色,又嘱咐了几句,孔子只是唯唯而应。①

(11)、翻译:聪敏好学,又能虚心地向地位低于自己的人请教,而不以为耻。

(12)、(苏轼)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13)、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14)、这辈子我干什么都可以,就是不能做一个一无所能,就能明辨是非的人。——王小波

(15)、——列宁了明了,一迷万惑。——(宋)普济小道之妨大务,小察之伤大明。

(16)、孔子名言。语出《论语·为政》“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郑玄注:“不知可者,言不可行也”。孔安国注:“言人而不信,其余终无可”。朱熹说:“人面无真实诚心,则所言皆妄。”(《朱子语类》卷二四)近人蒋伯潜区分信有二义:“说话必须真实;说了话必须能践言。”(《语译广解》)孔子及后儒极重信,“言忠信,行笃敬”(《论语·卫灵公》)是孔门的处世原则。

(17)、经典诵读,让孩子从小就扎根于经典文化的沃土,今后走得更稳更远。

(18)、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19)、(孔子语录)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乎。--出自:孔子《中庸》

(20)、⑦《论语•公冶长》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

4、关于孔子的名人名言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孔子语录

(2)、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3)、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4)、圣贤作伴,经典浸润。国学经典里蕴含的高尚价值理念,少时熟读,必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为人处世的准则,进而成为他们精神生命的主脉。

(5)、(译文)不愿意别人加给自己的,也不要加给别人。

(6)、误解:这句话出自《论语·子张》,多少中国父母将这句话视为家训:“你好好读书,将来才能考上公务员!”“读好书才能有好仕途!”“读书就是为了做官!”这些理解都不对。

(7)、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