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典语录>名言警句>韩非子名言名句及解释100句以上(122条)

韩非子名言名句及解释100句以上(122条)

时间:2023-12-26 05:17:01 名言警句 本文作者:admin
  • 相关推荐

韩非子名言名句及解释100句

1、韩非子名言名句及解释100句摘抄

(1)、爱弃发之费,而忘长发之利,不知权者也。——《韩非子·六反》

(2)、凡失其所欲之路而妄行者之谓迷——《韩非子·解老》

(3)、(感悟)出自《韩非子·功名》,大意是:一只手击掌,即使再用力也不会有声音

(4)、诞生于韩非着作中的典故比比皆是,是中国文学的璀璨结晶。

(5)、(感悟)出自《韩非子·五蠹》。这两句大意是:连糟糠都吃不饱的人,不会去寻求粱肉;连一件完整的粗布衣服都没有的人,不会去期望有文采的锦绣。

(6)、韩非用这两句话比喻国家制定的法令要为普通的百姓所懂,那些所谓高深的法令,连聪明的人也不懂,普通的百姓就更不懂了。这两句可用于说明凡事要从实际出发,不可有过高的奢望。

(7)、出自《韩非子·外储说右下》篇。冶强指的是国家太平强盛。弱乱就是国家纷乱衰弱。阿就是不公正,偏袒的意思。这两句话的大意是,国家太平强盛得力于法治,国家纷乱贫弱是由于执法的不公正。

(8)、法莫如显,而术不欲见。——《韩非子·难三》

(9)、制在己曰重,不离位曰静。重则能使轻,静则能使躁。(权柄在手就是所说的重,不离本位就是所说的静。持重者能够控御轻浮者,宁静者能够克制急躁莽撞)

(10)、树橘柚者,食之则甘,嗅之则香;树枳棘者,成而刺人。故君子慎所树。(种植橘柚,吃起来是甜的,闻起来是香的`;而种植荆棘,长大了却会刺伤人。)(说明∶栽培人时应个格外谨慎)

(11)、(感悟)出自《韩非子·五蠡》篇。大意是:世道不同了,事物改变了,处世行事的方式方法也要相应变化。

(12)、爱多者则法不立,威寡者则下侵上。(过于宠溺臣下,法令就难以确立。缺乏威严就会被臣下欺凌)

(13)、(感悟)出自《韩非子·功名》。这几句的大意是:一个人右手画圆形,左手又要画方形,那么一定不能同时画好两种形状。

(14)、虚则知实之情,静则知动者正。——《韩非子·主道》

(15)、治强生于法,弱乱生于阿。——《韩非子·外储说右下》

(16)、我们考虑做一件事,通常人都会想如何让成功。却很少有人想到,考虑到失败的因素。但是一旦我们忽略这些可能导致失败的因素,那么可能会有灾难性的后果。其实一旦我们能把失败的因素考虑全了,并且采取措施避免,就接近成功了。

(17)、这两句体现了韩非主张变革的进取精神。如果头脑僵化,一味照搬过去的条条框框,而不思变革和创新,那是办不好事情的。

(18)、感悟:韩非子的同学李斯在其著名的《谏逐客书》写道“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这句话和韩非子的话如出一辙,不知道是不是李斯抄袭的韩非子的,呵呵。

(19)、惟诚可以破天下之伪,惟实可以破天下之虚。——薛瑄释义:只有诚实可以破除天底下的虚伪,也只有实在可以破除天底下的虚幻。

(20)、事有举之而有败,而贤其毋举之者。(事情有做了却不成功的,但这也胜过不去做的)

2、韩非子名言名句及解释100句以上

(1)、客观事物的运动、变化是绝对的,政策和策略也应该随时而变。不论任何方法、措施都是针对某种特定的情况而制定的。没有不变的情况,也就没有不变的方法、措施。

(2)、君人者释其刑徳而使臣用之,则君反制于臣矣。(君主听凭臣下私自施予刑罚与恩德,这样一来就会反为臣下所控制)

(3)、(感悟)出自《韩非子·饰邪》大意是:有小聪明的人不可让他谋划政事,只知忠于私利的人不可让他掌管法制。

(4)、(感悟)出自《韩非子·外储说右下》篇。治强指的是国家太平强盛。弱乱就是国家纷乱衰弱。阿就是不公正,偏袒的意思。这两句话的大意是,国家太平强盛得力于法治,国家纷乱贫弱是由于执法的不公正。

(5)、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韩非子·显学》

(6)、解释:世间总有得不到的东西,也总有办不到的事。

(7)、我们考虑做一件事,通常人都会想如何让成功。却很少有人想到,考虑到失败的因素。但是一旦我们忽略这些可能导致失败的因素,那么可能会有灾难性的后果。其实一旦我们能把失败的因素考虑全了,并且采取措施避免,就接近成功了。

(8)、不思八常想一二。人生不如意的事情十之八有些事情由于条件限制,可能我们一辈子的做不好,有些东西一辈子也得不到。这都是正常的。所以,面对这些要释怀。但这不能称为懒人的借口,放下、舍得必须是在经过一番努力和追求之后的觉悟,而非消极的逃避。

(9)、那些仅仅循规蹈矩的过活的人,并不是在使社会进步,只是在使社会得以维持下去。——泰戈尔

(10)、这两句体现了韩非主张变革的进取精神。如果头脑僵化,一味照搬过去的条条框框,而不思变革和创新,那是办不好事情的。

(11)、(感悟)出自《韩非子·难一》篇。大意是,欺骗性的自我吹嘘,不要很长的时间就会被识破;掩盖真相弄虚作假,不要多久就会被揭穿。

(12)、与死人同病者,不可生也;与亡国同事者,不可存也。

(13)、解释:当君主的人不能够约束臣民但是能够自我约束是一种劫难,不能够让臣民们生活很好,只注重自身享受的会引发祸乱,不能够使臣民们节约只注重自身的节俭就是贫。

(14)、 比喻有所凭藉,事业容易成功。现在可用于比喻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可资凭借的条件越多越完备,事情就越容易做好。

(15)、故视强,则目不明;听甚,则耳不聪;思虑过度,则智识乱。——《韩非子·解老》

(16)、制在己曰重,不离位曰静。重,则能使轻;静,则能使躁。

(17)、(感悟)出自《韩非子·饰邪》大意是:有小聪明的人不可让他谋划政事,只知忠于私利的人不可让他掌管法制。

(18)、太山不立好恶,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小助,故能成其富。(泰山不以自己的好恶来选择土石,所以成就了它自身的高大;江海不分大小来容纳河流,所以成就了它的广博)

(19)、解释:战阵之间,诈伪的战术变化无穷,谁都不厌弃使用这种战术去欺骗敌人。

(20)、(感悟)出自《韩非子·五蠢》。寻常:古代长度单位,八尺为寻,倍寻为常。这几句大意是:普通的布帛虽然仅有“寻”、“常”那样长,一般百姓不肯丢手;熔化灼烫的金子多达百镒,连最贪心的盗跖也不敢去拾取它。

3、韩非子说的名言名句

(1)、(感悟)出自《韩非子·六反》大意是:不被大山绊倒,却被小土堆绊倒。

(2)、树柤梨橘柚者,食之则甘,嗅之则香;树枳棘者,成而刺人。故君子慎所树。——《韩非子·外储说左下》

(3)、原本已经很美好的东西,用不着再去刻意修饰,因为弄得不巧,反有画蛇添足、狗尾续貂之嫌。这几句可供引用论述自然生成之物,往往是最美好的,不须要再加以人工的修饰。或引用说明过分地雕琢绘饰,会破坏事物原有的天然风韵。

(4)、解释:懂得道理不难,明智地处理问题就难了。

(5)、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孟子释义:诚信是自然的规律,追求诚信是做人的规律。

(6)、来稿请投:shiwenxuexi@1com

(7)、(感悟)出自《韩非子·五蠹》篇。贾指的是经商,做买卖。这两句话的意思是:袖子长了好跳舞,钱财多了好经商。

(8)、这两句用于强调国家的文臣武将,特别是高层拔的官员和将领,一定要从有基层实际工作经验的人中选拔。否则处理政务,领兵作战就可能是纸上谈兵,耽误国家大事。

(9)、和氏之璧,不饰以五彩;隋侯之珠,不饰以银黄。其质至美,物不足以饰之。

(10)、(感悟)出自《韩非子·难一》篇。大意是,欺骗性的自我吹嘘,不要很长的时间就会被识破;掩盖真相弄虚作假,不要多久就会被揭穿。

(11)、这两个比喻说明,互相矛盾和敌对的学说,不能兼收并蓄,不能同时用来治理国家。后世形成“冰炭不相容”的成语,用来形容两种事物完全对立,矛盾尖锐,有你无我,不可并存。

(12)、利莫长乎简,福莫久于安。——《韩非子·大体》

(13)、出自《韩非子·显学》。这两句大意是:有严厉家长的家庭里没有凶悍暴戾的奴仆,而溺爱子女的慈母却惯坏了不肖的败家子。

(14)、寄治乱于法术,托是非于赏罚——《韩非子·大体》

(15)、只是人民习惯喜欢用并列的手法来增强语气,所以形成很多种说法比如“棍棒底下出孝子,严师出高徒”。

(16)、见到友人的侍妾,苏轼惊叹不已,写下一首词,安慰了世人一千年

(17)、宁愿跑起来被摔倒无数次,也不愿规规矩矩走一辈子。

(18)、比喻要定出人们共同遵守的准则,就应当客观公正,不受外来的干扰。

(19)、韩非子以两个通俗易懂的比喻,说明古代顾大体者不察寻细微,陷人以罪。现在可借用来说明在处理人际关系中,无论对待上级或下属,都要看大体,看主流,对同志持宽容的态度,不可故意地挑剔别人的缺点、过错,构人以罪。成语“吹毛求疵”即由此而来,亦作“吹毛求瑕”。

(20)、山大,不易跨越,但正因为其大,困难多,人们重视,小心谨慎,所以能安全通过。土堆小,易于跨越,但也正困为其小,不成其为困难,引不起人的注意,产生麻痹心理,所以往往反而被绊倒。

4、《韩非子》名言

(1)、是以志之难也,不在胜人,在自胜也。故曰:自胜之谓强。(订下心愿,志向是难的,不在胜别人,而在战胜自己的懒怯疑。)

(2)、(感悟)出自《韩非子·五蠢》。寻常:古代长度单位,八尺为寻,倍寻为常。这几句大意是:普通的布帛虽然仅有“寻”、“常”那样长,一般百姓不肯丢手;熔化灼烫的金子多达百镒,连最贪心的盗跖也不敢去拾取它。

(3)、感悟:这段话的意思很明显。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轻浮浮躁的人、急躁莽撞的人很难独当一面,他们要靠那些沉静的人、稳重的人。假如我们能在生活或者工作中更加稳重、安静一点,那么你肯定会看到不一样的自己,也会取得新的进步。

(4)、解释:没有刚劲正直的节操,就不能纠正奸佞的行为。

(5)、(感悟)出自《韩非子·五蠡》篇。常可就是长久被人们认可的成规惯例。这两句话的意思是:圣人不期望照搬古法,不死守陈规旧俗,而是根据当前社会的实际情况,进而制定相应的政治措施。

(6)、(感悟)出自《韩非子·喻老篇》,大概意思:权柄在手就是所说的重,不离本位就是所说的静。持重者能够控御轻浮者,宁静者能够克制急躁莽撞。

(7)、韩非在这里以用刮骨疗毒方法根治大病作比喻,说明了君主能听进逆耳之言,严于律己,改正错误,就能挽救危亡的国家,换来长治久安的政局。

(8)、涵掩其迹,匿其端,下不能原;去其智,绝其能,下不能意。

(9)、去其智,绝其能,下不能意。(君主隐藏智慧,不露才能,臣下就无法猜测他的意图)

(10)、(感悟)出自《韩非子·显学》。这两句大意是:冰块与炭火不能放在一个容器里,严寒与酷暑不能在同一个时间来到。

(11)、夫妻者,非有骨肉之恩也。爱则亲,不爱则疏。——《韩非子·备内》

(12)、人主之患,在于信人。信人,则制于人。——《韩非子·备内》

(13)、(感悟)出自《韩非子·五蠡》篇。大意是:世道不同了,事物改变了,处世行事的方式方法也要相应变化。

(14)、客观事物的运动、变化是绝对的,政策和策略也应该随时而变。不论任何方法、措施都是针对某种特定的情况而制定的。没有不变的情况,也就没有不变的方法、措施。

(15)、刺骨,故小痛在体而长利在身;拂耳,故小逆在心而久福在国。

(16)、(感悟)出自《韩非子·大体》,大意是:泰山不以自我的好恶来选取土石,因此成就了它自身的高大;江海不分大小来容纳河流,因此成就了它的广博。

(17)、(感悟)自出《韩非子·显学》这几句大意是:听到某种说法,没有用事实进行验证就加以肯定的人,是愚蠢的人;不能够肯定的事情却引来作为依据,是欺世骗人。

(18)、夫物者有所宜,才者有所施,各处其宜,故上下无为。(世间万物都各有特性,不同的才能有不同的施展方向,令有才干者各得其所,所以君主就可以无为而治。)

(19)、这两句体现了韩非主张变革的进取精神。如果头脑僵化,一味照搬过去的条条框框,而不思变革和创新,那是办不好事情的。

(20)、俗话说:车到山前必有路;可俗话又说:不撞南墙不回头!

5、韩非子名言名句及解释100句简短

(1)、优柔寡断、赤地千里、国富兵强、千秋万岁、信赏必罚、远水不救近火

(2)、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韩非子·有度》

(3)、制在己曰重,不离位曰静。重,则能使轻;静,则能使躁。

(4)、我们考虑做一件事,通常人都会想如何让成功。却很少有人想到,考虑到失败的因素。但是一旦我们忽略这些可能导致失败的因素,那么可能会有灾难性的后果。其实一旦我们能把失败的因素考虑全了,并且采取措施避免,就接近成功了。

(5)、韩非为了说明“罚莫如重而必,使民畏之”的道理,实行严刑峻法,如熔金烫手,最贵重的东西连最贪心的人都不敢轻拿妄取;没有刑罚约束,人人有恃无恐,哪怕是最微薄的东西普通人也会争夺不休。

(6)、客观事物的运动、变化是绝对的,政策和策略也应该随时而变。不论任何方法、措施都是针对某种特定的情况而制定的。没有不变的情况,也就没有不变的方法、措施。

(7)、太山不立好恶,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小助,故能成其富。

(8)、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韩非子·外储说左下》

(9)、韩非在这里以用刮骨疗毒方法根治大病作比喻,说明了君主能听进逆耳之言,严于律己,改正错误,就能挽救危亡的国家,换来长治久安的政局。

(10)、团结是一个老话题。事实上我们中国人虽然多,但却没团结合作起来。在国外人家都说:“一个中国人是一条龙,三个中国人是三条虫。”这不就是说明我们中国人不团结,还经常搞“内讧”。联想到以前曾听说过一片报道:在一个国际学生夏令营的一次活动比赛中,单项比赛的冠军几乎都给中国学生包了,而在合作项目中,中国学生就都是自顾自,一点都不团结合作。就算有一个人能的第但总分却非常落后。这值得每一个中国人反思。

(11)、出自《韩非子·难一》篇。大意是,欺骗性的自我吹嘘,不要很长的时间就会被识破;掩盖真相弄虚作假,不要多久就会被揭穿。

(12)、原本已经很美好的东西,用不着再去刻意修饰,因为弄得不巧,反有画蛇添足、狗尾续貂之嫌。这几句可供引用论述自然生成之物,往往是最美好的,不须要再加以人工的修饰。或引用说明过分地雕琢绘饰,会破坏事物原有的天然风韵。

(13)、和氏之璧,不饰以五采;隋侯之珠,不饰以银黄。其质至美,物不足以饰之。——《韩非子·解老》

(14)、故为人臣者,窥觇其君心也无须臾之休,而人主怠傲处其上,此世所以有劫君弑主也。

(15)、爱臣太亲,必危其身;人臣太贵,必易主位。——《韩非子·爱臣》

(16)、(感悟)出自《韩非子·五蠡》篇。大意是:世道不同了,事物改变了,处世行事的方式方法也要相应变化。

(17)、不为小害善,故有大名;不蚤见示,故有大功。(不被小事妨害自己的长处,所以能取得大名;不过早显示自己的才能,所以能成就大业)

(18)、这是对自我吹嘘、弄虚作假的至诚忠告。如果违反客观事实自我吹嘘,弄虚作假,必定会被事实揭穿,被民众识破。虽然时代更替,岁月流逝,但韩非的思想今天听来仍然振聋发聩。

(19)、势有不可得,事有不可成。——《韩非子·观行》

(20)、(感悟)出自《韩非子·五蠢》。寻常:古代长度单位,八尺为寻,倍寻为常。这几句大意是:普通的布帛虽然仅有“寻”、“常”那样长,一般百姓不肯丢手;熔化灼烫的金子多达百镒,连最贪心的盗跖也不敢去拾取它。

(1)、(感悟)出自《韩非子·显学》。这两句大意是:冰块与炭火不能放在一个容器里,严寒与酷暑不能在同一个时间来到。

(2)、(感悟)自出《韩非子·解老》。这几句大意是和氏之璧,无须用五彩来装饰它;隋侯之珠,无须用白银黄金来装饰它。因为它们本来的质地已经美得无与伦比了,没有什么东西足以用来装饰它们。

(3)、且夫物众而智寡,寡不胜众,智不足以遍知物,故因物以治物。(相对于复杂的世事来说,个人的智慧是很渺小的,个人的渺小智慧难以处理繁杂事务,所以应该利用工具来处理事务)(比如∶法律制度及司法人员的设置等)

(4)、(感悟)出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下》,大意是:以肉去除蚂蚁,不但没有把蚂蚁除掉,反而会引来更多的蚂蚁;用鱼驱逐苍蝇,不但没有把苍蝇赶跑,反而能招致更多的苍蝇。

(5)、(感悟)出自《韩非子·显学》。这两句大意是:有严厉家长的家庭里没有凶悍暴戾的奴仆,而溺爱子女的慈母却惯坏了不肖的败家子。

(6)、民无信不立。——孔子释义:一个国家不能得到老百姓的信任就会垮掉。

(7)、道在不可见,用在不可知。——《韩非子·主道》

(8)、比喻要定出人们共同遵守的准则,就应当客观公正,不受外来的干扰。

(9)、圣人之道,去智去巧。智巧不去,难以为常。(圣人处世,是不需要智虑与机巧的。因为不抛弃智虑机巧,就很难维持长久。)

(10)、人不能同时用两手画出两种形状不同的图画,说明心无二用。此名句的深层意义是在强调治学或做事要用志不分,专心不二。

(11)、马克思主义是有框子的。我们有的是大框子,并不一般一反对框子。我们要改造整个社会,使之无产阶级化。这个框子该有多么大!我们还要改造自然,这又是多么大的框子!——周恩来

(12)、(感悟)出自《韩非子·显学》。这两句大意是:宰相一定从基层州部兴起,猛将一定从基层卒伍发端。

(13)、韩非为了说明“罚莫如重而必,使民畏之”的道理,实行严刑峻法,如熔金烫手,最贵重的东西连最贪心的人都不敢轻拿妄取;没有刑罚约束,人人有恃无恐,哪怕是最微薄的东西普通人也会争夺不休。

(14)、偏借其权势,则上下易位矣。此言人臣之不可借权势也。

(15)、人行事施予,以利之为心,则越人易和;以害之为心,则父子离且怨。——《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16)、这两句用于强调国家的文臣武将,特别是高层拔的官员和将领,一定要从有基层实际工作经验的人中选拔。否则处理政务,领兵作战就可能是纸上谈兵,耽误国家大事。

(17)、这是对自我吹嘘、弄虚作假的至诚忠告。如果违反客观事实自我吹嘘,弄虚作假,必定会被事实揭穿,被民众识破。虽然时代更替,岁月流逝,但韩非的思想今天听来仍然振聋发聩。

(18)、只有小聪明的人缺乏远大的目光和探超的智谋,所以不能让小智者谋划政治大事。小忠属于私爱,而主法则须公心,若让只有私忠的人主法,则难免徇私枉法。

(19)、荡而失水,蝼蚁得意焉。(鱼游到岸边搁浅的是时候,就会被蝼蚁吃掉)

(20)、比喻有所凭藉,事业容易成功。现在可用于比喻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可资凭借的条件越多越完备,事情就越容易做好。

(1)、只有实行法治,以法治国,社会才会安定,人民才能遵法守法。相反,若贪赃卖法,举事不公,阿曲权贵,人民自然不服。

(2)、(感悟)出自《韩非子·内储说下》。这两句大意是兔子死了,再也用不着猎狗,就把猎狗煮吃了;敌国灭亡了,谋臣再也用不着了,就把谋臣害死。